人们非常喜欢观音你知道为什么吗?

2020-02-18 观世音菩萨

Hi 陌生人你好!

繁体 推荐 纠错 目录 说明

返回到上一页 存储网页 随机浏览

其实,不管是不是信奉佛教,是不是诵读经典,没有人会对观世音菩萨感到陌生。这位有大慈悲心的菩萨,早在两晋南北朝时期就非常受人喜爱。自从西晋竺法护译出《正法华经》后,就有人从中抄写《光世音普门品》并且单独传播,称为《光世音经》。鸠罗摩什所翻译的《妙法莲华经》中的《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也单独流传。这些经典的传播,使得人们对观世音菩萨的广大行愿有了更多了解,而“救苦救难”、“有求必应”的殊胜功德,也广为大众所传颂。

佛教中每位大菩萨的形象,都象征着某种深刻的意义,观世音菩萨独特的“千手千眼”形象,也有着极深的蕴意。“千眼”代表透澈一切万法的智慧。“”千代表种种济生利众的方便,也是智慧的一种行为表现。

在历史的长河之中,无论是王公贵族、文人墨客,还是商贾侠士、躬耕百姓,只要是至诚恭敬称念“观世音菩萨”的圣号,都会在烦恼苦闷之时、危难关口转见生机,化险为夷。也正巧代表了悲智双运,耳根圆通的观世音菩萨“闻声救苦”的殊胜感应。

佛教将世间种种苦痛总结为“八苦”,即“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及五取蕴苦”(《法苑珠林·八苦部》)。无论平穷富贵,男女老少,这些苦难或一或多,交替上演于人生之中,令人无法理智解决,往往是仓皇而对,乃至于引咎自责,让苦难变成沉重的枷锁,束缚心智的成长。

其实,在佛教看来,人不唯是“苦”的被动承受者,也能在面对苦的过程中认识世界,体会超越世间的菩提智慧,“闻声救苦”、“有求必应”正是观世音菩萨慈悲教化的权巧方便。当烦恼现前时,我们的心是随烦恼而纠缠,还是寻求解脱之路,抑或是期望感受到慈悲救度,都影响着生命前行的方向。当我们感受到“苦”的时候,若在心中默念一声“南无观世音菩萨”,或许就能从紧迫的热恼中跃出一滴清凉甘露,润泽焦灼的心灵。

这是最美的佛音。通过它,你能看到佛陀的世界。(关注公号:普众礼佛)与您分享更多有声佛经,让你听到佛的声音!

下一篇:观世音菩萨长什么样

如果觉得资料对您有用,可随意打赏。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发表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