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化大师:一个人闻到《妙法莲华经》 觉得自己很幸福 这个人的功德有多大?

2022-10-19 放生文章

Hi 陌生人你好!

繁体 推荐 纠错 目录 说明

返回到上一页 存储网页 随机浏览

闻到《妙法莲华经》感觉幸福的人,

功德有多大?

向人民表示怜悯:

当时弥勒菩萨摩诃萨说,佛!如果有好男好女,他们在Hokkekyo听到自己很幸福,得到了多少祝福?说出来:

佛陀死后,他听到了。

如果你能自得其乐,你会得到一些祝福。

“幼时弥勒菩萨摩诃萨说白佛言”:前面的“辨功德品”说完了,就要说这个“功德品圆满欢喜”,无能胜时,这个大菩萨又对佛说了一遍。

“佛祖!若有善男善女”:佛!如果以后有好男好女“听说跟着Hokkekyo幸福的人会得到几个祝福”:他听到关于这部电影的谈论时得到了几个祝福,《妙法莲华经》,还是很长一段时间的幸福,还是瞬间的幸福?

《谈八卦》:弥勒佛带着八卦来找释迦牟尼佛。

“佛祖死后,这是经典。如果你能享受自己,你会得到一些祝福。”:你死后,一个好男人,一个好女人会听说这个《妙法莲华经》。如果他能自得其乐片刻,这个人以后会得到多少祝福?

“当时佛祖对弥勒菩萨摩诃萨说:Ayodo!如来告一段落后,如来、如来、优婆塞、优婆夷,以及其他智者,如果年轻长大,就会从佛法中走出来。至于其余的,如果他们在僧房,如果他们在学园,如果他们在城市,在小巷,在聚落,在田野,正如他们所听到的,他们会为他们的父母,亲人,好朋友,和知识做演讲。都是人之类的。对这一消息感到高兴的人回到了教学岗位,其他人也对这一消息感到高兴。如果是展览,那就是第五十届了。”

《当时佛告弥勒菩萨摩诃萨》:此时释迦牟尼佛告弥勒菩萨。

“啊一多!如来出后,若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阿依多!比如佛是灭后来的,或者有比丘、比丘、男居士、女居士。

比丘,有三层意思,就不翻译了。即(1)乞讨,即一边向众生乞讨食物,一边向诸佛乞讨食物;(2)怕魔,就是一切妖魔和异端都是恐怖的;(3)破恶,就是破烦恼之恶。优婆塞和优婆夷也是梵文,翻译过来就是“近男近女”,意思是亲近三宝,侍奉三宝。

“余智者,若长幼”:这些余智者,非比丘、尼姑、优婆塞、优婆夷;也就是说,我从来没有接受过比丘戒、比丘戒、优婆塞戒、优婆夷戒。他虽然这辈子没有受过各种戒,但是他上辈子有很好的根,所以这辈子很有智慧,很有智慧,叫做智者。这位智者,无论老幼。龙,是长者;年轻,是年轻人。那又怎么样?

“闻为所喜,出于法会,至于其余”:在法会中,他们听到了这本书《妙法莲华经》,或讲解,或书写,或持有,或阅读。如果你读书,他会跟随你;如果你被接受,他也会和你一起被接受;你写,他和你一起写。他喜欢你念佛念佛的优点。

在香港有一个法会,背诵《法华经》。本法会由贤长老(大师)组织。他喜欢人背《法华经》。如果你背《法华经》,可以在自己家里背,也可以在道场背。然后一年定一天,你背多少遍,他背多少遍。这一天,等大家都念完了,去庙里给大家留言。

这里的“法会”不一定是诵经讲学的法会;或者写经法会,或者各种佛法。佛法修成之后,他会出家到其他地方。

“若在僧方,若在学园”:要么去寺庙,要么去安静的地方;小学部是寂静之地。

“如果城市、小巷、聚落、田野”:要么在城市边缘,要么在小街上。小巷是一条很小的街道;陌生人也是小田间小路。或者在一个大村庄,或者在一个农场,或者在一个社区。

“为父母、族人、好朋友、知识、力量说话,如你所听”:此人要么把他在法会上听到的话告诉父母,要么告诉他的亲戚、同名人。“宗”同姓,“秦”是亲戚。或者他的好朋友,或者普通读者。当你听到这个讲座的时候,告诉你的亲戚、朋友、父母法师说了什么,尽可能地再告诉他们一遍。

“都是人等的。闻讯而喜者,复归宗教”:所有这些人,听完讲座,照你所吩咐的去做,然后教育别人,把经文里的道理讲解给他们听。

“其余的人都了解了自己,他们高兴地皈依了宗教。”:然后这些人听到佛法之后,就按照他说的去做,然后他们就转身去教育其他的人,让他们也享受自己的功德。

“如果是这样,那就是第50个”:像这样,你教他,他教另一个人,另一个人再教另一个人,这样就会是第50个人。

“啊一多!第五十个好男人和好女人,有了幸福的功德,我今天说的,你要听!”

《一朵多》:释迦牟尼佛喊了一声,一朵多!

《第五十个好男人和第五十个好女人》:经过这么多轮的相互开导和发言,第五十个好男人还是第五十个好女人,“如果你喜欢功德,我现在就说,你要听”:我来告诉你他们的功德。你应该认真听讲,不要这么粗心。

为什么说第五十?

你想,第一个在这里听法师讲课的人,然后去教育其他人,再到第五十个人,这种被强行讲给大家听的道理,会不会比第一个演讲的内容更详细更真实。那么,我相信翻到第五十个人的时候会有很多不真实的地方。没有第一个正确清晰,就是剩的很少。这就叫“后面不能比前面好”。之后最后就是第五十个人了,没有第一个了。虽然没那么好,但是很大的功德。下面,我们就来说说他的优点。

“若天下只有四百兆僧,则有六趣四众生,产卵、胎生、湿生、化生。如果有有形的、无形的、有思想的、无思想的、无思想的,那就没有脚、两脚、四脚、多脚了。

等在众生数者,有人求福,随其所欲娱乐之具,皆给与之。”

“若四百万亿阿僧祇世界,六趣四生众生”:假使有四百万亿阿僧祇那么多的世界,有六趣(天、人、阿修罗、地狱、饿鬼、畜生)和四生(胎、卵、湿、化)的众生。有“卵生、胎生、湿生、化生”:所谓“胎因情有,卵因想生,湿以合感,化以离应”。

怎么有胎生呢?就因为有情欲。怎么有卵生呢?因为它有一个想。这个想,它不是今天想这个、明天想那个;它天天想这个,想来想去,就想成功了。好像那个鸽子,它天天在那儿菢鸽子,就想:我的小鸽子就快出来了!菢鸡的也是,它想:我就有一帮小鸡仔子出来了!天天这么想,就想出来了;这鸽子也菢出小鸽子,鸡也菢出小鸡子了!所以这叫“卵因想生”。

“湿以合感”,这个“湿”,是湿与湿相合到一起,就生出这种的湿生了。“化以离应”,这化生,就像本来是个虫子来着,它一变化,化成蝴蝶,会飞了,这叫“化生”;也是“自无化有,自有化无”。或者它本来会飞的,又变成个老鼠,不会飞了;本来是老鼠,它又变成蝙蝠,也会飞了,这都叫“化生”;就是本来不是这样子,它变化一个那样子。

胎、卵、湿、化里,也都有人的,人也有卵生的、也有湿生的、也有化生的,你不要以为人就是一定是胎生的,不是的。阿修罗也有四生,胎、卵、湿、化里都有的。鬼呢?也有胎生的鬼、卵生的鬼、湿生的鬼、化生的鬼,它也有四生的。你若问怎么样有的?那就又得要详细讲了,不过现在就告诉你有。

“若有形、无形、有想、无想、非有想、非无想”:胎生、卵生、湿生、化生,是欲界天的众生。有形,是色界天的众生;无形,是无色界天的众生;有想,是无色界天里空无边处、识无边处的众生;无想,连“想”都没有了,是无色界天里无所有处的众生;非有想、非无想,是无色界天里非想非非想处天的众生。又,这个“无想”,就是精神化为土、木、金、石了。

“非有想”,好像在《诗经》上有“螟蛉有子,蜾蠃孵之”。螟蛉,是一种虫;螟蛉下出蛋,蜾蠃就到那个地方,好像菢小鸡子似的那么菢它。本来这螟蛉子不知道是蜾蠃来令它有生命的;它没有这个想,但是成就这种的形象,这叫“螟蛉有子,蜾蠃孵之”。所以收其他人的儿子,作为自己的儿子,这叫义子,又叫螟蛉子。讲《楞严经》的时候,讲过“蜾蠃”这一段的因缘,每一生也都讲得很详细。

“非无想”,好像枭鸟;枭鸟,就是猫头鹰。那种猫头鹰本来也不下蛋,它就菢土砾块,菢着菢着,就生出它的仔来了;小的猫头鹰一生出来,就把老的给吃了。本来那个老的它没有想,但是它一有小猫头鹰出来,小的就把它吃了,所以猫头鹰叫“不孝鸟”,就是这样子。它不孝顺父亲、母亲,这大约就像现在有一些个青年人,谁对自己父亲、母亲最不好,说这就是大英雄,这就是最好的,人人都要崇拜他、恭敬他。那就是猫头鹰转世的!他就要把自己父亲、母亲给毁灭,甚至于杀死,他说这才真是好样子,真是真有本事的青年了。他父亲、母亲也没有想到,生出一个儿子要杀了他们,这叫“非无想”。

“无足、二足、四足、多足”:无足就是没有脚的,这是什么呢?就像是蚯蚓。蚯蚓是一种益虫,它在土里头钻来钻去,把土都给钻松了。二足,有两只脚的,就是人、猿、飞禽等类的众生。在山里头,那种猿、猩猩都用两足来走路。四足,有四只脚的,就像狮子、老虎等类的众生。多足,就是很多足的那种爬虫等类的众生。

“如是等在众生数者,有人求福,随其所欲娱乐之具,皆给与之”:像以上所说这一些个众生等,在众生数里边的。有人想求福报,随顺这些众生的所欲,奏音乐、作娱乐的这些个东西,统统都布施给他们。

“一一众生,与满阎浮提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珊瑚、琥珀,诸妙珍宝,及象、马、车乘,七宝所成宫殿、楼阁等。”

“一一众生,与满阎浮提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珊瑚、琥珀,诸妙珍宝”:所有的众生,布施给他满南阎浮提的金子、银子、琉璃、砗磲、玛瑙、珊瑚、琥珀等,这种种的微妙珍珠宝石。

“及象、马、车乘,七宝所成宫殿、楼阁等”:以及象、马、车乘,和用七宝所造的宫殿、楼阁等物。人间的人,旅行要乘马、乘车、乘船;天上的人,旅行就乘宫殿。天人所住的宫殿会飞的,他愿意到什么地方,这宫殿也就可以跟着他飞到什么地方。你看!比我们这飞机还好得多,还有用处!

“是大施主,如是布施,满八十年已,而作是念:我已施众生娱乐之具,随意所欲;然此众生皆已衰老,年过八十,发白面皱,将死不久,我当以佛法而训导之。即集此众生,宣布法化,示教利喜,一时皆得须陀洹道、斯陀含道、阿那含道、阿罗汉道,尽诸有漏,于深禅定皆得自在,具八解脱。”

“是大施主,如是布施,满八十年已,而作是念”:这一位大施主,他这样的布施,满八十年之后,他就作这种想了,“我已施众生娱乐之具,随意所欲”:我已经布施给众生娱乐之具,他们愿意什么,我就布施什么。

虽然我给他们这么多的布施,这么多的宝贝,这么多的娱乐之具;“然此众生皆已衰老,年过八十,发白面皱,将死不久”:可是这一些个众生,他们都已衰老了,年龄都已到八十岁那么大年纪,头发也都白了,脸上也有皱纹,不久就要死了!这怎么办呢?“我当以佛法而训导之”:我现在是应该给他们讲佛法,用佛法来教化、训导他们了。

“即集此众生,宣布法化,示教利喜”:这位大施主作这样的想之后,于是召集这所有的众生,来给他们宣传、布达、讲说佛法,指示、教化他们,令得到佛法利益而生欢喜。

“一时皆得须陀洹道、斯陀含道、阿那含道、阿罗汉道”:在这同时,他们有的证得须陀洹道果;就是初果阿罗汉,证得入流果。入流果,就是能“入圣人法性流,逆凡夫六尘流”。有的证得斯陀含道果;就是二果阿罗汉,名为“一来”,这是一来果。有的证得阿那含道果;就是三果阿罗汉,名为“不来”。有的证得四果阿罗汉道果,就是证得无生道,就是不受生死的果报。“尽诸有漏”:把一切的漏都没有了。

“于深禅定皆得自在,具八解脱”:得到这种深的禅定三昧,都很自在了,又具足八种的解脱。

八种解脱:(一)内有色想,观外色解脱;(二)内无色想,观外色解脱;(三)净解脱身,作证具足住;(四)空无边处解脱;(五)识无边处解脱;(六)无所有处解脱;(七)非想非非想处解脱;(八)灭受想定身,作证具足住。

“于汝意云何?是大施主所得功德,宁为多不?弥勒白佛言:世尊!是人功德甚多,无量无边;若是施主,但施众生一切乐具,功德无量,何况令得阿罗汉果。”

“于汝意云何”:释迦牟尼佛对弥勒菩萨说,在你的意思里,应该怎么样?

“是大施主所得功德,宁为多不”:这位大施主所得的功德,你说他这功德多不多?这个“不”,是不定之词;你说是多、是少呢?

在前边这一段文,是说这位大施主以种种的乐具来布施给众生,又为众生来说法,令一切众生得到四果阿罗汉道,这位大施主的功德大不大呢?

“弥勒白佛言”:弥勒菩萨对佛这样地说,“世尊!是人功德甚多,无量无边”:世尊!这位大施主,能这样做广大的布施,他的功德是很多的,没有数量,也没有边际。

“若是施主,但施众生一切乐具,功德无量,何况令得阿罗汉果”:为什么说他无量无边呢?假使这位施主,他仅仅地布施给众生一切乐具,他的功德已经就是无量无边,已经是很大的功德了,况且又能令一切众生,统统都证得阿罗汉果呢?

“佛告弥勒:我今分明语汝。是人以一切乐具,施于四百万亿阿僧祇世界六趣众生,又令得阿罗汉果,所得功德,不如是第五十人闻法华经一偈随喜功德,百分、千分、百千万亿分不及其一,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知。”

“佛告弥勒”:释迦牟尼佛告诉弥勒菩萨说,“我今分明语汝”:我现在把它分别、明明白白地来对你说这种道理。

譬如,“是人以一切乐具,施于四百万亿阿僧祇世界六趣众生”:这位大施主,以一切的乐具,布施给四百万亿阿僧祇那么多世界的六趣众生──就是天道、人道、阿修罗、地狱、饿鬼、畜生,这六道的众生;“又令得阿罗汉果”:又给他们讲说佛法,令他们都证得阿罗汉的果位。

“所得功德,不如是第五十人闻法华经一偈随喜功德”:他所得的功德,不如这个听闻《法华经》的,由法会走出来,随喜辗转地来教化,直到第五十个人他所闻这《法华经》,不要全部,就是单单一个偈颂或者二个偈颂、三个偈颂。这第五十个人,他能发一种随喜功德的心。

“百分、千分、百千万亿分不及其一”:前面所说那么多的功德,加上他一百分,或者一千分,或者百千万亿分,不及其一;他百分、千分、百千万亿分,加倍那么多的数目,也不如这第五十个人发心来随喜听《法华经》这一种的功德大。

“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知”:乃至于用算数譬喻,也不能知道这功德有多少。

“阿逸多!如是第五十人,展转闻法华经随喜功德,尚无量无边阿僧祇,何况最初于会中闻而随喜者,其福复胜无量无边阿僧祇,不可得比。”

“阿逸多!如是第五十人,展转闻法华经随喜功德”:阿逸多!像这个第五十人,他辗转听闻到《法华经》,能发随喜功德的心,“尚无量无边阿僧祇”:尚且有无量无边阿僧祇这么多的功德;“何况最初于会中闻而随喜者,其福复胜无量无边阿僧祇,不可得比”:何况最初第一个人,他直接在法会中,因为闻《法华经》而发随喜心的人。他这种的福德,当然比间接听到《法华经》(第五十个人)的功德,更殊胜、更好、更多了。即使是无量无边无量数这么多的阿僧祇,也不可以和闻《法华经》这种的功德来相比拟。

恭录自《妙法莲华经》随喜功德品浅释

文:97su.cn

下一篇:净土修行:什么是真供养!

如果觉得资料对您有用,可随意打赏。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发表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