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顺大师:慈悲与智慧才是真正的宽容

2022-10-29 佛教问答

Hi 陌生人你好!

繁体 推荐 纠错 目录 说明

返回到上一页 存储网页 随机浏览

问:佛教的宽容和儒家的宽容有什么区别?

答:“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两句话是儒家践行宽恕的根本依据。《中庸》说:“忠恕离道不远。做给自己而不是别人看。”佛教不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而且用菩萨的精神积极助人,造福他人。尤其是那些伤害过自己的人。

问:我觉得包容是相互的,就像互相帮助一样。别人对你凶,就要还手,不然你就抬不起头了。法师是怎么想的?

答:佛教提倡“以智慧宽恕,以慈悲包容”。智慧就是认识到,当别人对你残忍的时候,会带来严重的后果,而他自己却不知道,必然会自食苦果,所以你的内心自然会充满慈悲心。这对他来说也是一种遗憾和影响。

问:佛教中有什么宽容的故事或典故吗?

答:其实这样的故事很多。给你讲一个第二卷(《杂譬喻经》)里记载的故事:从前,老付嘉罗越有两个儿子。重病去世前,他告诉大儿子:“弟弟还小。你要好好照顾他,不要让他受苦。”哥哥贾死后,兄弟俩遵照父亲的遗言,和睦相处。后来,弟弟的妻子一直催促丈夫,“等你弟弟长大了,一定会把财产分给我们的。为了防患于未然,为什么不现在就把他赶出家门?”一开始哥哥不愿意,后来受不了妻子的唆使,就忘记了父亲的遗言,决定杀了哥哥。一天,两兄弟一路走到城外的墓地。哥哥趁他不注意,把它绑在了一棵柏树上。原本杀人不眨眼的哥哥想到了两兄弟之间的争斗,但又不忍,就想把他扔到荒野里,让老虎、狼、恶鬼把他吃掉。我哥骗我哥说:“你最近做了很多错事。我要惩罚你今天在这里过夜,好让你反省自己。明天早上,我再来接你。”于是他头也不回地走了。黑夜里,鸟兽的叫声吓坏了无助的哥哥。他泪流满面,对着天空叹息道:“现在我的处境极其艰难和恐怖。三界中谁有足够的慈悲来解除我的恐惧?”这时,佛陀用他的禅定力量让光照耀,不仅去除了黑暗,也让弟弟身上的绳子自然脱落。佛陀来到他的兄弟面前,问他:“你有什么愿望吗?”知道是佛的慈悲使他脱困,弟弟当下发愿:“愿我有无上菩提心,将来成就佛道,能够解脱一切众生,使他们从苦中得乐!”随即,佛陀为他传法。他的弟弟得了佛法后,告诉佛陀:“虽然我的弟弟有恶念,违背父亲的指示害我,但也正因为如此,我才得以见佛,听法,从而终结生死之苦。现在我该回去报答他的恩情了。”弟弟回到家,弟弟和弟媳对自己的恶行羞愧得无地自容。弟弟告诉弟弟:“虽然你听信了妻子的恶言,把我囚禁在墓中,但也正因为如此,我才得以听闻佛法,摆脱烦恼,成就道业。我太感激你了!”然后,弟弟给夫妻俩宣讲佛法,让他们能够理解,现在他们得到了首陀罗的果实。

问:这就是佛教所说的以德报怨吗?

答:真是以德报怨。但佛教并不以无视条件、明辨是非的方式放纵恶行。《论语》中记载有人问孔子:“以德报怨如何?”孔子说要“以直报怨,以德报德。”直抒胸臆,就是以公正正直的态度回应委屈。这种态度其实很务实。从佛教的角度来说,那就是善恶的因果报应论,即有善恶的原因,必然有相应的喜苦结果。所谓善因必结善果,谓善因善果;恶因苦果,这叫恶因苦果。翻译康僧铠《无量寿经》:“天地之间,有五条截然不同的道路,广袤无垠,广袤无垠,善恶报应,善恶继承。”相传苏东坡在《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中读到的一段话,“咒诸毒,欲害其身者,诵佛观世音之力,归(朱)于己。”他想:“咒毒还我,则失汝佛慈悲,时云既晴。”(见莲池大师《楞严经摸象记》年》一书)。这句话一出,被后人嘲笑。其实中毒的人是被自己的毒毒死的,不是观音菩萨的惩罚。莲池大师解释道:“修行,邪不胜正,善能制邪。”“今天,以观世音大悲心的正念力量,还是很自然的。比如你把血喷向天空,你还是会污染自己的身体,对着火摸自己的头,却意外地受到非观音的惩罚。”这也可以属于以直报怨的范畴。我们提倡“以智慧宽恕,以慈悲包容”,即以智慧认清真相,以慈悲处理,将慈悲与智慧结合起来,才是真正的包容。

文:97su.cn

下一篇:学佛久了 最怕自大 怎么破?

如果觉得资料对您有用,可随意打赏。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发表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