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宗镜录略讲上册(第三十一章)03

2019-09-10 更多文章

Hi 陌生人你好!

繁体 推荐 纠错 目录 说明

返回到上一页 存储网页 随机浏览

南怀瑾教授讲述

第三十一章遥兮飞天凤03

故圣者以智归情,令有情众生报得无情草木山泉河海,悉皆随智回转,以末为本。

修成功,智慧成就就悟道了,是‘以智归情’,智是主体,使情感归向智慧。也就是说,情的境界化成智的境界。心能转物,使一切有情众生、物质世界山川草木河海等等,跟著精神世界转动。‘皆随智回转,以末为本’,由枝末回到智慧的根本。

故如世间有志孝于心,冰池涌鱼,冬竹抽笋,尚自如斯,况真智从慈者欤。

他引用二十四孝的故事,世界有志于孝顺父母的,都能靠坚定的意志,使冰河跳出鲤鱼,冬天哭出竹笋,更何况智慧成就的人,大愿大行力量更大,愿就是志。

‘冰池涌鱼,冬竹抽笋’,现代人可能会以物理作用来解释,这一点我们不管,据我所知,历史记载有好多忠臣,当敌人打进来,硬是宁死抗拒,最后只剩下一个人也不投降,死了尸体也不倒。元朝、清朝就有好几位这样的人物,搞得敌人将领都不敢动,跑下来礼拜,等到敌人精神投降,尸体才慢慢倒下来。这就是唯心。

抗战时,有一、二位中级将领对日作战,要从敌方手中把阵地抢回来,身负重伤硬闯,自己都看到肚子破了,非打进去才死,结果打进去一笑、眼睛一闭倒下去,这就是精神的力量。以世间法来讲,世间的肉体尚能如此,慈悲与智慧的力量更大。

故知得法界之妙用,用何有尽?从真性中缘起,起无不妙。

所以,智慧上悟了道的人,知道法界的妙用,本体就有这个功能,我们自性的本体有无穷的妙用。为什么修道的人有神通?你说他修来的?修行修个什么?就是把本有的自性的功能发出来,所以得了法界的妙用,悟到本来面目,悟到自性功能而发生作用,这个作用‘用何有尽’,智慧无穷尽,神通妙用也无穷尽。

‘从真性中缘起,起无不妙’,从真空的自性中,因缘所感而起了作用。任何一起用都妙不可思议,不晓得从哪里来。它无根的,从空性中来,空得越大,力量越大。任何事物的原理都是如此。所谓鲤鱼跳龙门,为什么鲤鱼的力量那么大?因为腹中有两个空的气囊。你真正得了空,发出来的智慧神通就大。

知行合一方为道则理无不事,佛法即世法,岂可拣是除非耶?

到这个时候,理就是事,事就是事,你理论智慧懂到哪里,功夫就到达哪里。我们现在打坐学佛,不但智慧与功夫是分开的,两条腿与头脑也分开,头脑想静,我的妈!腿麻得受不了!心里想多坐一下,腿实在熬不住,分成两截。至于理与事更分两截,空的道理都懂,坐在那里都是有。听到人来,赶快张眼睛动一下,空不了。

讲起佛法来头头是道,嘴巴厉害得很,那有什么用?自欺欺人的话讲多了,只是快一点下地狱,因为你妄语,你没有证到。说空有什么用?以为自己空,做的都是有,那很糟糕!已经种下了地狱种子。所以理真到了、慧也到了、事也到了。自以为理到了,却定都定不住,不要说定,坐都坐不住。理与事合不起来,那这个理就不是真到了。随便讲不是真到的理,岂不是造口业吗?虽然讲的是出世法,却以善因而种恶果,因为你随便谈空,把因果谈错了,很严重!

动嘴巴的朋友要特别注意!

到这里‘理无不事’,入世法、出世法没有分别的,这个时候,佛法就是世间法,也就是六祖所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这时,‘岂可拣是除非耶’,平等平等,无有分别,没有出世入世的分别。

事无不理,世法即佛法。宁须斥俗崇真耶?

这个‘事’就是定力的功夫,功夫到了,智慧就出超,虽然身体在世间,做生意也好、做公务员也好,挑葱卖蒜开车乃至挑粪都可以,但他是出世的高人,他已经是菩萨的境界,世法即是佛法。

‘宁须斥欲崇真耶?’这时你不要认为这个是在家人、普通人没有佛法,认为住山的、出世的才是真的佛法,那完全错了!在这个时候没有差别的。

但是未入宗镜,境智未亡。与梦念而异法现前,发阃(焰)想而殊途交应。致取舍,违背圆常。所以不能喧静同观,善恶俱化者,未闻宗镜故耳。

但是一般人没有悟道,没有证达宗镜的境界,境界是境界,智慧是智慧,两者均未达到空。真正大彻大悟是‘智境双亡’,好像等于我告诉你们这杯茶不冷不热,只有三分热,你们听懂了,没有喝体会不到,喝了一口才知道这杯茶温到什么程度。境智双亡,既没有茶,也没有著温也没有著凉。你们诸位听了,也懂了,不是你们的,这是‘理’上懂。‘事’上到了以后,境智双亡。没有到达这个境界是境智未亡,没有空掉。

‘与梦念而异法现前,发阃(焰)想而殊途交应’。又是一副对子,永明寿禅师文章写到最后的结论,才气就洋溢出来了。‘与梦念而异法现前,’他说平常都在打妄想,白天瞪著眼睛做白日梦,夜里睡觉做妄想梦。妄认这是小乘那是大乘,这样对那样不对,妄起分别心。‘发阃(焰)想而殊途交应’,所有想法都是虚妄的阳焰之想,把各种事情弄得乱糟糟。

‘致兹取舍违背圆常’。因此有分别心,此对彼非,有取有舍,违背了佛法真正圆融常住的真心。

‘所以不能喧静同观,善恶俱化者,未闻宗镜故耳。’到这个时候不能喧静同观,静与闹不能同观而达平等境界,因此有是非善恶之分别,不能泯然俱化,达到圆融的境界,都是因为没有明心见性,没有悟到宗镜。

下一篇:占察轮下的惊悚

如果觉得资料对您有用,可随意打赏。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发表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