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愿是阿弥陀佛的生命,真正体现了佛教的大慈大悲

2018-10-12 更多文章

Hi 陌生人你好!

繁体 推荐 纠错 目录 说明

返回到上一页 存储网页 随机浏览

四、阿弥陀佛的生命

第十八愿,更是阿弥陀佛的真实生命,是阿弥陀佛所以成为阿弥陀佛的地方。没有这第十八愿,大宇宙当中就没有大慈大悲救度罪业凡夫的这么一尊阿弥陀佛的存在,那样,可以说,宇宙黑暗,我们将永远陷没在轮回的大苦恼中。

别于诸佛

我们常常听说「佛佛道同,诸佛平等」,其实这只是一方面。诸佛可以说有平等、有差别。怎么平等呢?诸佛所证悟的诸法实相完全平等。但是,们度众生的方法、利他的方便,就有差别。阿弥陀佛这尊佛之所以有别于诸佛,就是因为这第十八愿。

大家请翻开《善导大师全集》四百七十九页,《往生礼赞》,我们来看这一段:

问曰:一切诸佛,三身同证,悲智果圆,亦应无二。

这是佛法通途的道理。

「三身同证」:一切诸佛都圆证法身、报身、化身。

「悲智果圆」:慈悲、智慧、佛果圆满。慈悲、智慧圆满,才得到佛果。

「亦应无二」:应当没有差别。

随方礼念,课称一佛,亦应得生。

这是指一个人心中的认识。认识正确不正确?没有判断,这是他这样认为。

「随方礼念」:「我随便礼哪个方向的佛──我未必礼西方阿弥陀佛,我可以礼北方佛啦、南方佛啦……」

「课称一佛」:「随便称一佛的名号。」

「亦应得生」:「也应该可以往生吧?」

何故偏叹西方,劝专礼念等,有何义也?

为什么释迦牟尼佛、十方诸佛,们都要偏偏、恰恰赞叹西方阿弥陀佛?劝我们专礼、专念?这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呢?

答曰:诸佛所证,平等是一;

弥陀、释迦、药师……这一切佛本身所证境界,是平等、是一。

若以愿行来收,非无因缘。

但是,如果以们因地的誓愿、修行来说的话,都是有因缘的──别有因缘。

底下讲阿弥陀佛之所以有别于诸佛,十方诸佛之所以偏叹、偏劝我们专礼、专念阿弥陀佛,以求往生:

然弥陀世尊,本发深重誓愿:

以光明名号,摄化十方,但使信心求念;

「然」是转折,前面虽然说「所证平等是一」,下面说有差别,因缘不同,度生不同,有差异。差别在哪里呢?善导大师就拿这第十八愿来说明阿弥陀佛跟诸佛的差别。可知这第十八愿正是阿弥陀佛之所以成为阿弥陀佛的地方。

「深重誓愿」:是哪一条愿?从下面的解释就知道是第十八愿。

「光明名号」:光明和名号一起说明。光明就是名号,名号就是光明,只是表达的角度不一样。光明是没有声音的名号,名号是有声音的光明。所以,我们称念这句名号,佛光来照。我们打过这样的比喻(因为世间很难找到贴切的比喻):像雷和电,雷是声音,电是光明。声就是光,光就是声。从声的角度讲,叫做雷──雷声阵阵;从光的角度讲,叫闪电──电光闪烁。雷声响的时候,闪电就亮了;闪电亮的时候,雷声就响了。那这句「南无阿弥陀佛」,从声音讲,就是心口称念,有声音的名号;从光明讲,就是佛的光明,所以叫「光明名号」。

我们称念「南无阿弥陀佛」,不管口中有声音还是心中有声音,当下,佛的光明就在这里。《观经》说:「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佛光遍照十方,救度称念名号的众生,所以说「以光明名号,摄化十方」。

「摄化」就是救度、化导。

「十方」就是第十八愿的「十方众生」。

「但使信心求念」:只要你信顺,愿意往生,愿意念佛。

「但使」是只要,显明很简单、很容易。「信心」是信;「求」是愿,求愿往生;「念」,是行,称念弥陀名号。

「信心求念」就是信愿行,也就是第十八愿的「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

那么,怎样念佛呢?

上尽一形,下至十声、一声等,

这就是具体解释第十八愿的「乃至十念」。「乃至十念」就是一辈子念佛,接触这个法门,了解弥陀誓愿,一信永信,一念永念,毕此一生,不再改变,叫「上尽一形,下至十声一声」。

以佛愿力,易得往生。

因为阿弥陀佛本愿力的缘故,个个能够容易地往生。也就是第十八愿的「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是故释迦,及以诸佛,劝向西方,为别异耳。

因为阿弥陀佛的深重誓愿,众生念佛,易得往生,所以释迦佛及十方诸佛劝导我们罪恶生死凡夫求生西方极乐净土。

「为别异耳」:「别」是不同。前面讲「诸佛所证,平等是一」,这里说阿弥陀佛特别、特异。特别在哪里?特别在这第十八愿。所以,这第十八愿就是阿弥陀佛有别于诸佛的地方。

超于诸佛

阿弥陀佛因为这第十八愿而有别于诸佛,同时超越于诸佛。

在《无量寿经》里说:「我建超世愿,必至无上道。斯愿不满足,誓不成等觉。」

那么,有什么资格称为「超世愿」呢?因为第十八愿。如果把四十八愿一一分开,比如第一「国无三恶道愿」,如果单独就这一条愿来说,十方诸佛的净土也没有三恶道,那这一条愿就没有超过诸佛;第二「不更恶道愿」、第三「身皆金色愿」等等,其他诸佛也都有同样的愿。但是独独这第十八愿:造罪凡夫,只要「信心求念,上尽一形,下至十声一声等,以佛愿力,易得往生」,这是其他佛所没有的。被十方诸佛所遗漏的众生,阿弥陀佛第十八愿像一张广大的网,把他们通通收罗起来──这就是超越诸佛的誓愿。甚至,因为这第十八愿超过诸佛,其它各愿也超过诸佛了。为什么呢?比如,弥陀净土、诸佛净土虽然同样没有三恶道,但诸佛净土造罪凡夫不能往生,弥陀净土因为有这第十八愿,凡夫可以去往生,这不是弥陀净土无三恶道胜过诸佛净土无三恶道吗?

五、佛教真正的大慈大悲

所以,这第十八愿才体现了阿弥陀佛的真生命,也真正体现了阿弥陀佛的大慈大悲,或者说,体现了我们佛教大慈大悲的精神。佛教讲的「大慈大悲」,就在这第十八愿,因为有了这一愿,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往生,我们才能体会到佛法的慈悲。如果拿掉了这第十八愿,我们内心里边就有恐惧和不安,我们也得不到「大慈大悲」的利益。

总结一下,第十八愿的重要性,略说五点:

一、第十八愿是造罪凡夫的唯一出路。

二、第十八愿是净土宗的立宗根本。

三、第十八愿是释迦牟尼佛的出世本怀。

四、第十八愿是阿弥陀佛的真实生命。别于诸佛,超于诸佛。

五、第十八愿是佛教真正的大慈大悲。

下一篇:财富来自于福报,福报来自于利益别人

如果觉得资料对您有用,可随意打赏。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发表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