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尽行持佛子事

2018-09-11 更多文章

Hi 陌生人你好!

繁体 推荐 纠错 目录 说明

返回到上一页 存储网页 随机浏览

皈依佛门就取得佛弟子的资格,既为佛弟子就应勇猛精进地行持佛子之事,此事并非单指念经唱诵,而是要亲近善知识,听闻正法,如理作意,法随法行。以闻思修庄严自己身心之后,再将正法进行弘扬传播,有句话说得好:弘法是家务,利生是事业。欲做弘法利生之事,就必先以三学充实自己,否则,没有本钱何能遍游四海呢?

首先要亲近善知识,善知识是我们修行路上的向导,能否修行成就完全取决于善知识的引导,所以选择了善知识之后,应将自己的身口意全部供养于善知识。即使再发现善知识的不足之处,也应检讨自己的业障深重,或者是观想善知识在考验自己的修行,此时一定防护,禁止再造恶业。如此只有具备了弟子之相,才能得到善知识的如法引导,才能听闻到正法,才不至于走更多的弯路。

我有一位道友,与我同时亲近了一位善知识,因善知识知其信心不坚,就故意几次没接她电话,结果她经不起考验,便远离了善知识,且再四处寻找,如此亲近了几位善知识都未成功。待她知道事实真相之后,追悔莫及,痛苦流涕地忏悔。虽然善知识胸怀宽广,不计前衍,但她已坏了弟子之相,这样的漏器怎么能存得住善知识授予她的佛法甘露呢?所以修学佛法是征服自我的一个过程,不可不慎哦!

其次将所闻正法如理作意,法随法行。比如我们口渴了,有人告诉你要喝水才能解渴,此是闻慧。此时必须要尝试一下,这水是甜的,还是咸的,若不小心喝了盐水,那不但不能解渴,反而会更加渴了,所以尝试的过程即是如理思维,属于思慧。如理是非常重要的,不能非理而思,也就是说不合于真理的思维是不可以的。通过尝试以后,方可放心地喝到这能够解渴的水,而且喝够需要的量才能真正止渴,故法随法行就是喝水而解决口渴的全过程,属于修慧。所以闻思修三慧缺一不可,依此次第学修则可增长无量无边的智慧,属于自利范畴。这便是遍游四海度众生的本钱哦!

接着再将自证之智,以无限量的悲心传授于他人,令娑婆苦难的众生都能有缘听闻正法,且依法而行持,令他们都能离苦得乐,转烦恼而证菩提,属于利他范畴。那么自他双利,这便是力尽行持佛子事。

惭愧者业障深重,已让病魔夺走半生的大好时光。现在有幸又重逢导师,而且还迈进了三级修学的大门。故每天都有享用不尽的佛法大餐,此是导师亲自制作,辅导员殷勤提供服务,小伙伴们时刻陪同用餐,如此每天法喜充满,免费尽情地享受佛法美味。所以外在的气候冷热或身体欠佳等皆可安忍,我没有任何理由喊苦叫累或退缩不前的,故为度众生而努力行持。

人生苦短,世事无常。一句舍不得,红尘中耽误了多少人;一句无所得,佛法中又难倒了多少人。这只不过是,舍亦无所舍,得亦无所得。佛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缘来了,是色法,需珍惜;缘去了,是空性,需接受。世间多少纷扰事,浮华落尽总随风。故珍惜有限的生命去做无限的利生事业,舍小我而回归于大我。

我愿将此制作大餐的厨艺学好,像导师一样为更多的人去提供服务,正如早课所念的:将此身心奉尘刹,是则名为报佛恩。所以我要誓愿读完大觉书,力尽行持佛子事。阿弥陀佛!感恩导师,感恩三级修学,感恩一切诸大善知识。

文: 释真空

下一篇:尊重每一个当下和因果法则

如果觉得资料对您有用,可随意打赏。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发表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