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次第》时如理思

2018-08-28 更多文章

Hi 陌生人你好!

繁体 推荐 纠错 目录 说明

返回到上一页 存储网页 随机浏览

参加三级修学前,我接触过两年多的佛法,看过一些书,学到的佛法知识多而杂。进班后,为使自己能够最大程度地从三级修学中受益,我给自己画了个圈:当期法义涉及到什么,我就思维什么,不掺杂原有的佛法知识。

同喜阶段主要学习导师关于人生佛教的著述,看似简单,实则导师是以深入浅出的方式讲授的。不同基础的人看到的深度不同。正因为法义可深可浅,所以我能够在不超出当期法义的情况下,进行大量的思维。那段时间,我常能体验到因思维法义而带来的通透感和法喜。

但是自从学习《道次第》后,我发现我的思维很受限制。每期的正见是明确的,法义的深度也是相对固定的,不像同喜班时可深可浅。而我依然固守在自己画的圈中,所作的思维不敢超出当期法义。这样一来,除了论文中的那几段原文,我常为思维不出什么而感到苦闷。我总觉得这段时间的修学不够畅爽。但问题出在哪里,我一直没搞明白。

在学习《依止的胜利》一节时,我看到辅助材料上有问:恭敬善知识,为什么能令重业轻报,转灭令尽?我感到疑惑。因为在导师的开示中只说了恭敬善知识可以使得重业轻报,并没讲到此中原理。所以辅助材料上的这种提问是否超纲呢?我在班群中提出了这个疑问。慧悟师兄告诉我们导师已经开示了思维的内容,接下来我们就应充分发挥自己的理性,深入思维下去。

师兄的这一回答,让我突然意识到我原先的做法有些矫枉过正了。最初我给自己设立的规矩,可以避免垢器之过,是有积极意义的,但不应限制如理思维。我想起中学时常会觉得课本上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公式简单。但到做题时却又发现对课本中三基的掌握并不好,或是理解不到位,或是运用不起来。只有通过一定数量的习题练习,才有可能深入掌握相关的概念、原理及公式。学习《道次第》也是这样。虽然每期的内容不多,感觉理解起来也不难,但如果不经过大量思维的话,很难深入理解法义,也难以将其转化为自己的观念,乃至心行。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修行也是这样。如果平时不进行大量思维,等到对境生起时,我们很难忆念、运用法义。所以在修学中,大量的、多角度的思维是必要的,不应止于仅仅理解和思维论文的字面含义。

那么该如何进行如理思维呢?首先应培养思维法义的习惯。如果不思维,更别提之后的如理思维了。在自修时,不光是看视频,也可以坐在那里什么都不看,就只是思维。那如何保证自己的思维是如理的呢?辅助材料上的几个大问题便是我们可以使用的基本判别标准。只要我们的思维是在观听导师开示的基础上围绕着辅助材料上的这几个问题进行,我们的思维便是如理的。也有可能我觉得我的思维是围绕着这些问题进行的,但实际上并不如理,而我却不自知,该怎么办呢?这时可以依靠团体的智慧,在共修时通过师兄间的讨论,帮助我将思维导向如理。练习的多了,渐渐就会找到如理思维的感觉。

这是修学路上的一把利器,愿你我皆有。

文: 学员法华

下一篇:生还是死,这是个问题

如果觉得资料对您有用,可随意打赏。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发表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