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种违犯诤事

2018-08-13 更多文章

Hi 陌生人你好!

繁体 推荐 纠错 目录 说明

返回到上一页 存储网页 随机浏览

哪七种呢,一 开悟现前犯诤事,二 开悟过去失念犯诤事,三 开悟不自在犯诤事,四 寻思犯诤事,五 决择犯诤事,六 自悔犯诤事,七 忍愧建立二众。

一 、开悟现前犯诤事,所谓开悟开就是开示,你不知道我告诉你叫做开,告诉你之后 你了解了叫做悟,这个叫开悟,开悟是当这个人的面告诉他,清清楚楚跟他讲明白,所以是现前,因为他本身有所犯,违犯会在僧团当中,出家团体当中,引发大家的诤执诤论,这个叫违犯诤事。某一个修行人有违犯,违犯会引起团体当中诤事,叫做违犯诤事,针对这一点我当你的面,当这个人的面告诉他,让他明白,告诉他,他也知道不对,他可能当下我要忏悔,这件事就平息了,你这样告诉我是对的,那时候这样做,我自己没注意,我违犯了我要很诚恳忏悔,将来要注意不会再犯,这件事当下就平息了就没有了,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有诸比丘-见余比丘犯戒时节,第二个是什么,犯戒这件事可能是昨天,可能是前天,可能是上个月的事情,犯戒者自己忘记了,旁边看到的人没有忘,便举是事,提出来把这件事,没有忘记某某人犯戒的事,提出来令其忆念,跟他讲因为他已经忘记,让他回想回忆出来,我在上个月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做什么事这件事是违犯的事,做的不对,提醒他,现前是指可能他在违犯当下,就跟他讲让他能够忏悔。

第三 开悟不自在犯诤事,跟戒律跟一个修道的人,应当有的行为完全都脱节了,这种脱节这种现行很多的非沙门法不随顺法,跟一个修行者跟沙门要相符合,应有的行为完全不一样,当中也有属于违犯戒律的行为,犯戒的行为,彼由此事应不成犯,因为他本身颠狂的原故,佛法当中也有同样的概念,因为他精神失常,所以这个行为的出现,非源自于他的本心,不是他的本心要做这件事,假设如此就不成犯,包含菩萨戒也是一样,后面菩萨地讲的菩萨戒,里面有提到一点,心狂乱不算犯戒,彼由此事,因为他颠狂的缘故,很多非沙门法不随顺法,即使现行也不成立违犯戒。复有一类无知比丘谓彼成犯,某一类无知比丘,就说这个人犯戒未必成犯,他把精神失常,有脱序行为的人,告诉大家他是犯戒非处举发,他本身没有犯,精神失常的人,他的脱序行为不算犯戒,别人看在眼里,本身他无知到处举过失。复有比丘于众僧中举比丘过失,能举过失的人他的认知是你有犯起有犯想,他内心当中的判定,他为什么会举过失,他看见这个人某一个行为,做某件事,这件事出现之后,在举发者心里,他的认知是错的起有犯想,所举的人被举过失的人,被举发过失的人,他内心的认知是什么,我这个行为没有错,我这样做也没有违犯,二者之间的看法不一致,这个叫寻思犯诤事。

这是第四种状况,有异住处众多比丘,于所犯戒互生疑诤,或言有犯或言无犯,或言是重或言是轻,是名决择犯诤事。第四个举过失的人认为有犯,被举过失者认为无犯,这时候他们的想法立场不一致,不一致怎么办,要请大众裁决,或请专精戒律的善知识裁定,这样到底是怎么样,就是这个意思。

第五种情况就是,某一个人有违犯,这边的人有这样的看法,那边的人又有不同看法,就是这个意思,什么样的看法呢,有的认为这样有犯过失,有的认为这样没有犯,有的认为他所犯的是严重的,是重过失,有的认为所犯的是轻戒,同一件事大家意见不一致,不是举戒,被举戒,二者而已,包含很多不同住处,很多修行人能够一同对于这件事,提出各自的看法,变成互相猜忌,互相有争执争论,这个叫决择犯诤事。

第六种 复有比丘既犯过失已,自恶作缠之所激发,遂成忧悴是名自悔犯诤事,有修行者当他犯戒,之后,他了解自己犯戒,也后悔,他的后悔超过了,后悔过头变成恶作缠扰他的心,恶作缠什么是恶作,恶作就是后悔,厌恶自己所作,对自己所作有厌恶感,本身就是后悔的意思,后悔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有违犯应当要忏悔,以佛法来讲这样也不对,这样是错的,我们有犯戒要寻求正当途径,合法的方式忏悔清净,假设忏悔了,忏悔之后就恢复清净,这样就好了,他不这么做,自己内心不断后悔,导致内心忧愁,这样就过头了变成是损害自己,原本应当好好修道,比如修止观,他的内心都处在恶作状态,忧愁的状态,这样不能修道这是第六种。

第七 有多比丘互相举戒,各为骄慢之所执持,不欲展转相对发露,有修行人互相举戒,我举发你的过失,你举发我的过失,彼此之间受到骄慢的执持,跟每个人姿态都很高骄慢,不肯低下头展转互相发露忏悔,意气用事,我举发你的过失,你因为这样我也知道你做什么事,我也举你的过失,大家互相举过失,有理性应当要自己反省,我这样不对 我跟你忏悔,你因为我的举过失向我忏悔,大家彼此应当这样,因为骄慢的关系,姿态高 脸拉不下,心的骄傲也拉不下,不愿意向对方退让忏悔,专事离散二部别居,这时候就演变为离散,原本大家能够和乐共住,因为不愿意互相发露忏悔,导致最后这件事演变的方向就离散,二派人马,不管是二个人或二派人马,二部别居,原本是共住,现在变成分离,我住一个地方你住一个地方,这个叫二部别居,各作是言,他们各自都有这样的想法。大家彼此没事,又能和乐共住好好修行,因为不肯退让,大家用情绪做事不退让,事情演变越来越糟,原本是共住最后是离散,整个团体分裂,对我众,我为什么要对彼众忏悔,就形成二派,是名忍愧建立二众,展转举戒,诤事,弥勒菩萨建立一个名称,在戒律当中也是这样建立,要透过忍愧彼此要忍耐。这是第一个,彼此要有惭愧心,彼此要忍耐,遇见事情无法忍耐,有可能演变为这样,二个人可能因为小事情,或某个人可能伤害对方,对方反击就回报他,变成互相诋毁互相伤害,本来不应该这样,假设这件事发生要忍耐要惭愧,彼此要有这样的心量,能够忍耐我就先退让跟你道歉,跟你道歉忏悔,他可能因为我的忍让道歉忏悔,心也会降伏,因为不能够忍让,就会越演变越糟,其次要有惭愧心,忍愧建立二众,二派人马展转举过失,最理想的情况就是,互相举过失之后,互相发露忏悔,不行就变成二部别居,就离散了,这样也不能够修行。

文/李东明

下一篇:有一种修养,叫“开口慢半拍”

如果觉得资料对您有用,可随意打赏。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发表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