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员能不能讲模式

2018-08-03 更多文章

Hi 陌生人你好!

繁体 推荐 纠错 目录 说明

返回到上一页 存储网页 随机浏览

一次布萨之后的传帮带讨论,一位辅导员说:我们辅导员在班级引导时要尽量避免讲“模式”这个词,防止学员反感,现场有几位辅导员立马点头“是是”。学员为什么会反感模式?辅导员究竟能不能讲模式?该不该讲模式?我回去思考了好久。

学员为什么反感模式?一是对模式不理解,二是凡夫心不希望被条条框框所约束。进入同喜班第一、二课就是模式篇,包括自修、共修怎么做,班级共修如何分享,同修之间如何共处等等。最初也有学员疑惑:为什么要用模式限制我们?辅导员大多会耐心解释模式的意义和作用,分析模式背后的原理,让学员达成共识:模式不是限制而是对我们的一种保护,模式会约束凡夫串习,而修行要做的就是要去除凡夫心,一旦对模式有抵触了,那一定是凡夫心发作了。通过引导大多数学员都会对模式产生认同,如果有少数学员还不能理解,可以通过后续的修学达成共识,一旦学员从修学中受益,有了法喜,辅导员要抓住时机宣导模式的殊胜,渐渐地,学员就会认同、接受模式。辅导员都明白,我们只有落实模式,我们才能从修学中受益。对于新学员对模式不理解还情有可原,如果修学好几年了,学员还不接受模式,甚至不希望听到“模式”这个词,那我要反思,是不是对模式的引导不够,是不是自己走着走着麻木了,忘记引导模式了,学员在不知不觉中随凡夫心走远了,也没有得到及时提醒,所以再也不愿意听辅导员讲模式了。其实,抵触模式的学员我们可以看看他的修学在不在模式上,他的受益大不大,根据几年来的观察,发现凡是抵触模式或不落实模式的学员,他的受益都很少,一些师兄修着修着就没有感觉了,渐渐地就离开了。

辅导员该不该讲模式?能不能讲模式?答案是肯定的,辅导员就应该讲模式,因为辅导员的主要职能就是传递模式,落实模式。共处规则的第一条是戒和同修,就强调了模式的重要性,两套模式是三级修学中要遵循的法。我觉得我们不是模式讲多了而是强调少了,每次听师父开示,师父都会一遍又一遍地提模式,所以,我们辅导员应该大大方方讲模式,而不是躲躲闪闪。辅导员对模式的引导不应只局限在模式篇,而应贯穿于修学过程的始终,因为凡夫心太狡猾了,一不小心可能就偏离了,这就需要辅导员火眼金睛,及时觉察,及时引导,及时拉回。当然辅导员对模式的引导要善巧智慧,可以结合当前法义巧妙切入模式,可以在八字方针的前六字基础上引导模式,一旦做到了陪伴、关爱、理解,引导就会水到渠成。经常听到有辅导员反映,陪伴关爱我们也做了但就是效果不理想,一些学员每次班级开展聚餐或游艺活动,他就来了,但是一到共修,就说有违缘请假。其实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没有理解班级慈善的目的,把慈善只做成了一项活动。陪伴关爱理解的最终目的还是要引导学员进入模式,所以我们不能忘记八字方针最后一步的引导,这是关键所在。

强调模式有利益吗?强调模式至少有三个方面的利益,第一,从辅导员层面,可以让辅导员带班更轻松;第二,从学员层面,有利于学员形成模式意识,懂得判断和抉择,不仅修学更精进,而且能直下承担;第三,从班级层面,有利于班级形成良好的修学氛围,使班级成为小书院成为可能。近三年的辅导经历让我从中尝到了甜头,先后带过两个班,所带的第一个班在同喜班阶段,每次共修我都结合当前法义通过问题引导一步一步向模式靠拢,被学员戏称为套路深。带了两年,就这么一路走来,自己感觉非常轻松而且受益颇大,其间没有学员反感模式,相反他们会用模式判断“此应作,此不应作”。班级师兄们不仅修学精进而且乐意承担义工,义工辐射到多个部门,多数学员走上辅助辅导岗位,这是模式的“因”所产生的“果”,坚定了我对模式的信心。分阶段后我带了第二个班,同样在强化模式的宣导,目前也已初见成效。

也有辅导员说,反复强调要求是不是太啰嗦,对学员也不太慈悲。其实,模式就是最大的慈悲。我们都知道佛法需要反复听闻才能在心行中产生力量,模式同样需要反复多遍才能在内心扎根,一旦学员走进模式,他就会从模式中受益。作为辅导员,一定要树立模式意识,就像共处规则讲的那样,这些制度既是修学的准则,也是做事的指南。

文: 慧芮

下一篇:我伤害了她

如果觉得资料对您有用,可随意打赏。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发表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