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层素食主义——踏在地球上的轻柔脚步

2016-05-30 素食文化

Hi 陌生人你好!

繁体 推荐 纠错 目录 说明

返回到上一页 存储网页 随机浏览

按照一般的想法,饮食习惯本是一件属于个人口味和生活方式的事情,不仅没有必要接受公开的议论指点,尤其不应该以道德为名制定规范、施加限制。就好像每个人的性情偏好自行其是即可,我吃什么食物碍着谁了?哪里容得下别人过问?既然食色性也,食物的选择岂不是应该随性或者随兴而为吗?

在阅读《深层素食主义》一书之前,我也持有这样的观点。尽管我自己是一个素食者,但是我似乎没有充足的理由让其他人也成为素食者。在面对“植物也是生物,为什么就不在乎植物”这类问题时可能还会手足无措。

可是,食物的荤素偏好真的是个人私事、没有是非对错可言吗?素食者不愿意拿动物的躯骸作为食物,是不是一种比较好、比较对的饮食方式?又在什么意义上比较好、比较对?

哲学家福克斯教授这一册《深层素食主义》系统地回答了上述问题,证明了:素食虽是饮食小事,却涉及了一个人准备如何对待自己、对待其他人、其他的物种,乃至于整个地球生态。本书讨论素食、推荐素食主义之余,实际上正面地探讨了饮食习惯所涉及的个人健康、动物权益、生态保护以及社会权力关系等等重大议题。《深层素食主义》也几乎穷尽了所有能想象到的反对素食主义的各种论证,并一一加以反驳,几乎达到了滴水不漏的地步。作者福克斯是专门研究环境伦理学的哲学教授,涉猎极广,著作等身。正因如此,与坊间常见的宣传素食的劝善读物不同,本书论述全面,逻辑严密,犀利雄辩,被誉为“素食主义百科全书”。

人们选择素食,动机往往是很多样的。无论是考虑自己身心的健康(本书第五章第二节)、基于宗教信仰或者出于特定的宇宙观和生命观(第七章),都有可能让一个人进餐的时候弃荤就素。正如本书的讨论所示,这些理由都很充分而且正当。不过用比较严格的标准来说,素食的首要道德意义——也就是并非为着一己的利益或者信仰而考虑素食——应该在于避免让人类的口腹之欲,造成无数动物遭逢痛苦,凌虐、宰杀以及分尸的厄运(第五章第三节)。

不愿意“吃食死亡”、“不吃必须杀生的动物制品”可能是素食主义者很普遍的一种动机和理由。毕竟,在今天,为了供人类食用之需,动物每天遭屠宰的数目业已庞大到令人难以想像,豢养以及宰杀他们的方式也极度残酷血腥,你我反胃之余,绝对不会愿意自己或者家人子女耳闻目睹的。有见于这样对待动物构成了严重的道德问题,你我便不得不重新思考,究竟自己为什么还要继续吃肉?

【动物也有和人一样的情感】

但是本书并不以动物的利益作为主张素食的惟一理由。在人类健康与动物利益的考量之外,福克斯教授调转论述方向,从一些既不涉及动物利益、也不涉及个人直接利害的角度,呈现肉食者必须面对的道德难题。由于这些论点扩大了素食所牵涉到的道德视野,格外值得读者参考。

首先,作者举出食肉的体制必然造成生态破坏和资源的浪费(第六章第一、二节)。在今天,不是多数人都信誓旦旦地服膺环境保护的原则吗?可是以产业规模饲养肉用动物,严重地浪费着谷物和水源,占用和侵蚀土地,并且制造大规模的污染。这些后果,本书中(以及其他很多资料)提供有翔实具体的数据为证。那么关心生态环境的人士,是不是有必要停步思考,调整自己吃肉的习惯呢?如果肉食体制与生态环境的维护是冲突的,以生态为念的本书读者们,会倾向于哪一边呢?

【亚马逊正在被一口口吃掉】

其次,由于生产肉品必须以低效率的方式耗用极其大量的谷物,而又由于肉品消费集中在多数人脑满肠肥的富裕世界,于是富国滥用本来可供广大人类食用的谷物饲养牲口,而贫国却连基本的温饱和营养皆不可得,这幅对比景观便显得格外残酷刺目。这中间的浪费与剥削详情,本书所提供的数据一目了然(第六章第三节),不能不令人质疑,食肉者是不是涉嫌以经济强势者的地位,剥夺了经济弱势者的口粮?以人类平等与公平为念的读者,对此也不能不三思。

本书提出的第三个视角,我个人觉得特别具有挑战性,那就是素食主义与女性主义的密切关系。早有论者指出,在西方近代史上,妇女解放运动、废止黑奴运动、儿童保护运动、与动物保护运动几乎同时出现,参与者也往往是同一批人士,在英国及美国皆是如此。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是不是受难者虽然迥异,这些压迫关系本身,却具有某种结构或者文化意识上的互通之处?

本书作者根据当代一些生态女性主义者的著作,指出这种通约性可能何在。有人提出了「物化─裂解─消耗」的三阶段结构(第二章第三节),来形容女人与动物身受的迫害所具有的共同结构;又有人提出「支配─压迫─剥削」的三层次结构(第六章第四节),来形容妇女与动物的共同遭遇。这类说法是否完备姑且不论,却至少提醒我们:人际的压迫,与人类对于非人类动物乃至于自然界的剥削,不能率尔加以区隔(人类借着区隔而逃避责任的惯技,请见第三章),认为后者并不具有需要正视的道德与政治意义。在今天,妇女、种族的解放与平等,几乎已经成为普世学步的潮流。若是自诩为女性主义者的进步人士愿意打破区隔,开始反省吃肉乃至于一般伤害动物的各项议题与性别压迫的同构型,是不是有助于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到各类压迫之间的共同起源?

【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过程就是对压迫的消除】

当然,在今天的社会里,素食并不属于文化主流,甚至于往往与主流唱反调。这种有违时宜的异端地位,注定了素食的主张很难理直气壮的表达,甚至于往往被迫居于有口难言的守势,苦于「话语权」不在己方。这种窘态,乃是各种企图挑战现状的进步观点共同的命运,不足为异。可是,正如本书作者所言,素食主义在争论中诞生,也一直在争论中发展演进。不管素食主义是否好辩,它都得应付无穷的质疑和讪笑。因此,如何有效地使用食肉文化的概念架构与价值观,陈述素食的主张,便是相当重要的功课。本书特别开辟专章(第八章),逐一回答十余项常见的质疑,对素食者应付各类挑衅良有助益。

不过,在我个人的经验里,素食主义者面对的主要挑衅,往往不是质疑,而是讪笑。为甚么素食主张容易引起他人的讪笑?本书提出了一个说法(第四章第二节),值得参考。人类今天的文化以权力为尚,于是基本上崇尚阳刚、干脆和坚忍等人格特质,排斥所谓神经质的敏感、柔弱与惊惧4。到了饮食领域,人类文化的这种「男性」倾向,就表现为对于肉类的偏好。换言之,素食主义往往被视为一种过度柔弱善感的道德,付诸讪笑即可,并不需要认真的驳斥。这种观点,基本上反映着一种侵略而霸道的文化意识,读者理解它背后的文化逻辑足矣,并不值得一驳。

【最强壮的素食者Patrik Baboumian】

还有一种对于素食者的人身攻击,就是指责素食者永远不够「彻底一贯」,影响所及,不少人躲避素食,并不是因为他们不同意素食主义的主张,而是因为担心素食的代价太高,不仅就此必须严守素食清规,连皮件、有动物成分的药物、以及其它一切含有动物成分的产品都不能使用。在很多人的印象中,素食主义彷佛是一套僵硬、绝对的诫命,它的道德高调彷佛容不下中间地带,强制地要求素食者在生活方式上做出全面、彻底的改变,结果在现存的食肉文化中,当事人必须承受很多负担与不方便。

在此需要强调,这种印象是不正确的。我本人尽量茹素,可是并不觉得有道德上的绝对必要,让自己成为百分之百的素食者。正如在其它事体上,我也不会信任以道德为绝对诫命的清教徒。撇开每个人的处境、条件并不相同不论,我的理由是:在理论上说,道德旨在斟酌动机、分析情境、权衡成本与后果,其终极目的在于防止伤害的产生,而不在于借着禁锢和压迫手段制造圣人;在实际中,一套具有异端色彩的道德,如果务求绝对和严格,只会造成一个小族群的孤立与自我虐待,最终扭曲它原本希望传达的讯息,也减少了它本来可望达成的效果。

针对这个问题,本书提出来的说法(第八章第十一节),更为明确和深入。简言之,素食主义要求「效果」而不要求「德性」;它的重点在于减少肉食所造成的具体伤害,而不是塑造出全心吃素的道德圣人。如果你可以百分之百吃素,那当然太好了;可是如果你只能一天吃一顿素,那也比每周吃一顿素来得好;如果你家的餐桌上只有一盘肉食,当然要比有两盘肉食造成的伤害少。我们应该减少吃肉,至于减少到甚么程度,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处境、能力、感觉与良知去调整。要点是:不要踏入肉食者的陷阱,只因为成为素食的圣人太困难、成本太高,反而完全放弃了你的素食努力、素食的心愿。在这个问题上要切记:减少饮食行为的祸害,要比饮食者本人是不是能够彻底和一贯,来得重要得太多了。

当然,在当今中国保证基本人权不受践踏尚属当务之急的情形下,基于动物权利的素食主义难免有过于超前之嫌,甚至常常缺乏作为辩论对手的资格。素食运动在中国的发展不会一帆风顺,在动物保护方面不要说和西方发达国家无法相提并论,就是与许多经济水平不及中国的发展中国家相比也是差距甚大。然而,人类的历史从来就是不断推翻常识,更新观念的历史。受到攻击、嘲笑、谩骂乃至迫害,是先知先觉者的宿命,但这是任何有价值的新文化为自己开辟道路必不可少的牺牲。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我们这个拥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国度,素食文化一定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茁壮成长的。

来源:Thu豌小素

下一篇:她放弃高薪,和丈夫买下意大利山间破屋,带着双胞胎儿子,男耕女织,回归自然

如果觉得资料对您有用,可随意打赏。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发表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