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门品感为实践的方法

2020-04-22 佛教辞典

Hi 陌生人你好!

繁体 推荐 纠错 目录 说明

返回到上一页 存储网页 随机浏览

书念经"提到,在无数次劫案发生前,观音菩萨都是耳根圆通,从思想上进入三种风俗,然后进入无私、静默的境界。在此之后,我意识到佛陀和菩萨的慈悲,意识到众生仍在受苦。所以观音菩萨许下了拯救苦难的大誓言,到处都出现了。如法华经所述,只要观音菩萨的名字可以被称为观音菩萨的名字,就会有苦涩的离别、难逃的灾难,并对灾难作出必要的反应。这是观音菩萨的法华经。

普门品感为实践的方法

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具体实践自助助人的修行呢?可从「四感」—感化、感、感谢、感恩来着手。

1.感化-知惭愧、常忏悔

很多人都认为要用道理、方法才能感化他人,所以有所谓「感化院」、「感化教育」等,希望感化那些顽劣不化的人。但如果从事感化教育的人,自己没有智慧与慈悲,不能以身作则,想要感化他人谈何容易!

古人说:「人之患,好为人师。」大多数的人都喜欢做别人的老师,可是如果自己没有足够的智慧和充分的慈悲,又如何教导他人呢?因此我经常自我勉励,不要急于想要感化他人,应该先用佛法的智慧和慈悲来感化自己、修正自己;之后,方能以身作则,为人表率。

感化自己就是要知惭愧、常忏悔。惭愧是因为自己做得不够好,希望能够做得更好、更努力;忏悔是因为知道自己有做错的地方,提醒以后不要再犯错。以我个人来说,便是以佛法的智慧与慈悲来感化自己、调柔自己、修正自己、劝勉自己;我经常因为自己所知不多、所学有限,不能为社会做更多的奉献而惭愧、忏悔,常常自我提醒当更加倍努力;同时,我也自觉无智无德,不足为他人的师范,而对我的弟子感到惭愧和忏悔。

经典中告诉我们,修行大乘佛法的菩萨要到了八地以上才成为无学;而小乘的菩萨也要到证了阿罗汉果后,才是无学。无学,就是不再需要学习了,不再需要学习忏悔、惭愧。或许会有人说:「菩萨怎么还会有过失?菩萨还需要惭愧吗?」事实上,菩萨要常惭愧、忏悔,才会愈来愈精进、愈来愈清净、愈来愈能够感人。

可是偏偏有许多佛教徒都是拿经典来教化他人、感化他人,拿佛法的标准来要求别人。例如我在美国东初禅寺,有一位大陆来的居士,长久以来总是在一旁观察我。因为他在大陆时有一位师父,告诉他善知识要符合十个条件,所以他就用这十个条件来衡量我,量来量去似乎永远不满意。后来他参加了我主持的禅七,禅七期间我告诉他们:「我很惭愧,我很忏悔,我只能以佛法来感化我自己,我感化不了人,我以感化自己来勉励自己。」他听了以后受到很大的震撼,而且很受用,于是来向我忏悔,从此不再拿着标准来量人。

佛法是来帮助我们修行的,不是拿来度量人的。可惜很多人不仅以佛法度量人,并且以世间的道德标准来要求人,却不能以身作则,如此不但不能以佛法帮助自己,又怎么可能对别人有助益呢?

2.感动-智慧慈悲对人

有人会抱怨家庭里的成员不够好、不能满自己的愿;或觉得社会混乱,人心不安定。总认为别人都变好,自己就安全了,其他人都变得认真、负责,自己就幸福了;总是期待他人,认为只要别人都好,自己就有福报,但却忘了自我要求,反省一下自己是否也满了别人的愿?

佛法提醒我们,修行应该从自己做起,以自己修学佛法,学习到的慈悲与智慧来感他人,而不是要求他人,这才是最可靠的。智慧并不等于聪明、伶俐、反应快,或者是懂得很多知识、学问;佛法所讲的智慧,是指不受烦恼所困扰,不因无明起烦恼,即使身处逆境,也能自在心安。

我常说:「用智慧处理事,以慈悲面对人。」例如最近发生的校园杀人事件,两个女生为了抢男朋友而发生悲剧,其中不论被杀的或杀人的都是受害者,还有那位男孩子也是受害者。因为他们从小没有接受佛法智慧与慈悲的教育,没有佛法的正知正见,才会演变至今,他们的问题也反映出整个社会的问题。而只要有一个人犯了错,就会造成社会上的不安,站在佛法的观点,这是我们共同的业力所形成的,每个人应该都有一份责任。所以,我们要用慈悲心来看待他们,但是处理事情时,还是要以智慧来评断,不能感情用事,以免因一时情绪冲,有所偏颇而造成将来的遗憾。

这个世界需要佛法,自己实践佛法是最可靠的,希望人家做到是不容易的。如果大家都能用智慧来处理事、以慈悲来对待人,自然能够产生力量感他人。

下一篇:《观音经》的神奇之处

如果觉得资料对您有用,可随意打赏。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发表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