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亚仲:学佛要学知识,但更要学智慧

2018-07-14 大德居士

Hi 陌生人你好!

繁体 推荐 纠错 目录 说明

返回到上一页 存储网页 随机浏览

一、佛教是追求真理智慧的宗教,理论上越学应该越清净调柔,慈悲心和包容心越发增长,而现实中,一些人佛法学的越多,学佛时间越长,心中的烦恼和妄想却越来越重。

我对你错;我懂你不懂;我是内行你是外行……类似的心理,很多佛弟子都有。不少人学佛多年,结果是:脾气越学越大,性格越学越偏激,人格越学越变态。这就是把学佛的目标弄错的结果,你学佛,到底是学知识,还是学智慧?

二、前几日在浏览中国佛教协会官方网站时,无意看到一篇文章,里面谈到了两种学佛人,文章说:第一种人,是把佛学当作一般学问来研究。众所周知,佛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问。没有信根,没有实践,纵有生花之笔,悬河之辩,但对佛说的道理不会有亲切感,也得不到真实受用。

第二种人,是从厌离心出发,着重了生死。虽也学了少量经论,似懂非懂,不求多闻。专重信仰,缺乏智慧。一心求佛菩萨的感应,整天在死字里翻斤斗。如解放前某法师写一死字挂在墙上,两只眼睛整天盯着死字。从纯正的大乘佛教观点看,这两种人学佛学的目的都失之偏颇。

这篇文章里提到的两种人,第一种就是只学知识的人,第二种是少智慧的人,这两种人,在佛弟子中,具有相当的代表性。

三、从世间法来说,知识和智慧有着本质的区别。知识是求诸于外的,当你对外在世界了解的越广,了解得越深,你所遇到的问题也就越多越难,这样你自然会感到学的越多,就越无知和浅薄。

而智慧则不同,智慧是求诸于内的,当你对自己的内心世界了解的越多和越深时,你的心智就越圆融无缺,你就会感到一股来自于内心的智性和力量。

一个有知识的人不一定有智慧,现在一个物理学本科生的物理学知识,肯定超过了牛顿,但他们的智慧,会比牛顿高吗?那可不一定!因为评价一个人智慧高低的标准,不是看他的知识量,而是看他的思维能力如何。

思维能力强的人,善于学习知识、运用知识和创新知识;思维能力弱的人,也许可能在知识的积累量上超过思维能力强的人,但是在运用知识和创新知识方面,则远远落后于思维能力强的人。

所以知识很重要,但智慧更重要,智慧表现在如何正确地运用所掌握的知识。知识积累得再多,若没有智慧地加以应用,这些知识就失去了价值。

知识是别人的,而智慧是自己的。知识是记忆和背的,是对有限认识的理解与掌握;智慧是思考和领悟出来的,是对无限的理解和推论;再博学的知识也是有限的,在无限的智慧面前也会黯然失色。

四、世间法如此,出世间法也一样,所以我们学佛,一定要以求智慧为目的。“闻思修”是佛学修行体系,“闻”是学习知识,“思”是思考,就是把知识转化为智慧。

如果你只把佛学当成知识来学,即便你对一些经论很熟,即便你佛言祖语一套一套的张口就来,那也很难得到佛法出世间的利益,因为你头脑中的那些知识,是释迦牟尼的,是祖师古德的,是别人的,并没有转化成你自己的智慧。

有知识不一定有智慧,但有智慧一定有知识,一些人会拿六祖慧能大师当榜样,认为大师不识字也能开悟,于是千经万论,留给别人学好了,给自己的懒惰与懈怠找个借口。

要知道,慧能大师悟道时虽不识字,但他之前是通过耳闻获得了知识,这和自己看书学习没有本质不同,他不识字,不代表他没有知识,“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一个没有佛学知识和文化修养的人,能作出这样的偈子吗?显然不能!

而且慧能大师这样的宿世善根极其深厚的人,也是上千年才出一个,我们还是别把自己想象成六祖大师为好。

所以经论教理肯定是要学的,但不能片面追求量化,也不是学的越多越好,而且要把学来的知识融会贯通并转化为智慧。

现在的电脑内存,早已能存储下所有的三藏经律论,但是电脑不能成佛,因为电脑不会智慧的思考,更不会如法修行。

念佛机在没有机器故障和有电的前提下,可以一年365天,每天24小时不断的念诵弥陀名号,但念佛机也不能往生西方。

虽然没人能把南传、汉传和藏传的佛法全都学完,但只要以求智慧的目标学佛,把握住佛法的核心思想,坚持“闻思修”的修行体系,每个人都可以断惑证真,了生脱死,修成佛果。

大乘佛法六波罗蜜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出世间的功德,最重要的是般若智慧,凡夫菩萨在资粮位修学的重点也是智慧,成就菩提心和空正见二种善根。

不少人对禅定感兴趣,实际上禅定对资粮位来说,不是重点,因为你善根不足,如果进入甚深禅定,贪于禅定的喜乐,容易落入二乘,如果定中追求神通,容易落入外道。

五,本文开头引用的文章里,那种死字挂墙上的做法,是以小乘苦谛和无常观下手的,目的是对治贪爱心,实现厌离娑婆,大家不要去臆测文中那个法师是谁,作者既然不写明,说明只是对事不对人而已。

这种发心是非常常见的,太虚大师就说过,汉地是大乘佛法之地,但汉人多学大乘法,发的却是小乘心。

小乘的无常观和苦谛是偏空的,观三界如牢狱,视生死如冤家,虽然能激发出离心,实现看破放下、厌离娑婆的目标,但却有两个弊端。

一是容易引发消极和悲观厌世的情感障碍,要知道现代人的压力本身就大,很多人的心理都不健康,抑郁症也并不罕见,再这样强调一切都是无常无我的,人生完全是没有意义的,肯定会带来不少负面效果,也加重了民众对大乘佛教的误解。

第二个弊端是障碍菩提心,菩提心是划分大小乘的分水岭,也是成佛的唯一种子,但如果以无常观来厌离娑婆,这样的心态和思想,不可能发出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菩提心。

下面,学人就用缘起性空的知识,来智慧的运用一下,看看如何实现厌离娑婆,如有错误,请批评指正。

六、按照佛教缘起思想,宇宙间的万事万物,都是由种种因缘条件和合,互相依赖、互相影响而成,当因缘消失时,万事万物也就化为虚有,正所谓“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缘起并非是释迦佛自创的理论,世尊只是发现并对众生宣说而已。

缘起性空也是《中论》的核心思想,性空是在缘起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缘起性空,互为因果,相辅相成。我们身边的所有人和事,都是依因缘和合而生而成,离开所生之缘,万法都不成立。万法皆因缘而生,故万法本无自性,无自性的万法,体必是空性。

《中论・观有无品》云:“法若无自性,云何有他性,自性于他性,亦名为他性,离自性他性,何得更有法,若有自他性,诸法则得成,有若不成者,无云何可成,因有有法故,有坏名为无,若人见有无,见自性他性,如是则不见,佛法真实义。”

当明白缘起性空的道理后,就会破除我们认为一切法皆实有或一切法皆空无的有无二边邪执,获得中观正见,并以此正见来破除我们的颠倒执着,众生之所以贪恋娑婆,就是因为把这个虚幻无常的世间执为真实而产生爱别离。

所以,迷情妄执是贪恋娑婆的根源,当我们树立起中观正见后,就会了达一切诸法、身边万事万物都是缘聚而生,缘散而灭,虚幻不实,这样必然会看破放下、厌离娑婆。

同时在我们遇到种种境界时,也不会被境所转,胜不骄、败不馁,顺不恃,逆不悔,当下就生活在在安详平和的净土之中。

因此,如果你能把缘起性空的思想,智慧地运用到佛法修行中,就会以出世的心来入世,在工作和生活中,既能积极进取,又能淡泊名利;既能热爱生活,又能万缘放下;今生在娑婆世界,走上光明人生之路,来世往生净土,获得自在解脱,这就是在学智慧,而不是学知识。(作者:朱亚仲)

下一篇:刘素云:无量寿经第19集文字版

如果觉得资料对您有用,可随意打赏。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发表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