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金奎大大师:净土宗教程第二部14

2022-11-02 南传法师

Hi 陌生人你好!

繁体 推荐 纠错 目录 说明

返回到上一页 存储网页 随机浏览

大法师安:净土宗教程第二部14

第五章景宗十三位祖先的生平和思想

XI。盛安大师的生平与思想

1.生活

圣安大师(公元1686-1734年),字思齐,腼腆之人,江苏常熟人,世代生于书香门第。师傅从小没吃过肉和鱼,少年时却有出尘的志向。父亲早逝,母亲张知道儿子有好根,便命他出家。七岁时,李师傅被选为寺的和尚老师。俊彦大师,经典过目不忘。十五岁受戒,是诗书画大家。然而,他并没有在一瞬间忘记生死。

有一天,大师去普仁寺,看到一个和尚死在地上。曲然大师悟出世事无常,修行大增。持戒不离衣钵,日日戒食,威逼不离桌,一生持之以恒。后来,云游参与了这项研究。庚寅年(公元1710年)二十四岁,易大师曲成,师从少谭听教,日夜穷方研究。三年来,三观和十次的目的,性相的研究,都没有联系。邵谭大师给录,灵峰四世天台大师真迹。

吴佳年(公元1714年),我二十八岁。我敲开了佛教高僧俞崇福的门,参加了“谁在念佛?”我过得很艰难。每到四月,我恍然大悟,说:“我从梦中醒来了!”此后,当机会明确时,我们可以自由辩论。秃鹫和尚要出钱买他的衣服,师傅不听天由命。

甄姬寺闭关后,我每天念三藏梵天,晚上念阿弥陀佛的名字。三年期结束,寺众恭恭敬敬请大师讲《13》,大师起身入座开始表演。他的话就像一条悬挂在泉水上的河流。从那以后,布施一直很兴盛。

纪海纯(公元1719年)在思明阿育王寺朝贡舍利子,为佛烧指焚香五次。每年佛涅槃日,《法华经》,《遗教经》讲经,可见心是佛的奥旨。三根浦的照片充满了法家思想。江浙四大弟子,十年如一日,潜心朝拜,法会盛宴之盛况,胜于众师兄弟。

请大师掌管寺院,每个金元都是新的典范,有着庄严的规章制度。《佛说阿弥陀经》,《法华经》这两天,修经的人多,求利益的人也多。后来,他隐退到杭城的仙林寺,待在家里,努力收拾自己的生意。然后观众弟子请来了凤山梵天寺方丈,于是削去一切缘,纯提净土,举行了一个长期的佛教念诵会,李严法会,日夜六点互相勉励。有人称之为永明大师再来。他做了十几年的寺院住持,收了不少弟子。

贵胄(公元1733年)成佛的那一天,大师对弟子们说:“明年四月十四日我就要成佛了。”从此规定日夜念十万个佛号。次年,嘉荫(公元1734年)四月二日闭关,十二日对公曰:“十日前见西方三贤来空。我今天会再见到你。我的生活纯洁吗?”然后交代了寺务,把城里所有护法都辞了。侍者请树哲大师、舒云大师说:“在中原的佛前,佛光照耀着紫色的莲花。当你随诸佛而死时,什么也不会发生。”书写完了,说:“我十四日就要死了,你去召集所有人给我念佛。”13日,我停止吃喝,闭上眼睛,坐在危险中。五点洗澡更衣盘腿坐西。到了最后,远近道教、风俗的弟子们聚在一起,他们哭着说:“愿老师活在世上,为人服务。”大师说:“我去了就来。这是生死攸关的事。净化心灵念佛就没事了。”当单词完成时

师父菩萨被视为修行佛法、成就清净因缘的基本条件。其《首楞严经》,不仅导演全面博学,而且真诚感人。第一篇陈发菩提心功能云:入道为要,心为先;急练,许愿第一。欲立则众生能生,欲立则佛道皆有可能。不胸怀大志,不坚定心愿,就会被尘埃所劫,还在轮回之中。虽然你有修行,但永远是徒劳无功。

菩萨可以因十因而印心:一念佛恩,二念父母恩,三念师恩,四念施主恩,五念众生恩,六念死苦,七念自魂,八念业障,九念净土生,十念佛法久。

在解读第九种因缘时,大师揭示了心与生存净土的内在关系:什么是生存净土?在这片土地上修行也很难。他一出生就很容易成佛。所以一辈子容易造成,但是很难被抢。以前是先贤,大家都有兴趣;经过千百次的争论,到处都被指出。末世修行无非就是这样。不过,都说善少不生,福多则生。若有福报,则名不正言不顺;你说的越好,你的心就越大。这是暂时持有圣名,并赢得我们使用一百年;一颗宽广的心不仅仅是一次实践经历。丐帮佛是这个时期的佛,但是如果你没有一颗大的心,为什么不去读Xi呢?心本为修行,净土不生,虽易退。种的是菩提,耕的是念佛,果实自然生长;乘大愿舟,入净土海,西决死。

大师意识到了菩提心的重要性,所以他谆谆告诫纯粹的修行者一起修菩提心。未发菩提心者,令发菩提心,已发菩提心者生长,已发菩提心者继续发菩提心。愿共住净土,共见阿弥陀佛,共同化众生,共成正觉。大师的真知灼见和至诚忠告,深明念佛修行之心。

(2)声讨狂禅,指净土。

法师终法知众生,其根愚钝自卑。有两类:一类是愚蠢的,一类是疯狂的。愚者不知所措,进退维谷;疯的人野心勃勃,经常想跳等等。这种念佛的方法不过是粪土,他不肯自学。我不知道在世界末日自己怎么生怎么死,但是很少听说有人。

就是如果你受禅的开悟,你也要去净土。一个聪明的人,虽然很有见地,却不断对自己的职业产生困惑。若生于三界,一入子宫,便迷于阴离。曾几何时,找到又忘记;巴毕的功夫,一旦唐出殡。比如吴祖杰禅师转世为苏东坡,曹禅师为曾,二次海禅师为朱芳女,二次雁荡僧转世为,都可以作为殷鉴。如果你生在西方净土,亲近阿弥陀佛,一旦进入圣阶,你就爬上去了。

佛地。故知不悟则已,悟则求生西方净土,当更急切。如人得宝,须觅善地藏之,方得受用,否则,终致散失。悟达之士求生净土,亦复如是。

大师圆融禅净,指归净土。《示禅者念佛偈》云:“一句弥陀,头则公案;无别商量,直下便判。如大火聚,触之则烧;如太阿剑,撄之则烂。八万四千法藏,六字全收;一千七百公案,一刀斩断。任他佛不喜闻,我自心心忆念。请君不必多言,只要一心不乱。”剀切指陈,自行化他。

(3)欣厌心切,拔除爱桩

大师深知娑婆众生净业难成的原因,主要是爱根难断,故而撰文开示,多在激发行人厌离娑婆、欣求极乐处下手,其《劝修净土诗》、《八苦诗》等,多有指陈。兹录一首:“尽说厌欣为障道,谁知净业善资成。厌离未切终难去,欣爱非深岂易生。何处安居能徙宅,谁人无事肯登程。铁围山外莲华国,掣断情缰始放行。”

三界无安,不宜久住,大师劝人急求往生,惟此为大。大师对那些汲汲于世间善事而淡漠往生的行人,指陈利弊得失:苟不以生死大事为急,而孳孳为善,所作善事如须弥山,皆生死业缘,有何了日。善事弥多,生死弥广,一念爱心,万劫缠缚,可不惧哉!念佛心不专,何也?或是名根未断,或是爱念牵缠,于此二者宜加审察。苟不把家缘世事一刀斩断,六字洪名尽力提起,冀欲出离娑婆世界,生到极乐净土,难矣!不生净土而欲脱生死,不脱生死而欲免堕落,抑又难矣!纵一生两生不失人身,济得什么事?!不以念佛为急,而以世间小善为急;不以生死大事为先,而以人天福报为先,是不知先后也。大抵西方佛国,非悠悠散善所能致;万劫生死,非因循怠惰所能脱。无常迅速,旦暮即至,安得不为之早办耶?大师披肝沥胆,其救焚拯溺之血诚,从字里行间跃然而生。

(4)精进修持,先求自度

大师于末法世,建精进幢,以身作则,广行道化。大师遵莲池大师持戒念佛之遗风,一生以“行在梵网,志在西方”自励。净业堂规约,每日课堂,十时念佛,九时作观,一时礼拜,且规定黑、白半月诵菩萨戒本。

大师自修精进,如救头然。闭关梵天寺西院,其室名曰寸香斋。尊客相见,略叙道话数语,寸香之外,念佛而已。大师绵密用功,端在知见正确。兹录大师念佛偈二首:“念弥陀佛贵专精,念到功深念自纯。念念圆明真性体,声声唤醒本来人。婴儿堕水频呼母,荡子还家始见亲。却话从前离别事,翻令呜咽泪沾巾。”“欲得工夫无间断,直须精进始相应。暂时失念云霾日,瞥尔生心蛾掩灯。小水长流终贯石,沸汤停火亦成冰。往生作佛浑闲事,只在当人念力能。”遇有学诗文的弟子,大师痛诫说:“人命在呼吸间,哪有闲工夫学世谛文字,稍一错过这个良机,便成隔世,再想出头来,难呀!”

大师专精念佛,先求往生,然后圆成菩提大愿。对于一些发愿来生生到中国,童真出家修道,广度众生的行人,大师斥之为愚执。阐明求生西方,总摄一切菩提誓愿及十方三世一切佛法,无有遗余。

大师以此化他,亦以此自勉。大师《偶成》诗云:“无能只合住深山,一室萧然独掩关。寄语世人休见召,此生终不到人间。”“破舟救溺理无由,抵死须撑到岸头。等得篙师登陆后,更移新棹入中流。”矢志安养,情真意切。

以上从四个方面,略述省庵大师的净土思想,深感字字从真实心中流出,不谈玄说妙,不堆砌名相,娓娓道来,全是家常平实话,亦是净土明珠,值得吾人奉为指南。

文:97su.cn

下一篇:悟道大师:《楞严经》知而不见的理论

如果觉得资料对您有用,可随意打赏。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发表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