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禅净等持到念佛禅

2016-11-28 汉传法师

Hi 陌生人你好!

繁体 推荐 纠错 目录 说明

返回到上一页 存储网页 随机浏览

坐禅

禅与净,是两个在中国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佛教修行方式。禅净等持是自唐、宋、元、明、清以来中国佛教修证的总方向。然而,近年来,由于所谓末法时代的悲观主义,而引发了一些欲以净废禅的偏激思想。我认为,对于佛教的认识,应该是整体、全面的,禅与净是中国佛教的两大基石,任何一个都不可动摇。禅与净在诸多方面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禅净等持,在某种程度上,将出家僧侣与在家信众、文化精英与普通百姓紧密联系起来,将禅法与净法两大修证法门辩证有机结合起来,共同推动了中国佛教千年的繁荣。可以说,没有禅净等持,就没有宋明以后的中国佛教的兴盛。而念佛禅,则是禅净等持的深化与发展,是禅净等持思想与实践的体系化和圆融化。今天,于此佛教大好的黄金时代,佛陀子孙如何承先启后,继往开来,推动佛教向钻石时代迈进,我认为,传承与弘扬念佛禅,不失为大道之一。

一、破除以净废禅的偏激思想

1、佛法是观机逗教,应病与药,无有高下

《金刚经》云:“是法平等,无有高下。”

中国当代高僧虛云老和尚在《禅与净土》一文中指出:“参禅、念佛等等法门,本来都是释迦牟尼亲口所说,道本无二,不过以众生的夙因和根器各各不同,为应病与药计,便方便说了许多法门,来摄化群机,后来诸位大师依教分宗,亦不过按当世所趋来对机说法而已。”“哪一门都是入道妙门,本没有高下分别,而且法法本来可以互通,圆融无碍”。

他还说:“我平生没有劝过一个人不要念佛,只不满别人劝人不要参禅。”

中国当代高僧弘一大师在《佛法宗派大观》中指出:“原来佛法之目的,是求觉悟,本无种种差别。但欲求达到觉悟之目的地以前,必有许多途径。而在此途径上,自不妨有种种宗派之不同也。佛法在印度古代时,小乘有各种部执,大乘虽亦分‘空’‘有’二派,但未别立许多门户。吾国自东汉以后,除将印度所传来之佛法精神完全承受外,并加以融化光大,于中华民族文化之伟大悠远基础上,更开展中国佛法之许多特色。”

中国当代高僧圆瑛大师也在《复阎退之居士垂问禅净二宗》信中说:“我佛说法,契理契机,因群机不等,故施设有殊,虽方便多门,实归元无二也。”

释迦牟尼佛开示的佛教八万四千法门,都是证悟无上道的不同手段、方式,只是随顺众生施化设教有所不同。而佛法本身只有一个,方向和目标是一致的。

2、参禅是佛教修证的基础与根本

中国当代高僧太虚大师说:“禅兴则元气复而骨力充,中华各宗教之佛法,皆藉之焕发精彩而提高格度矣。”他还说:“中国佛教特重禅观为正统,要恢复振兴,必须重修禅观。可是越到后来越简单了,仅看一句话头,这样门庭愈狭小、愈孤陋寡闻,便成一种空腹高心,一无所知的人,不但不达禅宗,而且也完全荒废了教律,以致成为现在这样的衰颓现象!实际上,连实行的净土,也愈简易愈陋劣而成空壳了 ”。可见,禅宗的兴废与整个佛教的兴衰密切相关。

参禅是佛教修证的基础,整个佛教都来自于释迦牟尼佛当年在菩提树下禅定中的惊天一悟。佛陀开悟时说的第一句话是:“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著不能证得。”佛是觉者,众生是迷者,众生因为妄想执著的障碍,狂性不歇,可是都已经具有如来的智慧德相,只是因无明妄想而使本有的佛性、本具的智慧德相显不出来。佛性即是本性、本来面目、妙明真心、法身、真如实相。佛法的一切经论,一切修行法门,都是为了体证佛性:消除错误颠倒的“妄想执著”,令“狂性顿歇” ,回归本来。因此,可以说,禅是圣教之源、万法之本。也就是说,禅是本性,是法源。

虚云老和尚说:“参禅、念佛、持咒等一切法门,皆教众生破除妄念,显自本心。”

二、破除“末法修禅不能成就”之谬误观念

根据一般常见的说法,佛陀住世的时代,称为正法;佛陀涅槃之后,称为像法,只有佛的形像做为代表;再过一段时间之后,称为末法。末法时代,信仰佛教的人数渐渐稀少,信受奉行的修行人更少,修行而证圣道的人则没有了,到最后,佛法因世间的邪说和物欲而灭尽。《杂阿含经》中指出,“如来正法欲灭之时,有相似像法生,相似像法出世间已,正法则灭。”《法灭尽经》里说“恶王出世,正法灭尽” 。《大集经》详细阐述了关于五浊恶世末法的情况。《大集经》中说,诸比丘等,于佛灭度后第一个五百年中,能够通过修习佛法获得解脱,称为解脱坚固;第二个五百年,能够获得禅定三昧,简称为禅定坚固;第三个五百年,只能读诵多闻,称为多闻坚固;第四个五百年,仅能多造塔寺,称为福德坚固;第五个五百年,完全陷于斗诤言颂,善法消失,称为斗诤坚固。

末法一说的出现,本义是为了强调正法,要让正法不灭。是为了让佛弟子们有危机感,赶快精进努力,护持三宝,维持佛法慧命于不堕,为人类留存希望。很多大乘经典中说,佛陀为令正法久住,不仅说了很多大陀罗尼咒,而且嘱咐诸大菩萨护持正法。越是末法,越有大菩萨出世,护持佛法,“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是菩萨的真精神。《涅槃经》中说“末法当中有十二万大菩萨,持法不灭。”《大乘同性经》中说:“如来显现从兜率下,乃至住持一切正法、一切像法、一切末法。”唐代吉藏大师在《法华玄论》中说:“诸菩萨见如来法无有灭,常见诸佛,则万二千乃至一切时皆是正法。”

《金刚经》云:“无有定法,如来可说”。我认为,坚持绝对不变的末法观念,悲观消极、没有自信,是十分错误的。佛经里提出正法、像法、末法的真实义,是为了让佛教徒和佛教团体里不如法的问题能得到反省,是为了让佛弟子发心,更好地护持正法,更精进勇猛地去修学。

佛法是因缘法、心法。今天,是千载难逢的佛法兴盛的黄金时代,有很多殊胜的善缘、增上缘,只要发大信心、大菩提心,相信自己努力不懈,就能够修行证果,不受那些末法思想的影响,相信自己能够跟随佛陀的脚步,修行成佛,当生成就。法无定法,有殊胜的因缘、有正确的发心,就可以转末法为正法,转识成智,转烦恼为菩提。

三、从禅净等持到念佛禅

禅和净的最终目的都是要摆脱生死烦恼,解脱成佛。两者不但不存在根本的分歧,而且有很多契合之处,可以相互融通。禅宗的明心见性,就是体悟真如、实相。净宗所念的阿弥陀佛,梵文原意为“无量光”、“无量寿”,是对真如、实相的形象化、人格化。祖师们常说“自性弥陀,唯心净土”,就是说阿弥陀佛、西方净土即是自心本性的心性显现。净宗是从外在的人格化的、形象化的净土入手,以信、愿、行称念佛名,当功夫精纯,念到一心不乱,念而无念时,就能够见到“自性弥陀,唯心净土”了。一旦见了自性弥陀,唯心净土,也就必然感应到阿弥陀佛及西方净土了。

禅净等持的渊源可以追溯到久远的时代。小乘禅法修行法的“十念”之首即为“念佛”,后来,禅观与念佛相结合,形成了大乘佛教中的一种重要禅观——念佛禅。在禅、净独立成宗之前,念佛禅的形式就出现了,主要是通过忆念、观想佛而入三昧定境,且佛不仅仅限于阿弥陀佛。

最早把念佛禅介绍到中土的经典是《般舟三昧经》。汉代最早来华译经的著名译师之一支娄迦谶,在译介大乘般若学的同时,也译出了数部禅经,其中就有《般舟三昧经》,从而把念佛禅介绍到了中国。

《般舟三昧经》介绍了“般舟三昧”这一大乘佛教重要的禅观,其特点就是与念佛法门相结合。经中指出:“有三昧,名十方诸佛悉在前立”,行此三昧,能获得无量的功德,为了得此三昧,经中提出了“戒清净,独一处,止念西方阿弥陀佛”的修行法。《般舟三昧经》以大乘般若空观来指导念佛,通过念佛而证悟大乘“人法二空”的佛理。

《般舟三昧经》提倡一心念阿弥陀佛,对净土法门在中土的传播有相当的影响,同时,其将念佛与禅观相结合,提倡念佛禅,突出一切“无所有”的般若性空思想,主张“心是佛心”,“心作佛”,这对后世的禅宗,影响深远。

最早在具体的佛教修行实践中,将念佛与修禅结合起来的,是东晋庐山慧远大师。

慧远大师是道安大师的弟子,在佛学上主要发挥道安大师的般若本无说,道安大师曾明确指出,戒定慧有机的整体。慧远大师与道安大师一样,非常重视禅修的重要性。慧远大师则循着其“宅心本无”、“崇本动末”的思路,认为要达到解脱境界,离不开禅与智,他在《念佛三昧诗集序》中说:“夫称三昧者何?专思寂想之谓也。思专则志一不分,想寂则气虚神朗。气虚则智恬其照,神朗则无幽不彻。斯二者,是自然之玄符,会一而致用也。”并指出,“诸三昧,其名甚众,功高易进,念佛为先”。他还专门请教当时在长安传大乘禅法的鸠摩罗什大师时,问及《般舟三昧经》中的“念佛三昧”,讨论了“禅定”中所见之佛的真假问题。

中国禅宗自四祖道信大师开始,就很重视般若经典中的“一行三昧”。 道信大师在《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门》中说:“我此法要,依《楞伽经》‘诸佛心第一’,又依《文殊说般若经》‘一行三昧’,即念佛心是佛,妄念是凡夫。”

《文殊般若经》中说:“佛言,法界一相,系缘法界,是名一行三昧。”一行三昧就是专注于无差别的法界,念兹在兹,一心不乱。《文殊般若经》还说,从称念佛名进入一行三昧的方法,即是“系心一佛,专称名字,随佛方所,端身正向,能于一佛念念相续,即是念中,能见过去未来现在诸佛……如是人一行三昧者,尽知恒河沙诸佛法界无差别。”系心专念一佛名号,真正念到功夫深切,就可以明心见性,入一行三昧。

这样一来,禅境就与净土宗所要求的系心佛名、念念相续的境界相同。净宗念佛达到《佛说阿弥陀经》中所说的“一心不乱”,则当前一念与佛法身融为一体,与禅门的一行三昧无二无别。

继承道信大师法统的是五祖弘忍大师。弘忍大师以念佛为净心方便,如《传法宝纪》说:“及忍、如、大通之世,则法门大启,根机不择,齐速念佛名,令净心。密来自呈,当理与法。”以“念佛名”为方便,成为普遍的禅门修行方便之法。后来,弘忍大师的弟子宣什法师倡导“南山念佛门禅宗”。

及至禅门大师百丈怀海制订禅林清规时,规定荼毗之时,称扬弥陀圣号。

众所周知,从佛教理论高度系统地融合禅净,倡导禅净等持的,是唐末宋初的禅学大师永明延寿。永明延寿大师是会通禅教、禅净、禅律的集大成的学者,他以万善同归、理事无碍的思想,继承中国禅宗自达摩以来以心为主、注重心性论的传统,立“一心为宗”,调汇、融合佛教各宗,将一切经教纳入“一心”,折中法相、华严、三论、天台等宗派以融合于禅。又融汇、调合、会通禅净,提倡禅净等持,他本人也是身体力行,持戒精严,参禅、行道、念佛,永明延寿大师集禅门法眼宗第三代宗师与净土宗六祖为一身,威望极高,受到吴越王钱氏政权的尊崇礼遇和大力支持,对后世佛教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奠定了宋代之后整个中国佛教的基本格局,被公认为是继六祖慧能之后“古今第一大善知识”。

元代临济宗禅僧中峰明本大师承继永明延寿大师禅净等持的思想,在实践上将话头禅与念佛法门结合起来,开创了念佛禅的新的形式。他在给一位居士的信中说:

居士久亲净土之学,复慕少林直指之道,直以“父母未生前那个是我本来面目”话置之念佛心中,念念不得放舍,孜孜不可离弃,功夫纯熟,识见愈精明,道力益坚密,一旦于忘能所,绝气息处豁然顿悟,始信予言不尔欺矣。

他借念佛为参究之体,达到“心中有佛将心念,念到心空佛亦亡”的境界,即与禅宗开悟不异,自然体会到 “弥陀西住祖西来,念佛参禅共体裁,积劫疑团如打破,心花同是一般开”的境界。明本大师的弟子天如惟则大师,直接将“阿弥陀佛”四字作为话头来参究。

明末四大高僧之一的云栖祩宏大师,将中峰明本大师所说的“禅者净土之禅,净土者禅之净土”,视为“万世不易之定论”。

近代太虚大师在《中国佛学特质在禅》一书中,就将禅分为安般禅、五门禅、念佛禅、实相禅四种。他指出:“此说念佛禅,为后来专门持名之念佛法门所从出,但其不同的,当时修念佛禅的人大都是注重禅定而念佛,所以他们的念佛也就成了修习禅定的法门了。”

在《中国佛学》之《禅台贤流归净土行》一章中,太虚大师指出,在最初阶段,禅净尚未分家,念佛即是修禅,故有所谓念佛禅。当时以念佛观为诸禅观中之最高者,即远公所谓“功高易进,念佛为先”。

当代身承禅门五宗法脉的禅宗泰斗虚云老和尚说,“念佛念到一心不乱,何尝不是参禅,参禅参到能所双亡,又何尝不是念实相佛”,“禅者,净中之禅;净者,禅中之净。禅与净,本相辅而行 ”。虚云老和尚还以诗偈阐明禅与净的关系:“佛说一切法,莫非表显心,安得禅净门,妄自别浅深,一称南无佛,心光自发宣,了此话头源,当下达本宗。识兹佛来去,参禅证无生,动静是如如,净土即此间。”

当代高僧圆瑛大师在回顾其生平修行历程时诵偈曰:

禅净双修四十年,了知净土即深禅。

有人问我其中意,云在青山月在天。

我的恩师明旸禅师在《佛法概要》里也曾说:“念佛三昧的境界,是虚空粉碎,大地平沉,当前一念心性,与十方诸佛,法身融合,如百千灯,光照一室,其光遍满,无坏无杂,这时便离开六识分别,与禅门的真如三昧,无二无别,而变为禅净不分了,这样看起来,若说净即是禅,有何不可?”

四、念佛禅是禅家法门,而非净土法门

从以上历史的梳理可以看出,念佛与禅一直有着不解之缘,念佛禅更在中国禅的展开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念佛禅可归纳为参究念佛禅和单纯念佛禅两大方式。

参究念佛禅,即在禅修参悟本心的的修持中称念佛名,即融合参悟和念佛,把所念的佛号与禅宗所参“能念之人的本来面目”结合起来,用念佛来怀疑念佛之人,身心处于疑情中,以求“小疑小悟,大疑大悟,不疑不悟”。

单纯念佛禅是直接把阿弥陀佛或其他佛号当作话头来参究。把佛号当作话头,又参又念,以求开悟。由念佛而入禅,专心系于念佛,念至极处,达到豁然开悟。如《大集经》中所说:“若人但念阿弥陀,是名无上深妙禅。”

禅净等持与念佛禅,引领的要点在禅或在净?佛教界有些不同的说法。我认为,从“禅净等持”名称看,禅字排前,可见禅法是帅,是引领者。从念佛禅的名称看,名称名的禅,也可见念佛禅讲的是禅法(而非净法)也。禅法是手段、方法,入禅是目的、目标,以此入得三昧,然后,本性彰显,此是依靠内力解脱,是内因。只是,念佛是该禅法的手段、方法而已。因为,佛教是讲因果、讲自救、讲自我主宰的宗教。而同时,念佛,也具有助益促进禅者入禅,感应外力加持之功效,是外缘!从实相与本性上讲,其实,内外不二。而这内外之力、内外因缘一旦结合,禅净等持、圆融共生,则禅道何尝不入、不悟,佛道何尝不入、不成!

圆融、共生是佛教特有的重要精神,从禅净等持到念佛禅,是佛教圆融、共生精神的最直接体现,念佛禅,体现的是禅与净一体同源,相即相入,互摄互融,也是我们中华禅之心灵禅修法门的修证核心。

(作者简介:本性禅师:福建省佛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福州开元寺方丈,福建省开元佛教文化研究所所长)

来源:腾讯佛学

下一篇:仁观法师:学佛必看!观音菩萨的十四种无畏功德

如果觉得资料对您有用,可随意打赏。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发表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