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群法师

314 条微博 获赞 42
  • 有平常心,才能客观、理性的看问题,否则很容易被情绪左右,发表一些似是而非的论调。

  • 执著总在不知不觉中形成,需要警惕!如果被控,想要改变,就有难度了。

  • 有些人浑浑噩噩的活着,只要没有遇到重大挫折,也能乐在其中;有些人具备一定的慧根,能够看到人生的虚幻,世俗的荒谬,却找不到人生的意义,结果活得很痛苦。学佛,可以帮助我们看到人生的虚幻,也能认识到生命内在的价值,使我们不再沉迷于荒谬的生活,积极追求人生的重大意义。

  • 找不到生命的意义,即便拥有再多的财富,也会觉得活的没意义;找到人生的意义,随时随地都能发现人生的意义。

  • 佛教是心灵科学,重视心灵真相的探讨,重视心理规律的认识,讲究实验实证。佛教哲学对于心灵现象,心灵与世界的关系,有着系统而又深刻的论述。佛教禅修,帮助我们明心见性,转迷为悟,断惑证真,千百年来被无数高僧大德反复论证过。弘扬佛法可补现代科学之偏,可以为生命找到价值和出路。

  • 没有福报的人,很辛苦;有福报,如果缺乏智慧,也会为福报所累。当我们在消费福报的时候,福报往往也在消耗我们的生命。

  • 认清无常、无我的真相,才会拥有平常心。有了平常心,才能在兴衰成败中宠辱不惊,坐看云起。

  • 我们制造了很多需求,同时也制造了随之而来的不安全感。因为世间每天都有生离死别,有企业倒闭,有频频发生的天灾人祸。只要用心观察,无常时时都在为我们揭示真相,告诉我们,永恒只是一厢情愿的幻想。这使我们的内心充满恐惧,担心失去这些就会失去自我。

  • 妄想少了,时间会多起来。

  • 慈悲,是要消除内心的隔阂、冷漠、对立,广泛的接纳一切,并给予相应的帮助,使之离苦得乐。

  • 六度,是菩萨修行的六个项目。布施对治贪心,忍辱对治嗔心,智慧解除愚痴。持戒、精进、禅定,是息灭贪嗔痴的共同輔助修行。菩萨修习六度,在利他中走出迷惑的泥潭,带领无量无边的众生走向觉醒。

  • 命运虽然是我们自己造成的,但我们对自己的心念、行为总是不能自己,使得我们对命运无可奈何。因为我们只有做得了心念、行为的主人,才能做命运的主人。

  • 为什么整个教界存在信仰淡化的现象?就是因为对信仰目标认识不足,对信仰动机定位不准。如果三宝在我们内心没有地位,只是当做消遣似地信一信,可有可无地信一信,那佛法是不可能对人生产生多少影响。所以说,皈依不仅是一个简单的仪式,其本身就包含着修行,是贯穿学佛到成佛整个过程的修行。

  • 眼见未必为实,穿着僧装并非都是出家僧人,这个时候伪劣假冒产品特多,自然也有假和尚。他们打扮成僧人化缘,或占据寺院,谋取利益,却跟信仰毫无关系。这是社会的悲哀啊!

  • 独立的心不依赖,自由的心不粘著,清净的心不分别,知足的心不贪婪,宽容的心不瞋恨,安住的心不漂浮,投入的心不动摇,勇猛的心不退缩,精进的心不懈怠,解脱的心不牵挂,利他的心不拣择,觉照的心不空过。

  • 时间的价值,在每个当下;活在当下,才能实现生命的最大价值。

  • 从自我需求出发,在追求财富、身份、荣誉的过程中,需求也在增长,使得幸福成本越来越高;同时也因为对财富、身份、荣誉的贪执,带来各种烦恼。从利他出发,做事会增长慈悲心,不仅可以给他人带去快乐,也能化解自己的烦恼。

  • 遇到有人嫉妒时,我们应该理解并包容对方。一是因为他正在遭受嫉妒的折磨,二是因为在让他心生嫉妒的某件事上,你是强者,而他是需要帮助的弱者。否则,他就无须通过嫉妒这种方式来发泄了。所有的嫉妒,其实都是遭遇挫折或自以为遭遇挫折后的应激反应。

  • 身份只是一个暂时的标签,财富就像你穿的衣服,心态、生命品质才是代表着你的存在,同时也决定你是否真正快乐的根本因素。

  • 缺少福报的人,被生活所迫,身不由己;有福报的人,可以听从自己的感觉,以为可以我说得算,却不知道究竟我是谁,结果纵容了一大堆迷惑的感觉,还是身不由己。

写微博

必填项已用*标注

验证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