烦恼是菩提妄想是般若

2022-10-29 南传法师

Hi 陌生人你好!

繁体 推荐 纠错 目录 说明

返回到上一页 存储网页 随机浏览

也就是烦恼菩提,也就是说你可以把烦恼转过来,做菩提。你一觉醒来发现自己遇到了麻烦,是不对的,因为麻烦的刺激。立刻警觉,然后你就是菩提。

“即净解为自障”。有些练功的人,已经到了一种清净的境界,没有杂念和妄想。但他们的见解并不彻底,认为清净是道,不净空不是法。所以他们把自己屏蔽了,他们“因为圆感而不舒服”。他们对自己的不洁和自我意识没有清晰的认识,执着于空性、清净、不自在,不能算是完全的觉悟。

有的朋友,在山上打坐很正当,很清净;但是当你从山上下来的时候,你会被招待去夜总会、歌厅和舞厅走一趟,并且确保莲花的花瓣会一片一片地掉落。如果你能出尘,却不能入世,如果你能入佛,却不能入魔,就会有一些阻碍,这不是真正的解脱。圆感自在的境界是什么?必须如《维摩诘经》所说的“烦恼即菩提”。无论在任何脏乱、困扰、痛苦的环境里,都会一样干净、快乐。做不到这一点的人被称为“凡夫俗子的顺从感”,这是普通凡夫俗子的看法。每当提到佛,他们想到的都是圣洁、庄严、清净的一面,所以他们只有宗教信仰、对佛教的兴趣和圆满的感悟,对真正的佛法是什么一无所知。大部分人都是用自己的见解来解释和诠释佛法。我觉得佛是这样,打坐也是这样。他们不努力学习,努力学习来证明。

—— 《圆觉经略说》

为什么修道的人功夫好,气色好,脉象好?因为心理行为的影响,气质在变,每个细胞都在变,一点不假。所以烦恼随时可以化为菩提、觉性、澄明。

我们每一个人,尤其是学佛的人,随时都有麻烦。我们转过身去检查,一天24小时中有几秒钟,我们的身心是快乐的。严格来说,后天的喜悦也是忧虑之一。《维摩经》说:“烦恼即菩提”,即能化烦恼为菩提。你一觉醒来发现自己遇到了麻烦,是不对的,因为麻烦的刺激。立刻警觉,然后你就是菩提。

—— 《如何修证佛法》

“分歧即菩提,远离烦恼与习气。”“和”与“会”不同,不一致就是不粘连。比如我们看到一个人就生气,你们就又复合了。当你看到人是梦幻的,不值得被封闭的时候,你就有了一种分离感和解脱感。不执一切佛法就是菩提,这是离开一切烦恼和习气的理由。如果你对环境无心,你不会也不会认同,但是你怎么能修行到对环境无心?

烦恼不仅仅是痛苦,当你看到快乐的事情,这种快乐就是烦恼,在你感觉舒服的时候也是一种烦恼。让你不安的叫烦恼,让你困惑的叫烦恼。世间万物皆烦恼,无所扰惑,众生皆习惯烦恼。我们有些人不打扰,下班回家看书,看经典。这样不好吗?还自找麻烦!和我一样,看什么书?不干净吗?说我不要这一切,只是学佛,还是省心!成佛前你都担心死了。所以,抛开一切烦恼习惯,彻底离开之后,终究是菩提。

综上所述,妄想就是般若。般若和妄想有什么区别?“知痴是空,痴是般若。持般若是东西,般若是妄想。」

—— 《维摩诘的花雨满天》

文:97su.cn

下一篇:宣化任尚:心不贪却常听佛法

如果觉得资料对您有用,可随意打赏。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发表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