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主题

2018-08-12 智慧人生

Hi 陌生人你好!

繁体 推荐 纠错 目录 说明

返回到上一页 存储网页 随机浏览

佛教有一个根本法义,叫利他心。在大乘佛教中,利他心又称为菩提心,它是最核心的思想,依此可以成就佛果。

菩提心有愿菩提心、行菩提心两种。如果心里发愿:“我要度化天边无际的一切众生”,这就叫愿菩提心。这种发愿通常需要一个殊胜的对境,如果没有,也可以在佛像前或者寺院里发。

而行菩提心,不但要发愿,更要在实际行动中去度众生。度众生包括六度万行,即布施、持戒、安忍、精进、禅定、智慧,这六种修行也叫六度,它涵摄大乘佛教的全部行为。这种行为与世间道德极其相应,若以六度作为自己的人生准则,完全可以成为一个高尚的人。

一、布施

即要慷慨给予。如果你承认因果就会明白,今生的财富源于前世的布施,所以,单从获得世间利益而言,人也应该有一种舍心。然而,可怕的是,现在很多人给别人一点东西也不愿意,不管房屋还是财物,什么都要自己霸占,自私心越来越强,而帮助别人的理念、行为越来越少。这样下去,周围就会充满尔虞我诈、勾心斗角,慢慢地,人也没有了安全感。

二、持戒

其实这一点很重要。有人可能认为,佛教要守这个戒、那个戒,很多条条框框,太死板。实际上,人追求的层次越高,要守的戒律越多。就拿学校、企业来说,约束人的条例也不少。更何况,佛教最基础的五戒——不杀人、不妄语、不邪淫、不偷盗等,应该是社会的底线。如果你杀盗淫妄都不做,无论当公务员、还是老师,都是一个非常好的人。

三、安忍

关于怎么样修忍,你们有兴趣的话,可以学学《入菩萨行论》的“安忍品”。现在很多人脾气不好,什么事都忍不了。听到一些很好的道理,忍不了就开始诽谤;发现别人损害、诽谤、欺负自己,忍不了就有各种抱怨。其实面对这些,我们应该培养一种忍耐之心。

四、精进

不管学出世间法还是世间知识,都离不开勤奋,否则什么也做不成。正在学知识的学生,肯定要勤奋。但作为老师,也不能懈怠,永远停留在自己时代的知识上。有一位学者说:“如果你没有每天学习,大脑就会停止。”所以,任何人都要不断地学习。

我看过一篇文章,说是现在很多人不爱看书,经常聊天、打麻将、看电视,上网看些乱七八糟的信息,久而久之,心灵就变得很空虚贫乏。其实,只看一些简单的碎片信息,根本没办法完善自己的智慧。我们应该系统地学习知识,包括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技,不仅要学,还要去思维,这样才能真正充实自己。

精进不仅是菩萨的行为,也是每个人都需要的品德。听说有些老师和学生,平时只把专业知识稍微学一下,其他时间都忙于赚钱,愿意搞科研的越来越少。如果我们的价值观全部建立在金钱上,没有科研精神,也没有宗教意识,把安逸和享乐当作生活本身,那就成了爱因斯坦所说的“猪栏理想”[爱因斯坦在《我的世界观》里说:“我从来不把安逸和享乐看作生活目的本身——我把这种伦理基础叫做猪栏理想。”]。

遗憾的是,很多人都喜欢这种生活,要么整天跟人闲聊,要么在无意义中打发时间,这样的人生实在没有意义。所以,我们一定要精进,要多学习。像德国人,哪怕坐地铁都捧着书,几天就看完一本,我们如果也能这样,对各方面素质提升有非常大的帮助。

藏地有一句格言:即使明早就死去,今天也要认真学习各种知识,哪怕今生当不成智者,也要为来世积累智慧[《格言宝藏论》云:“即使明早要死亡,亦应学习诸知识,今生虽不成智者,来世如自取储存。”]。这种精神非常值得借鉴。曾有一位藏传大德,去北京一所医院看病。医生给他发了病危通知,说最多还有两三天时间,但他毫不在乎,一直在看书。他说:“死亡很正常,只不过是换个身体,没什么可怕。但看书、学习不能放下,这是更重要的事。”

试想,如果是我们,明天就要离开人间,今天还有兴趣看书吗?恐怕很难做到,而会一直惶惶不安。但有境界的人不会如此。所以,对于学习,我们要养成一种精进的习惯。

五、禅定

禅定是让心安住下来。我们早上起床后、晚上睡觉前,都应该修一下禅定。汉传佛教中,禅的思想至今都非常兴盛。以前有位禅师在屋里写着“关上门即禅堂”,我们平时也可以这样,把手机、房门一关,当下就是禅堂,让自己好好安住,静一静。否则,整天活在忙忙碌碌中,也许到死那一天才能彻底休息,之前连喘口气的时间都没有。

佛教的生活非常寂静。或许你们对此也有体会,去寺院时,身心一下子就放松了。这种寂静和轻松,我们可以创造,禅修就是办法。不管你有没有信仰,都可以通过坐禅调养身心,这对智慧也有帮助。佛教讲“因戒生定,因定生慧”,依靠禅定可以产生智慧。

现在许多人很浮躁,整天想这想那,晚上睡觉也不安稳,连个好梦都没有。早上一起来就要上班,白天连个好心情都没有,这是很普遍的现象。

作为在家人,虽不可能像古大德一样,一直如如不动地打坐,但你们有空的时候,可以去汉地的一些寺院打禅七,在七天中把所有通讯设备关掉,然后安住下来。不过,可能有些人连这也做不到,他们会想:“如果跟世间隔离了,那家人找不到我怎么办?”“一个小时不开机的话,我好像少了什么。”这种手机强迫症,或信息综合症,其实给我们带来很多问题,甚至会直接影响我们的记忆和寿命,但很多人却浑然不觉。所以,学会静下来非常重要。

六、智慧

佛教的智慧有两部分,一部分是观察万事万物的现象,一部分是观察现象背后的本质,当然后者更重要。比如我手里这个话筒,它的结构和作用是什么样,佛教对此也认可,但它的本体到底如何,佛教则更关心。或者,还可以对当下这颗心进行观察:过去的心已灭,不可得;未来的心还没产生,不可得;现在的心没有本体,也不可得。正如《金刚经》所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也许有人会想:“怎么不可得了?我正在起心动念的,不就是这个心吗?”

其实,这只是现象而已。佛教说的“不可得”,并没有否定这种现象,而是通过过去、现在、未来三个角度,分析心的本体是空性。

还有些人可能认为:“过去心和未来心不可得,这个我承认,但现在心怎么会不存在呢?”

我们就来观察一下,假设所谓的“现在”是一秒钟,而这一秒可分成一万份,那现在心在哪一份上面?如果说确实在其中一份上面,这万分之一秒还可以再分……一直这样分下去,最后这颗心到底在哪里呢?恐怕任何科学家也找不到。

如此剖析,我们就会知道,外在的山河大地、万事万物都是空性,内在的一切起心动念也是空性。这种观察方法非常科学,不需要依靠仪器和实验室,通过智慧完全可以抉择。

总之,佛教的智慧,不但包含世间智慧,也有出世间智慧。这种智慧非常久远,来自两千五百多年前,不像物理学等知识只是近代才出现的。所以,希望大家有机会应该了解一下。

——《佛法与当代社会》

下一篇:通往完美与幸福之路

如果觉得资料对您有用,可随意打赏。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发表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