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礼旭老师菁言录

387 条微博 获赞 275
  • 我们从小该教孩子什么?德行就要摆在第一位,其次是知识跟技能,这样你这个慎思才有价值。不然每一次听一听,真有道理,讲得真好,但是一回去看到这么多人都在补习一大堆,就又把孩子送去了。人生没有真正想透,很难转变;你真正能够把道理想透了、想通了,你的孩子就有大福气了。

  • 现在的年轻人因为受电影影响太大,对两性关系的正常发展没有正确认识,而且一些情歌又听太多,好像觉得没有爱得死去活来不叫爱情,好像要苦得不得了,像用刀割一样,他才觉得青春没有白过,“人不轻狂枉少年”,这个真是乱成一团。

  • 一个人的学问,第一要克服的是什么?浮躁之气要定下来。所以“为学第一功夫,要降得浮躁之气定”。一浮躁了,看缘都看不清楚。“宁静以致远”,心静下来方方面面分析得比较客观,才能看得深远,才能对照经典。人一浮躁起来,他自己的心都掌控不好了,怎么还能去利益人。

  • 一个学习的人,假如觉得:我不用学了,我这样就很够了,那就失之寡。《弟子规》里面告诉我们,“但力行,不学文”,他觉得他这样就够了,但是他的见解一定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就“任己见,昧理真”。虽然学问不断的在生活当中落实,但落实的过程当中也要常常接受经教,才能对照、观照言行有没有偏颇掉。

  • 我们为人父母跟老师,当我们觉得自己不足,能够很坦诚的跟孩子们反省、忏悔,这个是诚心的流露,一定可以感动孩子的心灵。一个心境的转变,可能感来的是不同的家庭气氛。

  • 古人说“君子立长志,小人常立志”,君子一下定决心要成就学问,他就终身不改,很有恒心的、很有决心的坚持到底。没有这种态度的人常常在那里说,我这一阵子一定要把书好好读好,我的人生一定要从现在开始好学,但是后来怎么样?这种志向常常会不见,到最后自己对自己有没有信心?就没信心了。

  • “孝”是人的天性,圣人教化人民,都是顺着天性来教育。所以《三字经》开头就说,“人之初,性本善”。教育就是回归人的本善,而回归本善很重要的,就是要教“孝”。而这个“孝”,也是人的天性,“父子有亲”,是很自然的流露。

  • 我们来思考一下,当一对夫妇在社会上,有钱又有名,但是孩子德行不好,每天夫妇两个人都担心:今天又要出什么名堂了?要出什么纰漏了?纵使他们再有钱,再有名,这样的人生好不好过?内心踏实不踏实?实际上,再有钱的人,绝对经不起不孝子给你花。

  • “各自责,天清地宁”。你们家庭是天清地宁,所处的单位是和乐安详,因为这是自己反省自己,大家都在改过、都在提升。而“各相责”,每个人不看自己的缺点,只批判别人、批斗别人,“各相责,天翻地覆”。你看就一个态度,是天清地宁还是天翻地覆?

  • 一个人的福田根源在于他的存心,只要有这一分真心,懂得常常舍财来救济他人,福报点点滴滴都在积累,自然果报就会现前。

  • 顺境的时候不忘失意的人,应该是不忘苦难的人,虽然是自己挺有福的,但是不忘记还有很苦难的人。这叫不忍大众受苦,不忍圣贤教诲衰败。其实就是念念还是把人民放在心上。所以在经典里面有讲到,“俭近仁”。为什么节俭的人接近仁爱?因为他常常想,我省一点,就可以再造福给其它的人。

  • 现前离婚率特别高,很多家庭已经处在不健全的状态。在此之下能否把孩子教好,这是值得我们去面对的人生情境。人生就如一盘棋,这一盘棋不好走,若你每走一步都能运筹得有声有色,这才显示出真实功夫。人生不要怕跌倒,只要肯站起来,孩子就会看到父母的诚心、勇气,自然对父母产生敬意。

  • 品学兼优,品是摆在前面;德才兼备,德也是摆在前面。而当孩子无德而有才,这个对家庭跟社会是有威胁的。

  • 我们现在这个社会,就是被物欲给障碍住,所谓“欲令智迷”,而且这个“欲”还会让人的感恩心也被它障住。我们现在变成,想享受东西,东西都没有坏就把它丢掉了。为什么?虚荣心,所以这个物欲、虚荣一上来,我们都不会去珍惜别人的付出,不会去感恩人家的辛劳了,就只想着这个不流行了。

  • "正己"了,可以“化人”。这个“化”,有身教,有言教,为什么?他在人们心中,很崇敬他的时候,他讲的话,人家很容易接受。所以要化人,一定要先让人信任的基础,再去劝人。没有这个基础,有可能交浅言深,适得其反。

  • 《大学》提到“财散则人聚”,当我们把财散出去的时候,什么聚过来了?所有人对你的爱戴,人心都向着你,无论你做什么生意,他们都要来买你的,来支援你,因为你赢得的是人心。

  • 一个人学君子之道,他假如不稳重,他就没有威仪了。其实不稳重,就随便,有点轻慢、轻率,就没有威仪,而且心就跟礼教不相应了。“礼者,敬而已矣”。恭敬,首先什么?尊重自己。自己行为轻浮,就不自重了。而且自己的行为不稳重,别人很难尊重我们。甚至我们不稳重的行为,还影响到别人,那就又不尊重别人了。

  • 一个孩子有孝心,他一切的行为都是孝顺的、真心的;一个孩子有了恭敬心,他所有的行为都是恭敬的。因此,不要轻视礼仪,不要轻视孩子对长者的礼貌,这些礼仪、礼貌都是从外逐渐内化而成为孩子内心的态度,当孩子内化之后,言语、行为就不离恭敬之心。

  • 俭以养廉,奢侈要廉洁就困难,从根本上要从勤俭下手。“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看这个勤俭,勤俭下来,把省下来的去帮助别人,仁慈心增长。勤俭不贪,不贪求,义增长,义是不苟取。仁、义、礼,勤俭,多奉养父母,帮助家族的亲人,奉养父母是礼,尽自己为人子之礼。

  • 孩子被宠坏之后,就会形成很多过失与坏习惯。“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很多家长说:“我的孩子没有学坏,也没有学好”,有这样的事?绝对没有。一个人的学问就像逆水行舟,当你任何事都不做的时候,一定会往后退。

写微博

必填项已用*标注

验证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