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庆避之。作恶的人,凡吉的化作凶了,庆的变作祸了,吉祥吉庆,不与他凑合的。【故事】从前有位读书人叫王生,生性奸诈邪恶,做事违背天理。当他参加秋试,因文章颇好,房师(科举时代,举子称其荐卷房官..
大通永利文化传播 dtyl_com
17篇 阅读量5429
法身依正 |《净修捷要报恩谈》
《净修捷要报恩谈》之所以称为净修捷要,是修净土宗最快、最重要的方法和内容,是净修的捷要。不光是净土宗的道理在里头,整个佛教的精华也都在里头。《净修捷要》是跟《无量寿经》相辅助的,所以《净修捷..
善教儿女,实为敦伦之大者 |《印光大师文钞菁华录》
善教儿女,俾彼悉皆为贤人,为淑媛,实为敦伦之大者。以儿女既皆贤善,则兄弟姐妹妯娌儿孙,皆相观而善。从兹贤贤相继,则贤人多而坏人少,坏人亦可化为贤人善人。天下太平,人民安乐之基,皆于教儿女中含..
彻悟语录,实为净宗最要开示
◎梦东禅师遗集序彻悟语录,洵[1]为净宗最要开示。倘在蕅益老人前,决定选入十要。然具法眼者,肯令此书湮没不传乎。以故钱伊庵居士,于嘉庆二十四年,择要节略,名彻悟禅师遗稿,刊布南方。同治七年,杭..
净宗十二祖彻悟大师圆寂日
彻悟大师(公元1741-1810年),讳际醒,字彻悟,一字讷堂,又号梦东,京东丰润人,俗姓马。大师幼而颖异,长喜读书,经史群籍,无不博览。二十二岁时因大病,深感幻躯无常,发出世志。病患痊愈后,到房山..
作恶之人,必受刑罚、祸害 |《感应篇直讲》故事选读
刑祸随之。作恶的人,必受刑罚,必受祸害,就像跟定他的一般。【故事】汉朝的梁统,乞请朝廷加重刑罚,而朝廷不准。后来梁统梦到神明对他说:“虽然朝廷没有听从你的意见,但是阴府已经记录你的罪过。你现..
极乐世界 |《净修捷要报恩谈》
《净修捷要报恩谈》之所以称为净修捷要,是修净土宗最快、最重要的方法和内容,是净修的捷要。不光是净土宗的道理在里头,整个佛教的精华也都在里头。《净修捷要》是跟《无量寿经》相辅助的,所以《净修捷..
教子女,当于根本上着手 |《印光大师文钞菁华录》
教子女,当于根本上着手。所谓根本者,即孝亲济众,忍辱笃行[1]。以身为教,以德为范。如镕金铜,倾入模中。模直则直,模曲则曲。大小厚薄,未入模之先,已可预知,况出模乎。近世人情,多不知此。故一班..
作恶之人,寿命减少,贫穷愁苦 |《感应篇直讲》故事选读
算减则贫耗。多逢忧患。耗,音好,去声。作恶的人,神明既减了他的寿又罚他贫苦耗散,灾厄缠身。忧是愁苦,患是祸患。【故事】从前奉符(今山东泰安县)的县令钱若愚,为人阴险狡诈,善于隐瞒固执。他在早..
努力尽子道,则便可以入圣贤之域 |《印光大师文钞菁华录》
汝已娶妻,当常以悦亲之心为念。夫妻互相恭敬,不可因小嫌隙,或致夫妻不睦,以伤父母之心。中庸云: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1],和乐且耽[2]。宜[3]尔室家,乐尔妻孥[4]。子曰:父母其顺矣乎。盖言..
人作善必有福报 |《感应篇直讲》故事选读
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人作善必有福报,作恶必有祸报,就像人身的影子,跟定那身体一样,不曾差了些。这四句,是一篇的大主意,后面许多说话,都该括得尽。【故事】清朝崇明岛(在长江入海口)的黄永爵,有..
此土导师(一)|《净修捷要报恩谈》
《净修捷要报恩谈》之所以称为净修捷要,是修净土宗最快、最重要的方法和内容,是净修的捷要。不光是净土宗的道理在里头,整个佛教的精华也都在里头。《净修捷要》是跟《无量寿经》相辅助的,所以《净修捷..
论胜缘:苦为成佛之本 |《印光大师文钞菁华录》
诸佛以八苦[1]为师,成无上道。是苦为成佛之本。又佛令弟子,最初即修不净观[2]。观之久久,即可断惑证真,成阿罗汉。则不净又为清净之本。北俱卢洲[3]之人,了无有苦,故不能入道。南阎浮提[4]苦事甚多,..
截流大师谈愿 |《再谈信愿行》
《再谈信愿行》此次开示系黄老于一九八三年十月讲于北京妙云轩。黄老说,这是对一年前(即一九八二年)讲的《阿弥陀经宗要——信愿持名》“再做一些引申”。◎截流大师谈愿第二段,我们还引截流大师的话,..
一念善,便能转祸为福 |《感应篇直讲》
夫心起于善。善虽未为。而吉神已随之。或心起于恶。恶虽未为。而凶神已随之。夫,音扶。上文都就事上说善恶,此处归结到心,见得心是善恶的源头,祸福的机括第一关,该谨慎的。愚人不知天道,忘却了鬼神做..
《俞净意公遇灶神记》
俞净意公简介俞净意先生,江西人,生于明世宗嘉靖三年(一五二四年),卒于明神宗万历四十年(一六一二年),本名俞都,字良臣,享寿八十八岁。他博学多才,十八岁考上秀才,并与几位朋友设立文昌社,开馆..
报通三世,转变由心 | 祖师大德说因果
经云:菩萨畏因,众生畏果。菩萨恐遭恶果,预先断除恶因。由是罪障消灭,功德圆满,直至成佛而后已。众生常作恶因,欲免恶果,譬如当日避影,徒劳奔驰。每见无知愚人,稍作微善,即望大福。一遇逆境,便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