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大愿法师

17 条微博 获赞 3
  • 如果我们一直以人类为中心作为一种价值观来看待世界的话,不断地去榨取自然,最终人类是会走向自我毁灭。所以有人说,二十世纪最重要的、最深刻的发现并不是相对论、基因、或者电脑等等一系列的科学发明和科技进步,而是人类终于意识到以人类为中心的价值观会导致到人类自身的生存危机。

  • 这个世间存在三种能量:一种是物质的能,太阳能等等。还有一种是什么呢?心灵的能量,心的能量。还有一种是灵能。诸佛菩萨已经成就了,他的加持力尽虚空、遍法界,那是灵能。所以要能够运用这些能量来修持,我们的心能当然是无穷无尽的能量了。

  • 苦是生命的本质,那是因为人类欲望的膨胀,在利益和诱惑面前忘却了他人的存在,但结果往往并不乐观,当一个人眼里只有自己的时候,属于他的世界其实就已经消失了。

  • 夫妻之间为什么会吵架?因为大家都抱着成见。先生有一个行为,太太看了以后就调动过去的记忆、对他的印象来解读他现在的行为,但是其实错了,现在的行为是现在的心决定的,你用成见来看他就是用过去的心来看现在的行为,当然就会有误会了,这个是精神能量养生法的一个关键。

  • 我们总是容易从自己的习气、从自己的知识、从自己的学识范围去看待外在的世界,用自己的观点去看待外在的世界,而且执著于认为自己这个观点是正确的,这个才是我们烦恼的根源。

  • 这个世间一切都是因缘和合而成的,我们在一切因缘中都要睁开内心的智慧眼,都要记得念阿弥陀佛,我们要知道听到一切的声音都要看做是西方极乐世界的迦陵频伽鸟正在演说妙法,都是在教我们要向内照亮自己的心,破除执著,这是真正地会念阿弥陀佛,真正地能看破放下消除执著,一切佛法都是不执著的智慧。

  • 智慧不是世间的知识,而是穿透烦恼的能力,而是透视人生真相的能力,有智慧的人,烦恼就没有立足之地。所以我们要超越知识的层面,进入智慧的层面,智慧才能够穿透烦恼。

  • 有些人认为说佛教很消极,老是说苦,但是我觉得挺好的,我大部分时间是不苦的,觉得很快乐。但其实佛教所说的苦是指人心的不满足,一直不断不断地向外追求,乃至于秦始皇统一六国了,他还要派宫中之人徐福去寻找长生不老的方药。人心永远是不会满足的,这种迷昧的状态我们称之为苦,这是真正的苦。

  • 我们不一定生得漂亮,但我们一定要活得漂亮,活得漂亮就是不要被欲望所蒙蔽,不要被物质所诱惑,能够顺应天性来生活。父母亲关心爱护子女是出于天性,儿女孝顺父母也是出于天性。

  • 八个兄弟共一胎,一个伶俐一个呆。五个门前作买卖,一个在家把账开。这其实就很通俗地把八识心王归纳起来了。不单单是有我们平时世间所说的眼、耳、鼻、舌、身、识(第六意识),更进一步还有第七末那识,也称为意根,也称为我执识,还有第八阿赖耶识。

  • 财富是福报,能够懂得怎么如法地用,这就是智慧。没有智慧的人只会受人摆布、任人宰割,即使是属于他自己的财富和幸福也永远都会掌握在别人手里。有了智慧,我们不但能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精神财富,也能享受欢喜自在、快乐无忧、解脱的那种生活,这才是真正的幸福。

  • 色不异空是对凡夫讲的。凡夫着相,一切境界都认为是实有的,因此而迷惑颠倒,而妄有取舍,贪得无厌,由此开示说色不异空,叫大家都能清醒明白,不要执著于色相。因为纵然我们费尽一切的心力、毕生的精神去追求外在的东西,到头来还是一场空,反而临命终时还要随业受报,枉受轮回之苦,太不值得了。

  • 我们无权决定生命的长短,但是有权选择是幸福、快乐地活着,还是烦恼不幸的活着。

  • 学佛本质是什么?学佛是让我们的心觉醒过来。宁静致远中的宁是指觉照、无所住、安心;静是指光明、定心,自由;致远是指我们的真空妙有,指慧心,就是明心见性。

  • 我们看“六和敬”核心都是一个“和”,就是整个团体的和谐与团结,我们才能够取得共同的成功和进步。松下幸之助就非常重视团体内部的和谐,松下公司规定:“新员工一律先到寺院中打坐和抄写佛经”。然后就能够将员工的这种忠孝守信,这些思想都转变为对于企业的忠诚,之后整个企业就更加有凝聚力了。

  • 世间有一些教材和培训,好像北大、清华、MBA的教材也说“企业以赢利为目的,以实现利润最大化为目的。”我们深入一想就知道,这种经营模式正是我们优秀的员工留不住的一个根本原因。因为老板是追求利润最大化,员工也会去追求工资的最大化,当然他就会走向那些能够提供更好待遇的企业,然后就会跳槽。

  • 在一切因缘之中要能够觉醒,觉醒最好的方法就是提起这一句佛号来,以这一句佛号来入佛法界,以这一句佛号来成就清净心,以这一句佛号来成就净土的因缘,这样来修清净心,对于一切的因缘都不要执著。

    写微博

    必填项已用*标注

    验证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