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礼旭老师菁言录

387 条微博 获赞 275
  • "面上无嗔供养具",我们时时欢喜待人,就是在广修供养,你在无畏布施,不会让人家起烦恼。“面悦常德”,一个人的面容常常很喜悦、很欢喜,那是德行的流露。

  • “亲所好,力为具”,诸位长辈兄弟姐妹们,“入则孝”短短一段经文内藏玄机。信,“父母命,行勿懒”,父母交代的,信,赶紧去办好,绝对守信用,是从这里来的。现在人,父母的事拖拖拉拉,客户的事赶快去做,那是真的信吗?那是信人民币,不是真信,他就是为了钱而已。

  • 「仁」这个字是会意字,左边一个「人」,右边一个「二」,两个人。是哪两个人?自己跟他人,想到自己就要想到别人,所以是处处要替他人着想。

  • 夫妻当中要忍让,不可以争。孔老夫子有一句话,“躬自厚而薄责於人,则远怨矣”。一个人时时先反省自己,这样就能让人不埋怨自己。假如我们只是时时挑剔别人,那回回来的一定也是别人对你的不满。

  • 养父母之心,就是时时能够关注到父母的心情。比方说常给妈妈打电话,听出来母亲在想念我们,这个时候不等母亲开口,应该主动回家去看看。

  • 在力行的过程当中,看到自己起心动念的习气,然后赶紧对治,这叫“自爱”。发现习气,把它去除掉,才是爱自己;让自己习气增长,那是在残害自己。真的自爱不容易。

  • 父子关系是不是某一个人规定的?不是,它是一种天然秩序。当孩子出生时,有没有人规定为人父者要对孩子很慈爱?没有。当他看到刚刚出生的孩子,不自主的就会生起无限的慈爱跟关怀,只想着如何让孩子能健康成长。孩子从小对父母也是非常地依恋,那种爱是天性。

  • 老祖宗说“各自责,天清地宁;各相责,天翻地覆”,言语不能不忍住,当我们言语能忍住发脾气,忍住责备别人,一念回光返照,先从我自己反省起,是我不对;马上对方的善根就引发起来。所以这样的道理,绝对不是夫妻是这个道理,所有我们的同仁之间,人与人相处都是这个道理。

  • 在这个时代要把好事做好,确实不易。当我们看到别人有善行,一定要尽力帮助他。纵使是一句赞叹的言语,相信对他也是一种鼓舞。因此,不要吝啬我们的赞叹,这就是成人之美。

  • 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首先自己要有自知之明,连自己都看不清自己,要看得清楚人就不容易了。而真正看得清楚自己,心地就清净。因为清净才能看得到自己的念头、自己错误的思想在哪里。进而心清净了,照自己照得清楚,照别人也照得清楚。所以心浮气躁看清楚自己尚且不可能,怎么可能看清楚他人。

  • 人为什么会生气?因为有“我”,“你怎么可以这样对我?这是我希望的,我都付出这么多了,你怎么可以这样对我?我很不高兴,你不知道我不舒服吗?”大家有没有发现,所有生气都有一个前提?先想自己才会生气,不想自己的人,生不了气。

  •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所看、所听只要会影响清净心、恭敬心,决定要避免,这叫护念自己的修行。

  • 在汉朝时候,有一个读书人叫杨震,他非常清廉.他提拔的一个人叫王密,晚上扛了黄金要来送给他,感谢他.结果他看到了就对王密讲,我是觉得你挺有能力的,才推荐你,我是了解你,你怎么不了解我?还拿东西来贿赂我?然后王密就说了,没有人看到,没关系。杨震先生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么会没人知道呢?

  • 俗话说“妻贤夫祸少”。妻子贤德,很多家里的灾难就可以把它化掉。

  • 现在的孩子有哪些习惯、行为要赶快修正?主要是要赶快修正孩子的顶撞父母、懒惰、叛逆、自私、敷衍、生活没有规律等这六个方面的过失行为。孩子过失行为的形成,是父母对孩子没有好好地教育而形成的,所以要修正孩子的过失行为,首先要从父母的过失行为开始修正,这样上行下效才能收到教育的效果。

  • 没有难不难做的事,只有该不该做的事。“难不难”是我们心上产生的分别执着。因为有难易,容易的就快乐,难的就痛苦。所以这个痛苦不是境界造成的,是我们心里面的分别执着造成的。

  • 所谓“受人之托,忠人之事”,要做个有信义之人。我们答应别人的事唯恐会忘记,一定要记下来,这样才能表现出我们对待任何事情的谨慎态度。信义除了言出为信之外,对于五伦的本分,五伦的道义、恩义,不等对方要求,我们也要尽心尽力去做,这才是“事思敬”。

  • 《礼记·学记》告诉我们,“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这是高远的志向,从哪里落实?“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这么一直找找找,高远的目标从哪里开始落实?“格物”。一个人不把傲慢去掉,不把贪心去掉,不把坏脾气去掉,怎么可以跟人相处得好?连相处都相处不好还能利益人?那这是空的了。

  • 当我们的组织、我们的企业带不好,不能责怪部属和员工,要先反省自己,要想到汤王那句话「万方有罪,罪在朕躬」,罪在自己,这是君对臣的一种态度。

  • “攻人之恶毋太严,当思其堪受”,“教人以善毋过高,当使其可从”。你劝他行善很好,可是你讲的都是很高的,让人家觉得很遥远,都做不到;你批评他,“攻人之恶毋太严”,劝导他是好的,你不要一次用力过猛,让他信心全丧,那也不行。带点批评提醒,同时也要带点鼓励,看他能承受、能接受为好。

写微博

必填项已用*标注

验证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