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书院
菩提书院

释真空:贫僧与过路财神

菩提书院 2019-08-29

亲! 等您很久了...

繁体 地图 目录 教程 说明

返回到上一页 存储网页 随机浏览

朗读·光弥乐

多数人有一种天生的惰性,总想吃最少的苦,而能获得最大的收益。有些事情,别人可以替我们去做,但有些事情是无法替代的。比如说学修佛法,必须要自己去实践,在生活中养成好的习惯,进而造就我们的性格和人格。如果缺少了这些播种和耕耘的心路历程,我们即使再努力,精神的田地里依然是一片荒芜。成功的快乐和收获的满足,不在于奋斗的终点,而在拼搏的过程。

该走的路,要我们自己去走,别人无法替代。只有走了,才能到达目的地。

以前听过一个故事,在此与大家分享:甲乙两人在同一片田地耕耘,各管一半。甲在自己的那一半田里播种时,乙没看到。但是他看到甲锄草,他也跟着锄草;他看到甲浇水施肥,他也跟着浇水施肥……到了秋天,甲收获满满,乙却颗粒无收,原因是他没有播种,导致后面的一切努力,都白废工夫。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精进修行的前提是播智慧的种子,这是非常关键的。

根据这个故事,我们考虑一下,钱财是否是赚来的?也许有人说,不赚钱,难道天上会给你掉下馅饼来吗?可是,在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有些人坐在办公室舒舒服服的,就有花不完的钱;可有些人四处奔波,拼命工作,到头来仍然是个穷光蛋,这又是什么原因呢?学习佛法的人都懂,这就是福报的问题。有福之人,不求自得;而无福之人,得到也容易失去。佛经所讲,财富为五家共享。

福报是从哪里来的呢?当然不是天上掉馅饼掉下来的,必须要靠自己的努力,在生活中不断积累福慧资粮,首先需要播智慧种,接着耕耘三种福田。
一是悲田:对贫困孤寡等人,生起慈悲大爱之心,不求任何回报,给予他们生活中的一切帮助,使他们得到暂时的温饱。以自他不二的道德来升华我们的人格。
二是敬田:即对三宝生起恭敬供养之心。佛陀是我们修行的榜样,法是我们修行的指南,而僧团是我们修行的依怙。所以三宝是我们的究竟归宿,但需从恭敬中而求得。
三是恩田:就是要懂得知恩图报。对自己有恩之人,如父母、师长等,要顺从他们的教导,有句名言说:恭敬不如从命。《略论》中也讲:师喜当做,不喜者悉止。于恩田,哪怕是微不足道的恩德,都要记在心里,将来要报答。
在智慧的前提下,不断努力耕耘这三种福田,就会感觉到做什么事情,障碍都比较少,当然也包括财富的获得。

我们出家人虽然不贪求财富,但作为大乘菩萨,没有财物也是不行的。自己吃不饱,穿不暖,即使有慈悲心,想救度众生,也不能如愿以偿。所以,我们一定要播智慧种,耕耘福田,依此福利再施于一切父母有情众生。让我们当个“过路财神”吧!取之十方,再施于十方,这也正是如法支配净财的行为举止。

我之前因受到贫困家庭的影响,也曾是个守财奴,现在通过学习,认清了物质财富的无常性,所以我不但学会了舍财,更重要的是,还学会了法布施(舍法),我从此不再是“贫僧”了!因为有舍必有得,而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布施,又让众生得到暂时和永恒的安乐,那么,我将来一定会是腰缠万贯的“大富翁”!
可见,当我们内心充满祥和,无论到哪里都一样欢喜自在;当内心充满智慧,一花一草都令你见到真理;当努力耕耘福德之田时,事事顺心顺意哦!感恩大家!阿弥陀佛!
插画/法影

今日互动话题

贫穷和富贵

内涵是什么

往期精彩回顾

曦晗:“生命”进化论

苏苏:美好家庭的一员
杨勇:企业用什么留住人才
清秀:我也是你要关爱的众生吗
智增:无我,好厉害的样子

收听更多朗读音频

欢迎关注喜马拉雅FM:三级修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