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西敦多堪布
益西敦多堪布

《佛子行》之修世俗菩提心

益西敦多堪布 2020-01-02

亲! 等您很久了...

繁体 地图 目录 教程 说明

返回到上一页 存储网页 随机浏览



佛 子 行


请大家为了度化如虚空般无边无际的众生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并如理如法地谛听。


入定修自他交换

诸苦由求自乐生,圆满正觉利他成,

是故己乐与他苦,真实相换佛子行。

“诸苦”指寿命非常短,饱受疾病的折磨,或者遇到诸多不顺心的事情等。我们所感受的种种痛苦都是来源于我们只求自己获得安乐。当自己没有获得安乐,希求的事情没有达成的时候,就会生起无量无边的痛苦。

佛陀的圆满正等觉果位是如何成办的?是依靠唯一利他而成办的。所言所行唯一是为了利益一切众生,毫无自私自利之心,自己的痛苦快乐等根本就不在乎,这样行持就可以获得佛陀的果位。

怎样修持己乐与他苦?我们要真正发愿,六道中所有一切痛苦由我一个人来承受!这不是指某一个人,不是指某一个我认识的群体,这里的对境是所有的众生。自己所有的功德和善法全部给予其他的众生,希望他们能够遣除痛苦,这就是自他相换的修法。

真实相换是自己没有一点犹豫,真正的把自己的安乐给予众生,有勇气去承担其他众生的痛苦,毫不畏惧,这是佛子的行为。


未得利养转为道用

何人以大贪欲心,夺或令夺我诸财,

自身受用三世善,回向于他佛子行。

当别人因大贪心或者权势直接、间接地夺取我们的财物,我们生气想要报复,这不是佛子应该行持的。佛子应该如何行持?当别人损害自己时,自己将最执着的身体受用与三世的一切最珍爱、最执着的善根全部集于一处,给予损害自己的那个人,回向给他,希望他能获得安乐,不是去报复。他因为不知道取舍,夺了我的财产,如果他需要,应该把自己的所有都给他,并将自己的功德回向给他,这是佛子的行为。


痛苦转为道用

我虽无有些微错,何人若断吾头颅,

然以悲心将彼罪,自身代受佛子行。

当我们犯了错误时,遭受到别人的辱骂和惩罚,觉得这情有可原。但是如果我没有做错任何事情,却突然被人夺取性命,砍断头颅,这是多么的痛苦啊!根本不知道为什么自己会突然失去性命,这个痛苦是无法想象的。

此时我们应该对砍断自己头颅,施害自己的人生起强大的悲心。杀生中杀人的过失是最大的,他现在杀了我,来世除了地狱之外没有第二个地方能去,他会累劫在地狱之中饱受痛苦。如果我越责怪他,他的罪业会越大。

想到他因为杀害我会投生于地狱,觉得他太可怜了,应对他生起悲心。自己愿意代他承受杀害我的全部罪过,他有多大罪业,我就愿意为他代受多大的罪业,希望他不要感受这个痛苦,这是佛子的行为。


恶名转为道用

有者百般中伤吾,恶名纵遍三千界,

然我深怀慈爱心,赞其功德佛子行。

如果有人在背后说我失坏戒律,没有智慧等,以恶语伤害自己,其他的人也相信了他的话语,使自己恶名传遍三千大千世界,此时应该对伤害我、传播我诸多恶名的人生起慈爱心。一般的人见到别人诋毁自己,一定很难受,要把事情说清楚,还要以牙还牙进行报复,但是这不是佛子的行为。我应该隐恶扬善,对他的优点进行赞叹,赞叹他是一位有功德的人,既有智慧又懂得如何行善去恶,非常懂得持戒,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人等等,以一颗宽广慈爱的心去赞叹他的功德,这是佛子的行为。


毁谤转为道用

何人大庭广众中,揭露吾过出恶语,

于彼亦作上师想,恭敬顶礼佛子行。

恶名转为道用,不是指有人在背后对自己指指点点,是指在大庭广众中,有人当面指出自己的过失和恶业,说自己这也不好那也不好,此时若自己马上进行报复,这是绝对不行的。我们应该将这个心怀恶意,当面指出自己过失的人,观做自己最恭敬的根本上师,恭敬他并且说“您说的是对的,我马上就改 我以后会好好做”等等。要真正地想到是上师骂自己,要对他恭恭敬敬,并且心中进行顶礼,这是佛子的行为。


恩将仇报转为道用

吾如自子爱护者,彼纵视我如怨敌,

犹如慈母于病儿,尤为怜爱佛子行。

自己曾经对某人有过诸多恩德,现在他却恩将仇报,对我像敌人一样百般加害,此时我们应该如同慈悲的母亲对待自己唯一的孩子得了重病一样。这个孩子不管对母亲大吼大叫还是打骂等等,母亲绝对不会把孩子任何一个过失放在心上。母亲想自己的孩子太可怜了,病成这个样子,因为身体的不适脾气才这么大,希望孩子快点康复。我们对于受过自己恩德却恩将仇报的人就应该这样想,他对我坏,我要对他更好,尤为怜爱,这是佛子的行为。


凌辱转为道用

与我等同或下士,虽以傲慢而凌辱,

然吾敬其如上师,恒时顶戴佛子行。

与自己福报或条件相似,甚至不如自己的人,以极其傲慢的姿态来到你的面前,羞辱自己说你不如他。如果自己在对方刚摆出傲慢姿态时,就立即打断对方说“你根本不如我,你没有资格这样说”,这不是佛子的正确行为。不管对方比自己福报小或者与自己福报相当,当他以傲慢姿态羞辱自己时,此时应该如同恭敬自己的上师一样来对待他。应该想他是自己上师,要恭敬顶戴他,这才是佛子的行为。


衰败转为道用

贫穷恒常受人欺,且为重疾恶魔逼,

众生罪苦自代受,无有怯懦佛子行。

贫穷的人往往会被看不起,即便不贫穷的人也会被一些更富有的人欺负。当经常被人欺负,身体患了很多疾病,办事也不顺利,被各种各样不利的缘分逼迫时,自己不能被这种命运打垮,应该和恶趣的众生相比,我已经是够好了,他们更加痛苦。这些痛苦任何人都不想承受,希望一切众生的痛苦全部都由我代受,让他们远离痛苦。以一颗愉快的心来面对自己的每一天,以一颗勇猛的心来代受所有众生的罪苦,不能有任何怯懦。如果认为我已经病了,其他众生的痛苦都由我来承受,那我会更加痛苦,不愿意行持,作为大乘佛子不能够这样,应该没有怯懦地精进行持,愿意自己代受一切众生的痛苦,这是佛子的行为。


兴盛转为道用

美名远扬众人敬,亦获财如多闻子,

然见世福无实义,毫无傲慢佛子行。

美名远扬指有人当面赞叹自己多么尊贵、勇猛、美貌,还有许多的人在其他的地方赞叹自己优秀,具足功德等。“众人敬”是指所有人对自己非常喜欢并且很恭敬。比如阿秋法王,法王如意宝等高僧大德都是美名远扬、众人尊敬的。

如果我们获得了美名,被所有的人恭敬,财富如多闻天子一般圆满,拥有很多的财产、眷属、弟子,被他人认为是唯一的皈依处而顶礼,要知道这一切都没有任何实际意义。任何世间的福报都是刹那生灭的,现在拥有的,下一刻可能就会失去。如果现在遇到地震、洪水,或者突然发生一场火灾,现在拥有的一切都有可能失去。即使我们拥有再圆满的福报,也不能去执著,不能因为有钱有权就开始傲慢。不要认为自己名声很大,喜欢自己的人很多,自己的能力非常强,真的很厉害,从内心里生起傲慢。

人间的福报不管有多圆满,我们都不能生起傲慢心,否则就不是佛子应有的行为。


嗔境转为道用

自嗔心敌若未降,降伏外敌反增强,

故以慈悲之军队,调伏自心佛子行。

嗔心指生气,不管是看不惯等微细的嗔心,还是暴怒等强烈的嗔心,当内心嗔的情绪产生时,我们要好好地观察,这个嗔恨的情绪是从哪里来的?正在生起的嗔的情绪它住在哪里?嗔恨之后,这个情绪又去了哪里?如果它有个去向,那就可以把它找回来,正在生嗔心的时候,你可以把它拿出来给我们看一下吗?它是否有一个实有的本体存在?嗔恨心从哪里来的?是否可以从生起处找到它?由此观察就会明白,嗔恨心或者其它各种各样实执的念头,都是没有实质性的。

嗔恨心是能带来巨大痛苦的一种情绪。如果能知道嗔恨心并没有一个实有的本体,找不到一个来、住、去处,我们就不会深陷于痛苦之中。同样,如果了知一切万法都没有实质性,我们就可以不再流转于六道轮回之中。

我们了知嗔恨心没有任何实质性,只是自己将它执为实有,应该将嗔恨的情绪视为仇敌一样进行降伏。如果没有降伏嗔心反而去降服外境,会出现什么结果呢?如同我有一个仇敌,成功杀害仇敌之后,仇敌众多的亲朋好友会一个个的来报仇,一个仇敌会变成多个,再杀掉这些之后,仇敌会成倍增加,如此一来仇敌的数量只会越来越多,不可能减少,这就是降伏外敌反增强的道理。

嗔恨心本来就是空性的本体,根本没有任何的实质性。如果在嗔恨心生起的时候,将引起嗔恨心对境的人、旁生等做老母有情想,观想他们往昔都曾做过自已的父亲或者母亲,是给予自己最大恩德的人,他们在嗔恨心的驱使下,想方设法来损害我,他们的果报除了趋往恶趣之外,没有其它的去处,自己内心应该对他产生强烈的悲悯。

我们要将嗔恨心视为仇敌进行降伏,降伏要依靠慈悲心的军队。对方往昔都曾做过自己的父母,现在却即将趋入恶趣,怎么能不生起慈悲心?我们不可能看到往昔的父母堕入地狱、饿鬼,旁生道,还会觉得非常快乐。应该对他们生起慈悲心,并祈愿他们不会感受恶趣的痛苦,何况嗔恨心的本体本来就是空性的。

 “慈悲之军队”是以比喻来说明的。如果害怕脚受伤,便将整个大地铺上皮革,这样不管走到哪里脚都不会被划伤,这是不可能的。想保护脚的人只要穿上一双鞋子,无论走到哪里都不会受到地上荆棘的危害。“慈悲之军队”是指调伏自己的心,而不是调伏外境。要将自已的心量打开,任何事都用感恩的心来接受,这样才叫调伏自心,大地上荆棘再多,当自己穿上鞋子的时候,走到哪里都不会怕。所以当我们遇到任何事情的时候,调伏自心才是佛子的行为。


贪境转为道用

一切妙欲如盐水,愈享受之愈增贪,

令生贪恋诸事物,即刻放弃佛子行。

大家都明白盐水不能解渴,通过饮用盐水来解渴,只能越喝越渴,对于妙欲的贪心,如同干渴者饮用盐水,不是喝了一杯就够了,而是一直都想喝。对于妙欲或者财产,无论舒服的衣服、漂亮的房子,还是其他的财产,有了一个还想十个,有了十个想要百个,会没完没了的追求下去,即使拥有世间的一切,都不会觉得够,会认为仍然缺少的东西,自己想要的都还没得到。贪心是永无止尽的,得到一个绝对会想要更多。

如果能了知使自己生起贪恋的事物,比如衣服、饮食、财产、受用、家畜等都如梦幻一般,就会放下对现实事物的实有执着。在梦中无论怎么执著,梦醒之后再也找不到一个实有的物体。我们必须要放弃对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的事物的实执,产生贪念的心和贪念的对境,我们全部都要放弃,并且要即刻放弃,这才是佛子的行为。

益西敦多堪布公众号ID:kbyxd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