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灵实修渡群生
妙灵实修渡群生

真正的彻底接纳,是唤醒你本质上的觉醒与成熟

妙灵实修渡群生 2019-12-04

亲! 等您很久了...

繁体 地图 目录 教程 说明

返回到上一页 存储网页 随机浏览

最美的遇见  是让你的灵魂不再漂泊



当我们谈及“彻底接纳”,经常会有许多的误解。由于“彻底接纳”跟我们“不接纳”的主流文化南辕北辙,因此我们很难理解它的真义。下文试图从一个当代灵性的探索者和实修者的视角,谈一谈“彻底接纳”在人生中的深刻意义。


彻底接纳,表面上听起来可能像是放任不管、自我放纵,或者为自己恶劣的行为找借口,比如:“我正在练习彻底接纳,所以,别怪我工作不负责任、别怪我对家人不好或不体恤。” 
由于彻底接纳的确是一种非常有力的修持方式,所以我想在这里仔细地检视一下关于它的认知误区。



彻底接纳不是放任不管


对彻底接纳最大的误解就是以为:“我们如果就这样接受了自己的原貌,就会丧失改变或成长的动机”。“接纳”可能会被曲解为积习不改的借口:“我就是这副德行,你要么接受,要不拉倒。”

然而,正如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所言:“奇怪的矛盾是,当我如实接纳自己的本来面目时,我反倒能有所改变了。
这是因为——我们最深刻的本质就是能够觉醒与成熟我自己也曾一再发现,以彻底接纳的态度来面对自身经历的所有层面时,就会带来基本的转化,开启持久的改变之道。


当我们以彻底接纳的态度,去面对看起来似乎十分棘手的状况或顽固的积习时,改变就会自此开展。
彻底接纳并不是要你以能力有限来自贬,并以此当作退缩的借口。接纳意味着清明宽容地关注我们的能力和局限性,而不是任由恐惧感所生的情节妄想封闭我们的生活。
彻底接纳也意味着不去忽略另一个重要的事实:生活中存在无限的创造力和可能性。由于接纳了我们无从预测未来生活境况的事实,我们得以敞开心胸,充满希望、充满活力与决心地继续向前迈进。



彻底接纳并非自我放纵


彻底接纳并不是说:“我接纳自己就是有这样的爱欲或贪求,因此我就付诸行动。”尽管不去否认或压抑欲望是异常重要的,但是我们更要注意自己的动机和行为的后果。
例如,假设我们对尼古丁上瘾,彻底接纳并非叫你每次瘾头来了,就不顾一切地点根烟来抽。每当想要戒烟的你再次“来上一根”,你或许会有罪恶感,我们不必急于辩解,只需要注视着罪恶感的生起,并以正念接纳之。以彻底接纳的觉醒和慈悲来经历抽烟的整个过程,终会让我们渐趋明智地做出抉择。



彻底接纳并不会让我们变得消极


学生常常向我提出质疑:彻底接纳不就意味着,要接受希特勒的大屠杀,容许种族歧视、战争和饥荒的存在?彻底接纳是否表示我们漠视世界上的痛苦?

当我们对人类的暴行感到深恶痛绝,或者对环境恶化感到灰心绝望时,我们强烈地感到自己必须有所行动,而这样的回应也是再正当不过的了。当我们看到自己或他人的行为造成苦痛的结果,这自然而然迫使我们去做某些改变。终其一生,这些剧烈的回应引领着我们去追求心灵修持及心理治疗,也决定了我们要跟哪些人相处、要接哪些案子,以及教育儿女的方法。
然而,出于彻底接纳所做的行为和决定,和基于攀执某些特定结果、恐惧某些特定后果的本能回应而引发的行为和决定,两者是截然不同的。
所谓的彻底接纳,就是首先认清我们当下的经历,这才是明智行为的第一步。然后,在付诸行动或采取回应之前,我们先体验并接纳自己的感受,比如,对环境污染的哀恸、对野生动物遭杀戮的愤怒、对他人看待我们的眼光的恐惧等等。
无论哪种情况,我们当下的个人经历即是彻底接纳的基础,而这就是我们培养真正的觉醒和仁慈之处。
全世界最受推崇的社会运动家,都是以彻底接纳的态度作为行动基础。比方说印度的甘地、非洲的曼德拉全都遭遇过囚禁之苦,都曾面对受压迫的无力感、寂寞等不适。
但是凭着清晰的理解力,他们看出愤怒的回应背后所潜藏的痛苦,并且持续保持着利他的意愿;他们不试图否决自己的痛苦,不对之回应,反而全盘接纳,使自己得以解脱自在地为和平与公义奋斗,毫不自艾自怜,也不怨天尤人。


彻底接纳并不表示接受“自我”的存在


有时当我跟学佛的学生谈到要接纳自己、爱自己时,他们就会问我,这怎么符合佛法有关“无我”的教示,自我接纳的理念不就肯定了自我的存在?

事实上,当我们说“我如实接纳自己”,指的并非是去接纳一个善或恶的虚幻自我;而是去接纳我们对“自我”的看法、发生在当下的念想与感受。
我们将熟悉的希望与恐惧、批判和计划的种种想法都视为生命之流的一部分;以如此模式来接纳它们,反而让我们得以认清,经历其实与个人无关,也使我们得以从“视自己为有缺陷且受限的自我”的陷阱中解脱出来。



发现彻底接纳后的自在解脱


传统观念要我们力争上游,不断追求完美的境界,但心理学家荣格却告诉我们,心灵之道是迈向健全完整的渐次进程,与传统观念相反的是,我们不企图征服情绪的波涛,也不企图摆脱某个天生不清净的自我,而是转而拥抱此生的所有真实面貌——破碎的、混乱的、神秘或充满活力的一切层面。


由于培养了一种无条件且具接纳性的态度,我们不再与自己为敌,不再把那个狂野、不完美的自我囚禁在批判与不信任的牢笼中,相反地,我们开始找到使自己变得真实,且全然活在当下的解脱方法。


尽管在沙漠圣殿中稍有所悟的接纳经历,戏剧性地加深了我对自己的信任,但是整合这段经历却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回到位于美国东岸的道场之“家”后,我感觉自己仿佛能透过更清明的眼光来看待生命了,但直到两年后,我才真正准备好离开小区,小区里的男女老少是我修行的家人,舍弃他们无疑是个巨大的损失。
随着逐渐减少参与道场事务,我愈能清楚地看到,那里的生活强化了我追求完美、隐藏缺陷的习性。同时,由于不再像以前那么怀疑或在事后批判自己,于是我不再否认,道场的确隐藏了一些问题,这是过去我所不愿意面对的。我先生早就对道场的生活不再抱有幻想,因此我们终于决定,是该离开了。当我正式向老师告别时,他警告我,假使背弃这条灵修之道,我就会终生不孕;但是命运的安排却是,向大家宣布我们的决定并放弃灵修之后几天,我竟然怀孕了。引颈企望儿子纳拉扬的诞生使我欣喜若狂,而且也从没怀疑过离开道场的决定,但是,我还是有好几年的时间备尝“失去”的痛苦。
回首过去,我才了解到,佛陀的教法引导我度过了那段备受扭曲的过渡时期。当我逐渐脱离道场时,就已经开始阅读其他灵修传统的书籍了;当时我特别受到佛法的吸引,开始尝试佛法称之为“内观”的正念禅修方法。这个修持所依循的教法,教我们坦承自己所感受的痛苦,并提供了从中觉醒之道。
在先前的道场里,我们的禅修主要专注在培养宁静祥和、充满能量感和狂喜的状态,通常通过专注入出息或一句神圣的梵文咒语来静心。虽然这也是非常宝贵的训练,但我发现,在经历情绪起伏时,这些禅修顶多只能暂时掩盖我的苦恼,我其实是在强行操控自己的内在经历,而不是与实际发生的一切同在。而佛教的正念练习却教导我,只要保持开放性、允许经历的变化之流穿透我,当严苛的自我批评出现时,我只要认出这仅是一闪即逝的念头即可。这念头也许是个死缠烂打、定期造访的来客,但是,当我们了解它并非真相时,这是多么棒的自在解脱啊!每当我迷失在缺乏安全感或寂寞的感觉中,我发现,慈心与悲心的禅修每每引领我回到当时在沙漠圣殿中所感受到的仁慈温柔,我不再极力想要排除自己的创痛,而是学会了以关爱心来对待我所感受的痛苦。从那之后,这些修持逐渐带领我到达慈爱、开阔、具接纳性的觉性,就像是我的真实本性。
独修了几年之后,我去参加马萨诸塞州内观禅修协会的禁语闭关。我立即知道自己终于回到家了。在某天晚课的开示尾声,老师说的一些话深深打动了我,他一语道出长久以来我不断在挣扎对抗的痛苦的核心:“我们能接纳多少,也就能解脱多少。接下来的一段静默中,种种回忆袭上心头,我才发现,竟然有那么多生命经历是我过去极力排斥的。我感觉到自己过去筑起的高墙,隔开了那些与我不同的人、胁迫我的人,以及对我予取予求的人;我察觉到自己对生理不适、恐惧感和寂寞感的憎恶;我也发现,当我伤害他人、过于批判、执著或自私时,有多么无法原谅自己。
老师和大部分学生离开会堂之后,我留下来继续静坐,我想知道,一切边界都消融之后,单纯地感受生命流逝,到底会怎样。逐渐放松之际,我心中对以往感到痛苦、认为罪大恶极的一切,开始充满仁慈温柔,我了解到,以往对生命的抗争——从细微的自我批评到羞愧难耐乃至极度痛楚,都使我远离慈爱与觉性,而它们才是我真正的家。
自此之后,特别是陷入压力或自我批判时,我都会停下来问自己:“假设我能如实接纳生命,接纳当下这一刻,会怎么样?”最终,那川流不息的批判松开了魔掌,体内紧张的压力也逐渐消融了。每次我再度容许生命如实呈现,就会体验到“当前到来”以及“重新进入”之经历变化的鲜明感受。正如作家史托姆•詹姆森所说的:
世界只有一个,就是此刻压迫着你的这个,你也只在这一分钟活着,就是此刻这一分钟;而唯一的生命之道,就是接纳每一分钟,视之为独一无二的奇迹。
我们每个人都有能力学习彻底接纳。因为,清晰觉察与慈悲的态度,两者都是我们固有本质的表现。不过,由于我们往往很容易在迷惘中迷失自己,因此,我们需要诚挚的决心与有效的练习,才能使心灵觉醒。


图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后语:感恩宇宙万物,感恩阅读粉丝,希望大家在阅读后顺便点赞,以示鼓励!坚持是一种信仰,专注是一种态度。无论您有多忙,请花1秒钟的时间把它放到你的朋友圈!


无大志不成大事,

无大愿不成大业,

大志大愿成就千古伟业!


为了感恩你 关注我的公众号,特赠送你价值9999元的(天人合一宇宙真经)与(终极生命真相)高能量录音!还可以感召你进入红尘觉醒官方群,请立刻识别二维码加我为好友!

愿我们一起同修!

一起觉醒!

手机(微信)同号:15846988582

◆  ◆  ◆  ◆  ◆  


佛法是生死苦海中的慈航

每日为你推送最暖心的智慧故事

识别二维码请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