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达吉堪布
索达吉堪布

知来处,知归途

索达吉堪布 2019-11-15

亲! 等您很久了...

繁体 地图 目录 教程 说明

返回到上一页 存储网页 随机浏览


 

追思,那遥远的源头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这句话非常有名,也有不同的解读。

有人解释为“做事前先明确动机,并想清楚可能产生的结果”。其实,任何结果都能追溯到一个根本“因”,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因果”。如果人人都重视因果,那民众的道德自然提升,行为也会越来越淳朴忠厚,即“民德归厚”。

另一种常见的解释是,“慎终”指慎重办理父母的后事,“追远”指重视对祖辈亡人的祭祀、供奉。可能是“慎终追远”的观念深入人心,古人便有了为亡人立牌位等等的传统。

 

若无后世,何来慎终追远?

有人认为儒家根本不承认后世,我觉得这倒未必。如果儒家不承认,他们应该依教理遮破,并明确建立自己的观点,但我们并没有看到这一点。

有人把“未知生,焉知死”列为孔子不承认后世的证据,但这句话不等于不承认。从字面来看,他觉得“生死”非常深奥,而“生”就已经很难讲清楚了,谁又能把“死”说得透彻?单凭这一句能不能判定儒家不承认后世,这点值得大家观察。

不管儒家是否承认后世,他们都非常重视家庭关系,甚至会为家中亡人立牌位,定期祭奠。换个角度看,如果儒家不承认后世,他们也没必要强调这些形式,祭奠几十、几百年前便死去的家人。

因此,虽然儒家没有明确强调后世,但实际上应该是承认的。

 

墓地里,是否真住着鬼魂?

这也是为什么人们特别忌讳去墓地,甚至连一晚也不敢待。

《佛说灌顶经》中记载,阿难曾问佛陀:“人死后,灵魂会不会住在坟墓里?”

佛陀说:“亦在亦不在。”

佛陀解释到,有两种人的灵魂不会住在坟墓中。一种是生前造了大量善业,他们死后会直接转生天界或人间富贵之家。另一种是生前造了大量恶业,死后直接堕入地狱、恶鬼或旁生之中。而那些住在坟墓里的灵魂,生前经常处于无记状态,对善恶没有清晰的概念,因此造的善、恶业都不大。他们的灵魂会在坟墓中住很长时间,把遗骨执为自己;当遗骨变成精气时,又把精气执为自己;最后甚至附在树木、石头上,并一直待在那里。

 

对未知的事,当存敬畏

如果是修行人,晚上去住尸陀林、墓地,还是要多加注意,因为鬼魂一般会在初夜、中夜和末夜出现,这也是为什么修断法的瑜伽士在这几个时间有不同修法。

很多人白天信心满满地跑到尸陀林,有的搭帐篷,有的钻进小山洞,但晚上就不敢出来了,提心吊胆,甚至吓得打电话求助……

成都以前有一家招待所,开在墓地附近,很多当地人说,晚上路过时,经常能听到“昂昂昂……”的声音,以至于工人都不敢在那里施工。世界上有很多地方存在这种情况。

这些也许是真正的魂魄,也许是鬼神变出死者的形象、声音。对此,有些人完全不信,自认为了不起,结果到了那里也被吓出病,发生各种状况。

 

烧纸钱,到底有没有用?

佛教中更是有“慎终追远”的传统。例如为亡人念经、做各种善法等。在拉萨、安多和康区,每当开法会时,人们就会写下家中所有已经去世的祖辈姓名,请僧众为他们念经、造佛塔或者刻观音心咒,回向功德。通过这些方式,亡人就会得到利益。

《杂阿含经》中有这样一个公案。梵志婆罗门问佛陀:“对死人布施,他真的能得到吗?”

佛陀说:“如果这个人转生为入处饿鬼,就能受益。”

婆罗门又问:“如果没有转生为入处饿鬼呢?”

佛陀说:“如果他的亲朋好友中有人转生为入处饿鬼,也能受益。”

婆罗门再问:“如果没有转生为入处饿鬼的亲朋好友,又会怎么样?”

佛陀说:“即使这些众生没有受益,但因为你用善心做布施,自己将生生世世受益。”

 

除了哭,还能干点什么?

那我们应该怎样“慎终追远”呢?有两种方式。首先可以通过立牌位纪念亡人;此外,还可以在亡人骨灰的所在地插经旗、堆玛尼石、做擦擦等,并为他们念经、回向。

《大唐西域记》中描述了印度人的水葬、火葬、土藏、天葬等殡葬方式,还讲到“父母之殇,念诵初恩”,也就是通过念诵经文来报答父母的恩德,这也是“慎终追远”。

一般来讲,在面对父母、亲友离世时,即便再伤心、哭闹也没什么用。包括上师圆寂时,也没必要特别伤心。

 

听一曲无常道歌

克珠杰的传记里讲到,在宗喀巴大师示现圆寂时,以克珠杰为主的传承弟子们特别痛苦,以至于对念经等善法都失去了兴趣。后来他想,我们是修学正法的人,不应该跟世间人一样伤心绝望,应该观无常,继续闻思修行、弘法利生。

随后,他便写了一些追念宗喀巴大师的偈颂,我在出家前看过一些,里面的描述非常感人,例如日月坠落,世界陷入黑暗,心灵的怙主已经离开,从今以后再也见不到他微笑的脸庞等等。

当我们不得不面对上师、道友圆寂时,一方面要把他们的示现看作无常的教言,同时还要继承他的法脉,弘扬正法。

 

临终一念,至关重要

对于父母、亲人的离世,我们也尽量做一些善事,帮他们结生善趣。

上师如意宝曾讲过,如果一个罪业深重的人在临终时能把罪业作轻微想,他就不会被恶业所染。相反,如果一个人平日里修行很好,但临死时觉得自己罪业深重,乃至生起嗔恨心,那他一定会堕落。所以,临终时的心态非常关键,务必要将罪业作轻微想。

而一个业力深重、既不皈依三宝又不受持戒律的人,如果能在临终时皈依,很快也会解脱。《佛说灌顶经》云:“若有男子善女人等,临终之时得生此心,无不解脱众苦者也。”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临终时皈依三宝、持戒、忏悔、发菩提心、忆念佛陀,或是在利益众生的善念中断气,没有不从痛苦中解脱的。

 

像死过很多次那样

每个人都不得不经历死亡这一关,所以,我们应提前做好各方面的准备。

藏地有一个小故事,是一段父亲和儿子的对话。

父亲问儿子:“临终时该怎么修?”

儿子说:“我又没死过,不知道怎么修。”

父亲说:“这说明你的修行很不成功。作为一个修行人,应该像死过很多次一样,对死亡训练有素才行。”

修行人应该反复观修死亡,并为此做充分的准备。只有这样,面临死亡时才不会害怕、手忙脚乱,也不会意识不清。要知道,这一生除了正法,没有其他可以指望。很多修行人在命终时,即便身体正感受病痛折磨,但表现得十分平淡,内心安住在清净的状态,这就是修行的力量。

 

思念悠远,传于遐方

最后,作为虔诚的传承弟子,也应对上师“慎终追远”。麦彭仁波切圆寂于1912年,距离现在已经一百多年了,但我们每年都会召开纪念法会。今年也是宗喀巴大师圆寂六百周年,很多寺院都举办了纪念法会,以学修、研讨《菩提道次第论》做法供养,纪念上师。

我们将来纪念某位上师时,可以将他的教言整理成文集,出版、弘扬,这也许是最好的法供养和纪念方法。作为传承弟子,将上师传下来的智慧和悲心归于有意义的事,这也可以说是“民德归厚”。

摘自索达吉堪布讲《论语》

  未 知 死 , 焉 知 生 ?  
 ◆所有图片均为原创,版权归索达吉堪布公众号所有◆

点击“阅读原文”听《论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