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你我在这里
因为你我在这里

噶玛巴中文《心经》讲法席 · 40 · 答 ▹ 让我们执为实有产生错误认知的一般基础为何

因为你我在这里 2019-11-07

亲! 等您很久了...

繁体 地图 目录 教程 说明

返回到上一页 存储网页 随机浏览

▲第十七世法王噶玛巴《心经》墨宝▲

第十七世大宝法王噶玛巴

中文说《心经》


▽往期

·31·答▹ 修持空性的目的

·32·答▹ 处于五道菩萨各自所在修行状态

·33·答▹ 当「见到」空性时的状态是怎样的

·34·答▹ 经中所说“空”并非世间所认为的“空” 

·35·答▹ 是什么造成了我们的压力和痛苦

·36·答▹ 让心对无明有所感触 

·37·答▹ 如何藉由空性禅修瓦解三种常见的执着

·38·答▹ 阻碍我们见到空性的八种执着与误会

·39·答▹ 为何「了解空性」比「生起菩提心」更简单?

 经文部分构成 

这里将《心经》的经文分为八个部分,就是「序」、「时」、「眷属」、「因缘」、「问」、「答」、「顺说」和「随喜」这八个部分。


 正说经文 

· 经文原本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敦煌石室本

序分

正宗分

流通分

【答】

对治我执的修持

轮回的基础


五蕴、十二处、十八界


好,再来就是回到经文。不要乱说话。


所以刚刚我们整体的解释,了解了空性的方式之后呢,接下来第二个段落,也就是「舍利子!」到「无智无得亦无不得。」这个经文。


这个解释了我们要如何理解空性,换句话来说呢,如何消除我们的错误的认知之后。


接下来,我们要做什么呢?接下来观自在菩萨告诉我们,哪些东西是空性的,也就是说,我们会对哪些东西产生错误的认知。


尽管早上我们谈到了很多事情,刚刚有讲了一堆东西,观自在菩萨以「五蕴」,也就是跟我们最有密切关系的、我们自己的身体与心理两种存在作为基础,来告诉我们它们是空性的。


但是我们所执着的东西,其实有更多的分类,有很多,不只说是这几个东西而已。


所以在《心经》里面,把这些东西归类为六种:「五蕴、十二处、十八界、十二因缘、四谛、修行功德」这六种。


而这六种又可以归类为「一般的基础」和「特別的基础」。


前三种,也就是「五蕴、十二处、十八界」是「一般的基础」;而「十二因缘、四谛、修行功德」则是「特別的基础」。


再来经文当中说:

舍利子!是故尔时空性之中,无色、无受、无想、无行亦无有识。

无眼、无耳、无鼻、无舌、无身、无意。

无色、无声、无香、无味、无触、无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以前有一个人说,天天都在念经文,念《心经》,大家都在念,我们汉地也是,很多大乘修行者也都会背《心经》,以前西藏也是几乎所有的僧众都会背《心经》,西藏是那个长的《心经》,不容易背,其实刚开始佛教传到西藏的时候,僧众们吃午餐时,会为这些功德主清净信財,为他们做祈福,为他们念《般若八千颂》,以前这个西藏人就是有一点…..,怎么说啊,不好说,有点拚命吧!


他们居然中午吃完午饭之后,就为施主们念诵《般若八千颂》,是每天念喔,可能好几位僧人分开念。


后来,从印度来了一位大师,他看到这样情形说,太辛苦了,经文也很辛苦,传来传去弄来弄去,经文也会弄脏,人也会很辛苦,你们还是念《心经》吧!《心经》就是般若经的精髓,不用念八千颂。


其实我们以前藏地有这么样的习俗,就是把《般若十万颂》、《两万五千颂》、《一万颂》都会背诵起来,有这样的一个习俗。


所以我们大家都在念「无眼无耳无鼻」等等,所以有一个人听到就说:“你这样念,多辛苦,干脆你就说,没有头!”(众笑)


不然的话你在那边说,无眼、无耳、无鼻、无舌……,就觉得,不用说的那么辛苦,直接说没有头就可以嘛!(众笑)


五蕴,这里面谈到的五蕴,就是我们早上跟刚刚说到的五蕴,是构成我们自身存在的五个关键、或者五个因素。


十二处,就是指六种经验和六种外境。


我们凡夫会透过自己的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来追求外在的色、声、香、味、触、法六境。


所以呢,六识对六境,是在解释五蕴构成的我们,如何与外在环境接触,并且产生执着的关键。


同时这里将物质世界和心理世界做了一个区分和分类:物质世界分类成六种外境,心理世界就分类成六种经验。


十八界则是在刚刚谈到的六种经验和六种外境之上,加上眼睛、耳朵、鼻子、舌头、身体和心灵等等六种感官,也就是六根。我们的心理世界在体验物质世界的时候,就是透过这六种感官来进行的。


这样的六识,六境加上这六根,就成为了十八界。


所以,我们可以发现,五蕴、十二处、十八界,其实都是把我们刚刚谈到的物质与心理存在,做各式各样的分析和分类。


会有这么复杂的内容,这主要的原因是什么呢,是因为不同智慧程度的众生,有着深浅不同的理解程度。


例如,有些人听到佛讲五蕴,就能通晓心理和物质的关系,以及认知和经验的产生方式。


但是,有些人这样还不够,还需要多做一些解释才能了解,所以就必须讲得更细一些,才能会了解。例如分析什么是十八界等等,才能有一个比较粗略的了解。这是出自世亲菩萨在《俱舍论》中的说法。


所以为什么讲这么多,就是为了不同程度的众生,为他们了解心理和物质世界的关系,或者以及认识和经验的产生方式。


前面所说的这三种分类,也就是五蕴、十二处、十八界,都跟我们凡夫有着密切的关系,无论有没有修行,都会对这些事物有强烈的执着,所以这些被归类在我们所执着的「一般基础」,或者属于轮回的事物。


开示视频

Teaching Vedio 

大宝法王噶玛巴

中文《心经》讲法席

2016年8月

视频目录:第5-6-2集

法王噶玛巴之相关《心经》诵集

扫码恭领

视频语言:中文


▽编注内容▽

标题

*注释

Dharma Interconnected

系统|次第|清净|全面|解惑



2020噶玛巴心要语征集

推荐阅读

轻点标题

基础篇

甚深篇

实修篇

传承篇

问答篇


祈请文

义工篇

· 自利利他 ·

 


 全球亿万燃灯

Global Billions Lamp Enlightening 

【全球亿万燃灯】· 通启 · 第一篇 大众版

【全球亿万燃灯】· 第二篇 进行办法细则

【全球亿万燃灯】· 如何参与?领取【燃灯通行证 · LP 】

【全球亿万燃灯】· 第四篇 燃灯常识(1)如何如法供灯?

【全球亿万燃灯】· 《燃灯手册》




DharmaInterconnected

正法互联

碎片化系统闻思修

随身心灵充电宝


一切有为法 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 应作如是观

—《金刚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