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境 更多...

书名:纯净境界大师:顺境用力量 逆境用耐心

光大法师说:我们菩萨有六波罗蜜,其实只有四种法界,即布施、持戒、禅定、智慧。这种忍辱精进不是一种佛法,而是一种心理素质。他说:“你是六波罗蜜,你的能力和忍耐力是关键。所以尹光大师说,你要“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为。“我们练习的时候,你的心理素质就是你利用好自己的耐力和能力,一般都是这样。 我们以..

初学的人,先求在逆境里不动,然后再求在顺境里不动

八万四千法门,那是八万四千种不同的手段,修什么?统统修的是定慧,连我们念佛也不例外,我们念佛也是修的定慧。如果你的定不能断烦恼,慧不能破无明,你就出不了三界。你的果报在哪里?果报在人天两道,去享福去了,人天有漏的福报。多少人一生勤苦修行,落到这种果报。你们同修也有晓得,苏东坡是五祖戒禅师转世的,前生一..

外面所有一切境界,顺境逆境都是自己种习现行

「经云,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这是佛说的。这话是真话,「假使百千劫」,是真的,不是假设的。所造的业,业习种子落在阿赖耶识之中,阿赖耶是个仓库,藏在这个里面永远不会失掉,永远不会变质,这个事情很麻烦很麻烦!这是因,业因;遇到缘它就起现行,现行就是果报,这个果报你决定要受。由此..

顺境中把握当下是一种功夫,在逆境中活在当下更是一种境界!

一、计较的太多就成了一种羁绊,迷失的太久便成了一种痛苦。过多的在乎会减少人生的乐趣,看淡了一切也就多了生命的释然。二、在顺境中把握当下是一种功夫,在逆境中活在当下更是一种境界。固执己见,容易进入死角,产生心理压力,增添身心包袱。转变一个念头,容易使人柳暗花明,转变一个角度,则给思维留一点空间,转变一..

修行先从逆境,再修顺境

大乘教面讲的是原理原则,身见、边见,见取、戒取,我们中国人叫成见,从什么地方去练?日常生活当中。所以真正修行,感恩,感谁的恩?所有一切众生。先从哪修?一般是先从逆境修,然后再修顺境。逆境是处处都叫你不如意,都在那找麻烦,把你无始的那些傲慢、控制、有、对立,这些念头化解掉,怨亲平等。有没有怨气?给你讲老实..


呷绒多吉上师:不论顺境逆境,我们都要想到上师三宝

《佛子行三十七颂》讲记(145)讲述:呷绒多吉上师时间:2013年11月12号(藏历九月初十,天降月的莲师荟供日开讲)诸众恭敬遍荣誉,财物量等多闻天,然知世妙无实义,无骄傲是佛子行。  一个人非常富裕,各个方面都非常顺利的时候,不容易听得进他人的话。但是如果一个人遇到困难和痛苦的时候,你去为他做一点事情的话,会..

懂得用心方法方能随顺境

每个人都要走出自己的路,善财童子是修行人的榜样,他在伊舍那所参学完毕,听其推荐,继续向南参访第八参善友大威猛仙,一路随顺思维所学正行,起增长福力、散灭障碍、获得法藏等十个速疾心。每一参前言,都表达善财童子内心的殊胜境界。第八参只破七分无明。有的说明心见性了,境界有没有可能超过这个殊胜境界?生平无大志..

嘎玛仁波切:无论顺境逆境都要坚持修行

伟大的释迦牟尼佛早就告诉我们,这个世界就是这样,人就是活在苦里。一个人只要有情绪,就会有烦恼;只要有烦恼,结果就是苦。所以,佛陀讲的四圣谛“苦集灭道”里的“苦”,其实就是人的情绪。只要有情绪,就有苦,就是这么个概念。一切都是我们的“心”造作、拼凑、和合出来的,而这样的一切存在,都是无常的。人们就像住..

顺境和逆境哪个有利于修行?

达真堪布在逆境当中,我们容易发现问题,也容易转念。比如有人打我骂我,稍微有点修行的人,他能够发现,这个是自己的问题,自己造的业,我不应该嗔恨,不应该跟他计较,应该给他发慈悲心。这样就可以转为道用了。如果逆境当中受影响,也很容易发现。比如有人骂我打我,我没有把握住心态,去嗔恨了,去报复了,我们就容易发..


印光大师:顺境逆境,不忘往生西方

顺境逆境,不忘往生西方当时时努力,若能念念在道,随忙随闲,不离弥陀名号;顺境逆境,不忘往生西方。印光大师精要法语古人云:人身难得,中国难生,佛法难闻,生死难了。我等幸得人身,生中国,闻佛法。所不幸者,自愧业深障重,无力断惑,速出三界,了生脱死耳。然又幸得闻我如来彻底悲心所说之大权巧、异方便、令博地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