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静 更多...

净土佛法:佛教徒的目标是保持内心的平静

摘自《楞严经》讲座 现在我们每天念佛。念经有什么用?念佛住西天。你走了吗?我不能去。为什么?不分心就有资格去西方极乐世界。不只是念佛生西方极乐。只有一心念佛,才能生入西方极乐世界。所以,念佛的目标应该是保持内心的平静,这一点在经文中给我们解释得很清楚。老老实实更方便,老老实实更方便。功夫是一片诸圣..

盛宴大师:平静心态的方法

我能做到吗?万一失败了呢?别人会怎么想?让压力去任何它来的地方. 人的习惯是:从小就爱放松,讨厌工作,讨厌吃苦,喜欢快乐。只有意志力很强的人才能从这种习惯中解脱出来。面对外界的问题,有的人带着责任感去处理,有的人带着恐惧,有的人缺乏安全感。恐惧、不安全感、过度的责任感加在一起就是压力。 恐惧的来源..

如果你知道什么是不正常的,你就会平静下来

多吉先生说:(166) 佛陀说一切都是无常的。 如果每个人都能有深刻的理解,他们可以解决许多纠缠不清的问题。 大多数人认为一切都是长期存在的,佛陀说它们中没有一个是永久的,包括人类。 一个人的寿命只有一百年的历史。他们中没有一个是长期的。 当前的地位、名望和财产也是瞬间的变化。 如果你明白无常的真理和无常..

嘎玛仁波切:心不平静,是谁造成的?

导语:因为我执,八种业风,随时会让心动荡不安。千万不要高估自己面对八风的能力,少点执着,多点智慧,才有可能不随八风飘荡。心与外界接触时,会不断生起念头和情绪,就像海浪一样翻涌。但无风不起浪,心海生起了浪花,代表有风在吹,那什么是风?就是感官对外在的认知感受。八种最典型的业风,是利、衰、毁、誉、称、讥..

阿姜查尊者:有正见心就安,看清实相,就有平静

摘录自阿姜查尊者《森林中的法语》我们为什么会有嗔?因为错误的想法与知见;为什么会有痴?因为无明;为什么会有贪……错误的见解带给我们痛苦,让我们无法安心。只有正见才能令我们心安,唯有见解正确,才能心安理得,不会有贪、嗔、痴。因为你已经看见它们的过患,不会再紧抓着它们不放。恶念还是会生起,但是你会懂得放..

是心地平静,不是说面孔平静,佛法是活泼的,不是死呆板的

在我们念佛法门也讲求这个,我们讲伏烦恼,没有断。用什么伏?用这一句佛号把我们的妄念伏住,能够伏住,这叫功夫成片,这是带业往生基本的条件。这一句佛号如果念的得力,得力就是能把烦恼控制住,不让它发作,这个就有能力了。如果佛号虽然念,还是控制不住,喜怒哀乐都控制不住,这个虽念,没有功夫。能不能往生?靠不住。..

我读《金刚经》的心得:不会再从噩梦中惊醒,让我越来越平静

慧贞师兄心得体会 第四篇今日执笔记下的感受只想告诉师父和菩提心师兄,慧贞不是量小女子而是胆小女子… 自懂事以来就知道自己胆小如鼠,连打雷闪电也会吓得心惊胆战的,记得那是高中的一个暑假(为了让自己接受更好的教育,自初一开始父亲就将我送到离家乡二三百公里外的广州读书,十年学业有成了才回本市工作)我..

守护安详,情绪平静、安详、放松

要使我们的情绪平静、安详、放松,难度并非很大,最大的是在于如何保持。本来我们的心理空间很宽敞、清醒,但由于从小一直收集各种情绪垃圾,再加上没空去打扫清理,垃圾越积越多,人也就越苦恼。若你能抽时间清理一下心理垃圾,就一定会得到真正的放松和享受。我们必须要体悟正面,同时也要认识负面,在正面和负面的争论之..

如瑞法师:修行,让躁动归回于平静

人常常有一种冲动:我一定要到什么地方去看看!实际去了以后,心从妄想躁动到平静以后,可能不由地一声感叹:哦,原来是这样!所以在宋朝的时候,苏轼大学士作过一首诗:“庐山烟雨浙江潮,未至千般恨不消。到得还来别无事,庐山烟雨浙江潮。”第一句和第四句是一模一样的。他就是形容当没有去看过庐山美丽的神秘的烟雨,云雾..


她的一份宽容换得所有人的平静

编者按:自己犯了错误应该怎么办?别人犯了错误你要如何对待?原谅自己的过失而不放过别人的过错吗?请看今天的《佛教故事》,这种原谅自己却不原谅别人的行为是一种软弱的表现,我们每个人都有犯错的时候,并会因为犯错觉得不知所措,心怀忐忑,希望对方能原谅自己,不希望被别人看不起。所以就要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