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生死书,如何看待“死亡”这件事?

2020-03-25 佛教故事

Hi 陌生人你好!

繁体 推荐 纠错 目录 说明

返回到上一页 存储网页 随机浏览

在上海玉佛禅寺举办"生死研究与临终关怀"国际学术论坛期间,中国维吾尔族学会名誉会长、静济僧大学大乘佛教研究所所长郑振光翻译了"藏书生死",提示:这是一场可以帮助你解决终极问题的谈话。视频8分钟,包含仁慈而清晰的珍贵关怀。

您如何看待“死亡”这件事?

郑振煌:生死大约可以分成三个层次,一般人只注意到外在世界的生灭,不能接受自己身体的生死。如果有修行佛法的话,就可以看到自己身心五蕴的生死,因而了解身心五蕴的无常、虚幻,解脱烦恼、痛苦、执着,大乘佛法它强调的不是外在世界的生死,不是身体的生死,而是内心的生死,经常观照自己的起心动念,就是生死。

我们要了解起心动念是我们真如性起用,因而从心的生死观到不生不死的佛性,如此,就是大乘佛法的殊胜处,明心见性,见性成佛。

死亡初见:为何过世的人要去苏州卖鸭蛋

郑振煌:大约是小学五六年级,就遇到外祖母的过世。当然,那个时候不知道生死是怎么回事,只是感到好奇:外婆到哪里去了?大人都告诉我们,外婆到苏州卖鸭蛋了。为什么到苏州卖鸭蛋呢?因为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到苏州,就是祝福她到天堂、到极乐世界去了。尤其在台湾,都是这么说。如果有人往生,就说他到苏州卖鸭蛋。

后来慢慢到长大,也陆续有亲友过世,那时的感觉是不会痛苦,因为已经学佛多年。我们都用念佛的方式祝福他们,在他们断气前后,我们都是24小时念佛,日夜不停守在长辈的身边,祝福他们。

后来又认识了更多佛法,尤其翻译了《西藏生死书》,对死亡有更彻底的了解,知道死亡在西藏人看来,是非常光荣的时刻。因为只有大转变,我们才有大机会,升到好的地方。我们现在是人,我们没有办法到天堂,可是在死亡的那一刻,是大转变,只有变好变坏两个途径。如何变好?就是生前多修行佛法,对三宝有信心,多修行发愿。如此在死亡的时候,就不是一种悲哀的事情,而是迈向佛的净土,迈向成佛的坦途。

《西藏生死书》是否存在误读的现象?

郑振煌:很多人是读不懂。因为里面涵盖了佛法的所有道理,从最浅的声闻教法,一直到菩萨教法,再一直到佛圣教法。它也含摄了种种的禅修方法,显教的,尤其是西藏密法的修持。

很多人可能是因为读不懂而有误读的地方,但多少都能够从中得到反省,来观照死亡这回事,因而更能接受死亡。把死亡当作是转变的契机,是反省的开始,是一个注意观照自己生命价值、生命意义,从而晓得此后如何过日子的一个觉醒的开始。

下一篇:佛教看人之生与人之死的态度

如果觉得资料对您有用,可随意打赏。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发表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