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止观总摄一切的禅法?

2015-02-09 佛学入门

Hi 陌生人你好!

繁体 推荐 纠错 目录 说明

返回到上一页 存储网页 随机浏览

广义的内观禅法,它实际上包括一切禅观,主要在降伏我们心灵内在的烦恼、缠缚,进而改善身心的境界。虽然在经典之中,并没有明确地说明内观禅法的内容,但是在现代普遍流行的说法当中,则常以“四念处禅法”的修持方法,来代表内观禅法的主要内容。

在佛教的禅观修证当中,由于缘起方便的不同,在禅法名相之间,常会有相摄、相生的现象,修学者如果能够理解其中的因缘分野,就不会偏执于一处,而不能会通。

佛教的禅观修证中,常以“禅”来总摄一切修法。但禅在广义上,代表一切禅修法门;在狭义上,可能涉及的是初、二、三、四禅的修证境界。而修证禅法,有两支重要的支柱,则是:“止”与“观”

止(奢摩他)与观(毗钵舍那)的修行,能使我们修证成就定力与智慧,最后能让我们在止观双运、定慧等持的圆满中,获得了殊胜究竟的无上道智,而这也可以说是禅法修证的完全圆满。

由这个观点看来,所有禅观的法门,无不是止、观的法门。所以天台宗的智者大师,就以止观总摄一切的禅法门,将佛法的修证建立为三止三观的法门。并且写下了《小止观》、《释禅波罗蜜》(次第止观)、《六妙法门》(不定止观)、《摩诃止观》(圆顿止观)来论证他的看法。

同样的,在现在流行的说法中,内观禅法、四念处法门与毗钵舍那(观),也似乎有同义化的倾向。而这种现象的产生,是与现在南传大师教法的弘传有关,当然是极好的因缘。现在借着这个机缘,将这几个禅法名相的异同,做简单的解说。

佛陀自始即十分提倡止观的法门,他在《杂阿含经》卷三就曾说:“比丘禅思,住内寂其心,精勤方便如实观察。”

其中“住内寂其心”属止,“精勤方便如实观察”属观,而止观是属于禅观思维的法门。

另外在同经卷十七中又说:“修成于止,终成于观。修观已,亦成于止。谓圣弟子,止观具修,得诸解脱界。”

这里说修止是下手处,最后以观而成就。但是修观之后,也同样成就于止。所以止观具修的境界,能得证解脱。这是说明虽然先止后观,但是修观之同时摄止,而止观双运的境界,才是解脱的契机。

而在《中阿含林品自观心经》第三中说:“比丘不得此善法,为欲得故,便以速求方便,觉极精勤,正念、正智忍不令退。彼于后时,即得内止,亦得最上慧观法。”

由以上所引的经句,我们可以知道止、观法门的重要性。

事实上,大部分的经论说法,多是先止而后修观。但是我们应当了解,止观修学是十分长远的历程。因此,当我们修止之后,以息灭妄心而生起的定力来修观,以产生智慧时,并不能舍弃前修的定心,否则不只定力消失,而慧观也就必然无力了。

因此先修止而后观,最后止观双运,定慧等持,这是理论上的次第。但在实修上,常会碰到在修观之时,无法摄持原有的定力,所以须要回修原来止法的情形。

因此,常有先修止而后观,修观之后又再修止的情形,最后才能达到止观双运的境界。

下一篇:「法会」的原意究竟是什么

如果觉得资料对您有用,可随意打赏。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发表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