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无量寿经(第116-120集1998-2006年)

2019-08-30 佛教经咒

Hi 陌生人你好!

繁体 推荐 纠错 目录 说明

返回到上一页 存储网页 随机浏览

大乘无量寿经(第一一六集)2001/3/24新加坡净宗学会档名:02-034-0116

诸位法师,诸位同修:今天是我们在这个地方第一次讲经,是因为居士林的道场现在正在进行改建的工程。这个工程,李会长告诉我,大概需要两年半;我们此地这个临时道场,也就得要使用两年半。虽然是临时搭的篷,昨天我到这边来看,我觉得很满意;空气也很流畅,也比居士林的讲堂好像还舒适一点,我想大家都会有这个感觉。不过,可能在录音、录像会受到一些干扰。所以我就想,我们做几次试验,慢慢再想方法改进。所以我们今天晚上讲一个半小时,然后我要来看看这个录像的效果,研究怎样来改进。

我刚刚来之前,看了一卷带子,是前天在香港录的,就是「韩馆长往生四周年纪念」。是三月五号我们在澳洲录得不圆满,所以在香港重新录一个带子,我看了一下,还能过得去,所以这一卷带子,可以把它做成光碟流通。我们修学、弘法、教学基本的概念,都在这个带子里面报告出来,对於介绍我们这个团体、介绍我们的活动会有一些帮助,所以这个带子可以流通。

请看经本二十九页倒数第二行,「圆满成就第九」:

【佛告阿难。法藏比丘。修菩萨行。积功累德。无量无边。】

我们上一次讲到这里。今天我们接著看:

【於一切法。而得自在。非是语言分别之所能知。】

我们看这一句,这一句是前面一句的结果。『於一切法,而得自在』,不容易!「一切法」,不仅是佛法,世间法,世出世间一切法都能够得大自在,这不是普通的果报,是究竟圆满的果报,这是如来果地上的境界。当然是一切众生包括我们自己在内,一心向往、一心希求的。我们要问:到底能不能求得到?我告诉同学们,答案是肯定的,决定可以求得到,问题在於我们自己肯不肯求。「佛氏门中,有求必应。」但是要求果报,必须要懂得道理,如理如法的求,我们讲合情、合理、合法,没有求不到的;如果违背了道理,错用了方法,这个果报就不能现前。世尊在楞严会上说:「因地不真,果招迂曲。」绝对不是有求而没有感应,我们一定要有真实的因地。

前面教导我们「修菩萨行,积功累德」,实际上就是「修菩萨行」这一句,果报才能「於一切法,而得自在」;这两句的意思,我们应当多说说,与我们的关系太大了。佛在《楞严经》上讲,末法时期,法弱魔强,「邪师说法,如恒河沙」。哪些是邪师,哪些是邪法,我们要认识清楚。尤其要认识自己:我自己所修的是正法,还是邪法?袁了凡先生在《家庭四训》里头讲得好,他虽然讲的是善与恶,我们可以用这一个原则来观察一切法的邪正,来检点我们自己修学。

佛法里面「正法」,有正中之正,有正中之邪,有邪中之邪,有邪中之正,我们不能不知道,不能不辨别。我们今天因缘殊胜,得人身、闻佛法,尤其是闻到世尊无比殊胜的大法,《大乘无量寿经》。法是正,我们用什么样的心来学?如果我们用真心、用正心来学,那是正中之正。如果我们心不正,还是夹杂著自私自利,夹杂著名闻利养,夹杂著贪痴慢,这就变成正中邪;要想在这一生当中得到这样殊胜圆满的果报,那就难了。

会长跟我们的总务李居士,最近他们访问中国,也是前天才回来,告诉我访问中国的状况,我们听了之后,真的是悲欣交集。再看看整个世界社会的动荡不安,我们有没有真正的引发觉悟的心?怎样消灾免难,怎样自度度他,这是我们不能不思考的。我们今天这个法缘得来非常不容易,邪与正一定要有能力辨别。这些道理,我们在讲席当中常常说。虽然常说,说起来诸位都有相当深刻的印象,都懂,甚至於也会说,可是境界现前,老毛病、旧习气又发作了,它不起作用,这个事就难了。怎样教我们能够得到佛法真实的受用?这要不是真正用功夫,是做不到的。

佛法的修行,佛只能够教导我们,不能帮助我们修行。佛教导我们修行,「修行」两个字的意思要搞清楚:修是修正,行是行为,我们的思想、见解、言语、行为错误了,把这些错误的行为修正过来,叫做「修行」。学佛能够落实到这一层,你才会有受用。如果不能落实到修行,你会读经、你会讲经,会讲不能行,这个没有用处的,与断烦恼、证菩提、了生死、出三界毫不相关,这一点要懂!

我昨天回来,晚上有一位居士来看我。他说他最近访问我们净宗学会,看了我们同学的教室、宿舍,他告诉我:「在宿舍里头看到许多同学被子都没有叠,起来之后就摆在一边。」人家瞧不起!你在讲台上经讲得再好,你的私生活比一个普通的凡人都不如,怎么能教人对你尊敬?经上教我们「修菩萨行」,什么叫菩萨行?菩萨的生活行为是所有一切众生最好的榜样。所以我常讲,我们起心动念、生活行为,可不可以做为社会大众的榜样?我们起床,被子往旁边一丢,这能给人做榜样吗?你觉得这个样子好吗?衣服脱下来,也不必挂在那里,随便一丢;吃了饭,碗筷可以不洗。使我想到,「邪师说法,如恒河沙」,邪师在哪里?我们这种行为就是邪师。讲经说法学会了,将来在外面讲经说法,我们自己就是邪师,邪师不在外!我们听了很难过。

这是不是我们教学的失败?我不承认我失败,为什么不承认?因为我没有教学。我教学了才算失败,我没有教学。现在这个时代,佛来了也不能教学,为什么?现在讲民主自由开放,谁听谁的?儿女不听父母的,学生不听老师的。今天社会大乱,乱在哪里?伦理没有了!什么是伦理?伦理是社会的秩序,是人与人的关系,夫妇关系、父子关系、兄弟关系、君臣关系、朋友关系,中国这五伦是讲人与人的关系。这个人与人的关系不是圣人制定的,你要说这是孔老夫子制定的,你错了!不是的。谁制定的?没有人制定,这是天然的关系,完全与自性相应的关系,我们称为「天道」,天然之道!自然之道!大圣人他们明了,他们为我们说出来而已。

所以我们要懂得,我们为什么把这个本善、本真丧失掉?我们是凡夫,非常可怜,经上常讲「可怜悯者」,可怜悯的人是谁?是我们自己。什么地方可怜悯?没有接受圣贤的教诲,从小没有人教我们。我们不是天生的圣人,哪有不被社会习气染污的道理?从小长大,耳濡目染,把我们的本性迷失了、本真迷失了,起心动念、言语造作都是罪业。所以我们在社会上纵然是好心帮助人做好事,处处都会遇到障碍,不得自在;这是什么缘故,我们自己一定要清楚、一定要明了。根由到底从哪里发生的?我们处在今天的社会应该怎样去修学、怎样去做人?我希望我们在家同修,我们爱护这些年轻法师,希望你们有空的时间,也到他们宿舍去看看。他们被子没有叠好,帮他们叠叠;哪个地方零乱的时候,我们大家帮他收拾收拾。我们磕头作揖希望他成就,希望他将来能够做社会大众的模范,希望他能够教化众生。

我们要认真反省!在新加坡这个生活,超过释迦牟尼佛当时几十倍都不止!我们想想,我们能对得起释迦牟尼佛吗?能对得起历代传法的祖师吗?从前修道的人,不要说是出家人,在家人心地都清净,妄念都少。我们一天到晚胡思乱想,心不在道!要多多的反省,不要再造罪业了!佛经上的话,句句都是真实,没有一句是假话,「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佛告诉我们:「施主一粒米,大如须弥山。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还。」我们有没有天天把这个话去想几遍?我们这一生不能成就,除了堕三途之外,将来还要还债!一饮一啄都少不了,因果通三世。

学佛修菩萨行,从哪里修起?净业三福头一句就教我们,「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这四句话我们想想,做到了没有?我们从中国来到新加坡,父母不在身边,怎么孝养?你的道业、学业、德行,社会大众的赞叹,那就是孝养。我们有没有做到?认真努力的修学,开悟了、证果了,往生了,作菩萨、作佛了,这是孝养,这是真正的孝亲尊师。从什么地方学起?佛讲得非常具体,从十善业。

「不杀生」,不但不能伤害一切众生的生命,令一切众生因我而生烦恼,我们就错了。我们有一念损坏别人的念头,都是属於杀心;你虽然没有这个行为,你有这个念头。在大乘戒里面,有这个念头就破戒、就犯戒。小乘戒是论行为,你没有这个行为、有这个念头,还不犯戒;大乘戒是论心不论事,你有这个念头,你就破戒、你就犯戒。所以我们想一想,佛是怎么教给我们的?我们应该怎样去修学?我们恶意毁谤人、陷害人,有意无意去障碍别人,都是属於杀戒。

戒行,诸位读《四分律藏》你才晓得,愈研究愈细密,愈难持。但是古来的祖师大德们,不论是哪一宗、哪一派,他们是再来人,无不教人从根本修;从根本修,抓住修学的总纲领。根本修,从哪里修?从心修,从起心动念处修,就是世尊在《十善业道经》里面跟我们说的总纲领:「昼夜常念善法」,我们的心善;「思惟善法」,我们的思想善;「观察善法」,我们的言行善;「不容毫分不善间杂」。我们在顺境、在善缘,善缘就是与一切善人相处,我们要修善,这个比较容易;别人对我很善,我报答别人也善。在恶缘里面,环境恶劣,都是恶人,我们还是要用真诚至善待人接物。别人毁谤我们,别人陷害我们,我们晓得,那是误会,那不是他的本性,他的本性是善的;那是误会,他对我不了解。如果真正明白、了解,我相信他绝对不会侮辱我,绝对不会毁谤我,所以从误会产生的。甚至於他杀害我,像忍辱仙人被歌利王割截身体,一个恶念都没有,为什么?忍辱仙人知道歌利王对他误会,不了解事实真相,所以造成这种遗憾。如果他要是明了事实真相,歌利王决定对忍辱仙人顶礼膜拜,向他求法,这是一定的道理!

所以对待逆境、恶缘都不变善心、不改本善,我们的修行功夫才得力。遇到别人陷害我们,找我们麻烦,我们就有怨恨心,那你还是凡夫,不管你修得怎么好,你没有功夫,你的经念得再多、念得再熟,没有用处,境界现前你跟凡夫没有两样,你还是用的轮回心,造的是轮回业。功夫得力要在这里看。确确实实在任何境界、任何环境里面,都能保持纯善不变的心,你的功夫才算是得力,这样的功夫念阿弥陀佛才能往生。你要问我:往生什么品位?我告诉你,品位不高,生凡圣同居土。因为这个功夫在我们净土宗讲「功夫成片」,算是你有成就,你的烦恼能伏得住,烦恼并没有断;你功夫得力,能伏住,这种人念佛肯定往生。你没有这个功夫,你一天念十万声佛号、念二十万声佛号,都不能往生。这个话不是我说的,古大德讲「喊破喉咙也枉然」,为什么?口善,心不善、行不善,不能往生。起床的时候被子没有叠好,不能往生,不善;西方极乐世界个个都是善人,你起床被子都不叠,你不够资格到极乐世界去。不要以为这是小事,小事就误了你往生的大事!点点滴滴都要做社会大众的好样子,你才能往生。

记住,释迦牟尼佛为我们介绍极乐世界是什么世界?「诸上善人俱会一处」。什么是上善?就是《十善业道经》佛说的标准,「昼夜常念善法,思惟善法,观察善法,不容毫分不善间杂」,这就是上善。我们修自己,不是为的别人。真正希求这一生到极乐世界去,那我们就不能不真干!差一丝毫,你就去不了。所以念佛的人多,往生的人少,原因就在此地。往年我在台中求学,李炳南老居士常讲:「一万个念佛人,真正能往生的,二、三人而已。」这一句话给我们很高的警觉:我是不是这一万个人当中的二、三人?所以才说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这些大德们讲的话都是真话,都是利益我们的话,我们不能够错会意思。

「不偷盗」,还有丝毫占人便宜的念头,你还是个盗心,你的心不清净。不淫欲、不邪淫,只要有丝毫念头还在,你就出不了欲界;六道里头欲界出不去,你怎么能往生到极乐世界?口业,最容易犯的。所以佛在《无量寿经》把口业放在头一条,「善护口业,不讥他过」,然后才说善护身业、善护意业。从它的排列顺序,我们就晓得佛的苦口婆心。我们跟一切人往来,还有没有妄语?还有没有存心欺骗他?还有这个意思,还有这个行为,我们错了。为什么做的事情不敢告诉别人?当然,你做的事情不体面、不光明,才不敢告人;如果自己心地、行为光明磊落,哪有不可告人之事?诸佛菩萨心地光明磊落,清净平等,这是本善,自性本来就如是。学佛没有别的,恢复本性而已!

两舌,挑拨是非,这个罪过非常非常严重。一个团体,和合团体,往往被这种人破坏了,在里头造谣生事,专门说是非,有些是有意的,有些是无意的,不管你是有意、是无意,你破坏这个团体,你的罪过就重了。我们遇到这些人怎么办?古德教给我们,「闻人之恶」,人家在那里讲坏话、在那里批评人,「如闻父母之名,耳可得闻,口不可言。」这是古人,这不是现代人。知道古人对於父母的名字不敢称,避讳,这是对父母的恭敬。现在是民主自由开放,没有了。父母的姓名,儿女也随便叫。「你爸爸叫什么名字?」「我爸爸叫…。」连名带姓的说,古时候不可以!古时候就是公务事情也是说上什么字、下什么字,要用上、下分开,这是表示敬意。但是这精神、意义我们要懂。别人在挑拨是非,我们听到这些话,我们耳听到了,决定不可以传言;最好听到这些话,立刻就回避,走远一点,不要再听见,这个好。

我们自己处事待人接物,如果不懂得这些道理,不知道慎重行事,往往自己造许许多多罪业自己都不知道。破坏一个僧团、一个佛教团体的这种罪过,堕阿鼻地狱!这是佛在戒经里头不知道反覆说了多少遍。别人做错事情,他有他的因果责任,他堕落是他的事情;我们听到、见到了,口里面再到处乱说,他堕地狱我跟他一道去,这是糊涂到所以然!不是聪明人。聪明人哪里去干这种傻事?僧团如是,不是佛教团体也应该如是。挑拨是非总不是一个德行的事情,是缺德的事情,何必要去做?我们中国古人有一句话说得好:「来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我们遇到这种人要特别谨慎,为什么?他会说别人,在我面前说别人的是非,肯定他在别人那儿会说我的是非,我对他一定要保持远距离,「敬而远之」,这是君子,我对他尊敬,我对他保持远距离,尽量减少造业。现在这个社会,制造事端的人太多太多了,所以天下大乱,灾难频繁。谁造的?就是这些人造的。所以我们要小心谨慎,这些人当中有没有我在里头。

恶口,说话粗鲁,叫别人听了怀恨,对自己也会造成不利;你办什么样的好事,没有人帮助你,你跟人无意当中结的恶缘结得太多了。绮语,花言巧语骗人。口,四种过失决定要戒除。意里面,悭贪、恚、愚痴,更要想方法断掉。佛教我们用什么方法断贪痴?佛教我们用戒定慧。戒律,它的精神就是守法,无论做什么事情决定要守法。守法里面第一个,要守国家之法。《璎珞戒经》,佛教导我们不漏国税、不犯国制。由此可知,一切众生总想尽方法能少缴一点税,这就是偷税的心,所谓是现在人讲的「走法律的漏洞」、「逃税」。佛不是这样教我们,佛教导我们要老老实实的纳税。不犯国制,决定不犯国家的法律,不违背国家的法令规章。所以持戒能断悭贪,禅定能破恚。恚这个心是极度的在动荡,我们要用定功把这些妄念息下来,把这个忿怒息掉。智慧破愚痴。

佛把这个方法教给我们了,我们要如何落实?落实的方法很多,所谓是「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法是方法,门是门径,无量无边的法门,无非是落实戒定慧三学而已。我们今天修净土的同学,我们是用念佛、用读经,用这个方法。入门一定要从学习下手,入门要学教。读经、研究经典,经典里面每一句、每一段,它的道理、它的意义、它的教诲,我们都要明了,都要记住。在日常生活当中,起心动念要用经典里面的道理、教诲来做标准。我动这个念头合不合道理?不合道理,这个念头立刻要打消,错误的。我说这个话符不符合经典的教训?我该不该说?我这个事情应不应当做?统统以经典来做标准;与经典相应的是善,与经典不相应的是恶。

经典的作用是什么?绝对不是念给佛菩萨听的,他才不要听这些。我们学习经典、读诵经典,真正的作用,是用它来修正我们的思想、见解、言语、行为,是这个用处的,这才不迷信。绝对不是说念这个经佛菩萨就喜欢,念给他听,今天造了再多的恶业,回去念几遍经,佛菩萨就原谅你了,就消了你的罪业,那是自欺欺人,决定没有这个道理。经论是修正我们思想、见解,戒律是修正我们言语、行为的,我们要把它的作用搞清楚、搞明白。

一定要记住,人生在这个世间太短暂了。《八大人觉经》一开头,佛就说:「世间无常,国土危脆。」我这一次在香港讲经,我面对著听众,我非常感慨的说,我第一次到香港讲经是一九七七年,二十五年前,那个时候那些听众一半都不在了;我到香港去的时候认识的这些法师,那些法师今天也一半不在了,过世了。想想当时讲经那个状况,真的就如同昨天一样。一百年很短暂!真的是一弹指、一刹那就过去了,何必在这一生当中造作罪业?

聪明人、有智慧的人,要记住佛在此地给我们讲的「积功累德」。为什么?功德是你带得走的,这是真的。多做好事,尽心尽力替社会做些好事,替众生做些好事,这都是你能够带得去的。哪些是好事?穿衣、吃饭、铺床都是好事。不要认为:「这是小事情,这是我自己的,与别人不相干。」你就错了。你如果真正懂得大乘佛法,知道我们起心动念、一举一动周遍虚空法界,这是真的,菩萨明了,今天世界上一些大科学家他们明了。我们动一个念头,这个心里头都有波,波动。我们说话,音声的波动,我们的动作也同样有波动,这个波动都是周遍虚空法界。你要说是对别人、对社会、对众生没有影响,错了。所以,我们任何一个举动,一个真正学佛的人,自己心里很清楚、很明白,要对社会,要对这个世界,要对虚空、对法界负责任,我们这一生的道业不难成就,你是个真正觉悟的人,真正明白的人。真正觉悟、真正明白,这个人叫菩萨;不明白、不了解,那是凡夫。

我们把话说回来,现在我们修行头一个关口,现在人讲「瓶颈」,头一个瓶颈没有办法突破,所以不管怎么修,可以说毫无进步。这头一个关口是什么?自私自利。《金刚经》上讲的我相,「我见」、「我相」,大小乘经里面讲的「我执」,见思烦恼里面讲的「身见」,这一关口不能突破,我们的修学,无论你怎么用功,你在佛门外没有进门。你要知道,放下自私自利,真正做到《金刚经》上无我相、无我见,你才跨进佛门,你才是入佛门;你这个关口不能突破,你是在佛门之外,你没有入门。这是实话,一点都不假。佛门之外,你怎么能成就?你怎么可能有进展?所以我常常劝导同修,你们要想真正有成就,必须放下自私自利。

大乘的方法比小乘高明,真的是高明太多了;大乘教我们把这个念头转换,把这个念头改过来。过去念念都是为自己,现在觉悟了、明白了,念念为众生,念念为社会,念头转过来了;一转过来,你就入门了。虽然转过来了,过两天又回头了,又自私自利了。这个不怕,为什么?你是凡夫,习气很重,总是在这个关口进进退退,不知道进进退退多少次,才变成不退,真的把脚跟站稳了。所以那个进进退退是好现象,千万不要以为:「我还是要退心,算了,不学了!」那你就一退到底了。这个东西就如同逆水行舟,要进退多少次,你脚跟才能站稳;站稳之后,就一帆风顺。这个难关非常非常不容易突破,但是不突破不行,不突破不能成就,非突破不可!要在这里下功夫。

学讲经不难,你们在这里的同学,跟著我在一起,你们都亲身体会到。我过去在台中跟李老师学讲经,花了多少时间?跟诸位说,一个月。一个月还是什么?一个星期上一次课,五次课。现在我们天天上课五天,这有什么难?难在怎么样把自私自利放下,这个太难!这就不是短期的功夫。我初学佛的时候,第一个老师是跟章嘉大师。章嘉大师头一天就教我这个,看破、放下。他给我六年时间,不容易!我六年的时间就是进进退退,有没有站住脚?还是没有站住脚;不过是进得比较多、退得比较少,感应就现前。我告诉同修,我真正能把脚跟站稳,不再往后退,三十年的功夫!所以我不是上根人。看看古来大德,人家三年、五年就成就,十年、八年就成就,二十年、三十年成就的是有,少!我们搞得这么久才站稳脚跟,实实在在不容易。为什么?今天社会诱惑的力量太大。这个诱惑就是魔障,魔的力量太大。你睁开眼睛看见的,你耳朵所听的,你所接触到的,全是魔障。

什么是魔障?全是增长你贪痴慢;凡是增长贪痴慢的,统统是魔障。他不是帮助你清净心增长,不是帮助你平等性增长,他是帮助你贪痴慢,帮助你造作一切恶业,帮助你迷惑颠倒,我们一定要知道小心防范。如何避免?我常常教导同学:不看报纸,不看杂志,不看电视,不听广播。为什么?防止污染。我们学佛的人在这个世间,只有一个目的,求生净土,其他世间事情都可以不必知道。我要知道那么多事情干什么?还有一类众生,佛门里面也不例外,不但他不懂得防范,他还天天去打听,唯恐不知道,那有什么法子?到处打听这些是非人我,我们知道,他的前途决定在三恶道;虽然装的念佛的样子,装得很像那个样子,他决定不能往生。

这些道理要懂,事实真相要明了、要清楚,然后我们认真努力修学,只要把十善业道修成了,「於一切法,而得自在」,你不得大自在,可以得个小自在了,这是真的。如果你能够将《无量寿经》里面的道理、方法认真学习,那恭喜你,你得大自在!为什么?这个经里头的标准比十善业道高得太多太多。十善业道是佛教初学的学生,刚入门的学生;《无量寿经》,这是普贤菩萨的境界,不是普通菩萨,是佛法修学最高的境界,你所得的自在跟诸佛如来没有两样。那要修什么?经典里面说的虽然是多,总归纳不外乎普贤菩萨十大愿王,这是十个纲领。那是高级的修行法,不是初学。

我们今天也发大心,也要学,学了一辈子,学不像。为什么学不像?没基础,所以你学不像,这个要懂得。普贤十愿,就好像我们现在学校里面的教育,它是博士班、是研究所,而十善业道是幼稚园、是小学一年级,悬殊太大了。我们要不从小学一年级念起;念小学、念中学、念大学,再念研究所,这顺理成章,这个没有问题;小学都不念,想念研究所拿博士学位,这当然拿不到。这个顺序是天然的顺序,决不是人为的,大家要多想一想。如果我们今天说是小乘不要修了,初学东西不要修了,一下就修大乘,修最上乘,普贤行愿是最上乘,这不是直截了当成佛了吗?你试试看,你修修看,看你能不能修得成?同念书一样的,我不要念小学、不要念中学,我直接念研究所、念博士班,博士班毕不了业不要紧,我留级,我愿意在博士班念个十年、念个二十年,看看能不能毕得了业?还是毕不了业,为什么?基础的学识没有,怎么跟你讲也讲不通;如果能讲得通,国家何必办小学、办中学、办大学,花那么多冤枉钱?干脆就办博士班就好了。不行!没有这个道理的!我们一定要懂得。

所以我今天在澳洲开这个小班,你们都认识,这些图书馆出家的悟字辈的十几个人都去了。他们从哪里学起?从《弟子规》、从《三字经》学起,这是我教的。大乘经论暂时放在一边,先念幼稚园,慢慢再念上来,花个十年、二十年还能有成就,真的成就。不从这上扎根,纵然学会讲《无量寿经》,你讲个十年、讲个二十年,你还是没有根,你还是飘浮的。换句话说,你断不了烦恼,你断不了习气。只要习气烦恼断不了,你就很难脱离六道轮回。为什么?轮回心!轮回心学佛还是造轮回业,这个要懂。真正要发心,走弘法利生、续佛慧命这个道路,不能不从基本的方法上下功夫。我们这个班虽然不教《弟子规》、不教《三字经》,自己要常常去翻翻、去读读,做一点补习工作,可是修行决定是要从「净业三福」下功夫。净业三福文字不多,三条十一句,这十一句就包括全部的《弟子规》跟《三字经》前面所讲的一大段,我们不学怎么行?

我在讲席当中常说,佛法的教学归纳起来只三桩事情。第一个教给我们人与人的关系,你懂得怎么做人;人与人的关系就是儒家讲的「五伦」、「五常」。第二个科目是跟我们讲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儒家讲的「仁民爱物」;佛讲得透彻,讲得详细。第三个科目是教导我们人与天地鬼神的关系,也就是说,与虚空法界一切众生的关系。这三个关系统统搞清楚、搞明白了,就叫成佛,就是菩萨,这是大学问!统统搞清楚、搞明白了,才真正肯定、真正承认,虚空法界一切众生跟自己是一体。你的观念,你的想法、看法会完全转变过来,跟现前的完全不相同,这是诸佛如来果地上的境界。这是真实的真相,宇宙人生真相;现在人讲「真理」,这是真理。我们契入这个境界,於一切法当然自在,这就是《华严经》清凉大师所说的「理事无碍,事事无碍」,就是大自在、大解脱的境界。

『非是语言分别之所能知』,你不入这个境界,这个境界说不出来,说出来你也没有办法体会,不是你的境界;但是它是事实,希望我们同学们要认真、要努力。从哪里做起?章嘉大师讲的话非常正确:看破、放下。看破一分,放下一分;放下一分,决定又帮助你看破一分;用看破帮助你放下,用放下帮助你看破,这两个方法相辅相成,达到究竟圆满。看破是智慧,放下是功夫。它的标准,我们现在写的这一副对联二十个字,就是绝对的标准。「真诚心、清净心、平等心、正觉心、慈悲心」,是我们的用心;「看破、放下、自在、随缘」是我们生活,与一切大众交往正确的心态;换句话说,诸佛如来的生活,诸大菩萨的生活。他们在日常生活当中,你看他是怎么样应用的,他怎么用心,他怎么行事,总出不了这二十个字。我们用这二十个字做我们自己修行绝对标准;处事待人接物,无论顺境、逆境,无论善缘、恶缘,总不离开这个心,总不违背这个行,我们就成就了。成就是在自己,不是在别人,别人怎么做与自己总不相干,最重要是自己要成就自己。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这一段。

大乘无量寿经(第一一七集)2001/3/31新加坡净宗学会档名:02-034-0117

请掀开经本《科会》第三十面,经文第一行:

【所发誓愿。圆满成就。】

这一句就是一段,说的是一桩事情。下面是:

【如实安住。具足庄严。威德广大。清净佛土。】

这是第四小段,「如实严净」。我们先看前面这一段。在这一品里面最重要的一句经文就是「修菩萨行,积功累德」,如果我们把这两句话疏忽了,不但愿望不能成就,而且在一切法里面,自自然然遇到许许多多的障碍,你怎么会得到自在?所以我们学习这一部经,一定要能够像阿弥陀佛一样的殊胜、自在、庄严。当然这不是一桩容易事情,圆满的如佛菩萨不容易,少分是可以得到。少分究竟是多少,那就随各人修学功夫而论。你下的功夫深,你得的成就就大;你用的功夫少,当然你得到的也少。

今天我们看到这一句经文,『所发誓愿,圆满成就』,这是阿弥陀佛说的。他在前面所发的四十八愿,愿愿都圆满了,真正是「佛氏门中,有求必应」。单单这一点我们就不能够轻易疏忽,一定要认真的去体会、去思惟。为什么我们在这个世间发的愿,那个愿很小,希求很小都不能满愿?佛发这个愿是空前的大愿;换句话说,十方一切诸佛如来往昔都不曾发这样的大愿,法藏菩萨发了,这经上讲法藏比丘他发,他发了能圆满,凭什么能圆满?这个原因我们在前面都读过了,人家认真努力真干!

今天上午,我们将《十善业道经》讲圆满了,这一部经文最后,世尊给我们的开示、劝勉,我们读了感触很深!想想我们自己,修行不是从这一生开始,《无量寿经》就给我们做了证明,我们修行,过去生中也是多生多劫。我们这一生遇到佛法,心里面无限的欢喜、无比的兴奋,这一种现象就证明我们过去生中修积的善根非常深厚。要是照本经,这个经文我们还没有念到,世尊以阿王子这些人给我们做一个例子,这些人过去生中曾经供养四百亿佛,到经文的时候我们会细说,听到释迦牟尼佛讲《无量寿经》,他们发愿,希望自己将来成佛也能像阿弥陀佛一样,现在还没有发心求往生。从这个地方我们就明白,我们接触到佛法、接触到净土,有一个强烈求生净土的愿望,我们的善根福德就超过阿王子这些人;换句话说,过去生中不只供养四百亿佛,超过了!

再回头想一想,过去生中这样殊胜的善根福德因缘,今天落到这个样子,悲哀不悲哀?为什么会落到这个样子?我们有没有认真的去想一想过?读了《十善业道经》之后,我们恍然大悟!我们之所以落到今天这个样子,生生世世忽略了十善业道,没有认真的在这上下功夫,所以落到今天这个样子。这一生当中,假如再疏忽这个问题,还是因循苟且,不能脚踏实地,这一生依旧空过,这是肯定的。往年我作学生,在台中亲近李老师,老师常说,一万个念佛人,真正能往生净土的不过是两个、三个而已。真正肯念佛,发心求生净土,都是过去生中积功累德,善根深厚;为什么这一生遇到净宗法门,一心念佛,天天到念佛堂,常常参加佛七,还是不能往生?原因到底在哪里?世尊在《弥陀经》上很明显的告诉我们,「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世尊开出的条件:善根、福德、因缘,三个具足,你就往生了。我们生生世世这三个都不能具足,这一生当中还是不能具足;善根这一条我们有了,福德没有,因缘有了,我们遇到净宗法门这是因缘,三个缺一个。福德是什么?十善业道,我们缺这个。

净业三福里面,释迦牟尼佛跟我们说的,净业三福是福德,大家要记住,三个福统统具足,那就恭喜你,你这一生决定往生净土;不但往生净土,你往生实报庄严土。为什么?三福具足。我们每一个人统统有善根,今天参加这个法会,因缘具足,就是少福。三福第一条,「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就是《十善业道经》;你只要有这四条,有这个福,你就肯定往生,生西方世界凡圣同居土,这是三福里头你有一条。如果你有两条,你再加上「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这个你做到了,你落实了,你求愿往生,决定生方便有余土。如果再具足第三条大乘福,「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你就肯定生实报庄严土。这个事情《弥陀经》上讲得那么清楚。

我记得我在多年之前,台湾有一个居士蓝吉富,他是个大学教授,我认识他很早,他在学校念书的时候我就认识他,曾经参加过我们慈光佛学讲座,有一次他遇到我,就问我这个问题:「法师,往生净土为什么这么难?」我就把这一段经文告诉他,《弥陀经》上「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我就跟他说:「三个条件统统具足才能往生,少一条都不行;如鼎之三足,少一条腿就站不住。」他想了一想,说了一句话:「真难!」所以我们自己要知道,西方极乐世界,世尊给我们介绍,明明说的「诸上善人俱会一处」,想想我们是不是善人?上善不敢当,善人我们都不是,我们不善!怎么能往生?像我们这种人,烦恼习气这么重,到了极乐世界,大概也像孙悟空一样大闹天宫,把极乐世界扰乱得一塌糊涂,所以佛不会来接引你。

什么时候佛来接引你?佛看得很清楚,我们在这个经上看到,不但是佛的智慧、神通、道力究竟圆满,西方极乐世界每一个往生的人,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佛在这里跟我们介绍,天眼洞视、天耳彻听、他心遍知,西方极乐世界人人都有这个能力,都有这个智慧。所以我们只要符合他们的标准,只要符合他们的条件,佛与大众都欢喜来接引,为什么?志同道合。我们今天烦恼习气还这么重,这不行!自己想想,也不能去。我去会给极乐世界大众添麻烦,这怎么能去?我们有没有认真的想过?因此,「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这一条不能不讲求,不能不认真的修。净业三福三条十一句,过去我曾经做过专题讲演,有光碟流通:「净业三福」,说得很详细,说得很明白。为什么不肯做?孝亲尊师一定要落实到十善业,不能够落实到十善,孝亲尊师都是假的,都落空了,这才知道十善是多么重要!

菩萨修行断恶修善,断什么恶?断十恶,行十善,我们要不在这上认真下功夫,就难了。但是现在的人喜欢学佛,不肯断恶修善,为什么?好像断恶修善,我们在这个社会上吃亏太大;我们处处会吃亏,在这个社会上我们不能生活、不能生存,这个事情严重了。实际上,这是个决定错误的观念。你不妨试试看,「不妄语」,对一切人我们都讲老实话,都不妄语,看你能不能活得下去?亏可能是要吃一点,要吃亏的,中国古德都说,吃亏是福。你不懂,你认为占便宜是福报,其实吃亏才是真正福报,占便宜是祸害!祸害现在没有来,将来不能避免。你要是真正通达宇宙人生真相,你就明白了。在这个世间,人要想占别人的便宜,没有这回事情,无有是处!我这一生占到别人便宜,来生要还债;我这一生吃了亏,来生有补偿。然后才知道,天道原来是如此的公平!所以我学佛三十年之后才明白这个道理,知道世间决定没有占便宜的事情,决定没有吃亏的事情,所以就得大自在。

在这个时代,法弱魔强,讲经说法的人少了,没有人出来讲经了。当年李炳南老居士在台中讲经说法十年之后,想到这个问题严重,那个时候他七十岁了,古人常讲「人生七十古来稀」,李老师就准备后事了,后事里面头一条就是培养讲经弘法的人才。到哪里去找学生?在听众当中。他老人家说,只要愿意发心学讲经的,他都肯教。确实有一些有天分的人、有德行的人,谦虚!想想讲经这个事情太难了,不行。难得有一些天不怕、地不怕的人,这些人是哪些人?教育水平很低,有一些小学还没有毕业,年岁也很大,差不多都是三、四十岁的人,做一个小生意、小买卖,小公务员,生活勉强能维持,他们发了心,跟李老师学习;当中年龄最大的林看治老居士,六十岁,小学毕业。於是李老师就开班,二十多个学生。这些人了不起!没有这批人,佛法确实就断层了。所以李老师教的这一批学生,年龄很大,程度很低,我看到之后非常佩服。他们有勇气,他们敢站出来,来推动佛法的教学。

我到台中亲近李老师,是想听他老人家讲经说法,他问我要不要参加培训班,那时叫「经学班」,我不敢。我想想,我没有这个能力,讲经这个事情太难了,怎么敢发心?他跟我说:「你到我们班上去看看,我们上课你可以来参观一下。」他那个班上课是关门上课的,不准人看的,为什么?老师有打有骂;三、四十岁了,还有六十岁的人,老师打他、骂他,那多难为情!所以不可以给人看到。上课的时候,外面都要派两个人巡回,在外面看著,外面往来的人不可以接近,不可以站在那里看、站在那里听,不可以的。老师让我到班上去看。我看他们上了一堂课之后,我就跟老师说我可以参加。为什么?想想他们的程度不如我,理解的能力也不见得比我高,年龄都比我大,我说:「行,我可以来试试。」我就参加这个班。我参加这个班,这个班上课才一个月。而一个月当中,李老师这个班因为都是在家人,都是有职业的,不是来专修的,一个星期上一堂课三个小时,总共我算起来,我只少上了五堂课,我从第六堂课加入的。

他教讲经怎么个教法?学讲经的人,两个人一组,一组学一部经,一个人讲国语,一个人讲台语。所以看到两个人上台,好像讲国语那个在翻译台语,不是的,两个人用共同一份讲稿,这个讲稿是他们两个人自己写的。讲经的时间一个半小时,实际上每一个人只讲四十五分钟。老师教一段经文,你就学这一段经文,老师怎么讲,你就依样画葫芦,决定不可以加入自己的意见。那个时候很苦,没有录音机,完全靠记忆,老师讲经的时候做笔记。你们想想,那种程度,怎么能够把老师讲的东西统统记下来?不可能!那怎么办?二十多个同学,每个人都写笔记。我听到,我记下来了,我漏掉的,也许你那里记下来了;我们所有人的笔记统统交给两个讲经的人,给他做参考,他拿回去整理,把它做成一个完整的记录。今天讲这一段,明天复讲就是这一段。整理出来之后,给你两天的时间去整理,到第四天复讲小座,讲给同学听,接受同学们的批评,最后老师批评;然后你回去再去修改你的讲稿,星期六上大座,就讲这一段。下面一段经文?还没学,下个星期的还没学。不是一部经学完了你出去讲,不是的,学一段、讲一段,现炒现卖,我们是这样学出来的。

我到台中听他们上课,头一部经,大概五个星期是一部经,头一部经我不晓得,没听到,我是从第二部开始,第二部是第六次的上课,正好遇到《阿难问事佛吉凶经》,是许俊德居士他们母子两个人发心讲这部经;他妈妈讲台语,许居士讲国语,他们两个人讲,我在旁边旁听,我非常认真的学习。这一部经也是五次讲完,五个星期,每一个星期六讲大座,一个星期讲一次,五个星期讲完。你们诸位想一想,五次,一次四十五分钟;因为一个讲国语、一个讲台语,一次四十五分钟,五次讲圆满,总共四个半小时。这种讲法,当年在台湾各个地方非常受欢迎;哪个地方请你讲经,五天就圆满,非常受欢迎。我们是这样学出来的。不是现在我一句经文讲两个钟点,没有这个事情;李老师自己本身也没有一句经文讲两个小时,从来没有过,没有讲得这么详细。这是老师的苦心,救度世间。不是说「我行,我才能发心讲经」,要是说「到我行」,永远没有这一天,什么时候你才行?

古大德的标准,什么时候出来讲经?有修有证。没有证入、没有证果、没有契入境界,没有资格出来讲经,不可以给经做注解。然后我们才晓得,中国古来的这些高僧大德,都是证果的圣人,不是凡人,凡人哪有这个能力做这个大事?但是现在众生业障深重,没有办法感应圣贤应世,那怎么办?我们这些不行的人也要站出来;我们不行的人不肯站出来,佛法就断绝了。这是李老师鼓励我们、勉励我们的。

但是我们怎么个讲经,怎么讲法?老师教我们,我们讲古人的注解;如果讲错了,他负责任,我们自己不负责任。讲经,古人有言,「错下一个字转语,堕五百世野狐身」,谁敢轻易妄谈?所以李老师教我们一个原则,我们不敢讲经,我们讲注;古人的注解,有的时候我们也看不通、也看不懂,但是比经容易懂,你能看出几分你就讲几分。我能看出一分我就讲一分,我能看出两分我就讲两分,决定不可以加入自己的意思去妄谈,这个不可以。夫子教学也守这个原则:「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所以我们学习讲经,就学习李老师,我们讲错了,他负责任,我们不负责任。我在那个地方学习,老师非常欢喜。

我虽然根基很差,我没有念过古书,我对於古籍都是自修来的,没有老师、没有师承,没有老师指导的,自己感觉到读书太少,很痛苦,所以很喜欢读书,自己找书来看。有疑难的,向别人请教。我肯主动的找人,而且找的都是很有名的学者教授。我怎么找法?写信给他们;打听他住在哪里,给他写信,向他求教。真正的好老师,不怕你程度差,只要你有学习的热诚,他都欢喜教导你。这是我的经验,也是我的想法。我常常想,如果我是一个好老师,有一个这样热诚的人来找我,我一定会帮助他。「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我就凭这个想法、观点,我找了十几个教授,这些人对我都很爱护,对我都有一份怜悯的心,所以我星期假日,我都去亲近这些善知识。

在善知识里面选择跟自己特别有缘分的,到最后我就选择方东美先生,其他教授去得就少了,少去了,每一个星期都去找方老师。老师非常热心,每一个星期天,他用两个小时来给我上课。从方老师那里,我们认识了佛法。我跟他学哲学,他给我讲了一部《哲学概论》;最后一个单元讲到佛经哲学,他对於佛教经典推崇备至。他说,佛经是世界上所有哲学里面最好的哲学概论,最完备的哲学典籍,这才是世间哲学的最高峰。然后告诉我,「修学佛法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我被他这些话打动了,所以到寺庙里面去找佛经来看。

佛经不容易看得懂。缘分殊胜!我看佛经不到一个月,就有一位长者,是前清时代的亲王敏孟金先生,他是蒙古人,介绍我认识章嘉大师,所以我头三年的佛法都是向大师请教的。什么都不行,就凭一个热心好学;我们有诚意,感动善知识热心教诲。我跟章嘉大师三年,一直到他老人家圆寂。他老人家圆寂之后,隔了一年,我亲近李炳南老居士,在他会下一住就是十年。所以最后老师指示我,在自己没有真正开悟之前,没有契入境界,一定要遵循古大德的注解;契入境界之后,才可以自由发挥,你不会说错,通权达变。

如果要契入境界,你不能不真修。从哪里修起?从十善业道修起;孝亲尊师,知恩报恩,你要懂得这个义理,你要把这个义理落实,变成自己的思想,变成自己的行为,我们不从这里干怎么行?天天讲大乘经,天天听大乘经,大乘经听了一辈子,出不了三界,生不了净土,还是搞六道轮回;不过是六道轮回里面你得一点福报,来生如果再作人,享受人间的富贵,你得的是这个果报。如果你贪痴特别严重,来生你得不到人身,还是有福报;贪心重,你来生堕鬼道,鬼道里面去当鬼王。福报大的当城隍,城隍就等於县市长,福报小的当土地公,初一、十五有很多人烧香拜拜来供养你;有福报的鬼,你去干这个事情。

其次,堕落在畜生道。畜生道也有很多有福报的。最明显的,你们看看许多富贵人家养的宠物,那是过去生中学佛,贪痴没有断,它享福报,畜生道享福报。虽然是个畜生身,那个富贵人家一家人都爱它,都照顾它,比作人还好。你作人,你家里头人不见得个个人对你满意,而宠物没有一个人不喜欢它、不爱它、不照顾它的。畜生道里面享福去了。只有嫉妒、恚,这个很麻烦,堕在地狱道,只有受苦,没有福报好享的。畜生道跟鬼道还有福报享。我们要明了,要了解事实真相,我们学佛学得不好,就当宠物去了,去当土地公去了。所以想想这些事情,多么可怕!但是这是许许多多人决定不能避免的事情。

要从哪里学起?净业三福至少要把第一条做到。这四句,第一条没有,再跟诸位说,无论是在家、出家,我们讲真话不打妄语,三皈受戒是不是真的?不是真的。没有十善业道,哪来的三皈?三福,我说过,就好比三层楼房,十善业道是第一层,没有第一层,哪来的第二层?没有第二层,哪来的第三层?第一层人天福,第二层是二乘福,声闻缘觉,第三层是大乘福,菩萨。我们今天求受三皈、受五戒、受菩萨戒,甚至於出家受比丘戒、比丘尼戒,如果十善没有做到,全落空了,假的不是真的。

这桩事情弘一大师说得好;弘一大师的说法是禀承益大师的说法,益大师是研究戒律的,明朝末年,弘一大师也是研究戒律的。他们告诉我们,中国从南宋以后就没有比丘;换句话说,比丘戒就决定得不到。为什么?佛在戒经上说过,比丘戒最低限度要有五个比丘传授,你才能得戒;圆满的是三师七证,十个比丘来传授。南宋以后就没有比丘了。所以这些祖师大德教导我们,比丘戒我们要不要受?要受,但是自己心里要清楚,叫「名字比丘」,有名无实。为什么要受?避免别人讥嫌;世间人不懂,他讥笑我们、他嫌弃我们,避免讥嫌,所以要受。受了之后自己要晓得,没有得戒。那怎么办?好好的去读戒经,认真的去学习。

从前章嘉大师教给我,你学一条,你就得到一条,你学两条,你就得到两条,佛法重实质不重形式。形式上受的,可能你一条都得不到,但是你真正去做,不杀生这一条,我认真去做,对於小动物,蚂蚁、再小的,它怎样来干扰我,我绝对没有杀害它的念头,不杀生这一条你做到了,你有了一戒。对一个小动物都如此,对一切众生、对一切人、一切动物都要有这个心。不但不能有杀害的心,这个众生因我而生烦恼,我就有过失了,我要避免,不能教别人因我而生烦恼。他不喜欢我,我一看到他,赶快躲避,走得远远的,不要让他生烦恼,这是菩萨。别人对我不了解,对我有误会,所以他对我有毁谤、有侮辱、有轻慢、有陷害,我们还是以真诚至善的心对他,这是持不杀生戒。

不杀生的戒,消极是不杀,积极是修善、是积功累德,这才叫真功夫。如果这个人对我不好,我心里对他也不高兴,错了,这样子就变成冤冤相报,没完没了,造成你在修学过程当中许许多多的障碍,我们讲「业障太重」。业障是你自己造的,你造作一切不善,你以不善的心、不善的言语、不善的行为,对待一切人、事、物,业障是这么来的。所以,没有学佛之前不懂,不懂这个道理,不了解事实真相,造得太多太多了;今天学了佛,明白这个道理,晓得事实真相,彻底痛改前非,真正改过来,你持戒才落实,这个戒你才真正得到。所以得不得戒,自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每一条戒要细讲,讲一年也讲不完,别说两个钟点。总要能够举一反三,闻一知十,我们才能受持,才能真正学到东西。最重要的原则要与人为善,与物为善。物里头包括动物、包括植物,都要有一个真诚的爱心、清净的爱心、平等的爱心,这是佛法。尤其对於冤家债主、杀害我们的人,都没有一丝毫恚的念头。

诸位多半都念过《金刚经》。在《金刚经》里面你们看到一个公案,忍辱仙人被歌利王割截身体,但是这个故事详细的你不知道。详细,佛在《大涅盘经》里面讲的,你读《大涅盘经》,你对这个故事就知道底细。这不是普通的冤家,大冤家,不但要你的命,还不叫你好死,割截身体,把你的身体一段一段的割开,让你这么死法,我们中国所谓「凌迟处死」,这是最重的刑罚。忍辱仙人对歌利王没有一丝毫的恚心,而且还发愿「将来我成佛的时候,先度你」。佛在经上说,那个时候的忍辱仙人就是释迦牟尼佛的前身,释迦牟尼佛没有成佛的时候,修菩萨道、作菩萨的时候。歌利王就是世尊这一次大会里面陈如尊者,五比丘之一;陈如第一个得度,第一个开悟,第一个证阿罗汉果,就是往昔的歌利王。释迦牟尼佛那个愿兑现了,「所发誓愿,圆满成就」。我们学习要向这些地方学。今天有一个人对我不好,我心里就不高兴,错了;我错了,我不可以这样做。这都是属於不杀生这个戒条里头。

不偷盗的戒。我们心里头还有一念占别人便宜的念头,就犯了盗戒,这是盗心没有断,你就犯了盗戒。喜欢占别人便宜,特别是现代人,不懂得戒律的精神,不懂得戒律里面的道理,他怎么受持?有许多同修,做生意买卖的,我遇到很多跟我谈,说:「法师!不偷盗、不妄语,对我们做生意的人太难了,我们总想方法能少缴一点税。」少缴一点税是盗戒,盗谁的?盗国家的。世尊在《璎珞菩萨戒经》里面教导我们,「不漏国税」、「不犯国制」,这两条你都破了。你漏税,你犯法了,你就想这个问题多严重!「我要是不逃税,我就没有办法赚钱了。」赚钱事小,死生事大,这一生你漏税,你想种种方法是占了便宜,你赚了钱,你来生堕恶道。来生,跟诸位说,转眼之间,快得很!不要以为生命很长,那你就想错了,太短太短了。我记得我当年到台湾二十二岁,我二十六岁学佛,三十三岁讲经,转眼之间七十五岁了。想想当年那个情形,就像昨天一样。在一块同学的,差不多三分之一已经过世了;就是我们那个班上二十几个同学,三分之一已经不在了。朋友、同事过世的,几乎有一半,回忆起来感慨万千!所以印光大师常常勉励我们,天天想到「我就要死了,死了以后要堕三途,怎么办?」

我们许多同修,在答覆问题里头我遇到,勇猛心发不起来,精进心发不起来,问我怎么办,有什么方法能够让他勇猛精进。印光大师这个方法好,常常想到「人命无常,国土危脆」,你真正在这两句话上有了体会、有了心得,你自然放下,不放下也放下。我们常说,聪明人要多想想,能带得去的,我们要认真努力修学,带不去的,要快快放下。为什么?你要不能快快放下,它障碍你,障碍你勇猛精进,障碍你在这一生成就。名闻利养、五欲六尘不放下不行!不放下,我们这一生又空过了。然后才知道,放下才真正是福,真的福。五欲六尘、名闻利养不是福,世间人以为那是福,看错了。佛在经上讲,不可以少善根福德,真正放下是福德;世间拥有荣华富贵、五欲六尘享受,他有福没有德。福要没有德,那个福是什么?那个福会变成祸。中国的文字,「祸」跟「福」很像,把祸看成福,错了。所以一定要懂得「福德」,这是你能带得走的,我们要真干。因此做佛的弟子,我们现在很清楚,我们是名字弟子,有名无实。

真发大心,这个就很难得,非常可贵。真发大心是什么?我要自度度他;我不行,我懂得一句我讲一句,我懂得两句我讲两句。欢喜帮助人,肯帮助人,法缘就殊胜,你就能得诸佛护念,龙天善神拥护。如果老说:「我不行,我还没有学好,我不敢教人。」不错,是谦虚,是值得赞叹、值得尊敬,但是你的损失不小。损失在哪里?得不到诸佛护念,得不到龙天善神拥护。不如我这种狂妄之人,我敢!我本来也不敢,为什么敢的?李老师那个班上,我一看我就敢了;他们都敢了,我也敢。李老师那个方法把佛法弘扬开了,教一句、讲一句,教一段、讲一段,就这么干法,只要我把这个经义没讲错,经文没有念错,没有念颠倒,就敢干。我这样一干,干了四十多年,我在讲台上讲经,今年是第四十二年。还能有这么一点成就,真正得力於佛菩萨加持。

我跟大家说真话,不是我会讲,我没有能力讲,我也不会讲,但是我可以上讲台,把这个身体借给佛菩萨用,佛菩萨加持,我才讲出来;佛菩萨没有这个工具他没有办法说出来,我把这个身体借给佛菩萨用,祈求佛菩萨藉我这个身体跟大家讲经说法,我这样干了几十年。所以,经讲出来,这两个小时讲完了,我下来之后,你们要问我:「法师,你讲些什么?」我完全不知道,我不晓得。你们听了说:「法师讲得不错。」我自己不知道我讲些什么。好在现在有录音、录像,打开来看看,我才知道我刚才在说些什么;没有这些,我是一无所知,一句都记不得。实在讲,也不需要记,记这个事情干什么?记一句阿弥陀佛就好,记住起心动念、言语造作不离十善就好,只要记这个就行了,其他的都用不著放在心上,用不著记忆。所以,以我们这种身分、能力,只有这个办法。

前几天,我有个老同学也是李老师的传人,徐醒民居士,我打电话给他,他对我这些年来在全世界弘扬净土的成就也很赞叹。我告诉他,我这一生只得力於李老师两句话,终身奉行,决定没有改变。老师的两句话,第一句「至诚感通」,第二句教我「一门深入」,我一生当中自行化他是以这两句话做基础。但是真正要培养下一代的人才,我是希望下一代人才要从扎根做起,一定要超过我很多倍,他才能够肩负起弘法利生的使命;在德行、在学问都要超越。所以我想想,我们今天的培训班,是一种补习教育,不是扎根教育,我传授给大家的是讲台的技术,这个不难。讲台技术,李老师已经把他一生讲经教学的经验写成书,这是许多同修们都看到的,《内典讲座之研究》是讲经的方法、经验,《实用讲演术》是讲演的方法,培训班的重点是学这两套东西。学了之后,你会讲演,你会讲经,与德行、学问是两回事。德行、学问,那是要你自己去努力,你自己去下功夫。

可是我们想想,我们的确一代不如一代。我的老师是印光大师的学生,李老师不如印光大师;我是李炳南老居士的学生,我比不上他、不如他。一代不如一代,这样下去我传给你们,你们将来不如我,这不得了!这个地方我们看出佛法的危机非常严峻。那怎么办?我必须要想办法,希望底下这一代超过我,我才对得起祖师大德,才对得起父母师长。因为这么一个缘故,我们才在澳洲图文巴建立道场,这些年轻出家人到那边去了,干什么?扎根!他们在那里修学,我常常打电话去问,问学习的进度、学习的情绪,我要知道。

从哪里扎根?幼稚园扎根。今天我们培训班,要叫大家念幼稚园,你不甘心、不情愿;但是在图文巴,你不甘心情愿你就走路。你要想跟我,从幼稚园念起;虽然现在三、四十岁了,从幼稚园念起。念什么东西?念《弟子规》。我今天打电话去问,《弟子规》的课上完了,我问他:「是不是统统都能背?」几乎全部都可以背诵。天天要背,要背得很熟很熟,而且要落实。杨老师告诉我,现在大家言语风度都改变了,能落实了。学了要做到!明天要上《三字经》,我们真的从小学干起。大家过去没有念过,现在补习。我的要求,能背、能讲、能做到。

《三字经》念完之后,我要求他们念一百篇古文,从《古文观止》里面选出来的,扎根教育。明年就可以学佛经了,佛经我们也指定了四门必修的科目。四门你可以选一门,一门深入;每一个人所选的可以不一样,上课的时候可以大家一起来听,各人专精一门。学《无量寿经》专攻《无量寿经》,学《弥陀要解》专攻《弥陀要解》,把它当作一生当中第一桩大事去做。这四门必须要读,但是你要专攻一门,专精一门。七门都要学,你这一生的功夫、一生的精力专攻一门,十年之后你就是这一门的专家。专攻《无量寿经》,那个时候大家见了你的面,合掌,你是专攻《无量寿经》,你就是无量寿佛;你专攻《弥陀经》,你就是阿弥陀佛;你专攻《普门品》,你就是观世音菩萨。专精一门,至诚感通。这一门里面,你开悟了,你契入境界了,你门门都通了;不但佛法你门门通了,世间法也通了。世出世间法你入了无障碍的法界,这才叫修学的捷径。你要不懂这个道理,一样一样去学,学上四百年,一部经都通不了。

佛法跟中国古人的教学,他们的一套理论、一套方法,确确实实是现代学术界望尘莫及。旧的东西值得考验,推行了两千多年,它能够不衰,当然有道理在。现代西方人这种科学的方法论出来不久,提出来还不到三百年;我们中国人用的这个古老方法,至少有三千年的历史。两个比较比较来看,我做过比较,我相信老方法,我相信老规矩能成就。

我们要想自己道业成就,现前真正能够做到身心安乐,远离恶法,亲近善法,常生欢喜心,不认真修学怎么能成就?如果要法缘殊胜,要得到诸佛菩萨加持,一定要热心帮助人。「我不行」,我这个不行的也能帮助人,为什么?我要不帮助,没有别人帮助了。滥竽充数在今天的社会已经非常非常难得了,不要等著「我要学得很精、学得很成功,我才出去」,那你这一生没指望,不可能的。李老师说得好,我们不行的人,真诚心求佛加持。纵然自己在讲台上历练,有个几十年磨练,像个样子了,自己还是要清楚,绝不是自己能力。自己没有这个能力,全凭佛菩萨加持。不能有一丝毫自满的心,不能有一丝毫傲慢的心。不行是真的不行。展开经卷,我们还要找许多参考资料,这不就是证明自己不行吗?自己真的行的话,经卷一展开,就生无量义,哪里还需要参考资料?还要找参考资料,自己就明白「我不行,我要依靠古人的注解」。

所以,法藏比丘「所发誓愿,圆满成就」,我们听了这句话,应该做出什么样的反应?想想我们自己,摆在我们面前的是求不得苦!我们落在八苦里头。人家有愿必成,我们求不得苦,这是两种迥然不同的果报,果必有因,所以我们应当著眼在因行上。所以要多想想、多反省,多检点、多观察,我们今天做的是些什么?法藏比丘他做的是些什么?我们从这些地方去想、去思考。当然,我们的能力、禀赋比不上法藏比丘,法藏比丘「高才勇哲」,这是佛法里面讲的上上根人,我们没有这个天赋。虽没有这个天赋,我们要想方法弥补。弥补,真诚、好学,点点滴滴去做,认真的去做,拼命去做,毫无怀疑的去做,吃亏上当也做,然后就会有悟入的那一天。不肯真去干,只是在言说上、在文字上做这些功夫,那与你契入毫不相干,这就错了。

十善业,「不杀生」、「不偷盗」、「不淫欲」,在家居士是从不邪淫著手,最后也要到不淫欲,你才能圆满功德。「不妄语」、「不两舌」,两舌是挑拨是非。古人常常教我们:「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古人这两句话使我们想像,从前社会上这种情形大概也不少,聊天都讲是非,都讲别人的是非长短,现在这个社会更不必说了,这是过失,损自己的德行;这不是积德,损自己的德行。别人纵然有过失,与我有什么相干?不但不能谈论,最好不要把它放在心上。把它放在心上,我们的心就被污染了,这个实在是非常冤枉,非常愚痴。

听到了,不放在心上行吗?你要以为不行,你去问问许哲居士,她今年一百零二岁了。她行,我们为什么不行?她能做得到,我们为什么做不到?她在行菩萨道,她在做榜样、做模范给我们看。李会长问过她:「你听到人家讲不好听的话,看到人做恶事,听到恶言,你怎么办?」她说的方法好,值得我们学习。她说:「就像我在马路上走路,看到路上那些人,听到路上那些人讲话,回来之后你问我,我一句也记不得了,一个人也记不得了。」为什么?没有放在心上,所以她的心清净。她不是没有接触,她每天到外面去工作,在路上看到很多人与事,听到很多人讲闲话,她做到「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没有放在心上,没有被染污,这是我们修行最好的榜样,我们不能不学习。我们要不学,这一生就不能往生,就出不了轮回。我们在讲席当中常常提醒同修,轮回心学佛还是造轮回业,轮回业里面的善业。这个善有多大?不一定,完全看你的用心。如果你还有自私自利,还有是非人我,还有贪痴慢,你得的福很小。为什么?讲经说法,口善而已;心不善、行不善,所以你修的善不大。

古人笔记里头有一条公案,很值得我们警惕。它说有一位法师一生诵《法华经》,诵得非常虔诚,死了以后还算不错,来生还得了个人身,但是是个女身,法师投了个女身。也很不幸,以后这个女子做了妓女。但是她口里头有莲花的香味,这是善;过去生中一生诵《法华经》,堕落成妓女,口里头有莲花香味。值得我们警惕!我们纵然在台上讲经说法,说得很好,说得很如法,我们的心不善,我们的行为不善,将来也会堕落!因为这一生讲经,可能你堕落到来生,你的言语聪敏,可能你会懂得很多国家的语言,你这一生修的是这个果报;说不定也堕妓女身。实实在在果报可怕!

所以,如果不从十善业道上下手,你的所愿决定不能成就。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愿愿都能够圆满成就,得力於他累劫的修行,而累劫修行都是以十善业为根基。正如同佛在《十善业道经》末后给我们做的总结,他的总结说得好,唯恐我们体会得不够深,佛说了一个比喻。开头说,我们这个世间城市、乡村许许多多的建筑物,一切有情众生,再看植物,花草树木,都依大地而建立,如果没有地,你就没有立足之处。佛说,十善业道犹如大地,人天善法,声闻、缘觉、菩萨,乃至一切佛法,都依十善大地建立。我们想想这个话,如果没有十善,不但佛法没有了,菩萨没有了,声闻、缘觉没有了,人、天都没有了。人、天没有了,有什么?很明显的,有三恶道,饿鬼、畜生、地狱。如果没有十善,将来必堕饿鬼、畜生、地狱。

要想得人身,你不能不修十善;断十恶、修十善,你才能得人身。你要想得天身,生天享天福,佛在经上跟我们说,你要修上品十善。断恶修善,每一个人功夫不一样,所以成绩当然也不相等,佛把这个修行也分做三辈九品,上上的断恶修善,中上的断恶修善,中中的断恶修善,下下的断恶修善,这我都不必细讲,这里头有九品。如果我们修的是上三品,你能够生天享天福,中三品是人道,下三品落在修罗道里头,罗刹、修罗是下三品。品级怎么个论法?怎么个算法?这里头很微细,不是几句话能说得清楚的。

我们读经、听经,要细细的去思惟、去体会,微密观察,你自然就通达了。你会明了,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应该在日常生活当中如何去修学,也能满我们现前之愿。「佛氏门中,有求必应」,那个「必应」就是满愿。如果诸位肯学、肯求,我介绍诸位同学一本书:《了凡四训》,你一定要把这本书一口气不间断的去念三百遍。不是教你展开这本书就不分昼夜,也不吃饭、也不睡觉,去念三百遍,你把我的话就错会了;一天念一遍,一年就念满三百六十遍,天天要念。你有这一年的功夫,然后在你一生当中,保证你起心动念、言语造作都落在善念上,你功夫深了。功夫不深不行!如果有能力,就是你有环境、有这个条件,一天念两遍更好,你念的遍数愈多愈好。古人所说的「读书千遍,其义自见」,我们一般人讲「无师自通」,无师他为什么会通?熟透了,熟透了跟心性起感应道交的作用,怕的是你不熟。所以古德教人「一门深入」,大有道理在。

有同修曾经问过我:「法师,一门深入要深到什么程度?」这个话问得好。要深入到明心见性,这是标准,这是大乘佛法的标准。跟诸位说,任何一部经论,都可以帮助你明心见性,所以佛在《般若经》上才说「法门平等,无有高下」。为什么?任何一部经典,不管大部、小部,大部像《大方广佛华严经》,小部像大家天天念的《般若心经》,二百六十个字,不分长短,只要你能一门深入,都能够明心见性。见性就成佛了,见性就是宗门里面所讲的「大彻大悟」,教下所说的「大开圆解」,净土宗里面讲的「理一心不乱」。

所以,我们如果执著「我这个法门好,那个法门不好;我这个经典好,你那个经典不好」,这个有罪过,这个观念是决定错误,这是妄想分别执著,障道。障什么道?障我们开悟之道,障我们证果之道,障我们求愿成就圆满之道,这是错误的。明白人、通达的人晓得,然后你对於所有经教、所有的法门,你心平等了。我们所修的法门不一样,所依据的经典不一样,我见到一定非常恭敬,知道他那个道是正道,他那个法是正法,只要他一生不改变,勇猛精进,他肯定成就。说不定他的成就还在我之上,我怎么敢轻慢?轻慢尚且不敢,我怎么敢批评?怎么敢毁谤?所以,对於不同宗派、不同经教要是有批评、毁谤,都是不通之人,他对於这些事实真相不了解,他才会有这些烦恼习气现行,真正通达就没有了。

由此可知,亲近真善知识重要!我们是凡夫,业障烦恼习气很重,我们在没有亲近好老师的时候也批评,也毁谤人家,也干这个事情。我在初学佛的时候,接触佛法没多久,那个时候台湾基督教跟佛教有严重的矛盾,报章杂志常常彼此毁谤,彼此攻击,基督教也出了书,佛教也出了书。我那个时候看到煮云法师他写了一本书,《佛教跟基督教的比较》,印顺法师也出了一本书,他们引经据典来驳斥基督教,我那个时候看到很欢喜,也赞成,「他们说得不错」。有一天我去见章嘉大师,煮云法师这个小册子我装在口袋里面。章嘉大师看到我口袋装一本书,问我什么书,我拿出来给他看,他摇摇头,他非常不以为然。我当时还没有这个修养,我跟大师说:「人家来找我们麻烦,不是我们找他麻烦。他先骂我们,毁谤我们,我们是反攻,我们是回应,都不能做吗?」章嘉大师笑笑,他举了个比喻,比喻得很有趣味。他说:「佛教像一个七老八十的老先生,基督教像个三、四岁的小朋友。他那个小拳头打你几拳,你还要真的跟他打一架吗?」

我听了他这个话,给我很大的启示。然后我才想起来,两个一般高的才打得起来,才吵得起来;如果一个程度高,一个程度低,绝对吵不起来,也绝对打不起来。所以我就连想到,我在念小学的时候跟同学打架,为什么事情忘掉了、不知道,但是老师把我们两个人抓去,都罚跪,两个人跪在一起。「明明我有理,他没有理,应该他跪,为什么也罚我跪?」章嘉大师的一句话点醒我,我忽然明白了,两个一般大,一起罚跪,对的,不管有理没有理,你们两个是一样的。如果真的一个高、一个低,吵不起来,也打不起来,为什么?对方打你你会让,对方骂你你不还口,就没事,就息掉了。对方骂你一句你顶一句,你们两个人一般大,一起处分,很有道理!大师一句话点醒,使我想起小学那个时候被老师惩罚,才明白有道理,老师做得很对。但是老师那个时候没有说明这个道理给我们听,只是我们受了惩罚。所以读经、听经,要细细去想这个道理,想通了,想明白了,一定要落实,落实在自己生活,落实在自己工作,落实在自己处事待人接物,你就会有求必应,你也会像法藏比丘一样,「所发誓愿,圆满成就」。今天两个小时讲八个字。

大乘无量寿经(第一一八集)2001/5/6新加坡佛教居士林档名:02-034-0118

请掀开经本,《科会》第三十面第一行:

【所发誓愿。圆满成就。如实安住。具足庄严。威德广大。清净佛土。】

前面一句上一次跟诸位报告过了,接著这是第四小科「如实严净」。因为法藏菩萨所发的四十八愿,四十八愿并不是四十八条,而是究竟圆满的大愿。前几天我在香港,有同修提出来说:日本的本愿念佛法门跟我们净土宗所说的四十八愿有什么差别?其实日本的净宗是从隋唐时候传到日本,传去的时候没有错误;多半都是善导大师的学生,所以在今天我们在日本许多地方都看到善导大师的造像,还有许多寺庙的名称用大师的名号,善导寺。由此可知,日本人,特别是日本的净宗,对於善导大师有一分非常深厚的感情,这是值得我们赞叹的。

本愿法门原本不错,跟《无量寿经》讲的无二无别,只是在四十八愿里面特别强调第十八愿。但是我们晓得,阿弥陀佛所说的四十八愿每一愿决定具足其他四十七愿,这一愿才叫圆满。如果单独一愿,不具足其他的愿,这一愿不能成立。这个道理我们过去讲《无量寿经》讲过多遍,都提出来。这一次四十八愿我们讲得特别的详细,好像有VCD单独流通。

从前日本这些大德们他们懂得,但是近代有一些大德他们误会,以为只依第十八愿就可以了。我们可以告诉他,肯定不能往生。什么缘故?《无量寿经》三辈往生里面说得很好,上辈、中辈、下辈,都是讲「发菩提心,一向专念」,这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必须具备的条件,「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如果只依第十八愿,他只有一向专念,没有发菩提心,所以我说肯定不能往生。发菩提心在哪一愿?在第十九愿,这我们都念得很熟。实际上讲,其他四十七愿都是属於发菩提心,少一愿你的菩提心就不圆满,大家想想是不是这个道理?所以,这其中不能误会、不能侥幸;学佛、念佛求生净土,哪有侥幸心能够往生的?这是我们一定要懂得,要搞清楚、要搞明白。

这个地方「誓愿成就」,这一句是总结,『所发誓愿,圆满成就』。四十八愿,愿愿都包含其他四十七愿,而实际上是包含诸佛菩萨圆满的大愿,因此四十八不局限於四十八,我们一定要明白这一个事实真相。圆满成就之后,『如实安住,具足庄严,威德广大,清净佛土』,这四句是说西方极乐世界,极乐世界清净庄严在这四句里面都显示出来了。

这四句里头最重要的一句就是「如实安住」。实是真实,也就是实相、真如与法身,「如实安住」:如实安住这个真实之际。佛在这一部经上给我们讲了三个真实,「真实之际」就是禅宗里面讲的「明心见性」,真实之际就是「真如本性」,也就是《般若经》上常讲的「诸法实相」。诸法实相是所有大乘经的性体;也就是说,一切诸佛菩萨所说一切大乘经论都是依据诸法实相而说的。「如实」就是如如。我们要问:「诸法实相」是什么?我们用现代的话来说,这就是宇宙人生的真相。

这一句话大家听了能理解,但是总是模模糊糊,似懂非懂,这是正确的。什么原因?因为我们自己没有证得诸法实相。如果证得了,你听起来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没有证得,没有契入佛的境界,听起来似懂非懂就算是不错了,总算是有善根、有福德,你才会有这么一个印象。如果要略微多介绍一点,说实在话,虚空法界、真如本性是一体,一个相。说一个相,我们凡夫不懂;学过一些经教的人,说「一个性」勉强还可以同意,说「一个相」就很难认可。什么原因?摆在我们面前森罗万象,确实不一样,怎么能说一个相?但是说真实话,确确实实是一个相。一个什么相?虚妄相。《金刚经》上所说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又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那是什么相?如梦如幻之相,决定不是真实的,这就是事实真相。你要是认识这个事实真相,这个相就是实相。这些话诸位要细细去听,细心去体会,你就能听懂。所以,这个相是一不是二。「根身」,我们自己身体,「国土」,我们今天讲太空当中无量无边的星球,一切众生所依靠的、所住的,再包括一切众生,也是不二。这些事情我只能够简单在此地点到为止,要细说,二十个钟点也讲不完。

「如实安住」,怎么个安住法?就是《金刚经》上所说的「如如不动」,这一点我们可以学。在日常生活当中,六根接触六尘境界,要学佛菩萨的如实安住,我们这样才能够契入佛菩萨的境界,一般人讲修行证果;契入境界就是证果,过佛菩萨的生活,你就作佛、作菩萨了,这才是学佛真实的受用。如果不到这个境界,我们学佛没有得到真正的利益,佛法真正的受用我们没有享受到。

我们得问:怎么样才是如如不动?我们在平常讲经的时候也说过许多遍,根尘相接触的时候,眼见色,耳闻声,鼻嗅香,舌尝味,境界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是觉。可是这个心要如如不动;换句话说,於境界里面我们去学,学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外面境界又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个事情好像很难,怎么可能做得到?如果你说难,我不否认,是难;如果你说做不到,我不承认,我觉得可以做得到。有一种东西做到了,现代人天天都离不开的,跟诸位说,镜子做到了。镜子代表六根里头的一根,眼根,释迦牟尼佛讲《楞严经》时候,六根举一个例子,举眼根做例子,「十番显见」,那个经文就很长了。我们想想这一面镜子,它外面照得清清楚楚,它确实没有起心动念,它没有分别执著,它不是不清楚。我们如何把眼睛变成镜子,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叫照,《般若心经》里面「照见」。

凡夫麻烦在哪里?第一个见,确确实实是照见,跟一切诸佛如来无二无别;非常可惜,第二个念头就不是照见,第二个念头就落在起心动念、分别执著。所以古大德讲,如果能保住初心,成佛有余。什么叫初心?第一念。你永远保住第一念,不落第二念,真的你就成佛了。这在大乘教里面叫做「正观」,观照、照住、照见,我们要懂得这个,这是真正见到了,你见到宇宙人生真相;你要用听,用耳听,你就听到宇宙人生的真相。你才发现所有一切相状,不但性相同,相亦不例外。相是识变的,识叫妄识,它是真心所起的作用,所以没有一个形相不是实相。诸位看看宗门里面的《语录》,你就明白了。宗门那些祖师大德测验初学,那些机锋话你就能听得懂了。你不契入这个境界,他们讲那些话,你听不懂。这样的安住,这是正住,这是真住,住诸佛如来之所住。

我们要问:极乐世界在哪里?当下便是。极乐世界里面「具足庄严,威德广大,清净佛土」,你在现前就见到了。我们今天见不到极乐世界,见不到清净佛土,是什么原因?我们起心动念妄想分别执著把清净佛土变化了,变成我们现前这个危脆的秽土,是这么回事情,我们不能不知道。现在的问题是怎样恢复,把这个秽土恢复成净土?净土是永恒的,净土是不变的,秽土是刹那生灭、无常的,净土是真常的,真常跟无常揉合在一起,我们没有办法辨别。我讲这些话可能是深了一些,确实我没有法子把它讲得更浅了,希望诸位纵然不能完全明了,你了解有这么一个说法,这个说法是诸佛菩萨所讲的真实语、真实的相状。

《往生论》里头讲到「真实智慧,无为法身」,也是说这一桩事情。我们讲安住,实在讲也是安住在「真实智慧,无为法身」。这一句里头最重要的是「无为」,如果你有为,法身就见不到。有为,在我们凡夫你所见到的这个身叫业报身,所以很苦。如果你有智慧,你有能力安住在无为,我们这个业报身就变成了无为法身。诸位要知道,大经里面常讲法身、报身、应化身,一体三身。从哪里见到?释迦牟尼佛三千年前示现在我们这个世间,那是一体三身,一即是三,三即是一,不会分开的。我们凡夫没有法子觉察到,但是在他的境界里面是圆融的、是无碍的,就像《华严经》上所说的「理事无碍,事事无碍」。如果应化身不是报身,那就有碍;应化身不是法身,那也有碍。理事有碍,事事有碍,怎么可以说是无障碍的法界?我们从这里面去体会,最重要的,怎么样才能够跟无为法相应。

真正相应之后,不落有为也不落无为。为什么?《坛经》上说的话很有趣味:有为、无为是二法,二法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法。诸佛菩萨不落有为不落无为,这叫真正是佛法了。有为跟无为不二,这里面无论是理、无论是事,趣味无穷。我们细细去品尝,当然最重要的是要能契入。你契入一分,你就能够得一分法味;契入两分,你就能得两分法味。如何契入?总的来说,要离妄想分别执著。怎么个离法?就是刚才所说的,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你自自然然就契入了。

我们今天最大的麻烦在哪里?六根接触外面境界,他非起心、执著不可,这个事情麻烦了,肯定会起心、会动念,会分别执著。所以我们修行修什么?你应该知道了,就是在境界里面去学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你就如实安住。清净国土,这个国土清净了,「心净则佛土净」。就是因为我们的心乱了,起心动念分别执著,乱了,所以把清净国土也给搅乱了,我们见不到佛国土,见不到极乐世界清净的圣众;不是他们不愿意跟我们见面,是我们自己造成障碍。说老实话,他能见到我们,我们见不到他,这是事实真相。所以经上讲,「随其心净,则佛土净」。我们修学,清净心比什么都重要!

许多老同修都知道,佛法到最后,真正证到明心见性只有三门。没有见性之前法门多,无量法门,八万四千法门,到快要见性的时候,只有三门:觉、正、净。在中国大乘宗派很多,选择的法门不相同。禅宗、性宗走的是觉门,是大彻大悟,明心见性;教下,像天台、贤首、法相,这些是从正门入,正知正见,《法华经》上讲的「入佛知见」,它从这里入;我们净土宗跟密宗都是从净门入,就是从清净心入。因此,你对於法门辨别是不是我自己的根性,不难!你可以试验试验,在净宗道场念一天佛、念七天佛,你的心是不是回归到清净?纯净做不到,是不是比没有进念佛堂念佛时候要清净一些?从这个地方就能看到自己的功夫,能看出自己的根性。密宗也是修清净心,两个可以做个比较。

我学佛的时候,就曾经做过比较。我的老师是密宗的大德,他没有教我念阿弥陀佛,他教我念六字大明咒,六字大明咒是修清净心的。不仅是六字大明咒,六字大明咒是观世音菩萨的,所有的咒语无不是修清净心的。我向老师请教:「这个咒是什么意思?」不是说「这个咒没意思,你念就好了」,固然那也是一个办法,没有意思、没有讲法,让你用这一句咒语,把你的妄想、分别、执著统统打掉,这是密宗修行的方法。其实净土宗用一句「阿弥陀佛」,这一句阿弥陀佛的用意也是把自己妄想分别执著打掉。我们眼见色、耳闻声,才起心动念,赶快「阿弥陀佛」,把那个念头打掉。佛号要这样念才有用处,这样念才有功夫。绝对不是说一面念佛一面打妄想,那你就完全错了。念咒亦复如是。但是对我们这样的知识分子,知识分子并不是很好听的名词,如果我们不晓得这个意思,说:「老师教我念,念这个有什么意思?有什么好处?」我们就不肯念了,於是老师把这个咒语的大意给我们说明,说明之后,我们对於这一句咒语就非常喜欢。

六字大明咒,我老师是藏传的喇嘛,章嘉大师,这个藏文的发音是「嘛呢叭咪」。「」这个字是什么意思?身。什么身?法身、报身、应化身一体。所以这个字,佛经许许多多咒语就是这一个字,一个字把整个宇宙人生,我们讲虚空法界国土众生,这一个字统统包括了,圆圆满满,它的含义无量无边。「嘛呢」是莲花,显教经典里面也常常读到,这是梵语音译的,嘛呢是莲花。「叭咪」是保持,「」是意。身、莲花、保持、意,这是藏语里面的倒装句。用中国话重新排列一下,我们中国人一定是这样说法:保持身意像莲花一样;莲花出污泥而不染,所以六字大明咒是这个意思。念这一句咒语,一定要想到我们自己身心清净无染,没有染污。这个意思非常之好,老师传给我,我很喜欢,那时候我也常念。以后跟李炳南老居士,他劝我专修净宗,所以才改念阿弥陀佛。

念「阿弥陀佛」,那个意思也一样。「南无阿弥陀佛」这六个字都是梵语音译的,跟咒语没有两样,完全是音译的。「南无」是「皈依」的意思、「皈命」的意思、「恭敬」的意思,它含这么多意思在里头,也有「礼敬」的意思。所以我们见面跟人家合掌,南无是恭敬,最恭敬的礼节。「阿弥陀佛」这是西方教主的德号,实际上是我们真如自性的名号。「阿」翻成中国意思是「无」,「弥陀」翻作「量」,「佛」翻作「觉」、翻作「智」。这个名号的意思,「皈依无量觉」、「皈依无量智」。无量的智觉是什么?自性本具般若智慧,那才是真正的无量觉、无量智。由此可知,古大德讲「自性弥陀,唯心净土」,这两句话是讲真话,是从诸佛如来果地上所讲的,「自性弥陀,唯心净土」。

我们念佛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我们能不能入这个境界?那要看你的功夫。西方净土有四土三辈九品,凡圣同居土、方便有余土没入这个境界。实报庄严土,给诸位说,你见的阿弥陀佛是自性弥陀,你生的净土是自性的净土,这就跟《往生论》里面所讲的「真实智慧,无为法身」完全相应。由此可知,实报土才是真正净土,才是真正的是「自性弥陀,唯心净土」,我们终极的目标是在这个地方。我们怎样去达到?阿弥陀佛跟释迦本师为我们大开方便之门,这就是净宗,能令一切凡夫在一生当中齐生报土,这是不可思议的法门。经上讲,能令九界众生,我们今天特别讲我们六道凡夫,跟声闻、缘觉、诸大菩萨在一生当中同生报土;报土是实报庄严土。行不行?行,只要我们自己肯努力,只要自己能够依照经典里面所讲的道理、方法去修学,这一生确实可以做到,这是不可思议的境界。

究竟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要怎么样去修行?我们确确实实有这个愿望,希望在这一生当中也能够往生实报庄严土。理论、方法都在这部经上,如果我们不肯照这个理论、方法修行,这一生就空过了。如果是凡圣同居土下品下生,总算是不错了。《观无量寿佛经》里面告诉我们,在西方极乐世界,凡圣同居土要修十二大劫才能入实报土。如果我们在这一生当中真正肯努力的话,这十二大劫就省了。为什么不向高品位去争取?「下下品往生就可以了」;其他事情要谦虚,这个事情何必谦虚!

如果你真想高品位往生,我们从总的原则纲领上来说,只要你真正做到,我们这些年来总结佛法的教学提出了十句二十个字,你真正做到了,你这十二大劫就省了。「真诚」,我们对人、对事、对物,对诸佛菩萨、对一切众生,只有一个真诚心。真则不假,诚则不虚。千万不要以为「我用真诚心待人,别人虚情假意对我,那我不是吃了大亏吗?」对,眼前这个亏你不肯吃,你吃的亏可大了。就算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你也是凡圣同居土下辈往生,你要提升自己到上辈、到实报庄严土,十二个大劫!

如果我们能把这个帐算清楚,这个事情搞明白,「我这一生顶多活一百岁,吃一百年的亏,我也值得了」。我诚心诚意待人,决定没有一丝毫虚伪,这叫一心取净土,一心求生极乐世界,为什么不干?为什么对一切人还有虚伪,还有不能告人之言,还有隐瞒别人的事?没有必要,我们如果还有这些,还不能放下的话,上辈就没分了。谁障碍我们自己?自己障碍了自己。所以一定要有真诚心。安住真诚,其次要安住清净。

我说的「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就是经典里面讲的「发菩提心」。因为讲发菩提心大家不懂,古人讲发菩提心那个注解我们也看不懂,所以我就把这个话变了一变,真诚心就是菩提心里面的直心;马鸣菩萨在《大乘起信论》里面讲的「直心」,《观无量寿佛经》里面讲的「至诚心」,我用「真诚」两个字,这是菩提心之体。没有体,哪来的用?所以你要说你的心清净、平等、正觉、慈悲,没那回事!你没有真诚,下面统统没有。有体才有用,体比什么都重要!「清净、平等、正觉」这三条六个字,就是菩提心里面古人讲的「深心」;我把深心说成三条,大家好懂。「慈悲」就是「大悲心」、「发愿回向心」,这个好懂。「深心」,古人讲「好德好善」,这个话说得很笼统、很难理解,我跟他说「清净、平等、正觉」,这个就比较清楚多了。我这个说法是根据我们这一部经的经题上来讲,这个经题里头有「清净平等觉」。

清净决定不受污染。诸位要晓得,真诚心不受污染,妄心就受污染。五欲六尘能够染污的是染污妄心,绝对不会染污真心。真心要被污染了,还能叫真心吗?但是那个妄心会妨碍真心、会蒙蔽真心,这是有的,决定不能污染真心。真心被妨碍、被污染,也是暂时的,也不是真的;它妄,虚妄的,哪里会是真实的?所以决定不染污。不但心不染污,身也不染污。诸位知道,身不染污,你的身体就健康了,你怎么会生病?生病是被病毒污染,你才会生病。病毒从哪里来的?根是贪痴三毒。只要把内心里头贪痴三毒拔掉,你就永远不生病了,医生跟医药跟你就绝交了、断交了。如果你贪痴慢这些毒素不拔掉,那就没法子了,医生、医药跟你结下不解之缘,你活得很痛苦。所以自私自利、贪痴慢少一分、断一分,你的身体就恢复一分健康,纵然你有病,治的时候很容易治;如果断两分,你就恢复两分健康;断三分,你就恢复三分健康。

我们凡夫没有能力顿断,分分断。我给你们同修介绍我的办法,我不是上根利智,我没有办法顿断,我是分分断。自私自利、贪痴慢是愈来愈少,一年比一年少,所以我的身体是一年比一年健康,我自己知道,自己清清楚楚。上个月我在深圳录了一套《了凡四训》,录完之后到扬州去玩了两天,践去年的旧约。在扬州遇到一个刘大夫,他给我看,看了之后告诉我,他说:「法师,你的身体比去年好多了。」我知道。他要跟我学,回归自然。放下这个世间名闻利养、七情五欲,回归自然,身体怎么会不健康?你怎么会不快乐?烦恼轻,智慧长,就这么回事情。现在这个分分断,境界愈来愈鲜明,自己很清楚的能够觉察得到。这是我在此地提供诸位同修做参考,我能做得到,你们也能做到。

我在年轻的时候业障跟你们一样重。我在初出家的时候三十几岁,身体也有很浓厚的气味,有人接近我,都远离了,说话有口臭。大概总是三年之后,我大概在三十七、八岁的时候,这个现象就没有了。我自己那个时候没有发觉,是图书馆一位老同修,这个老同修我在没有出家就认识,很爽直,他来告诉我,他说:「法师,你这几年修得不错。」我说:「何以见得?」他说:「你身上的气味、说话的口臭没有了。」业障消除的现象。年年都有进步,所以才能够法喜充满。

「安住」是相当不容易,一定要自己真正发愤努力,改过自新,修善积德,这才能成就。《了凡四训》是一部非常好的书,我一生得力於这个小册子,一生奉行,我对它丝毫怀疑都没有。境界虽然不高,它确确实实是我们修行的基础、修行的根本。如果我们人都做不好,怎么能够安住佛国土?这个道理要常常想想。我们现前在这一个佛堂、在这一个学会,大家共同在培训班里面修学,我们在这个班上都住不好,跟同学们还有意见,你想想,你怎么能往生?换句话就是,新加坡这个国土都住不好,都不能安住,你怎么能住极乐世界?有没有想过这个道理?真正有资格安住极乐世界的是些什么人?修六和敬的和合僧团,这些人肯定得生。也许有同修要问:我愿意跟他和合,他不能跟我和合,那怎么办?其实你问这一句话,答案已经在里面了,只要你自己跟大家和睦相处就行了,不必问别人,你肯定得生净土,你的同伴不能往生净土;只要我能跟别人相处,不要问别人怎么对我。

在境缘当中真正是好修行,真修行人把顺境、逆境,善缘、恶缘,全部视为自己的真善知识。顺境、善缘,善缘是好人,你在顺境里头人人都是好人,你在这里头要修不被贪爱所污染,这里头容易起悭贪。恶缘、逆境,你跟一些不善的人相处,正好在里面修忍辱波罗蜜。所以不管什么境界,不管跟什么样的众生相处,都是真正修行人的道场。如果你要选择哪里的道场,错误!完全错误!真正修行人没有选择的。选择,你已经有分别、有执著。

诸位细细在这个地方去想想、去思惟、去观察,你会觉悟。选择道场只有一种条件之下,那就是这个地方肯不肯让我住?它肯让我住的,这是有缘,不肯让我住的,我当然要走路,绝不给别人添麻烦,恒顺众生,随喜功德;只有在这个条件之下才谈选择,否则的话,绝对不选择。这个道场不好,环境不好,里面的人对你都不好,但是没有人赶你走;只要他不赶你走,这就是你修行的好道场,你在这里头决定有成就,诸位要明白这个道理。稍稍跟人家相处不如意的话就要走,你不是修行人。这里并没有人赶你走,你要是离开的话,是你觉得受不了;你不是修行人,你不肯修忍辱波罗蜜,你不肯修布施波罗蜜,六度一条你都没有。现在真正明白这个道理的人不多,我很少见到。所以,这个时代修行成就的人确实凤毛麟角。

我们再想想,为什么会这个样子?还是古德所说的:没有人跟他说。我们相信大众里面具足善根福德因缘的,决不在少数,非常可惜没有遇到善友、没有遇到善知识教导他,没有善知识提醒他,所以他迷惑,他错了。由此可知,善知识是我们在这一生当中能不能成就关键的所在。真正遇到善知识,中等程度以上的人大多数都能有成就,这是我们在历史上、在我们这一生修学过程当中我们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近善友是我们初学人第一桩大事,「不舍善知识」。不舍善知识也要懂得,不是每天跟著善知识屁股后面不离开,那就错了。不舍善知识的教诲,这才叫真正不离善知识。善知识的教诲我们天天记在心上,天天依教奉行,这就是真正亲近善知识。

释迦牟尼佛在世的时候,经典上就有一则公案。有两个比丘想去见佛,在路上口渴,遇到有一潭水,这水里头有虫。有一个比丘就喝了,为什么?不喝的话,恐怕没有办法活下去;喝了这个水,然后去见释迦牟尼佛。另外一个比丘不喝水,结果被渴死。见到佛之后,佛问他从哪里来,路上经过的情形,他说出来了。佛说:「那一个严持戒律的比丘,他早就见我了,你没有见到我。」你们想想这句话的意思。跟在佛的面前不能够依教奉行的人,没有在佛面前;真正依教奉行的人虽然死了,他在善知识身边。这是一个很好的例证。所以纵然善知识不在世,我们也能亲近他,如对面前。

我劝导同学亲近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在哪里?这一部经就是阿弥陀佛。我每天读诵,听阿弥陀佛教诲,我能够理解,我能够依教奉行,就如同在阿弥陀佛身边没有两样,现前一切时、一切处决定得阿弥陀佛护念。得阿弥陀佛护念,跟诸位说,你就得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护念。诸佛护念,龙天善神哪有不保佑你的道理?所以信佛、学佛的人得大利益,这个利益是世出世间任何利益都不能够跟他相比的,为什么不认真努力来修学?

经文底下一句,「威德广大」。「威」是指敬畏、尊敬他。「德」是什么?德是爱护、欢喜。又喜欢他又怕他,这叫「威德」。一般学生对老师可以能够感受得到,老师有威德,学生对老师非常敬爱,也很怕他。「广大」,这不是普通人能做到的。「大」,是从包容来说的。「广」也是大的意思,但是这里头还有更深的意义。我们学佛首先要把心量拓开,要能包容一切,千万不可以「这个我看不顺眼,那个我不满意」,这个不可以,这样的人不能学佛,只能在佛法里面种一点善根,入不了门。我们想想,我们入了门没有?很难说。如果你是小心量,你在佛门之外没入门,这是真的,绝对不是假话。

你看看中国佛教的道场,讲经修行的场所叫道场,它的建筑、它里面所供奉的,形形色色全是教学。建筑,你一到这个道场首先看到的是山门,天王殿,天王殿当中面对著大门供奉的一定是弥勒菩萨。弥勒菩萨造的像,造布袋和尚的像;这是我们中国祖师大德们做的,布袋和尚坐在当中。他坐在那儿干什么的?他是告诉你,像他那个样子才能入佛门。他的肚皮很大,能包容,对待一切人笑咪咪的,绝对不会讨厌这个、讨厌那个。你们想想看这个味道,你要不是笑面迎人,对著别人还板著面孔,你没有入佛门。

入佛门的人不管对什么样的人,一定是笑脸迎人,一定是一切包容,你这才能入佛门。不是入形式的门,是入实质的门。实质的门是什么?小乘须陀洹果,大乘初信位的菩萨。你能够证得初信位的菩萨,证得小乘须陀洹果,你才算是入门。想想:我们有没有入?没入门,看到人还有不高兴。所以学佛学了好多年,还在佛门之外,看看佛的门墙,进不去。衣服是穿上了,可是在门外。这个衣服是门里人穿的,我们今天也穿上他的衣服,确实没有入门。这个衣服穿了惭愧不惭愧?穿了这个衣服是「我想入门」,可是你得入得进去。记住,心量要拓开,要与一切众生平等对待,和睦相处,清净心、平等心,我们这才能入得了门。

初信菩萨、小乘须陀洹果,他们是什么样的功夫?见思烦恼里面的见惑断了。「见惑」这个名词初学的同学也不懂,我们换句话说,「错误的见解」;也就是说,你的种种看法错误。错的事情太多太多,佛把它归纳为五大类,第一类叫「身见」,执著把这个身当作我,这是错误的看法。我们在讲经的时候也常常提醒大家,这个身不是我,身要是我,那就坏了,身死了我不就是死了吗?身不是我,身死我不死,我是永远活著的。身不是我,那身是什么?在佛法里有一个名词叫「我所」,要用现代话来说,「我所有的」。像我穿的这个衣服,这个衣服是我所有的,这不是我。衣服穿旧了,马上脱掉换一件新的。穿破了,立刻就不要了、丢弃了,做一件新衣服穿。衣服有生灭、有生死,我没有生死。同样一个道理,这个身是我所,就跟衣服一样,这个身体使用的时间久了,它有故障,不要它,换一个新的身体。

懂得这个道理的人愈换愈殊胜、愈换愈好。这一世我们得的是人身,来世我们到欲界天,再一世我们到色界天,一世比一世好,愈换愈好,这个人是聪明人,这个人有智慧。如果愈换愈坏,那就错了。这一生作人,来生去作鬼、去作畜生、去到地狱里去了,这就错了。所以要知道,天身、人身、畜生身、饿鬼身、地狱身都是我所有的,不是我;我是永恒的,我没有生灭。把这个身当作我,这是第一个错误的见解、错误的看法,你要把它改正过来。

第二种错误的看法叫「边见」。边见是什么意思?执著有两边。实在讲,就是现代西方科学家讲的「相对论」,在佛法里面讲「边见」,错误的见解。凡事对立,大的对面是小,长的对面是短,这叫边见。这个见解错误,为什么错误?这个见解是从妄想分别执著里面产生的,不是事实真相,事实真相里头没有。也许你不承认,怎么说没有?明明这个大那个小,这个房子大那个房子小,摆在面前,你怎么能说这是错误的?真的错了,你不会知道;如果你知道你错了的话,改正这个错误,你就证了果位。证了果位之后,这房子有没有大小?没有大小。

《维摩经》上讲的「维摩丈室」,维摩居士住的那个房子不大,方圆一丈,比我们这个讲堂小多了。维摩居士讲经,里面居然有一万人坐在里头。一万人坐在他那个小房子里头不显得拥挤,那是什么境界?没有大小。所以佛跟我们讲:「须弥纳芥子,芥子纳须弥。」芥子是芥菜籽,把须弥山装在芥菜籽里面,须弥山没有缩小,芥菜籽没有放大。它怎么装进去的?没有大小,它才能装进去。有大小,大的可以装小的,小的怎么能装大的?我们今天这个境界为什么不能现前?就是因为你有分别、你有执著,错在这里。由此可知,须陀洹果、圆教初信位的菩萨他已经入这个境界了,我们讲「不思议境界」,人家己经契入证得了,真的不是假的。

第三种错误的见解叫「戒取见」,这是我们一般讲的「成见」,某人成见很深。第四种「见取见」也是属於成见。这两种属於成见,成见为什么分两种?一个是因,一个是果;一个是对因上产生的成见,一个对果上产生的成见。最后一种是叫「邪见」,不属於前面五种错误的看法,都归纳在邪见。

我们能把这些错误的看法放弃,真正依照佛经论里面这些道理、方法,修正确的看法,对於宇宙人生有正确的看法,你才入得了门。我们学佛学这么多年,千万不要贡高我慢,千万不要自己以为了不起,实际上门都没有入,有什么值得贡高我慢?一定要谦虚。等觉菩萨尚且谦虚,哪有不谦虚的菩萨?找不到。哪有不谦虚的罗汉?也找不到。不肯谦虚的人永远不能入佛门,我们不能不知道。所以心量一定要拓开,一定要包容,要培养自己广大的心量。佛经里面常说「心包太虚,量周沙界」,那是我们本来的心量。想一想诸佛如来、诸大菩萨他们何以能做到,我们为什么做不到?遇到一点点事情就要赌气?立刻就要回头、就要想到,「我怎么会糟到这种程度!」修行就在这些地方下手。

「广」可以说作西方极乐世界诸上善人的大会。阿弥陀佛每天讲经说法,除了西方世界大众每一个人都在听,还有十方世界的菩萨,他们有神通、有能力,仰慕阿弥陀佛,都去听经。阿弥陀佛那个讲堂是很广大,不可思议,十方世界的人统统都去,他那里容纳也绰绰有余,绝对不会感到拥挤。广相,广大的讲堂,法会殊胜,圣众无量。广大也是显示性德,清净国土,经上讲「超逾十方」。西方世界的清净比一切诸佛刹土更清净,这是我们能够想像得到的。为什么?我们这个世界是释迦牟尼佛的净土,但是释迦牟尼佛的净土并不纯净,释迦牟尼佛只有实报庄严土清净。极乐世界有四土,释迦牟尼佛娑婆世界也有四土,凡圣同居土不清净,方便有余土也不够清净。但是西方极乐世界最殊胜的就是同居、方便都清净,跟实报一样清净,这是十方诸佛刹土里面没有的,所以叫「超逾十方」。

而阿弥陀佛名号里头也称之为无量清净佛,或者称无量清净觉,为什么?西方极乐世界确确实实是阿弥陀佛自性真心里面所现,「唯心所现」,它只有所现,它没有所变。他方世界的佛国土,唯心所现的,是诸佛的实报土、诸佛的寂光土,唯心所现;唯识所变的,是诸佛刹土里面的方便土、同居土。像我们这个世界就是这样的,不是像西方极乐世界四土都是法性土。既然四土都是法性土,都是唯心所现,为什么还要叫四土,还要叫同居、还要叫方便,何以还有这些名词?我们修净土,在这么多年的学习当中逐渐领悟到,往生到极乐世界的人是带业往生;换句话说,他阿赖耶识里头落谢那些种子没有转得过来,他是带著这个去往生的。对这些人来说,是同居土、是方便土,如果对佛与法身菩萨来说,全是实报土。你们诸位想一想,我这个说得有没有道理?诸佛菩萨他们心目当中全是实报土、全是寂光土,这是不可思议的境界,所以这里称之为「清净佛土」。

经论上教导我们,《往生论》上说得好,心专念,发愿求生。你真正明白了、真正觉悟了,相信释迦牟尼佛的话。释迦牟尼佛,明天是佛诞节,佛的生日,我们不必执著佛的生日在哪一天,中国人有中国人的讲法,印度人有印度人的讲法,南洋有南洋的讲法。我们中国人是讲四月初八,四月初八是农历不是阳历。这个无关紧要,我们一年总是选择一天来纪念本师释迦牟尼佛,所以佛诞节是纪念本师释迦牟尼佛的节日。这一天是我们众生最欢喜的一日,佛到我们这世间来了,给我们带来了光明,给我们带来了幸福。他的光明就是经典,他给我们带来的幸福,那就是依教修行。依教修行的人没有一个不得福的,所得的必定是究竟圆满的福报。如果你学佛没有得福,肯定是你在理论上或者方法上出了错误;如果理论方法没有错误,你决定得福,这是真实的道理。所以我们一定要心专,一心专念,发愿求生,这样决定得入莲花世界。

话虽然是这么说,最怕的是一般人断章取义,自己耽误了自己。像本愿念佛,只学第十八愿,其他的都不要了,这是误会,这是断章取义,自己耽误了这一生求生净土的大好机会,非常可惜!我们在介绍这一部经的时候说,第十八愿归结到最后是名号,名号功德不可思议,名号的意义就是四十八愿。四十八愿详细的说明就是这一部《大乘无量寿经》,字字句句都是给我们解释四十八愿的,每一句、每一字都不出四十八愿的范围。我们要想再深入理解这一部《无量寿经》,古大德给我们说,《大方广佛华严经》是《无量寿经》的注解。《华严经》的注解是什么?古人讲这一大藏教,我们佛教《大藏经》,全部《大藏经》是《华严经》的注解。学佛同修对於这一桩事情不能不知道!你真正明白之后,人家说佛号功德不可思议,你才会有个概念。否则的话,讲名号功德不可思议,我们连概念都没有,「这一句阿弥陀佛有什么功德?有什么了不起?」你完全不知道!所以你要把《大藏经》归纳到《华严》,《华严》再归纳到《无量寿》,《无量寿》归纳到四十八愿,四十八愿归纳到一句佛号,你才恍然大悟,名号功德真的不可思议!感得「威德广大,清净佛土」。今天我们就讲到此地。

大乘无量寿经(第一一九集)2001/5/12新加坡佛教居士林档名:02-034-0119

请掀开经本《科会》第三十面第三行,「问成佛前后」,看这一科:

【阿难闻佛所说。白世尊言。法藏菩萨成菩提者。为是过去佛耶。未来佛耶。为今现在他方世界耶。】

这是阿难尊者向世尊请教。前面所说的法藏比丘修行证果,建立了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帮助十方有缘众生,提供他们修学最殊胜的道场,这一桩事情佛说得很清楚了。阿难也是代我们发问:法藏菩萨成佛是过去佛?还是未来佛?还是现在他方世界的佛?当然,这一桩事情是我们迫切需要知道的。我们再继续看世尊的答覆:

【世尊告言。彼佛如来。来无所来。去无所去。无生无灭。非过现未来。】

这一段说的意思就深了。阿难尊者是从形相上来发问,世尊是如理的答覆,显现中道第一义谛。释迦牟尼佛告诉阿难尊者说,『彼佛如来』,这个「彼佛」就是称阿弥陀佛;『来无所来,去无所去』,这是如来与法身大士果地上的境界,这才是宇宙人生的真相。我们世间人,特别是信仰宗教的人,无不追求永恒;佛这四句话就是说明永恒,说明事实的真相。这一桩事情很不容易理解,但是我们至少要具足真诚的信心,我们才能够修行证果。如果对於这一桩事情疑惑,那就是佛在经上讲的,这是菩萨修行最严重的障碍。根本烦恼里面贪、、痴、慢、疑,疑的什么?就是疑这一桩事情;其他事情怀疑不严重,对於这一桩事情要是怀疑,造成菩萨修行不能够破无明、证法身。我们知道《华严经》上讲的「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这是圆教初住菩萨;如果菩萨对於这个事实真相有怀疑,他就没有法子破无明,因此我们对於这一桩事情决定要仰信。

一般宗教讲永恒只讲到灵、灵魂,我们中国讲灵魂;外国人讲灵,他们知道灵是不生不灭的,但是灵有来有去,它没有生灭它有来有去,世间几乎所有宗教都说到,我们佛教里面也讲。我们佛教不叫它做灵,也不叫它做灵魂,叫它做「阿赖耶识」,我们人到这个世间来,佛在经上说,「来先去后作主公」,到这个世间来投胎,它最先来,它来入胎,人过世之后,它最后离开。所以我们要懂得,人断了气之后,呼吸停止了,阿赖耶识未必离开。所以祖师大德一再教导我们,断气之后,八个小时之内不要碰他、不要去触摸他,为什么?怕他的阿赖耶识没离开。这个时候他仍然有知觉、仍然有喜怒,万一他不高兴,恚心生起来了,这对他的伤害最大。人死了以后,佛教里面说六道轮回,他究竟到哪一道去,决定在最后一念;最后一念生恚,决定堕三恶道,所以这个常识我们一定要有。但是为了安全起见,最好呼吸停止之后,能够在十个小时、十二个小时不去碰触他,这是最安全的。

佛家讲阿赖耶,也称之为「神识」,神识就是阿赖耶识。在中国所用的名词,也不称灵魂,中国人称魂、魂魄。孔老夫子在《易经系辞传》里面说得很有道理,他说「游魂为变,精气为物」。夫子这两句话是说明,这个世间动物、植物、矿物,动物包括我们人,从哪里来的。《易经》上这两句话说明这个事实真相,所有一切动物「游魂为变」,植物、矿物是「精气为物」,讲得很高明,跟佛在经典上讲的,用的言语不相同,意思相同,我们不能不承认孔老夫子的智慧、孔老夫子的境界,那不是凡人,凡人说不出来。

夫子称「游魂」,很有道理。佛在经上告诉我们,阿赖耶识它是动的它不是静止的,而且速度非常之大,速度很大。我们念佛往生,所谓带业往生,带业往生没见性,是谁到极乐世界去受生?阿赖耶识。念佛往生的人,阿赖耶识离开自己这个身体,到极乐世界莲花化生。极乐世界跟我们这个地方有多大的距离?经上世尊一再告诉我们,娑婆世界跟极乐世界相去十万亿个佛国土,这个距离太遥远了。一个佛国土就是一尊佛的教化区,在佛经上称之为「三千大千世界」,一尊佛的教化区。这「三千大千世界」到底有多么大?我们前面曾经跟诸位介绍过,在此地就不再麻烦了。我们概略的来说,现在科学家观察我们的宇宙,他发现星球在太空运行依旧是有规则的,好像是有组织的。像地球这个行星绕著太阳旋转,在我们称为星系,绕著太阳旋转,我们叫它做太阳系;而太阳又环绕银河旋转,我们称这个大的星系叫银河系;银河系有没有再绕更大的星系旋转?现在天文学家还没有发现。

在过去,我们一般都以为银河系应该是佛经上所讲的三千大千世界,一个佛国土。黄念祖老居士在他的《大乘无量寿经解》最后附有一篇文章,这是往年我到北京他送给我的,他说他来不及写在注解里头,希望我印这个注解把它附在后面,提供给同修们做个参考。根据他的研究看法,他说银河系是我们佛经里面所讲的单位世界。这个我们从前未曾想到过。如果银河系是个单位世界,一个佛国土数量就非常可观,为什么?一个小千世界是一千个单位世界;换句话说,一千个银河系才是佛经上讲的一个小千世界。以小千世界为单位,一千个小千世界是一个中千世界;然后再以中千世界为单位,一千个中千世界,这才是一个大千世界,一尊佛的教化区。如果照这个算法,一个大千世界是多少个银河系?十亿个银河系。我们今天科学家能够用科学仪器探测的范围太小了,没有出小千世界的范围。这么大的这个范围,十万亿个大千世界那一边,才是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诸位想一想这个距离多远!我们今天讲天文数字,天文数字还没有办法来比喻。可是诸位要知道,我们的神识一弹指就到达了,所以夫子说「游魂为变」,很有道理。

「游魂」是正确的,如果讲「灵」,是错误的。为什么是错误的?如果这个魂要是灵的话,你们想想,到这个世间来投胎,谁愿意投胎到贫穷家里?要是灵,自己可以选择,一定选到大富大贵人家,生下来就享福。投胎来的时候做不了主,这个魂不灵,所以佛家讲这个魂是「迷魂」,迷魂颠倒,佛家讲的。魂不灵,它迷,所以它才到六道去轮回,特别是在三恶道,哪有灵它会跑到三恶道去投胎?不可能的事情!夫子没有说它迷,说它游、它动,讲他的动态,这个描绘得好,所以它的速度大。但是诸位要晓得,它有来有去。我们说它不生不灭,这个游魂不生不灭,这个不生不灭是方便说的,不是真的。要是说真的,真的它也有生灭;不过它要是彻底觉悟,它就灭了,如果没有到彻底觉悟,它存在。

我们可以说,我们自己这个游魂,无量劫一直到今天,往后如果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在六道时间还长得很,这是我们一定要懂得的。它灭了之后是什么?它灭了之后就是真如自性。世尊在大经里面告诉我们,我们迷失了本性、迷失了自性,自性就叫做阿赖耶,所以阿赖耶的体是真如自性,也就是真如自性带了一分迷情、迷执,就称之为阿赖耶。这一分迷要是彻底破掉了,阿赖耶就叫做真如、就叫做自性;由此可知,阿赖耶并没有灭,它是一个转变,变成真如自性。真如自性迷了,就变成阿赖耶,确确实实它是没有生灭的。

但是讲到自性,自性没有来去,确确实实「来无所来,去无所去」,这是讲自性,自性是如来。佛在大乘经上用的这些名相,像江味农居士在《金刚经讲义》里面跟我们说的,《金刚经》有时候说「佛」,有时候说「如来」,为什么不统统说「佛」,统统说「如来」?何以有时说「佛」,有时说「如来」?江居士告诉我们,凡是说「佛」,是从事上说的、从相上说的;凡是说「如来」,是从性上说,有这样的一个差别。

「彼佛如来」,这是性相合起来说,那个意思就深了。性没有生灭,相也没有生灭,性没有去来,相也没有去来,这个道理就深了。世尊一般在经上少说,这些话都是对菩萨们说的、对上根利智说的,对中下根性,佛很少说这些话。为什么?佛说这些话,我们听了会疑惑。你说性不生不灭,说阿赖耶没有生灭,我们听了还能够接受。我们这个肉身死了,我们的神识去投胎,我们能够接受;我们的神识不生不灭,我们的身有生灭、有生死,可以接受。如果讲身也没有生灭、没有生死,我们就不能接受。我们看到,动物有生老病死,植物有生住异灭,矿物有成住坏空,怎么会不生不灭?

佛说的话是真的。我们看这个世间,肉眼看这个世间一切人事物的现象,我们看错了,佛的观察正确。不但是性不生不灭,相也不生不灭,这是正确的。为什么说相不生不灭?因为相不是真有,《金刚般若》里头说得好,「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它不是真的。有生有灭,我们误认为是真的,把这些虚妄相当作真实,这是我们最大的一个错误,是我们根本的错误;我们的人我执、法我执,都是从这个错误的观察所产生的。於是这一个错误引导我们生生世世不能解脱,造成长劫轮回,这是一个错误的看法、错误的想法。

佛在《楞严经》里面给我们讲了真话,真话这些现象是什么?佛讲「当处出生,随处灭尽」,这一个事实真相,我们永远没有办法观察到;现在科学技术虽然发展到今天,依旧没有办法观察到。佛给我们讲,所有的现象,虚空法界都是刹那生灭,它的时间太短、太快了,几几乎乎生灭同时;说生,生已经灭了,说灭,灭底下又生了。生灭既然同时,所以佛就用一个名词来说,「不生不灭」。诸位要晓得,假如真的没有生灭,不生不灭这一句话说得没有意义、没有意思;确实有生灭,生灭几乎是同时,所以才说不生不灭。「不生不灭」这一句话可以解释为「生灭同时」、「灭生同时」。

我们今天所看到一切境界相,是生灭同时的相续相,不是实相。这个相续相就像我们看电影,用电影这个比喻,诸位能够有一个清晰的概念。电影放映机它放映出来的影片,我们都知道,电影影片放在放映机里面,放映机的镜头打开,这一张片子放出去了,再把它关起来,很快换上第二张,镜头再打开,第二张出现了。它的速度一秒钟二十四张,一秒钟它这个镜头开关二十四次,每一次放一张,一秒钟连续放二十四张,相续相,我们看到电影银幕上的画面,就像是真的一样。换句话说,我们这个眼睛就上当了,没有看到真相,看到的是虚幻的相续相。佛告诉我们,我们今天生活在这个世间,六根所接触六尘境界,就是这一种虚幻的相续相。这个相续相的速度比电影放映机快多了,电影放映机一秒钟才二十四张。佛给我们说明这速度多快?《仁王般若波罗蜜经》里面所说的,一弹指六十刹那,一刹那九百生灭。这就好像我们镜头开关,一弹指,我们连续弹指,我们弹得很快,一秒钟我可以弹四次,你们想想看,四乘六十,再乘九百,刚刚好两个十万八千,一秒钟两个十万八千次的生灭,我们怎么能觉察得出来?所以误会把这个境界当作真实,不知道它是刹那生灭。你要真正明白这个道理,你才晓得,性不生不灭,相也不生不灭,性没有去来,相也没有去来,所以说性相不二,你才能入不二法门;性相是二,你没有觉悟,性相确实不二。

佛所讲的一刹那九百生灭,是真实说还是方便说?我的学习,我认为佛依旧是方便说;如果真实说,速度比这个还要快,我们可以把它证实。但是佛说法的目的,是教我们明了一切法「当处出生,随处灭尽」,没有生灭去来,只要懂得这个意思,佛说法的目的就达到了。至於究竟那个速度快到什么程度,到时候你自己就明白了,不需要讲解。什么时候你明白?大乘经上佛说的,圆教八地菩萨。八地菩萨叫不动地,见到阿赖耶的状况,阿赖耶动作转变的状况;八地菩萨才见到,七地菩萨还见不到,你才晓得这是多么深的定功。宇宙人生真相八地以上这才亲自证得、亲自见到;七地以前都是听佛的教诲,自己也能够证得,证得个彷佛,没有看到事实真相。譬如佛在《仁王经》上讲的一刹那九百生灭,我相信九百生灭这个境界,圆教初住菩萨一定证得;八地菩萨看到的事实真相决定不止九百生灭。

明了这个真相之后,我们的人生观,今天讲价值观,你就改变了。我们到这个世间来,目的何在?意义何在?不一样了。真正明白之后,我们可以说一句总话,我们来到这个世间干什么的?来学习的。中国古大德讲的话有道理,「活到老,学到老,学不了」,这个话很有道理。我们是来学习的,生生世世都是来学习的,学习到一定的层次,就出了三界,再往上提升,就出了十法界。我们拿学佛来说,从初发心到等觉菩萨都在学习,没有别的事情。在哪里学习?生活当中学习,工作当中学习,处事待人接物当中学习,学什么?学觉悟。佛法里面,你们大家受皈依的时候,传授你三宝:觉、正、净,学觉悟,学正知正见,学净而不染;这三句话,「皈依佛,觉而不迷;皈依法,正而不邪;皈依僧,净而不染」,我们生生世世就学这三句。

一切时一切处,我们学习的标准在哪里?佛所讲的经典是标准。学习的榜样在哪里?释迦牟尼佛三千年前出生在我们世间,给我们做了榜样,最好的模范,八相成道;历代这些菩萨祖师大德们,无一不是给我们做好榜样。我们能看得出来吗?我们能体会得到吗?果然你看出来了、体会到了,你就会学了。你要是看不出来、体会不到,你还是没有办法学,你学不到;纵然想学,你学得不像,不像一个觉悟的人,不像一个正知正见的人,不像一个清净无染的人。

所以首先你要会看。释迦牟尼佛示现,门道看出来了;释迦牟尼佛说法,我也听懂了;「愿解如来真实义」,不但世尊讲经说法我们愿解他的真实义,世尊种种示现我们也要解他的真实义。「菩萨学处」,我们发心学佛的人都是菩萨,大家都是菩萨,初发心的菩萨;学处,你到哪里去学?你学什么?你怎么个学法?这是经典里面都方方面面教导我们,我们要细心去观察。所以,它这一句话里面的意思很深很广。「过去、现在、未来」,这是凡夫的错觉,决定不是真实的。

法相唯识宗的经论入门课程,基本课程、入门的课程,诸位都晓得,《百法明门论》,天亲菩萨造的,这是法相入门的课本。百法里面归纳为五大类;百法是把世出世间一切法归纳成一百类,便於教学,这一百大类再归纳成五大类。第一大类是「心法」,讲八识、八心王,讲心法。第二大类是「心所法」。心所法是什么?就是这八个心王它所起的作用,我们今天讲心理作用,可以分为五十一类心理作用。第三大类是「色法」,色法是属於物质,我们讲心跟物,现在人讲唯心、唯物,第三大类讲物、物质。第四大类是「心不相应行法」,确实它有这些法存在,它也起作用,这一类的法它不是心法,它也不是心所法,它也不是色法,但是它与心、心所、色法又脱不了关系,所以就立了这一类,叫「心不相应行法」。用现在的名词来说,「心不相应」是现在人所讲的「抽象概念」,抽象的,没有事实。佛跟我们说,空间是抽象概念,不是事实,时间也是抽象概念,不是事实。这二十四个不相应里面,「方分」,方是讲四方、上下,这是讲空间,方分;「时分」,时分是时间,讲过去、现在、未来,都列在不相应行法里头。所以要晓得,这是一个抽象概念,我们今天讲「他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过去、现在、未来」,全是抽象概念,不是事实。

现在科学发达,资讯发达,交通便捷,我们现在知道有时差。我们新加坡这边晚上,你肯定我们地球现在是晚上吗?美国正是白天,哪里是晚上?所以你要说地球晚上,对,没错;说地球现在是白天,太阳照著,也没有错,现在人懂得。如果在从前那个闭塞的时代,你要说现在晚上太阳还照我们地球,人家不骂你?人家说你胡说八道!我们住在赤道这个地方,一天二十四小时;如果你要是住在南极、北极,一天是三百六十天。南北极诸位都知道,半年白天半年晚上,你在南北极,要是说一个昼夜叫一天,南北极一个昼夜叫一天是我们这里的一年,我们这里一年他们是一天。现在这些事实,我们都明了、都明白了。这地球上已经有这么大的差距了,离开地球之外其他星球,时间、空间更不一样。

要晓得这是一个抽象概念,决定不是事实。所以佛答覆阿难尊者,是从事实真相来跟他说的。阿难尊者所问的,是我们凡夫概念当中的迹象。佛依二谛说法,阿难问是依俗谛,佛的答覆是依真谛,这个才是事实真相。

现在我们要更深一步的去探讨。「彼佛如来,来无所来,去无所去,无生无灭,非过现未来」,我们怎么样?现在回来要问问我们了,我们这些六道凡夫跟佛比一比,怎么样?如果给你说真话,跟佛一样的。我们现在跟佛的差别在哪里?就是迷、悟,除了迷、悟之外,毫无差别。这个话大家要冷静想想。如果我们把这个问题向六祖能大师提出:诸佛如来,来无所来,去无所去,无生无灭;我们六道凡夫,来有所来,去有所去,有生有灭。假如我们提出这个问题,去问六祖惠能大师,惠能大师一定说:「这是二法,二法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法。」我相信惠能大师一定是这个说法。从这个地方我们就体会到,我们跟诸佛如来没有两样。两样在哪里?两样在迷跟悟,诸佛菩萨觉悟,我们迷惑。我们迷惑,没有去来以为有去来,没有生灭以为有生灭,所以去来生灭在凡夫还是一个抽象概念,去来生灭都是属於不相应行法。这些话说得是深一点,但是对我们修学很重要。你果然能听懂了,当下受用就不可思议;你要没有听懂,你曾经听这个说过,以后多听了,你不会怀疑,你不会反驳,对你修行就有进步,断疑生信。

由此可知,学习觉正净是多么重要!你要想真正得到觉正净,那你一定要破迷邪染,你要远离迷邪染,我们要过健康快乐自在的生活。所谓健康,没有一丝毫缺陷叫健康,有丝毫欠缺就不健康,有丝毫的障碍你就不自在;《华严经》里面所说的理事无碍、事事无碍,那才叫得大自在。如何能够得到?那就得学,认真努力的学习,只有通过学习,你才能真正得到,不学怎么行!从哪里学起?佛在大小乘经论里面教得很多,有层次、有渐学、有顿悟,天台家讲的化仪、化法,这些都值得我们做参考。真正关键之所在,你要把你学习得到的要实现,现在人讲「落实」,你所学到的东西不能落实,不但你不能证得,你也没有办法把你这个觉悟向上提升一级。

我们用菩萨的级别来说,大乘教里面讲菩萨,从初信位到等觉位五十二个级别。这个级别,跟诸位说,是大分;细分,每一个级别里面还要分很多级别。像念书一样,从一年级念到五十二年级就毕业了;我们同一个年级里面,假如说也有五十二个学生,考试从第一名到五十二名,一级里头又有五十二个级别。诸位从这个地方去体会,这就是古德所讲的,积小悟就成大悟。小悟是什么?是在我同这一个级别里面,不断向上提升;在我同一个年级、同一个班上我们要争取第一名,这叫小悟。大悟是从这一个级别升到另外一个级别,从一年级升到二年级,二年级升到三年级,这就好比是大悟。

菩萨道说远很远,说近很近,这就告诉你,没有远近,修行的时间没有长短,都在迷悟。悟了,路就近了,时间就缩短了;迷了,时间就延长了,路途就遥远了,就这么回事情。《楞严经》上说得好:「性真常中,求於迷悟生死去来,了不可得。」《楞严》在佛法里面,古人常讲「开智慧的《楞严经》」,说得不过分。《楞严经》里面说真相、说真话说得多,其他经里面世尊俗谛讲得多真谛讲得少,《楞严经》上真谛讲得多,俗谛讲得少;换句话说,如来於法身大士们境界讲得很多,是很能够启发我们,很能够帮助我们觉悟。这是理明白了,跟诸位介绍到此地。下面要跟诸位说明的,看底下经文:

【但以酬愿度生。现在西方。去阎浮提百千俱胝那由他佛刹。有世界名曰极乐。】

这是从相上讲;前面从理上讲,现在跟你从相上讲。阿弥陀如来,跟诸位说,还在学习;他学习已经毕了业,毕了业之后回过头来当老师,老师教学生,一定要示现学习的榜样。由此可知,佛法里面的学习没有终止的,成佛之后还要学习;那个学习不是为自己,为众生,给众生做榜样,给众生做模范。就像经论里面所说的,我们这部经上也讲到,在第二品就讲到「八相成道」;佛在《梵网经》上告诉我们,他到娑婆世界示现成佛,这一次是第八千次,不是头一次来,这一次是第八千次,在我们这个世界。在十方诸佛世界里头,那就不知道是多少次了,在我们这个世界示现是第八千次。由此可知,他没有休息,自己学成之后,再教化别人。就如同我们现前的培训班同学一样,前几届你们已经学会了,这个第五届,将来第六届招生了,你们就教了,你们就在示现了,永远没有间断。我们要明白这个道理,要懂得这里面的目的跟意义。目的是自觉觉他,孟子所谓「先知觉后知,先觉觉后觉」,这是教学。

当我们智慧不开、没有觉悟的时候,我们要依靠老师帮助我们,帮助我们开智慧,帮助我们觉悟;我们智慧开了、觉悟之后,我们要帮助那一些还没有觉悟、还没有开智慧的人。辗转度化,不疲不厌,这是诸佛如来为我们示现的。我们从这里面去体会,明白我们这一生到这个世间来学佛,自己认真学,自己学,同时也就是做出样子给别人看,所以「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这两句话我们要常记在心上。如果我们常常把它疏忽掉,常常忘掉,自己烦恼习气又起现行,那是什么?那是自己没有能力提起自己的觉悟。古德讲「不怕念起,只怕觉迟」,你的觉提不起来。

要怎么办我们才能真正提得起,才不至於迷失?古时候有一个人做了一个很好的样子,你们如果真的提不起来,向他学习。什么人?《俞净意遇灶神记》,他比袁了凡高明太多了,他能提得起来。袁了凡提不起来,常常迷失,三千桩善事做了十几年才圆满,什么原因?常常忘掉,整整十年三千桩善事才圆满,这个不容易成就。俞净意的成就比袁了凡还要殊胜,他自己没有把他改过修善这一段事迹写出来,了凡先生是因为教训他的儿子写出来了,俞净意比他要更殊胜。《俞净意遇灶神记》是他的同乡罗居士给他写的,不是他自己写的。非常值得我们学习,要发勇猛心,精进不懈,把自己的毛病习气要革除,我们才有步可进。最怕的是因循,马马虎虎,随随便便,这样决定空过了一生,你怎么会有成就?

法藏菩萨,实在讲,也都是示现的;久远劫已经成佛,哪里是刚刚在极乐世界成佛!这一次在极乐世界,建造极乐世界这个道场,示现成佛,就跟释迦牟尼佛当年在我们这个世间,示现八相成道同样的目标、同样的义趣,我们要能体会。『酬愿度生』,他在因地曾经发过愿,像我们一样,我们也曾经发了愿,「众生无边誓愿度」,但是这个愿,你要说无心,他还有心;你要说有心,又像无心,天天在发愿,发了不兑现。发愿的时候很像这么回事情,这一句话念完就忘掉了,「众生无边誓愿度」这一句话没有了,度众生的念头没有了,也就不度众生了。我们今天发的是这个愿,口里有的时候有愿,口里没有的时候愿就没有了,这个愿随著我们的音声生灭,这个愿是生灭法,所以它不管用。什么时候你发的这个愿兑现了,这个愿就起作用。所以,成佛之后他要随类度生,应以什么身得度,就示现什么身;应这个众生是什么样的根性,你就给他说什么法。佛菩萨没有一定的形相,佛菩萨没有定法可说,我们要懂这个道理。我们现在就要学习,不是说等到成佛之后再酬愿度生,现在就要干,这叫学佛。我们现在全心全力去干,跟阿弥陀佛行愿才相应,我们求愿往生,决定得生,我们临命终时,佛决定来接引,为什么?愿、行相应。

千万不要有一个错误观念,我现在还没有学成,我要跟众生说法要说错了,那要背因果,古大德常讲「错下一个字转语,堕五百世野狐身」,吓得我一句话都不敢讲,这是错误的。你要晓得,他是因为错下一个字转语,那只要我不错就行了。我今天没有智慧,焉能不错?孔老夫子教给我们「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个教训好,佛也是这样教我们。这一句我知道得很清楚,我就给你讲得很清楚;这一句我不知道,我知道得不清楚,没有把握,没有把握我就把经文念一下就好了,念没有错。人家说:「法师,你这个经文念下去没讲。」我没讲没有错,我念了就行了,我不一定要全讲;不会的,我就念,会的,我就讲,你就不会犯错误了。这个办法我们要会学,学了才能够酬愿度生,现在就可以干。

我们看古人的注解,我过去学《楞严经》,我就读过许许多多古大德的注解。明明看到这个经里头很重要的意思,看他囫囵吞枣的就过去了,我们怀疑,「这个重要,他为什么不注?」我们就拿著这个注解的本子去问李老师,李老师看了皱眉头:「他也没有搞清楚,他不懂。」我们明白了,这个话是真的。於是我们再参考别的本子,看看别人对於这一句注得怎么样,再去找别的本子;实在找不到可靠注解来讲,那我们就念念就算了,经文念一下就好了。这样我们才真正肯酬愿度生。度生就是帮助别人,时时刻刻记住帮助别人,全心全力帮助别人。你果然肯这样做,那就恭喜你了,你得三宝威神加持。几乎许许多多讲经的法师都有这个经验。

过去谛闲法师讲《圆觉经》,他自己写《圆觉经讲义》,可见得他准备得相当充分,写成讲义在讲台上讲。可是讲的时候有的时候发挥,超出讲义的范围。听众当中有几位大德居士,以江味农老居士为首,这些人听经都做笔记,笔记做完之后全部交给江味农居士整理,把它会集整理,第二天送给老和尚去看,请老和尚改正。老和尚一看:「这是谁讲的?」「昨天晚上听你讲的。」「我讲得这么好?」佛菩萨威神加持的。所以他们的笔记,一部经听完之后,他们笔记也出了书,《圆觉经亲闻记》。你们看《谛闲法师全集》,你看看序文里头写的,《圆觉经》它有《讲义》、有《亲闻记》,《亲闻记》是那一些居士们写的。佛菩萨加持,你只要真心肯干!

我学讲经,我得力於李老师一句话,「至诚感通」。老师当年教我们:讲经谈何容易?这不是小事,大事!就佛法方面来说,你要通达三藏十二部,你不通怎么讲法?就世间法来讲,你要通达世间一切学术。那个时候他就说:不说别的,就说中国古时候的《四库全书》,你要是不能够通达,你讲什么经?以这个标准的话,那我们全部被淘汰掉了,这个佛法在这个世间决定断灭,谁有这个能力?以后老师就教我们方法,他是两个方法。第一个方法,我们不是讲经,我们是讲注解,等於说把古人的注解,古人注解是文言文写的,我们在讲台上把它翻成口语,我们初学讲经是这个办法,讲别人的注解。这个不要紧,讲错了,注解的人负责任,我们不负责任,只要我们依照他的注解讲,不要自己加意思在里头。自己加意思在里面,就怕自己出了问题;自己不加意思,完全照注解讲,讲错了,责任他负,我们没有责任。放心去学讲。

更进一步,老师教我,送了我四个字,「至诚感通」。他老人家教我:我们要通达世出世间法不可能,可是有一个办法。什么办法?求感应,用求感应的方法来通达。用什么方法来求感应?诚!至诚、真诚到极处就通了,在讲台上讲经超出你准备范围之外。老师这样教我,我就真的学著去做,果然有效。所以我最初讲经,我讲经到今年四十二年了,头十年我有准备,十年之后全靠感通,不准备了,全靠感通。

所以我常常给你们同学讲,我讲的都是句句真话。我把我的身体在讲台上借给佛菩萨用,说出来的话不是我说出来的,佛菩萨藉著我这个口说出来的。我肯把身体借给他用,你们很吝啬,不肯借,那有什么法子?所以我劝导你,你们要发心肯借,身体借给佛菩萨用,那就灵了。一上讲台,经文一翻开,字字句句无量义,讲不完!决不是自己能力,自己能力,平常你问我一句,说老实话,我讲不出来。所以在这个地方我们也非常感激诸位同修,我也沾你们的光,彼此都沾光;我用真诚心求感应,诸位要没有福报,我就没有感应了,所以也蒙诸位的福报,善根、福德、因缘。所以我上是感谢佛菩萨,下面是感激你们每一位听众,你们不发心到这儿来听,佛菩萨感应就没有了。我跟大家讲的是真话,一句都不假。

这样你就晓得,我们学一句就要教一句、要传一句,学两句就要传两句,千万不可以「等我学好了,我再来传」,那你要等到哪一年?等到死,自己还觉得没有学好,那不就完了?你一生所学的都带到棺材里去了,对於这个世间、对佛法毫无贡献。这个观念错了,不能有这种想法,应当大著胆子。今天这个世间介绍佛法的人不多,我们再不干,谁来干?真有大德,有大智慧、有大福德的人他们来干,我们好,我们退下来做学生;没有人干了,我再不出来干,怎么办?我们要常常想到这一层,「我不出来怎么办?」一定要劝自己出来弘法度生。

阿弥陀佛『现在西方』,诸位要看清楚这两个字,「现在」。「现在」这两个字怎么讲法?是不是过去、现在、未来?这个说法意思浅。那应当怎么讲法?示现在西方极乐世界,示现在西方。西方又成了问题,地球是圆的,我们往西方走,走了走了又走回来了。所以有人就问:「极乐世界到底在哪里?」这问题来了,我们现在坐飞机,从西方去飞,大概飞了二十几个小时又飞回来了。西方,没有西方,到底哪里是西方?就在地球上,每一个经度往前面看是东方,往后面看是西方,移了一度,东方又变成西方,西方又变成东方,方向是抽象概念。佛为什么要说一个西方?因为阎浮提众生妄想分别执著没放下,因此需要指方立向,让你的意志能够专注,用意在此地,并不是真正给你说个西方,是希望你心不散乱,你能够向著一个方向、一个目标一心专注,是这个意思。只要你达到一心,感应就现前了。

我们念这一句佛号,这一句佛号就是一个讯号,阿弥陀佛不管在哪里,我们念阿弥陀佛,我们的波像电波一样,我们这个心波在发射,阿弥陀佛那个地方就能收到,感应道交,就像无线电波一样。这是从理上讲,没有方位,没有时空,所以古德才说「生则决定生,去则实不去」。为什么?没有来去生灭。你一定认得有一个西方的时候,你就有来去生灭,你没有放下妄想分别执著,你没有得一心不乱,这是从理上说。

从事上讲,给诸位说,佛所讲的西方不是说我们地球的西方;我往年跟人家讲,有人来问,我跟他讲,是银河系的西方。这个讲法在事上讲,也能讲得通。释迦牟尼佛的法运是一万二千年,一万二千年在整个银河系的旋转角度很小,没有离开它的方位,能讲得通。但是世尊的教区是娑婆世界,娑婆三千大千世界,娑婆三千大千世界的西方,应该是这样;一个佛世界的佛土,应该是如此。如果以娑婆世界为中心,在娑婆世界的西方,可以说一万二千年移动的角度才几分,一度都不到,这个说法肯定不错,可以用这个说法。这是从相上说、从理上说,我们都要懂。

『去阎浮提』,「阎浮提」是指我们地球,我们现在居住的这个星球。『百千俱胝那由他佛刹』,「百千俱胝那由他」就是《弥陀经》上讲的「十万亿」,这里头用的单位是印度梵文的单位,翻成中国的单位就是「十万亿佛国土」,佛刹就是佛国土,也就是我们通常讲的三千大千世界。但是我们在大经里面读到,佛国土也有大小不相同。有的佛国土,一尊佛他的教区是一个三千大千世界,也有佛他的教区是两个大千世界、三个大千世界,乃至於十个、二十个大千世界不等。因此「十万亿佛国土」又有不同的说法,一个是指十万亿个诸佛如来的教区,另外一种也可以指十万亿个三千大千世界,这两种说法都能讲得通。但是你要说哪个对、哪个不对,那就很难讲了。不要在这上面去分别,不要在这上面去计较。一定要知道,十方世界众生欲求极乐世界,无论距离多远,刹那之间就到达,要明白这个道理。所以空间跟时间不是问题,问题在一向专念,「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发菩提心是发觉悟的心,这个非常重要。

我们不肯全心全力去帮助人,什么原因?迷而不觉。实实在在说,要常常检点自己,要常常觉悟。觉跟迷区别在哪里?什么叫觉?什么叫迷?我们凡夫很难界定。好在佛在大小乘经论里面给我们举的事例很多,总而言之,念念为众生就是觉,念念为自己就是迷,从这个地方拣别,比较容易,也很妥当。我把我所知道的,决定没有吝啬、决定没有保留,和盘托出,供养大众,这是觉的行为。我帮助别人,还要留一些,这佛讲「吝法」。为什么要留一手?怕将来别人超过我们。这是迷,这是不觉。

迷悟的果报差别很大。觉悟的人诸佛菩萨欢喜,常常帮助他、加持他;迷的人得不到佛菩萨加持,果报愚痴,他吝啬、吝法。吝财的人贫穷,吝法的人愚痴。所以我们帮助别人毫无吝啬,全盘托出,你的智慧天天增长,你命里头那个财富天天增加,绝不吃亏。这个话佛讲得太多太多了,我们学佛的同修,乃至於出家众,我想我们听了总不只一千遍、两千遍、三千遍。我相信不只三千遍,可是怎么样?依旧吝啬。到底要讲多少遍,才真的把你唤醒?可能到十万遍、百万遍、千万遍、亿万遍,这才觉悟。真的不是假的,这话真的。

所以佛陀对重要的开示不断在重复,「受持读诵为人演说」这一句话佛在一切经论里头,我的看法,绝对不会少於一万遍。佛为什么讲得这么多?我们现在才恍然大悟,没有这么多,听的人不会回头。凡夫确实健忘,听了之后怎么样?立刻就忘掉。他要不忘掉,他就会落实,他就会做到。为什么不能落实?忘掉了。念经的时候清楚,提醒著,一转头就忘掉了。这就是世间人一般讲劣根性,太严重了。如果我们学习到的东西理解了,立刻能落实,成佛何用三大阿僧祗劫?《华严经》上善财童子为我们示现的一生成佛,《法华经》里面龙女八岁成佛,到底是什么道理?他只要听一句就记住,他不会忘掉,他明白了他立刻就落实,一生就成功了。我们是太健忘了,这是我们严重的障碍。

「现在」这两个字讲得多么亲切,告诉我们,阿弥陀佛现在示现在西方极乐世界。下面讲,『有世界名曰极乐』,著重在「有」,不是假的,确确实实有。所以益大师他接受净土法门之后,他念《阿弥陀经》,《弥陀经》上讲了三句话,说「有世界名曰极乐」、「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他读了这三句,他把他的号改了。就像了凡先生,原名「学海」,觉悟之后改名「了凡」;益大师看这三句经文,改名「西有老人」。他把他的别号改成「西有」,真正相信西方极乐世界确实有,确实有佛号阿弥陀,阿弥陀佛现在在那里说法,向往之心油然而生。

但是我们要晓得,要知道事实真相。阿弥陀佛在西方世界示现这个净土是方便示现,就跟我们释迦牟尼佛所示现的娑婆世界一样。但是娑婆世界没有西方极乐世界那么殊胜,这个原因我在前面曾经跟同修们报告过。西方世界何以那么殊胜?这就好比我们盖房子、我们住房子,娑婆世界是老房子,几十年的老屋,所以这个房子里面当然有很多破旧的地方,常常需要修补;西方极乐世界是新造的房子,完全是新的,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成佛以来才十劫,新造的,所以样样都殊胜。我们买新房子,那就到极乐世界去,买旧房子,那就在娑婆世界,这个比喻大家好懂。另外再举一个比喻,诸位再去体会。像现在许多国家都开放移民,我们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也是移民去的。诸位晓得,没有生死,我们移民去的,这个臭皮囊不要了,丢了,我们的神识移民到西方极乐世界;到西方极乐世界我们换一个身体,莲花化生,这个身体的相好光明,跟阿弥陀佛完全一样。

释迦牟尼佛在这个世界成佛,这个世界是一个老的世界,许许多多如来在这里成佛,走了之后,第二位佛又到此地来成佛。释迦牟尼佛法运走了之后,底下一尊佛是弥勒,弥勒菩萨来成佛,老地方,旧的世界。不像极乐世界,极乐世界是新造的;新造的,换一句话,它里头没有原居民。老世界里头有很多原居民,原居民习气很重,很难度,你得要好好调教他,这个难。西方极乐世界是新造的世界,各地方去移民,移民条件限得很严格,不够水平的不要,所以它好,尽挑拣好的,所以西方极乐世界都是好人,没有坏人,你看看经上讲的「诸上善人俱会一处」,它的条件是要上善。换句话说,至少在我们心目当中讲,把这个水平降得很低很低了,上品十善;这是我们讲这水平降得很低,上品十善,发菩提心,一向专念。

你要晓得发菩提心里面包括什么?「净业三福」全包括了,你一定都做到了。「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你做到了,「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你也做到了,「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你全都做到了,然后一向专念。所以你看看他挑选的这些移民的人,他是这个条件才去的,你没有这个条件去不了,单单念佛去不了。

现在日本传的本愿念佛,我们要知道,不可靠。为什么?跟经上所讲的条件不符合。最低限度要把三福完全做到,三福里面包括十善业道,具足众戒,不犯威仪,那才叫上善,这是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争取移民的对象;换句话说,十方诸佛刹土里面的善人,阿弥陀佛都欢迎,请他们到极乐世界去。心行不善,虽念佛也不能往生,只是跟阿弥陀佛结一个善缘,阿赖耶识里头下一个阿弥陀佛的种子而已,这一生当中不能往生,这是我们必须要记住的。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大乘无量寿经(第一二0集)2001/5/19新加坡佛教居士林档名:02-034-0120

请掀开经本,《科会》第三十面,倒数第三行:

【法藏成佛。号阿弥陀。成佛以来。於今十劫。今现在说法。有无量无数菩萨声闻之众。恭敬围绕。】

这三小段是现正报、现说法、现度生,在本经与《弥陀经》上都是属於很重要的一段经文。前面我们读到,世尊为我们介绍,法藏菩萨是为了酬愿度生,示现在西方极乐世界,这个西方是我们阎浮提的西方,是娑婆世界的西方;有世界名曰极乐,我们在《弥陀经》里面读到,「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过去益大师就是在这一段经文里面肯定西方极乐世界,所以改他的号叫「西有道人」,告诉我们,西方世界确确实实有,决定不是假的。

今天接著我们看,西方世界有了,有佛号阿弥陀,『法藏成佛,号阿弥陀,成佛以来,於今十劫』,这些开示,我们决定不能够疏忽,它的意义非常的深远。法藏菩萨在西方极乐世界示现成佛,诸位一定要听清楚:示现成佛。就如同我们本师释迦牟尼佛一样,释迦牟尼佛三千年前在印度示现成佛,佛在《梵网经》里面告诉我们,他这一次在我们这个人间示现成佛是第八千次;由此可知,世尊久远劫就成佛,不是这一生才修行证果。同样的道理,阿弥陀佛也是久远劫就成佛,这一次是在我们娑婆世界西方,距离我们十万亿个佛国土,在那边建造极乐世界,示现成佛。建造世界也是示现的,成佛还是示现的,决定不是刚刚在那边修行成佛,我们要这样看,那就错了;久远劫就已经成佛。『现在』,这个「现」是示现。佛教导我们修行,决定要给我们做一个榜样,示现一个榜样,这是增长我们的信心,希望我们在这一生当中决定成就,用意不外如是,我们应当要能够体会得到。

为什么要示现成佛?这个意思我们不能不清楚。佛教我们修学的次第,总的来说,第一个要发心,发菩提心。什么叫菩提心?菩提是梵语,中国的意思是觉悟,换句话说,要发觉悟的心。凡夫不觉,不但我们一般人不觉悟,六道众生都没有觉悟;六道包括欲界天、色界天。甚至於十法界的众生也没有彻底觉悟,十法界包括声闻缘觉、十法界里面的菩萨、佛。无论我们看天台或者看贤首,教义里面都说得很明白,十法界里面的佛没有见性。「明心见性,见性成佛」,这个明心见性的境界,是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那就不是十法界里面的佛,到一真法界,超越十法界了,那就是天台大师说的分证即佛。由此可知,十法界里面的佛、里面的菩萨,是相似位,「相似即佛」;六道里面的,那顶多只能到观行位佛、名字位佛;智者大师讲得很清楚、很明白。

真正觉悟不容易,所以圆初住的菩萨叫「发心住」,真正发菩提心。什么叫菩提心?我们用四弘誓愿来介绍,大家印象比较深刻、比较好懂。四弘誓愿第一愿,「众生无边誓愿度」,我们有没有发这个心?我们看到众生,许许多多众生看到不顺眼、不喜欢,那是不是众生无边誓愿度?「哪些众生我不度他」,可不可以这么说?只要有一个众生,你不喜欢他、讨厌他、恨他、不想度他,你就没有菩提心。那你们学佛,纵然修得有成就,也修成菩萨,也修成佛,告诉你,你只是观行位佛、观行位的菩萨,相似位佛、相似位的菩萨;分证没有。相似就是有一点像,不是真的,十法界里面的菩萨跟佛不是真的,相似位;没有发菩提心。大乘教里面常说,小乘的阿罗汉、辟支佛,在三德秘藏里面只得半个「解脱」,「法身」、「般若」他们都没有。为什么?菩提心没有真正发出来,这个道理我们要懂。

我们在这一生当中,活在这个世间,目的何在?意义何在?如果常常反省、常常检点,觉悟的心就容易发现。如果我们在这一生当中没有遇到佛法,那是没有缘。佛法里头常讲「善根福德因缘」,《弥陀经》上说得好,「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没有机缘遇到佛法,这是没有缘分。我们这个缘分具足,我们这一生当中能不能有成就,就在善根福德。如果善根福德少,我们培养来得及,只要以大乘经教长时间的薰习,能有十年八年,我们在古大德修学过程当中,往往看到他成就了,有二十年成就、三十年成就。如果善根福德具足的,大概总是三年五年就成就,宗门里面看到很多,参禅大彻大悟,教下大开圆解,念佛理一心不乱,这是真正成就,在一生当中契入分证位。这个目的达到了,人生的意义鲜明,是我们应当要学的。

法藏菩萨为我们做榜样,我们读了之后,就晓得应该怎样去学习。我们常常勉励同学,一定要记住佛陀的教诲,培养自己纯净的心、纯善的心,这个重要!《十善业道经》里面,佛教菩萨,给龙王说的,就是给我们大家说的:「菩萨有一法,能离一切世间苦」。我们看到这一句,很动人,非常受感动。一切世间苦,就是十法界。什么法?「昼夜常念善法」,我们心善;「思惟善法」,我们思想善;「观察善法」,我们行为善。又勉励我们,务必要令善法念念增长,「不容毫分不善间杂」,这都是基本的教诲,我们从这个地方奠定基础。如果我们生活在顺境,所接触的都是善知识、都是善人,这个不难。必须在逆境恶缘:逆境,生活的环境不好;恶缘,所遭遇的都不是善人,都是来给我们找麻烦,毁谤我们,嫉妒我们,伤害我们,侮辱我们;我们在这个环境当中怎么办?常念众生善!记住,六祖能大师在《坛经》里面教导我们:「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我们在逆增上缘里面提升了自己境界,那也是善知识,都是帮助我们提升,我们怎么可以埋怨别人?恶缘里面,诸位要晓得,他本来不恶,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他怎么会恶?中国古时候教学,《三字经》头一句就讲:「人之初,性本善」。「人」是泛指一切人,性本来都是善的,他为什么变成不善?偶尔迷惑了。为什么以不善的行为对我?他误会了。决定不可以怪人,圣人跟凡夫不同的地方,凡夫念念都是别人错,我对;圣人念念别人对,我不对。别人毁谤我,他为什么要毁谤我?是我做得不好;他为什么要侮辱我?是我做得不够好。时时刻刻回过头来,反省检点改过自新,决定不可以说别人不对、别人有过失,那我们永远没有自新的机会,我们到哪里去修?

必须要知道,在佛法里面从初发心到如来地,天天在改过,天天在忏悔,天天在自新,我们同学必须牢牢记住。这样去修学,我们心里面做到纯净,一丝毫污染都没有,别人对我们的好处,滴水之恩,念念不忘。别人对我们再大的恶的行为,决定不要放在心上;放在心上,把自己的清净心变成染污了,把自己纯善的心也都破坏了,这个损失太大太大,一定要认识清楚。如果我们不把它放在心上,我们自己自度,同时也度了他,怎么说度了他?他给我的增上缘,我向上提升一步,是靠他的功德、他的助缘;没有他这个助缘,我怎么能向上提升?《金刚经》大家念得很熟,《金刚经》里头有个故事,忍辱仙人被歌利王割截身体,这个故事详细的记载是在《大涅盘经》里面,《金刚经》是引用,没有细说。歌利王是个恶王,歌利是梵语,翻成中国话就是暴君、恶王。忍辱仙人感激他,不但不怨恨,感激,为什么?忍辱波罗蜜圆满了。你想想看,如果不遭遇到歌利王这样的毒害,忍辱仙人修忍辱波罗蜜不能圆满,这是增上缘、是善知识。忍辱仙人知道,我们凡夫不知道。凡夫遇到这个事情,满腔的怨恨;怨恨,自己要堕地狱,来生要报复,这样的冤冤相报没完没了,这个错了。你看看忍辱仙人,他欢喜,他忍受,他丝毫没有把这个怨恨放在心里,心地清净善良,他成就了。而且还发愿,我将来作佛第一个度你,为什么第一个度你?你对我的恩德太大了!你们能懂吗?这里面的意思太深了。忍辱仙人是我们本师释迦牟尼佛的前身,释迦成佛了,第一个就度歌利王,歌利王就是陈如尊者,知恩报恩。

会修行的人,顺境、逆境,善缘、恶缘,无一不是提升自己境界,无一不是帮助你快速的成就,这个道理深,很深很深!一定要细心去体会,我们就知道如何学习。心清净,身就清净,身心清净,世界就清净,环境就清净。什么叫净土?什么叫秽土?土哪有净秽?身哪有清浊?都在一念之间。大乘经上佛常给我们说,说得很多,「一切法从心想生」:西方极乐世界是我们一念清净心生的,娑婆染浊世界是我们一念染污心生的。我今天把染污的心转变成清净的心,我现在居住这个世界是清净国土,没有污染,我们手拉手、肩并肩坐在一块,我住净土,你住秽土,确实是如此!释迦牟尼佛当年示现在世间,他住的是常寂光土,他住的是实报庄严土,我们跟他在一起向他请教,我们住的是五浊恶世,他可不住五浊恶世;他示现在五浊恶世,不住五浊恶世。我们得学这个本事,得学这个能力。心清净,身就清净,心是第一。

不仅是宗门祖师大德常常教诲我们,从根本修,根本是修心,教下也不例外。净宗的修学,《观无量寿佛经》上教导我们「净业三福」,这是修学的基础。净业三福经上说得多清楚,这三条是「三世诸佛,净业正因」,三世诸佛所修学的法门可不一样,无量无边的法门,都离不开这个基础,这是根基。有同修问我,我常常遇到这些问题,怎样才能往生净土?我依照经教为大家解答,三福头一条人天福报,「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你把这四句做到,你是善人,经上讲的善男子善女人,那是有条件的。什么叫善?你这四条真的落实了,真做到了,你是小善,是善男子、善女人;你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四句就是菩提心,不具足就是了,生凡圣同居土。如果你具足两条,「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你能够再具足这个条件,念佛求生净土,生方便有余土。

能具足第三条,第三条头一句,「发菩提心」,你就晓得,「深信因果」这个因果不是普通的因果,念佛是因,成佛是果。在《华严经》里面,这是什么菩萨境界?地上菩萨。我们在经上读过,地上菩萨,从初地到等觉十一地,「始终不离念佛」,始是初地,终是十一地。学佛无论修学哪个法门,果报在华藏世界,在华藏世界修到初地菩萨了,专修念佛法门,所以叫「深信因果」;你读《华严经》就恍然大悟,「始终不离念佛」,要记住:初地是始,等觉是终。「读诵大乘,劝进行者」,这就是弘法利生。前面二福只有自利,没有利生;最后一条有利生,「劝进行者」,弘法利生,自行化他。这样念佛求生净土生实报庄严土、生常寂光土,不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吗?所以同修们要记住,不是说我念佛就能往生,其实念佛往生是没错,你们现在把念佛这两个字意思搞错了,怎么念?口念,心不念,「口念弥陀心散乱,喊破喉咙也枉然」,古大德讲的。你一天念十万声二十万声,也是白念了,枉然。

「念」佛这个念,中国的文字是智慧的符号,「念」那个字怎么写?今心,今是什么?现在,现在心里头真有佛,这叫念佛,不一定在口上。大势至菩萨讲得好,「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心上真有佛。那心上有什么样的佛?心上有个佛像、天天看佛像,有没有用?有用,这一生不能成就,只能在阿赖耶识里头种个佛种子。那要怎样才能成就?经是佛,经典里面所讲那些道理是佛心;经典里面教我们怎样生活,教我们怎样工作,教我们怎样处事待人接物,是佛行。心同佛心,愿同佛愿,行同佛行,这个人叫念佛,这个人真念佛,哪有不往生的道理!所以念佛是心同佛心,愿同佛愿,行同佛行,这个人叫念佛。念佛两个字要看清楚,不是口念,是你心上真有,二六时中,永无间断。我学佛,佛给我们做的榜样,我要认真努力效法,这才对。

我们同修当中,希望这一生真正能够生到极乐世界,法藏成佛就是这一部经典,所以经不能不熟读。为什么诸位同修一开始修净土,我首先劝你把《无量寿经》念三千遍,不是说念三千遍你就行了,不是,那意思错了。念三千遍的目的是收心。一天到晚胡思乱想,你的心是散乱的,三千遍念下来,你妄念少了,目的是收心。孟子所说的,「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是把你放在外面那个乱心收回来,是这么个意思。一个是收心,第二个是把佛陀的教诲字字句句记在心里,然后进入第二个阶段。第二个阶段是我们在一起研究讨论,求解,佛在经典里面教导我们「深解义趣」,这《金刚经》上讲的。我们对於《无量寿经》的义趣,你解得愈深愈好、愈广愈好,所以你要能解、能理解,解透彻了,你才能活用。完全落实在自己日常生活当中,落实在工作里面,无论从事哪一个行业,行行出状元,行行都第一,没有第二的。《楞严经》里面二十五圆通,二十五位菩萨修的法门不一样,各个第一,没有第二的;《华严经》里面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五十三位善知识代表男女老少各行各业,也是各个第一,没有第二的。为什么?佛法教导你智慧圆满、福德圆满,所以无论哪一个行业,怎么会落在第二?

我们明白这个道理,不但教我们自己同学,我们也劝导其他不同宗教,我跟其他宗教往来,他们很欢喜我,为什么?我们都第一,没有第二。我跟基督教往来,佛教第一,基督教也第一;佛经第一,你们《圣经》也第一,平等对待才能和睦相处。我们今天人与人为什么不能相处?我高你低,你不如我,这个不行。只要有高下,只要有大小,这个世界怎么会不乱?怎么可能有和平?人类天天喊和平,天天祈求和平,祈求了几千年几万年,和平也没有出现。什么原因?只要人不平,就不可能和平,所以和、平,和是果报,平是因,平等是因;不平等哪来的和平?所以我们今天要求和平,人与人要平等,族与族要平等,宗教与宗教要平等,国家与国家要平等,世界就和平;不平等是决定不可能有和平。

但是,我们要要求这个世界人人都能放弃高下,这是很难做到的事情。佛教导我们,从我们本身做起,这个方法好。我放下,我对於一切人平等,所以我可以与一切众生和睦相处,用这个方法感化我们贴边的人、我们邻近的人,感化他。只要自己认真去做,我们不为自己,就像佛菩萨一样,佛菩萨到世间来示现,不是为他自己,他的目的就是为普度众生。「普度众生」这个话,初学的同修听不懂,我们换句话说,普遍帮助一切众生离苦得乐。世间苦难的众生多,帮助他离苦得乐。怎么帮助?自己一定要做一个榜样,自己只能说,做不到,谁相信你?首先我们自己做到。

我们展开经卷,依教奉行,最初做确实是有困难。难在哪里?难在我们烦恼习气太重,无量劫累积的习气,怎么可能短时间就把它改过来?不可能!可是我们看看古大德能改,诸佛菩萨示现的能改,我们肯定我们可以改正。释迦牟尼佛在我们这个世间所示现的、所讲的,如果我们这个世间人做不到,那佛说这些话就对不起我们,为什么?吊胃口,开玩笑,佛怎么可以做这个事情?只要是世尊在这个场所说的,我们这个世间人肯定能做到。我为什么不努力?我为什么不认真干?肯定能做到!点点滴滴我在做。我们同修当中读过《了凡四训》的人很多,现在马来西亚那边同修把它做成电视剧,制成两个光碟,我相信看的人很多。你们看看了凡先生他那个改过修善,那是我们一个写照;起初难,改他的习气,想修三千桩善事,十年才完成,这不是给我们示现吗?他只要有毅力,只要有决心,只要不间断,终有一天成功。接著再许做三千桩善事,四年就完成了,这一种进步,确实是像几何级数一样,愈往后愈顺利。

我自己学佛五十年了,我给同修们说,我不如袁了凡,了凡先生那一身的毛病我统统具足,了凡先生还有一些好的地方,我都没有,比不上人家。我学佛的确一般人讲运气不错,我头一本念的就是《了凡四训》,念得我非常感动,我学他反省、改过自新。他用十年根基扎住,我用了二十年的时间。我讲经今年四十二年了,前面十年讲经很辛苦,要用很多时间预备,十年之后才得心应手,左右逢源。要专精!要相信老师的教诲,老师教导我们一门深入,长时薰修,教导我们用至诚感通,求感应。所以十年之后,初得小自在;二十年之后,那就相当自在;三十年之后,跟诸位说,得大自在。如今四十年了,愈来愈欢喜,愈来愈自在,愈来愈快乐,真干!佛不欺骗我们。

苦从哪里来的?从迷惑来的;乐是从觉悟来的。我们决定要舍迷求悟。悟是明了宇宙人生真相,明了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明了了,人与自然环境关系明了了,人与天地鬼神关系明了了。明了则不迷惑,知道怎样处事待人接物,怎样与天地鬼神交往,怎样与诸佛菩萨感应,那哪能不自在?在《无量寿经》,这本经好,特别是夏莲居老居士的会集;原译本五种,这个本子集原译本之大成。他会集得最好在哪里?简要详明这四个原则,他真的掌握住。比任何一个原译本容易读,不讲解你们去念,大意都能明了,这个好,这才能普度众生。可是我们学习这部经,原译本要不要看?要看,原译本要多看几遍,然后拿著这个,这个等於说五种原译本的纲要你统统掌握到了,这才能真正得受用,诸位同修学讲经,你才会得心应手。原译本、会集本统统要看,要看得很熟,你才能破除障碍。真正要得心应手,我常说,这个话不是我最初说,古大德讲的,《华严经》是《无量寿经》的注解;你要不通《华严》,这个经要讲得很圆融,那就难了;《无量寿经》是《华严经》的纲要,是《华严经》的总结。这些梅光羲居士在序文里面写得很详细,这是民国初年我们佛门著名的大德,南梅北夏。

所以我们学佛在哪里学?一定要依靠经典。佛的四依法,依法不依人,法是经典,是我们第一个依靠,第一义、根本义。参考古今大德的注疏,看看他们修学的心得报告;他们的注解就是他们的心得报告,提供我们做参考。我们决定要依经文,会集本也决定要依原译本,这样才不至於迷失方向,才不至於走错路。最重要的要有正信、正解、正行,行就是落实,字字句句都要落实,落实在日常生活当中,落实在平常应酬之中。

阿弥陀这个名号功德不可思议,这个名号全是梵文音译的,翻成中国意思,「阿」翻作无,「弥陀」翻作量,「佛」翻作觉,「阿弥陀佛」什么意思?无量觉。所以,这个名号是一切诸佛如来的德号。你们想想看,哪一尊佛不是无量觉?每一尊佛都是无量觉。由此可知,佛的名号无量无边,以阿弥陀为根本的第一个名号。释迦牟尼佛也是无量觉,在我们这个世界不用「阿弥陀」,用「释迦牟尼」,什么意思?我们这个世间人得看看他害的什么病。佛菩萨的示现,佛菩萨的名号,佛菩萨的说法,无非是替众生治病而来的。我们现前这个世间众生的病,缺乏爱心,缺乏慈悲心,所以名号用释迦。「释迦」的意思是仁慈、能仁,这是佛教导我们,我们对待别人决定要仁慈。特别是对待我们不好的这些人物,毁谤的、嫉妒的、障碍的,甚至於陷害的,一定对他要仁慈,决定不能有一个恶念,我们才是释迦的学生。这是对人。对自己,「牟尼」,牟尼的意思是寂灭,寂是寂静。「寂静」大家很难懂,我们把意思说浅一点,「清净」,这诸位好懂,对自己一定要清净;灭是什么?灭烦恼,我们用《华严经》上面的话来说,妄想分别执著这个要灭,尽可能的把妄想分别执著降低。

所以我劝同学,真正想成就,决定不要看电视,不要看报纸,不要听广播。为什么?这些东西都是染污,统统离开了,你们处的世间天下大乱,我的世界天下太平,没事!你看那些东西,事情就多了,不看不就没事吗?你为什么要去多事?现在我还常常看到许多同学一天到晚抱著电话,这个无线电话电波伤脑筋,那个电话打太多了,我听说那个人头半边都痛。多话不如少话,少话不如无话,有这么多话好说的吗?那电话没有发明的时候,你为什么就清净?什么叫妖魔鬼怪?这东西叫妖魔鬼怪,无线电话是妖魔鬼怪,电视机是妖魔鬼怪,报纸是妖魔鬼怪,杂志是妖魔鬼怪,天天跟这个东西接近,你的麻烦可大了。

诸佛菩萨心地清净,一尘不染,他对於世间一切法知不知道?给诸位说,比你们天天去注意这些资讯的人,他还清楚,他不需要。我们天天搞这些资讯,有时候还判断错误;他一天到晚闭著眼睛,如如不动,他观察的清清楚楚,一丝毫错误都没有。我们为什么不学这个本事?我很少接触外面资讯,我遇到有一些电视台来访问的,我对答没有障碍;他不问,我不知道,他一问,我都知道。清净心重要!比什么都重要!佛法到最后明心见性,入佛境界,最后只有三门,无量无边的法门到最后只有三个门,这三个门就是觉、正、净,我们今天讲皈依三宝。《坛经》里面六祖大师我非常佩服,他老人家讲三皈依,他没有说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唐朝那个时候,他不用这个说法。我读了这个经之后就想,他为什么不用这个说法,可能那个时候,大家对於皈依三宝已经有偏差、已经有误会,所以他不讲佛法僧,他讲皈依觉、皈依正、皈依净。然后来解释:佛者觉也,法者正也,僧者净也,这个解释多好!

所以到最后三门,禅宗、性宗走觉门,大彻大悟入门;教下走正门,正知正见,大开圆解;净土宗跟密宗走的是净门,清净心。在外面没有进去是单门,进去是一样的,一个得到,三个都得到。我们要明了自己的根性,三门里头选一门,一门深入,但是对於不同的行门,决定要尊敬。你要说我这一门好,他那一门不如我,你能不能进得去?进不去。为什么?你只要有这个念头,你是邪知邪见,你的心不觉,你的心不正,你的心不净,无论修哪个法门都不能成就。一定要像《华严经》上,五十三位善知识,他们修的法门不一样,对待其他的法门,无一不是自己谦虚、赞叹别人。我们中国古大德常常教导我们,「若要佛法兴,唯有僧赞僧」;我们要希求世界和平,那我们必须要懂得宗教互相赞叹,决定没有毁谤。

阿富汗的回教把佛教两尊石雕的佛像炸毁,那个时候我正好在香港,凤凰电视台来采访,就要我对这个事情加以批评。那回教徒做的,我的解答是这是出於误会,他们并没有做错,他误会,他不了解事实真相;我只感觉得很遗憾,我没有怪罪他有错误。他什么地方误会?他不知道他们供奉的上帝阿拉,他不晓得释迦牟尼佛是阿拉的化身,他如果知道释迦牟尼佛是阿拉的化身,他也会顶礼膜拜。「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在我们佛法里面讲,应以什么身得度,就现什么身。佛菩萨应以阿拉身得度,就现阿拉身;应以基督身得度,他就现基督身。我看每一个宗教神都是佛菩萨的化身,这样多平等,这样多和睦!问题马上就化解,就摆平了。

那一天他们董事长看到这个,来跟我说,他说:「法师你讲得好,比一般人的批评都好,非常温和。」我们要求社会安定、世界和平,不要引起冲突,不要自生麻烦,我们讲的话句句都是实话,都是事实真相,哪有不能和睦相处的?他把佛像炸毁,我们不怪他,怪我们自己,我们佛教徒没有把这些道理向世间人讲清楚、讲明白,使他产生误会。他把这个佛像炸毁的过失,过失在我们佛教徒,不在他。你们想想我说的话有没有道理?责怪他,错了!凡事要反求诸己。我们自己没有做好,人家说我们供佛像是迷信,拜偶像,我们能怪他说错吗?他确实没有说错。错在哪里?错在我们,我们没有把供奉佛像的意义跟他说清楚。我们讲解清楚,他就明白了,恍然大悟了,不至於说我们是迷信,也不会说我们是多神教。

我们供奉释迦牟尼佛,我们是纪念老师。我们今天接受这么好的教诲,是他老人家传给我们的,这是报恩,知恩报恩,念念不忘,是这个意思。为什么见他要磕头礼拜?磕头礼拜是我们自卑而尊人,我们见老师这样子自己卑,尊重他。要把自卑尊人用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对於一切人都尊重,对一切众生都把他当作佛来看待,这是佛教导我们。经上大家都念过,一切众生是我们过去父母、未来诸佛;「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凡是有佛性的,当然他要作佛,这个我们在大乘经上常常读到。《华严》、《圆觉》里面说得更好,「一切众生本来成佛」,这个话我们不好懂,这个话法身大士知道。他怎么说「本来成佛」?一切众生的根性是佛性,诸位要是细读《楞严》就明了。我们六根的根性,在眼曰见,在耳曰闻,在鼻曰嗅,见闻觉知是真性,这是佛性。诸佛如来看一切众生,他看性不看相,所以一切众生本来成佛。我们凡夫错了,凡夫是著相不见性。

性是真诚的、性是清净的、性是平等的、性是正觉的、性是慈悲的,一切众生本来具足,现在也没有失掉。我们今天的真性在,就在现前,但是它起作用的时候起了障碍,真诚心没有了,虚伪现出来了,这是什么?无明障碍了。无明烦恼、尘沙烦恼、见思烦恼,是这个东西障碍住它,所以它起作用,这作用就起了偏差,就有错误。但是这些无明烦恼是虚妄的,不是真实的,自性里头本来没有的。本来没有,当然可以断掉,本来有的,当然可以恢复,这肯定的。我们学佛从这个地方建立信心,坚定不移的信心,我们的烦恼习气可以断,我们的根本无明可以断。我们心性里面,无量的般若智慧、无量的德能、无量的相好,如同诸佛如来无二无别,肯定可以现前。就怕自己不干,从哪里干起?在日常生活当中要把自己压低,先从这里干起。儒家也说,《礼记》开头是「傲不可长」,我们先学这个,先学谦虚,先学恭敬;普贤菩萨教给我们修学十个纲领,头一个「礼敬诸佛」,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不能不学。

在佛寺里面诸位常常看到《仪规忏本》,「一心恭敬」,「一心顶礼」、「一切恭敬」,你们看看这些话,「一切」是没有分别,我们对人要像对佛一样的恭敬;不但对人,对一切动物也要像对佛一样恭敬,我们跟动物沟通!你们在家庭里面,特别是厨房,蟑螂蚂蚁这些小虫很多,学佛的同修都来问我怎么办?沟通,跟它交朋友,彼此互相尊敬,互相帮助,问题不就解决了?不能杀,愈杀愈多,结的冤仇愈结愈深,愈结愈广,生生世世杀来杀去,搞不完,一定要沟通。「至诚感通」,「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小动物会懂的。我跟它们沟通,我遇到它们都合掌,「蚂蚁菩萨,蟑螂菩萨,我们各人有各人的生活环境,希望我不障碍你,你也不障碍我。」它来都找东西吃的,「你需要吃的东西,我供养」,我供养在院子外面,真的都去了,一个看不见了。不可以杀!所以你要懂得,它到我们房间里面来,也是来观光来旅游的,它也是来看新奇,用这一种心看待它,欢喜!我们跟它欢喜,它对我们也欢喜。

不但动物能沟通,植物都通人性。我们在山上种菜种花,我们爱护它,菜、花长得特别好,它供养你,回报!我们种丝瓜,丝瓜种得很大,老了没有看见,去采的时候没有看见,这个丝瓜托梦给悟谦法师,它说它已经长得太老,赶快去采它。第二天悟谦法师去找,果然找到,很大的,都不能吃了,那留了作种。跟植物都能感通,和睦相处,就是一个真诚心。决定没有私心,没有妄念,不可以存丝毫伤害一切众生的念头。

怎样达到身心清净、达到纯净?我常常劝导同学们,我们对於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控制的这个意念要消除,不可以有。不能有控制的念头,不能有伤害的念头,不能有占有的念头。你要问为什么?这都是佛教的。佛为什么这样教给我们?「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你可以受用,不可以占有;我在佛经上得到这个启示,得到这个教诲,所以我一生得受用。无论在哪里,我要使用权,不要所有权,要所有权累死人。我要使用权,我可以享受,我可以用;这个讲堂搭在这个地方,这两个小时讲经,我在这儿使用,我用得多自在;两个小时,走了之后,这是所有权他来管理,哪里坏了要修理,是他的事情。为什么?他所有。所有就累死人,使用很自在。像我们住旅馆,我们住一天住两天,我使用,所有权是那旅馆老板的,这里面拉拉杂杂事情他要去管理,他操心,我自在。我们一生在这个世间,在这个世间统统是使用权,决定不要有所有权。你房子买下来,自己心里要知道,我有使用,不要所有。所有可麻烦了,死的时候还舍不得,「我还有房子在」,那怎么办?死了以后一定到这个房子里面去投胎,房子里有什么东西?有老鼠,有蟑螂,那你不就变老鼠变蟑螂?这房子是你的,你不肯离开。没有这个所有的概念,脱身好自在,於世出世间一切法里头没有得失,这个人才自在。

烦恼都是患得患失,得失的念头打掉,人就得大自在。我们修福修慧,在日常生活当中什么都不缺乏,相信佛在经上讲的,「佛氏门中,有求必应」。什么都没有,想什么,东西就现前;到极乐世界就更自在,想吃的,吃的东西立刻就现前,不要了,不要就化掉了。我们今天没有到极乐世界,还达不到这个境界,也要做到相似,不能一点都得不到受用,那我们佛不白学了?一定要得真实智慧,要得真实受用。所以有多余的,尽量去做布施,不可以累积,累积是决定错误的,要布施、供养。佛教导我们,我们这一生所受用的财富,是从布施中间得来。布施是因,财布施是因,财富是果报,愈施愈多;法布施是因,聪明智慧是果报;无畏布施是因,健康长寿是果报。我们世间人要想得财富、得聪明智慧、得健康长寿,你就得认真去修这三种布施,修因决定得果。

我的命中没有福报,前世没修,而且还短命,早年给我看相算命,都说我活不了四十五岁;我相信,我家里好几代都没有活过四十五岁的,所以我非常相信。我没有求寿命,我也没有求财富,但是我求聪明智慧。现在这三种果报都得到了,佛法没有欺骗我,我非常感激,我的修学也给大家做个好榜样。只要如理如法的修学,我常讲,学佛的人不老、不生病、不死,到极乐世界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个臭皮囊不要了,走了。活著走的,不是死著走的;死著走的,错了,死著走的是走三途六道,那是死著走的;到极乐世界是活著走,不是死著走。所以学佛三桩好事,你要想得这三个果报,那你一定如理如法去修学。

阿弥陀佛,世尊在这部经上为我们赞叹的,「光中极尊,佛中之王」,这是赞叹到顶峰。释迦牟尼佛的赞叹,就是代表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的赞叹,我们要相信,相信的人有福。世尊为我们介绍阿弥陀佛,主要就是这部经典,这部经典讲得最完全。《观无量寿佛经》是这部经的补充;对於西方极乐世界的理论给我们补充,因果给我们补充,三辈九品给我们补充。《佛说阿弥陀经》是特别劝导我们修学这个法门,可以说是我们本经的流通分,是劝修的。每一部经典字字句句,义理都是究竟圆满。我们看到莲池大师注解《无量寿经》,他那个注解叫《疏钞》,我们从《疏钞》里头看到,才真正知道《弥陀经》的博大精深,不亚於《大方广佛华严经》,我们对於这个经典,尊重心、仰慕的心,才能够生得起来。莲池大师把《阿弥陀经》跟《大方广佛华严经》等量齐观,他的用意很深,让我们不可以轻慢净土;小看了净土,那就错误了。

我早年到美国讲经,美国没有修净土的,我是头一个进去的。但是在前两年,我不说净土,为什么?说净土引起很多麻烦,一些无谓的辩论,那个毫无意义,免了还省口舌!他们那边学禅宗,我讲《六祖坛经》,我讲《金刚经》,我讲《永嘉大师禅宗集》,我讲僧璨的《信心铭》,全讲禅宗,听的人很踊跃;我也讲一点密宗,我的老师章嘉大师是密宗大德,我虽然没有学,密宗常识我也懂得不少。这样就是说,你们学的我懂,我不外行。

第三年我去讲《弥陀经》,讲净土。那一年刚刚好我们《弥陀疏钞》第二遍讲圆满,那个时候用卡式录音带,我这部经总共录了三百三十几个带子,一部《阿弥陀经》!我讲净土就把这一套带子摆在桌上,人家来一看,这么多!什么东西?《阿弥陀经》,他们就呆了,不敢说话,以为《弥陀经》很简单。一天讲一次,讲一年才圆满,三百三十几个带子,一天讲一个带子,一年才讲圆满,大家一看,没有话说了;然后我再告诉他们,你们懂的我懂,我懂的你不懂。从此之后美国修净土的人慢慢就多起来了。现在我们在美国有七家电视台,每天播放我讲经的这些录像带。我们讲的东西,录的品质一定要好,他们电视台播放,每天一个小时;在台湾播放的,大概一天有四个小时,所以看的人很多。我们现在这个录像,一定要把品质提升。所以介绍净宗不容易,我们自己没有契入这个境界,想把这个东西介绍给别人,的确有相当的难度。

阿弥陀佛成佛到今天十劫,这个时间不长;我们娑婆世界看到这个时间,这是天文数字;但是在整个佛法时间里面看,它很短。你们想想,佛在经论上常说,凡夫修成佛,要经历三大阿僧劫,这个数字我不在此地说了。三大阿僧劫从哪一天开始算起?不是从我们现在,我们现在修学不算,从哪一天算起?从哪一天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换句话说,圆教初住菩萨这一天算起。第一个阿僧劫修满三贤位,十住、十行、十回向;第二个阿僧劫修满七个位次,初地到七地;第三个阿僧劫修三个位次,八地、九地、十地(法云地的菩萨)。华严会上四十一位菩萨,第四十一是等觉,还没有算在里面,只给你算到法云地,要三大阿僧劫;没有证得圆教初住之前不算,如果把这个都加上去,无量劫,无量劫才能成就。此地讲十劫就成就,这个时间太短太短了。

我们再看《观经》,《观经》给我们讲,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到极乐世界「花开见佛悟无生」,要修多久?十二大劫,十二大劫他就修到明心见性,就修到圆教初住菩萨这个地位。我们想想看,如果不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我们要想修到这个地位,真的是无量劫。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十二劫就成了,这是讲什么?下品下生,业障特别深重的。没有造这样重的业障,大概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一般来讲都是中辈,或者是下辈的上品;下中品、下下品是造作罪业深重的,没有造那么重的罪业的,像我们一般人往生,不会在下下品,不会在下中品,总是下上品之上。换句话说,到西方极乐世界,我们要想修,「花开见佛悟无生」是从凡圣同居土修到实报庄严土,「花开见佛悟无生」是实报庄严土,在一般讲,大概只要三劫到四劫就达到了。这个时间缩得多短!如果你是根性大利的人,刚才我说过,《观经》三福三条十一句你统统做到,你一生到西方世界就花开见佛,这就是古大德给我们讲的当生成就的佛法。

我们为什么不干?难在哪里?实在说,难在自私自利不肯放下,我们生生世世就吃了这个亏!《金刚经》上讲的「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我相」放不下、「我见」放不下,难在这里。《金刚般若》是法身大士的境界,一开端就讲「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那个「菩萨」是什么菩萨?法身菩萨。「非菩萨」:不是法身菩萨。法身菩萨最低的是圆教初住,别教初地,四相破了。我们今天头一关要把自私自利放下,总得要常常想著,这个东西害了我们生生世世不能成就。果然把自私自利放下,起心动念不再想自己的利益,想别人的利益,想社会的利益,想国家的利益,想一切众生的利益,我们这一生当中肯定可以能够证得小乘须陀洹果、大乘圆教初信位的菩萨,我们能证得。能有这个条件,我们求生净土,给诸位说,非常可能这一生当中就证得西方世界的实报庄严土,很不可思议,这才是我们人生一桩大事。这个世间所有给我,我都不要;别说是人间请我去作皇帝,摩醯首罗天王让位给我,我都不干。为什么?我看得很清楚,那是陷坑,我干那个,这一生当中就不能够生到实报庄严土;不但实报庄严土去不了,凡圣同居土都去不了,还得搞六道轮回。六道轮回搞够了!这里面太苦了!我们要把苦放下、把迷放下。

我们看到今天人贪财、色、名、食、睡,我们现在看到这些人可怜,佛经上说「可怜悯者」。我们要争取时间,我们避开这些纷扰,希望在这一生当中决定成就。现前诸位同修有很多发心很难得,都想广学多闻,没错,四弘誓愿教给我们「法门无量誓愿学」,但是你一定要搞清楚,学法门之前的条件是什么?「烦恼无尽誓愿断」,你的烦恼断尽了没有?烦恼没有断尽,就不能学无量法门。所以这是指出一条修学的道路,头一个发心,把心量拓开,不为自己想,起心动念都想到众生。所以学佛很了不起,学佛人起心动念想什么?虚空法界一切众生。不像世间人,世间人想我这个国家的利益,再扩大,想全世界众生的利益,这了不起了;在佛法里头不行,太小了,佛法起心动念想尽虚空、遍法界一切众生。我们起心动念、言语造作,要给一切众生做好样子、给虚空法界一切众生做好样子,这叫大菩提心。这一个大愿力在推动著你,你才能断烦恼,你才能改习气,你的心愿跟佛接近了,跟佛走一个方向、一个道路,怎么不能成佛?决定断烦恼。

先断见思烦恼,见思烦恼先断身见。身见、边见、见取见、戒取见、邪见,三界八十八品见惑断尽,你在断证的功夫上,等於小乘须陀洹;你在智慧与福报上,远远超过小乘。为什么?小乘没修慧、没有修福,福慧超过他,断证等於他。不断烦恼怎么行?为什么祖师大德、这些善知识教导我们,教我们一门深入?一门深入帮助你断烦恼。大乘法里面说,先帮助你获得根本智,根本智是什么?根本智是定、是清净心;《般若经》上佛告诉我们,「般若无知」,那个无知就是根本智。所以教你学一部经,一门深入,到烦恼断尽了,然后教你参学。参学是什么?参学是无所不知,「般若无知,无所不知」,无所不知就是学法门,「法门无量誓愿学」,学法门。

我们现在搞错了,他不发大心,他不断烦恼,一开头就要学法门,结果学成什么?都学成邪知邪见。这个话清凉大师说的,清凉在《华严经》经题玄义里面说的,「有解无行,增长邪见」,有解就是你广学多闻,你自己不断烦恼,你就变成邪知邪见;反过来,「有行无解,增长无明」,清凉的话。所以解行要并重,解帮助行,行又帮助解,解行永远相辅相成。从初发心一直到如来地,我知道多少,我就认真做多少,在做的当中,他就开悟,这一悟,就解得更深、解得更广。烦恼断得差不多,才可以涉猎其他法门,要懂这个道理。佛祖不骗人,句句都是好话,句句都是真实话,我们相信,不吃亏。凡是修学不能成就的,我常常讲,很多人问我什么原因?我就一句话告诉他:「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佛祖是老人,不听他的,那你就吃亏了。我们今天能占一点便宜就是听话,佛教给我们怎么做我真干,教我们放下我们真放下,果然得好处,所以老师没有欺骗我们。

阿弥陀佛示现在那边做什么?『今现在说法』,这一句重要,给我们很大的鼓舞,我们要法门无量誓愿学,什么时候学?到西方极乐世界再学。现在没有到西方极乐世界,四弘誓愿专学前面两愿。一定要发大心,「心包太虚,量周沙界」,要发这个大心,要包容,要断烦恼,要断习气。到了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今现在说法,无量无边的法门到极乐世界再学。所以我这个四弘誓愿,我就学前头两条,后面两条到极乐世界再学,学法门、成佛道是到那边的事情。我把它分两段,一生专搞一样,作专家,不要去作通家。

有一些同修知道,早年星云法师佛光山开山的时候,办了一个佛学院,东方佛学院,请我去做教务主任,我做了十个月,以后我们两个意见不对,我就离开了。那个时候学生有一百多人,我给他建议,三个同学一个组,专学一部经,我这样来教法,专学一部经。他说这不像佛学院,我说是不像佛学院,但能够收到最好的效果。他想想也没有错,还是不赞成。佛学院里一天上几门课,学生头脑是乱的,第一个钟点讲《金刚经》,第二个钟点换《楞严经》,他头脑不知道在哪里好,一天学好几部,没有结果。我的方法,这老师教给我的,我们就学一门,一天到晚想就是这一部,连作梦也是这一部。一部经如果你下十年的功夫,你专学、专修、专弘,你就变成专家。我那个时候分析给他听,学《弥陀经》的,他就是弥陀佛;学《普门品》的,他就是观音菩萨;学《楞严经》的就是首楞严王。

佛光山要是用这个方法,这样下来的时候,佛光遍照世界,各个都是专家。我把这个概念在此地培训班里传授给你们同学,你们要牢牢记住,其他经论可不可以看?可以看,看是帮助你理解自己学的这部经,帮助你把这部经讲得更圆满、讲得更好,这你有成就。一门深入,你心是定的,绝不好高骛远,一定记住,「法门平等,无有高下」,佛在《金刚经》上说的,绝对能够帮助你断烦恼、证菩提,帮助你明心见性;你搞多搞杂,你脑子乱掉了,心乱掉了,你一无所得、一无所成,这个可惜!所以无量无边法门我不是不想学,我想学,到西方极乐世界再学;没有到西方极乐世界,我就搞一门,我的心永远是定的,永远纯净,永远纯善。

后面这一句,『有无量无数菩萨声闻之众,恭敬围绕』。西方极乐世界还有声闻吗?不但有声闻,也有人天,哪些人?凡圣同居土的是人天,方便有余土的是声闻。诸位要知道,这声闻不是真的声闻,人天不是真的人天,都是菩萨。菩萨为什么说声闻、人天?人天是见思烦恼没有断尽,带业往生的;声闻是尘沙烦恼、无明烦恼没有断尽,叫他做声闻,是这么个意思。他带业,他的业没有断尽,所以称他为声闻,称他为菩萨,是这么个道理。

我们在四十八愿里头读过,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的人,「皆作阿惟越致菩萨」,经文怎么会跟本愿相违背?这一点诸位同修要体会得,要断疑生信!所以讲声闻、讲人天,类似其他世界这一类的菩萨,见思烦恼还没有断尽、尘沙烦恼没有断尽的,是这个意思,统统是阿惟越致菩萨;阿惟越致是不退转。这个非常非常希有难得,其他世界修行总是进进退退,唯独到西方极乐世界永不退转,这是西方世界第一殊胜,我们应当要争取。今天我们就讲到此地。

下一篇:大乘无量寿经(第111-115集1998-2006年)

如果觉得资料对您有用,可随意打赏。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发表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