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的路上 不忘这些 福报就会越来越大

2022-11-07 因果报应

Hi 陌生人你好!

繁体 推荐 纠错 目录 说明

返回到上一页 存储网页 随机浏览

作为修行人,有几样东西是你每天都不能忘记的,那就是佛教中的“正知正念”。

首先是要知道“一个人难得”,也就是我们很难得到这个人。佛经上说,业障之轮中的六大司,得生者如爪于地,失生者如土。

第二,要知道“佛法难闻”。我们可以遇见珍贵的佛法。这个珍贵的佛法可以帮助我们走出人生的贫困,走出人生的烦恼和痛苦。很珍贵,太难了。

三是要知道“好知识来之不易”。我们学佛要修行,要有老师,要有同修,要有人护法。这些原因非常罕见。

第四是要知道“光阴似箭,人生无常”。时光荏苒,人的生死都在呼吸,要知道生命的珍贵。

这些正念和正念,无论你修什么法,都不应该忘记。如果我们保持正念和正念,我们就很容易与道对应。

是我们生命中的陌生人。

换个角度看,身体是我们总要安排的东西。

比如你家里有个很麻烦的客人。你进门,他要水,很快就喝了。你要吃饭,就得赶紧给他做饭。如果你想坐下,你得赶快给他找把椅子.总之,身体是我们生活中的陌生客人,你要为他安排。

在佛教里,这叫苦。也就是说他迫害我们,这种迫害就是苦难。送客人出门时,主人会很放松。

要练,必须给自己做手术。

不管是打坐还是修行,都要攻击自己。通常世俗生活中的一些观念是要打破的。

通常世俗生活中的一些概念和前提就是接受“我”,说点别的,所以遇到问题就会说:“反正这是我的脾气,这是我的问题。”意思是这个问题我改不了脾气。

这是世俗法的概念,禅定是找不到的。冥想是改变你的脾气和你的缺点。

冥想就是把你翻个底朝天,来个革命!打坐是这样,修行佛法也是这样。

打开心灵的结

如果你讨厌的人出现在你的心里,你可以对你心中的这个形象表示感谢。

当你心里出现一个你很贪吃的东西,你就能看到它的无常,它的苦涩,它的恶心相,你的心结就慢慢打开了。

因为利己主义是抽象的,正是不同人心中的这些差异,这些差异,这些事情让你感动,让你在意。

这个结出现的时候,其实就是我们解开这个结的时候。修行其实就是一次次打开心结的过程。

培养勤奋的力量。

修行的路上,要学会激励自己,愿意去探索佛法的源头。

我相信佛能做到的,古人能做到的,先人能做到的,虽然很遥远,但我一定能做到。这种意志会推动我们,让我们有进步的动力。

勤奋的力量最根本的体现就是头脑永远不空虚,如果头脑永远不空虚,我们的生命就不会虚度。

没有真正的我。

其实并没有真正的我,一个真正的我的命运,一个真正的我,一个发生在我身上的事。

我们的整个人生,都是由不同层次的分离心,以及它们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来自内外的启发,时间和空间上的原点构成的。

佛陀告诉我们,佛法的修行,不要只停留在书本知识的学习上,要通过禅定,洞察自己的内心,真正看到本源。

无所求只是一种无限的要求。

如果你的心无所求无所居,它的功德是不可思议的无边无际的,就像无边无际的虚空,没有边界,没有形态。所以经书用虚空来形容这个无欲之心的功德。

无不是无,是无限的存在,无限的存在是无。

无量、无形、无情,也就是说,像茹茹那样的心,像茹茹那样的心,就是我们最初的佛性!在这里,所有的对立面都被超越了。

云冈石窟

学会用三种心

我想一个用这种心态去工作生活的佛教徒,会有很多美好的体验。首先,你要做好这三件事:

第一,以公众利益为重。首先,不要考虑自己的私利。我能得到什么,我能利用什么?这都是蠢蠢欲动的心。

但是要先想到别人,集体,每个人,这个心就是公共利益,公共利益是伟大的。古人说“众明”,有了公共利益,你自然就明了。

第二,要有一颗敬业的心。如果我们有一颗奉献的心,我们就不会在乎收获或结果。

把奉献作为自己的天性和习惯,其实是一种克服自我执念的状态。我会在这种心态下慢慢克服。

第三,要能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

能够放下和放弃自己的意图,接受别人的意图,你的心才会变大。

无声大师,教育僧人——无声大师,四川绵竹人,毕业于Xi理工大学飞行器专业,后赴GTE、北航、北师大、四川大学、俄国CIAM等地求学。

现任四川德阳高尊寺方丈,金湖大佛寺、上海回龙观第一任。主张“欲扬佛法,先扬法师”。对佛教原理在教育和保健方面的应用有经验。

精神进步有四个标志:

第一,关于生命宇宙的真相越来越清晰,我们应该遵循它。这表明人们越来越相信因果法则,越来越尊重戒律。因为没有因果和戒律,就没有佛法。

二是邪念、妄想、欲望、抱怨减少,内心越来越宽容、稳定、安详,生活的方向和希望越来越明确。

第三,智慧在增长。

。看待一切问题一目了然,直抵根本。表现在自身烦恼越来越少,迷茫越来越小。

第四,福报越来越大。表现在家庭和谐、做事顺利、受人尊重、健康与财富增长。内在则表现为满足、喜悦与感恩、报恩之心增加。

这四大标志其实就是“戒定慧福”。戒定是方法,福慧是目的。

所以,不管我们跟随哪一教、哪一宗、哪一派、哪一师,有此标志,则是得遇正法。若无,则宜反省师徒!

感恩您的分享与转载,因为您的爱心点亮了更多人的希望!

文:97su.cn

下一篇:书名:仁青法师:遭遇观音

如果觉得资料对您有用,可随意打赏。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发表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