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觉宗修行问答集

2014-12-13 佛教问答

Hi 陌生人你好!

繁体 推荐 纠错 目录 说明

返回到上一页 存储网页 随机浏览

时 间:民国七十年(西元一九八一年)八月十六日

地 点:台湾台北市林口街陈寓

讲述者:梁乃崇教授

问: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做到 华藏上师(圆觉宗第六代祖师)在“发菩提心义诀”内所说“一念不生,则无业无报”的境界?也就是说如何在日常切身问题上如购物等,做到一念不生、不爱恶不取舍之境?

答:要做的话得慢慢做,无法一下子达到。你虽然在买东西,但你的心可以不取舍。也就是说买东西时,你有取舍的心,那是生灭心;但是你还要悟到你有不生不灭的心,此心本无取舍。若能觉察到,便懂这个意思。

问:这个不生不灭心的显现觉察,是要靠 华藏上师所传的法本来修,还是要靠平常在生活中练习省察?若要在生活中练习,当用什么方法?

答:华藏上师所传给我们的心要和修行的方法,或者是他常说的一心三观,就是在做这件事,我们平常也是在做这件事,只是做得好、做得差而已。平常就是一心,以假观、空观来观照周遭事物。如做得真切,像做空观,空到后来,整个身体和宇宙都没有了。到这时候,你就知道原来你所看到的身体、宇宙,就是从心(空无所有的那个心)中所生出来的。当你做到此地步,便晓得佛经所说的不是乱讲的。

问:刚才所说对东西的爱恶、取舍,您的意思是不是说东西有好坏、美丑的差别,但你不会因此而动气或很在乎它?

答:讲得粗浅一点,做的程度差一点,就是这个意思。

问:那么再进一步的体悟该怎么讲呢?

答:进一步就叫“明心见性”(“见”音同“现”字)。或者用禅宗参话头的方式来讲,较好表达:平常我们看到东西,心中便知道哪个可以吃,哪个不可以吃,你心中便有这种分别。当心中有这种分别的时候,你要体察:怎么知道东西可以吃或不可以吃?是谁在知道它?譬如说你想这东西可以吃,你觉得是你想的,其实是你想的一个念头,而想念头的你在哪里?这样子反省进去,也就是所谓的“找幕后的主人(即“本来面目”)”。按这方向做下去,渐渐就会不取不舍,因为他(幕后的主人)本身是很安宁、不动的。也就是说这样做的过程,就叫慢慢入定。但你也不用去揣测幕后的主人到底是什么形象,因为你一揣测,便与你省察的方向相反了、颠倒了,就不是了。

问:若是用我不要去在意它,这是不是也是一种方便法?

答:是开头的方便法。所以在找的时候一定要保持一个原则:不管它,往幕后找(或往念后找)。

问:但是并不是每次往回找都能找到?

答:是的,有时候以为看到了,事实上还没有看到,只是看到某一层次的这一类东西而已;也就是比较后面一点,但还未到“本来面目”。那么到了“本来面目”会是什么情况?就是《心经》所说的:“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它没有动静、美丑、垢净、好坏,也就是说它是没有分别的。

问:要怎么样才知道自己每次反省是不是做对了?

答:检查的原则就是用“不生不灭”和“生灭”,或用“分别”和“不分别”、“有相”和“无相”来检查。

问:可否请您详细解说“无相”?

答:佛法的“无相”或“空”不是断灭的意思。“无相”并非没有相,它是和“无不相”连在一起的。例如:有一样东西,像花生,又像灯泡,又像房子,什么都像,那它还有什么相呢?如此它“无相”的特性就显现出来了。所以“无相”和“无不相”是相连的。一般人想“无相”,就说它没有相。事实上它连没有相的东西都要像,它还是个什么相呢?佛法要表达的是这样的无相。所以你不能规定它是一个什么东西,假设出它的轮廓来。所以这时候的“无相”和“无不相”是相通的。

问:用“缘起”来讲“性空”,对我而言较易了解;而“无相无不相”的观念则较难接受。

答:用“缘起”来推论“性空”还不够,是推理的。我刚才讲“无相”时,中间要一亮,心会转一下的。说它像一切相,心要顺下去,才能体悟“无相无不相”之理。

问:“无相”和“空”有何不同?

答:是一样的,但你讲的空性是推理的。而我讲的无相,前面是有点推理,到后面心要“洽”一下子,才能转进去,才能了解“无相”和“无不相”是相通的,那是实证的。在此,必须特别强调一点:用推理的,不是真空!“空”是要去接受它,而不是猜测、推理、想像的。

问:那么要怎么样如实体会空性,对空性有如实的感受、如实的受用?

答:思虑的方式和习惯要改。因为一般受教育的方式和生活习惯,都是在分别、在向外驰求。而我所讲的“找幕后主人”的方向,则正好相反,是摄心内证的。向外驰求,佛认为是颠倒的。自己能摄心内证,则研读佛经,就显得很简单,不需要用很多理论结构去证明它是对的,因为它本身就是对的。就像我们说:“一张桌子”,这还要证明吗?所以真正成就的圣者都是无学的,连阿罗汉都是无学的,其他都是要学的。有人说:“我受的教育不够、学问不多,所以不能学佛。”其实没有这回事,只要你用“摄心内证”的方法修,是一样有成就的。只是一般人都不知不觉,甚至跟他们说,还不知道你在说什么。摄心内证,就可如实受用。

问:是不是每件事都要往内观照?这样不是太复杂了些?

答:每件事往内观照是菩萨的修行方法,选择一件切身的问题往内观照是阿罗汉的修行方法。一般人都愿做菩萨,不愿做阿罗汉。但我的看法是:先做阿罗汉,再回心做菩萨,较切实有把握;不然,累世修行还不易成就。不过 华藏上师一直鼓励我们不仅要做菩萨,还要做佛,这是不错的,但至少不能眼高手低。

问:当先从何事往内观?

答:找一件最令你感到苦恼的事往内观。

问:可否找一件最令自己动心快乐的事情往内观?

答:可以。但快乐的时候,常常会不注意省察,而且很容易就快乐进去,而忘了观照。

问:不管是快乐或苦恼,可否找一件让人生灭心起伏最大的事来观照?

答:不。找一件自己最切身需要的事好好观察,去找它的根源,看它是怎么来的,彻底观察清楚了,问题就自然随之化空而解掉了。

问:若对于苦恼的事能够化解,那么是否该找使我动心快乐的事情来观照?

答:对于“化解”,佛法有一要求:要究竟、彻底,如果能究竟、彻底就可以。通常修行到某一程度,粗烦恼可以化解,而细烦恼仍在。佛则是“细中细”,细烦恼是很难察觉的。在此,要强调一件事:修行要“如实”,就是要实在地修,不能虚妄、猜测、推理地修。要从最真实处修起。如果动心的快乐是你内心最真切的需要,选来修也可以。

问:可否举实例说明?

答:好的。我举自己修“时间”的过程为例。因为我从小便对“永恒”有甚深的向往,对世间相的生灭、无常深感不满足。而“永恒”、“无常”便和“时间”有关。要修“时间”,首先要考虑“时间”是什么东西,必先如实省察。我是从“牛顿力学”开始探索的。

牛顿认为岁月如梭,所以假设宇宙中本来就有时间的结构。爱因斯坦出来后,认为牛顿所定的时间观念不对,因为牛顿的观念不能测量,是假设的,并不能运作。爱因斯坦则把观察者及其运动的状态考虑了进去,以观察事情的先后。他假设光速不变,一列火车经过A站时灯光一亮,至B站时又一亮,则观察者可以感觉出时间的先后。此一实验导出了一则理论:时间可快可慢,不是永远不变的。若时间不动的话,则是永恒;若人的速度超过光速,则人会由老变小--我就利用他的观点来检讨,但不像他假设了一套东西,导入一些理论,然后推测一些结论,若此,则仍落入揣测的窠臼。那我是怎么检讨的?

首先我反省:“时间”的感觉是从哪里来的?就是觉得有变动,也就是有生灭。一觉得生灭,就有时间的感觉;若没有生灭的感觉,则不觉得变动,那么“时间”的感觉也就产生不了。因此,我已经找出“时间”感觉的来源:是我觉得有变动。我现在就开始找这个变动的根源。

我先从空观下手,修时,心就慢慢地静下来。静下来以后,心里头其他的事情就一个一个都不存在了。此时,心则渐似静止的水,可以感觉到心中的念头一个个现起,不像平常那样一大把一大把地涌现。到此时,只觉得一个心念过去了,又再起一个心念,等一下又要再起一个心念--这时候就会发现,所有变动的根源就是因为有这个起灭的心念。刚才我说过有外面的事情,现在则只有心念在变。若心念无过去、现在、未来,心念都不动的话(即不动心),就没有办法有时间的观念,是变成没有办法了。

我们平日多少有这类经验,有时心急如热锅上的蚂蚁,你就会觉得此时对时间的感受,和心平气和时所感受的时间的快慢是不同的。但一般都认为我们自己的感觉不对,还是要对表。事实上,时间的根源在我们的心,到心中什么都没有时,则一切不动。不动,人就不老,那就是永恒。也就是心中无分别、不动,则没有时间,所以“没有时间”和“永恒”是一回事。

问:这只是个人的感受而已,但外在的时间仍在变动啊?

答:那是因为事实上你在变动,你尚未达到那个真正不动的境地。真正达到时,你就会感觉到,不得不感觉它。此时,外界的变迁是没办法影响你的。

佛教用“无量寿”来表示“永恒”,如果真觉得寿命自现在开始无量了,这还只是到报身;到法身时,则会感到无始以来便无量。所以 释迦牟尼佛讲到《法华经》时,说无始以前就成佛。他这么说,是在表达他如实的感受。

我现在用揣测一点的观点来看:从爱因斯坦“相对论”考虑到有一个观察的人,若无观察者,则讲时间便无意义--这一点是较牛顿进步了;此外,人的运动状态爱因斯坦也考虑了进去,这也是进步的地方。但观察者的心理状态,却没考虑进去,则是缺点。佛法不同,佛法考虑了观察时间的人的心态;若是他现了“不生不灭”的心,就会觉得永恒。就以逻辑来推测,禅宗当时强调不二,是因为他能达到不生不灭之境,能体会万古常存的永恒。这从推理上来讲,是可能的。话又说回头,套句《金刚经》的话:“佛说时间,即非时间,是名时间”。这是说一旦观察到时间的根本,会发现时间就不是时间,也就是没有时间;而你真体会 到没有时间,就是真正的时间、永恒的时间。

问:可不可以说:“佛说永恒,即非永恒,是名永恒”?

答:可以这么说,但你目前不适合这么用。因为你并没有感觉到永恒,你要从你真正察觉到的问题下手。为何佛不用“永恒”,而用“不生不灭”?那是因为“不生不灭”较“永恒”的观念还要深刻。

问:怎样使自己在修行中不迷失?

答:要反省、再反省,尽量反省自己的缺点,并且忏悔。理上的反省用一心三观可归元进去;在意根上,可用“找幕后的主人”来讲;至于感情方面,用忏悔也可以找到真正的自己。

问:在找“本来面目”的过程中,会不会有我们自以为找到了,而事实上仍只是另一层次的虚妄现象?

答:若真修到时,它不是被你看到的东西,而是能看的根源、主人,所以就能避开这个问题。你现在是用分别心、意识心来体会,自然会产生此一疑问。若能找到这个实实在在的真心,则会安心。

问:我现在急于找到“本来面目”,但我觉得照 华藏上师所传的“简修法”修得太慢了。

答:照 华藏上师所传的法修并不慢。因为我们一直在讲的都是后面的心法,相对之下,简修法好像都属前段有相的修行,所以会认为它很慢;但实际去修并不慢,因为你如果真有本事的话,从那里就可以一下子入进去。如果不能,还是一步步慢慢来,比较踏实。不然,你想一下子进去,还是进不去,无路可走。简修法至少要修三个月,然后再修外修;过了三个月,修得不错了,再把内修心要拿来修。内修法修得快,大概要一个钟头,慢也要两个钟头;简修法则需半个钟头--这是每天必做的定课。平常则要多练习把事情看淡、不取不舍,训练自己多反省。

问:常觉得修法时的体会,无法直接用到生活上,来处理生活中所遭遇的苦恼。

答:这表示你还未修好,就更要把简修法好好修。不要小看这个法,一开头对你身体的健康、烦恼的解除,都有帮助。如果修得好的话,想帮助别人都有力量。我觉得我现在就在修简修法,随时随地都这样子提起。

问:请您解释什么是“皈依”的真义。

答:好。我们学佛一开始就要皈依,在皈依时,你就要体会什么是皈依真正的意思。如果你真的皈依了,也就等于在修法。所以 华藏上师曾特别说过:“光修皈依就可以成佛。”可见皈依的观点十分重要。那么“皈依”的意思是什么呢?不是皈依佛的色身或塑像,而是借佛的色身、塑像或留下的经典、法本,找回自己的“本来面目”,也就是把自己的自性现出来,那才是“皈依”。因此一开始念皈依时,就要把自性佛念出来;若一开头便向外驰求佛的色身,就已经颠倒了,也就修不到了。

问:为什么修行必须要忏悔?

答:“忏悔”的涵义是自己所造的罪业,我诚心悔过。不只是法律定下的罪,我才忏悔。而是我自己内心一感到烦恼、不舒服,我都要忏悔。此乃从感情上找到自己的主人。真心忏悔的话,力量会很大,便可以发菩提心,找到“本来面目”。也就是要守“菩提心戒”,心一有生灭,就要忏悔。

问:每次祈求时,知道祈求是外驰,不对的,而该求自性。但是当我求自性时,总觉得比求 华藏上师时力量弱。

答:那是因为你没提起正念,若真提起,下颚自会收缩。其实出来的那个形像就是你的自性。倘若你觉得求 华藏上师比较真切,那你就去求他,不要落分别去判断对或不对。 华藏上师的相是很好的外缘,与祈求自性一样。你会觉得求自性力量较求 上师弱,是因为你还不能体会“自性法门”的意义。

问:初学观想,需不需要自己先假想一形象?

答:开始时,你可以假想,但你假想的过程中,最好很诚意地去求他。这时你用的心力较深,比较不是意识,功效也较显著。

问:因家庭环境的关系,常观想或常拜某尊佛,自会对某尊佛特感亲切。这种因习惯而形成的亲切感,对“本来面目”的显现有无影响?

答:有人会因此而变成障碍,因为他不懂心性││我指的是常说的“无相”、“空性”、“不颠倒”等。当然也会得到初步的好处,有此渊源,则较方便接受佛法,但以后会进不去。不过,若懂心法则不会成障碍。然而心法很难懂,讲则容易,到处都有人在讲,真能体会一点的人却不多。真切求佛帮助,自会有力量出现。但是若不懂心法,还是没办法深一层进入的。

问:修持到某一阶段,会感觉自己毫无进步,当如何用功求进步?

答:那就要把心保持安静,觉得自己有无进步也是一个心,这个心也要慢慢地放下来。

问:如何修持,才能将 华藏上师所传的法真正用在生活上?

答:一开始当然不可能与生活打成一片,但你还是不能因此而间断修法。平常遇到事情,不要去烦恼,只是看淡、看假。若真遇到什么问题的话,就要真正去体会清楚。并不是硬看成假,而是真正觉得是假。要做到这一步,必须真实地体会本心;也就是说把实相体会到了,其他的相自然是假的。

问:心中持咒的真义何在?

答:持咒即是念佛,念本尊的佛号,也就是要将自性佛念出来,所以平常也可以修。心中佛一旦修出来了,连咒也不用了。持咒是帮助我们入定,将自性佛显现出来,真入定是连咒语也没有了。

问:依佛理处世,应不分别而分别;而一般的分别是以世间的善恶为准。若依佛理以不分别心行事,会不会被人认为学佛的人都是没有原则的?

答:我们可以不思善、不思恶。如此似乎会被认为没有原则,是很糟糕的事。事实上,你不必担心。因为佛法是超越世间的事,是有无形的原则,只有体会到的人才知道,差不多要修到中观才能体会到它的真谛。真正体会到了,在世间行事,人家不会说你没有原则。我们在说的时候,会推说这样是没有原则,因为它不言善,不言恶;但它又叫人要修这个、修那个,又说不要去执著,那这是什么样的情况呢?是一种不可说的情况。但你不要担心学佛会被人认为没有原则,你只要真能超越,人家不会说你的,绝对说不出来的,没有办法的。

问:对一个从事教育工作者而言,目前的中学教育方式与教育原则背道而驰,很令人失望困惑。一个学佛者,当持什么心态来面对?

答:首先必须弄清楚的是你所谓的“教育原则”在目前的环境下,是否可以完全实施?其次是即使完全实施了,是否可以彻底解决教育的问题?据我的了解,这两个问题的答案都是否定的。因此,一个学佛者,在这样的环境下,仍当一心自修,环境自会因自己修得好而有改变。不要担心只管自己修,就会对世界没有贡献。如果真把自己修好了,你的学生看你是个完美的人,会不受影响吗?当你愈做得好,心灵愈安详,做什么事都很有效率。虽然不见得看到你在付出什么,但人家却从你那儿得到很多。修得愈好,这种情况愈容易显现。此外,不是要你不理工作上的事,该做事的时候照做;修的时候,就专心修,到时候自然会流露。不要担心外界会影响你专心自修。我们的本心就是原子弹爆炸都不会动的,外境又怎能干扰呢?一被干扰就心动了,非不动心境界。心不动时,可能有一套不同于世间的价值观,只要不会引起社会的反感,影响佛法的传递,则可以放手去做。

问:一个没有证道的人,可不可以教人?

答:不能说没有证道的人,就不可以教人;但是他最好不要蓄意去教人,随缘而教可也。因为如果蓄意去教人,他本身就有问题。即使是一个证道的人,也不是蓄意教人的,他会教人,是自然流露的。所以很多人很急迫地蓄意要去教人做什么、修什么,那是他自己没有修好。

问:世间英雄人物的修为和学佛者的修为有何不同?

答:他们也在修,只是他们的目标心很重。他们先设定了一个模子,然后拼命往里面挤。他们心的方向是向外追,不是向内摄受的。不仅世间法如此,其他的宗教,即使连佛教中讲往生极乐的宗派也是如此。禅宗的参话头,境界较高,但 华藏上师仍认为不够好。

问:修法当如实修,若修法时观得不甚清楚,是不是不太要紧?

答:观想得不清楚不用担心,观想的心若不够真切,就要担心。这不是理上的,而是情绪上的问题,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这时所付出的心,已经不能用情绪来讲,只要全心全意地付出,此时就没有什么顾虑了。

问:中观如何修?

答:先把空观、假观修得有点名堂才能讲。因为中观所说的证到“第一义谛”或“去两边”,对一般人来讲,没有入手处。但若能将“空”的意思体会了,才比较好讲中观,否则中观是没办法用言语来揣摩的。

问:如何修假观?

答:修假观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填鸭式的,就是把事情看假,一旦看习惯了,慢慢就比较好做。假观比较偏重“事相”。另一种是深入实相,因此证知世间相皆假。

问:修假观是不是观想日常生活中形形色色的皆假?

答:是。假观用处大了,你坐在那儿修,把身体一下子观假。这跟一下子观空有点不同,一下子观空比较深。一开始能观空就观空,观不空时,则宜先修假观。如果能先修空观,空观修通了,修假观就很简单了。

问:照这样说,空观可以包括假观?

答:是的,空观比较深。因为通常人对钱财、房屋等东西看不开,就先看假。看假,得先用心去推理、去想它为什么假,自己可以找些理由,总有理由的。一旦看习惯了,就容易和它脱开,否则脱不开。就像一个东西是真的话,你就没办法丢弃;你觉得是假的,就容易放下。就像鞋子,一旦破烂了,要丢就很容易。钞票也是一样,若你知道这张钞票是假钞,你立刻就不会要它。

问:观一切空和观一切假,如果有点不同的话,那么观一切空,是否把它变成像虚空一样空?

答:变成虚空这样的空是一个方法,但这样还不够,因为虚空是向外找的,还有一点颠倒,这也就是无色界四空定未能出三界的原因。

问:用理论讲“性空”和“缘起”是互相圆融的,那么我们观一切空的时候,应该不像是全部都没有的那种空?

答:那当然。刚开头你能感觉到一点点空,就像观世音菩萨修行的过程:先是“入流亡所”,然后“闻所闻尽”,后来又“觉所觉空”、“空觉极圆”,这都是过程。开头的时候,要做到那样子,才能感觉到一点空。能觉得一点点空,已经不错了,但还没有到后面我所要讲的那个深的。

问:所谓开头觉得一点点空,是觉得一切现象历历现前,而它的自性是空的;还是说看起来它像虚空一样?

答:不是它的自性是空的,而是我的自性是空的,深到后来,一切现象也归入自性、法性空。你会觉得自心有空性要出来,会有空灵的感觉,即所谓“觉所觉空”,你会很清楚地感觉到。而这个虚空,你现在就可看到,不须那样修才感觉得到。

问:在感觉上,修到某一境地,会看到什么“大地虚空”,如佛经上许多类似的描述,还是说看一切还是一切,只是自性空?

答:是心空,你觉得心有空灵的感觉。像“虚空”是佛法经常在用的,因为就在我们的眼前,拿来做比喻,一般人容易懂;但佛法还特别强调,它要讲的空是本性,不是外在的天空。一切要还归自性、法性空。

问:可否从“缘起”、“无常”来谈“性空”?

答:从“缘起”谈“性空”是推理的,从这观点入进去还不够,空的深度是很深的。

问:那要如何深入?

答:老实修行,照法本修。

问:“缘起性空”是一个较容易入的理论,像一些经典所说:“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所以使我相信,我们证到空时,一切现象会历历如现?

答:是历历如现,但是空也历历如现(报身成就时)。

问:所以我不太懂为什么佛法里面,常常要强调“大地虚空”这种虚空?

答:那是证悟的人的感受。你也可以说这个世界空的地方最大,所以佛经一直用空来做比喻。虚空是一个很好的比喻,用虚空比喻自性空,使人能初步体会空的味道。

问:打坐的方法中,有一种观白骨法,是不是就是假观?

答:是假观。假观做得好,会到空观。你每一样东西都觉得它假,自然就不会要了;那些东西对你没什么影响,也就空了。如此,根本不必起一个念头。若起念头去“不要”,还多了一个念头,“不要”的念头还丢不掉。

问:如何才能把死亡看破?

答:最少要证到中观,差不多要证到法、报身。自己多少要有点觉空,才能有点体会。我们对世间一切东西要慢慢看淡,那时对此问题才能有一点点体会。

问:若寿限到了,自己尚未修成怎么办?

答: 华藏上师传给我们修的法都是要我们即身成佛的。倘若修不成而寿限又到了, 上师也给我们安排好了,只好先往生。只要努力修,修到往生并不难。曾经有一位修得极差的师兄,临终时巧遇 华藏上师在场,就求 上师加持往生,结果往生了。但往生并没有什么好羡慕的,属净土的幼稚园,必须在那儿很久才学成,不比在娑婆世界认真修成的时间快。

问:临终时当注意些什么事?

答:上师曾教我们临终的方法:临终时人会很痛苦,那时要立刻念佛,也就是念本尊的咒语。而其他道过去逝世的亲友会来接你。若是天道的来,他们的排场庄严华丽,相貌漂亮明净,你若觉得他们很好、很漂亮,就会跟他们到天道去了。此时,你该定下心对他们说:“跟我念佛,我回头度你们。”其他地狱道、畜生道的亲友来,往往是很可怜或很恐怖的,你也不能讨厌或害怕。因为不管你讨厌、喜欢或生恐怖心,都是有所取舍,一有取舍心,你就跟他2ea5们去了。而“往生”又是什么情形呢?是佛来接你,若你跟著去,就是往生。你想想看,我们的心如果能归元,是不会向外跑的。有形相的佛都是化佛,都是把你带到极乐世界化城去的,你若跟他去就是“往生”。若不往生怎么办呢?佛来了,你就请他放光加持,让你入定,心就不会往外跑。所谓“往外跑”,就是你一喜欢、一讨厌,要或不要,都是往外跑,这都不行。只要你能“定”下去,就能成佛。我们平日下功夫修持,就是在修这个不取不舍的不生灭心。如果实在定不住,只好跟佛往生去了。

问:修成的人,临终时必能入定,那么他有痛苦吗?

答:此时痛不痛苦对他已不相干。你看他痛苦,他也没关系。

问:修 华藏上师的法若不能即身成佛,往生时是不是品位较高?

答:修得好,品位就高。一落往生的话,不是凡圣同居土,就是方便有余土。凡圣同居土,是最差的,还带著业;若净业往生,则是到方便有余土;只有实报庄严土和常寂光土不是往生的。

问:入定后就能到那里吗(指实报庄严土和常寂光土)?

答:就在现前,就在心中。

问:佛来时,是有形相,还是只有颜色来?

答:若只有颜色,就是放光加持。你就请他放光加持。

问:但是如果在昏迷状态,如何请佛放光?

答:他的神识不昏迷。若修好,心很清楚、很定的。像他要入常寂光土、毗卢性海,根本一入后,就什么都没有了,什么都不知道,一点事都没有。他只是要乘愿放光出来救人。所谓救人,也只是放光加被他,让他也入毗卢性海。

问:佛法的主要目的在成佛,和其他宗教主要在解决生活上的困难,似乎不一样?

答:不只是成佛而已,成佛很难。成佛前也可以帮助人家或解决生活上的困难,但这不是根本的目标,成佛才是。而成佛这件事,不是去相信、推想或往外驰求,而是真真实实可以证到的,这是佛教和其他宗教最大不同处。

问:以轮回的观点来讲,我以前也死过,为何对过去世的事,现在连一点痕迹都找不到?

答:因为你没有修好。如果你找到心中一件事的生起处,就会知道。

问:密宗是不是很注意“观气”?

答:我们不从“气”上去想,是从“心”上去想。其他的宗派也讲气功,只有我们 华藏上师不讲。为何不讲?因为这样用心是在往外抓,最根本的原则就已经差一大截了。但事实上是有这些气的事,按 华藏上师的心法去做,慢慢就会感觉到气功的力量,只是我们不特别强调而已。

问:佛像开光较好,还是不开光好?

答:当然是开光好。但是如果找来不明自性的人帮你开光,则愈开愈脏。

问:初学佛的人除了按 华藏上师的法本老实修行,及在生活上练习运用一心三观外,还需要读那些经论以辅助?

答:首先必须确立的观念是:你不要认为你才开始学佛,所以就必须跟别人一样从一般流通的介绍佛学的小册子开始读。因为据我个人的经验,那些书虽可帮助你概略了解佛学,但有的书说得并不究竟,往往成为日后修心法的障碍。因此,我的建议是一开始便读《诺那呼图克图法语》及 华藏上师的《吴润江先生演讲稿集要》、《吴润江先生讲经集要》书,然后再选几部经精读。《心经》、《金刚经》是一定要读的,其次像《圆觉经》、《楞严经》、《法华经》、《华严经》、《维摩诘经》、《六祖坛经》都可以读。读时,不一定要看注解,只要定下心,专心读,必有心得。(注:“诺那呼图克图”乃圆觉宗第五代祖师。“吴润江”则为“华藏上师”的俗名)

问:请问工作非常忙碌的人,该怎么修法?

答:工作再怎么忙,一天抽半个小时修法,应该是没问题的。

问:生病时该怎么修?

答:病痛常会分散我们的静定力,但是我们如果善于巧妙运用“制心一处”的要诀,还是可以修的。开始修法,必须制心一处才能渐渐入定。而病痛发作时,会把整个心思集中于病痛处,就会自动做到制心一处,这时,你若能及时将病痛观空,病痛就会自然减轻,甚至消失。而且很妙的是,当你真正定进去时,就不觉得痛;一觉得痛,就是没定进去。用痛或不痛来验证,倒是很灵的。我有一阵子胃痛,也是用这方法来修,可谓是“生病修心法”。

--翁玉美居士记录

【编者的话】

本期《圆觉宗修行问答集(一)》原系民国七十年夏天,梁乃崇教授应台北同门之请所作之精采开示。法会中梁教授契机契理,随缘开示,句句皆自菩提心中流出,句句发人深省,与会者无不蒙受加持之益。在欢喜踊跃之余,法会主人翁玉美居士遂发心记录成文,并出资付印,以期饶益有情。目前该书业已送罄,为使更多的朋友共沾法益,故本刊特将该次法会内容选为本期“圆觉之友”,让后来者亦能分享法乐。

文:梁乃崇

下一篇:关于初学居士对诵经、持咒、或念佛的疑问

如果觉得资料对您有用,可随意打赏。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发表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