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在佛教中给我们的,最直接的致富方法

2019-10-09 更多文章

Hi 陌生人你好!

繁体 推荐 纠错 目录 说明

返回到上一页 存储网页 随机浏览

有这样一个小故事,话说有两个人在投胎时,老天爷给了他们这样两个选择,可以选择一生都在“索取”,或是一生都在“付出”。其中一个快速的抢占了选择的先机,选下了“索取”,并非常高兴地认为自己占了大便宜;而另一个人则选择了“付出”。就这样,两个做完选择的人,回到了人间。选择一生都索取的人成为了乞丐,靠要饭艰难度日;而选择付出的人,则成为了大富豪,并且一生都在用自己的财富做慈善布施。

这个寓言告诉了我们一个很有意义的道理,那就是:心态的富足是外在富足的一个种子,当我们的内心是慷慨并乐于分享时,就会感召到富足的果实。而从因果中来讲,一个人是否拥有财富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是否在心田种下了慷慨布施的种子,又是否在行为上用身体力行的行善增长了福报。

布施可得福。而布施得到福报多寡的最大因素,就是布施者自身的心量和境界。我们在布施时,怀着的是感恩之心、恭敬的状态,还是敷衍草草了事的状态,从根本上影响了果报福德的大小。

以前有一位商人,拿了一枚元宝布施给了寺院,并非常虔诚的许了一个愿,希望自己可以快快发财。这是寺院的住持就走过来问他:“现在国家正遭受饥荒与灾难,你为什么不祈求国库富足,百姓安乐呢?”

商人说:“我又不是皇帝,为什么要考虑国库富不富足的事情,这种问题应该是皇帝考虑的问题。”

住持笑了笑说道:“是啊,正在因为他心里希望天下苍生都可以平安无事,安居乐业,所以他才成了皇帝啊。”

我们布施时的心态就好像住持说给商人的言语一样,如果我们的布施只是为了自己,那我们所得到的布施功德就像在风中摇曳的一支蜡烛;如果我们可以扩大心量为家庭布施,那我们的功德就好比照亮房间的电灯;如果我们的心量再扩大到,为了一切众生而布施,那我们的功德就如同天上的慧日,充满了无穷无尽的能量。

这就好比佛陀,我们都听过“皈依佛,两足尊”,这两足尊,就是来说佛陀拥有两种具足,是哪两种呢?一个是福、一个是慧。要想到达佛陀的境界,就必须要福慧具足圆满。而佛陀在无始劫也是因为不断地为众生发愿为一切众生而布施,才有了他福德具足,才成就了今天的佛果。

但如果我们,只求“福”不求“慧”,这种福德也是不圆满的,因为所有的福德是一定会得而复失、无法长久保持的。为此,佛陀也特意为我们介绍了他过去的经验,开示了关于智慧上的“七圣财”――信、戒、闻、慧、舍、惭、愧。

七圣才与外在物质上的福德和财富,是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的。内心的七圣财越多,外出的布施功德就越大。最重要的是,当我们拥有的七圣财,就可以用“空”的观念,来放下自我的执着,做到最圆满的“慷慨”和最纯粹的布施,体悟佛陀身处的境界,获得无可比拟的佛果。

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当我们可以不断的扩大心量,不再只是为求自己的财富充满、事业成功而布施,而是把心量扩大到为一切众生财富充满、事业有成、早成道果的心态而布施时,所作出的布施,以及所获得的果报才会最大化的呈现在我们面前。

下一篇:这十件事,最损阴德,一定不要去做!

如果觉得资料对您有用,可随意打赏。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发表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