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沉浸过去,不焦灼现在,不妄想未来

2019-07-22 更多文章

Hi 陌生人你好!

繁体 推荐 纠错 目录 说明

返回到上一页 存储网页 随机浏览

namoamituo fo

南阿陀佛

导读无垢光尊者说过:昨天的事就像昨天的梦,都已经过去了,没必要再去怀念这些。

济公和尚说:“一生都是修来的,求什么?今日不知明日事,愁什么?得便宜处失便宜,贪什么?食过三寸成何物,馋什么?死后一文带不去,悭什么?举头三尺有神明,欺什么?荣华富贵眼前花,傲什么?他家富贵前生定,妒什么?前世不修今受苦,怨什么?一旦无常万事休,忙什么?”

佛经中讲:“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那么,对于过去、现在和未来,我们应当如何把握呢?

不沉浸过去

不少人总是对往事流连忘返:“我过去如何如何谈恋爱,成绩如何如何好,挣钱如何如何容易……”

其实,往昔的一切感受,苦也好、乐也好,就像水中的波纹,已经消失无迹了,没有必要再去回忆了。

沉浸在过去的苦难或辉煌里,完全是在浪费时间。

过去的事情最好想也不要想,谈也不要谈,因为想了、谈了也没有用。

无垢光尊者说过:昨天的事就像昨天的梦,都已经过去了,没必要再去怀念这些。

如果你非要追忆过去不可,那也应该与无常观结合起来,多多思维盛衰离合的道理。

比如,过去腰缠万贯之人,现在落魄潦倒、身无分文;过去衣不蔽体、食不果腹之人,如今飞黄腾达、富甲一方;过去一家人共处时欢声笑语、其乐融融,而今各奔东西、音信全无……

可见,这世上没什么可信赖的,你若能经常思维这些无常之理,人生中不管遇到什么,都会提前有所准备。

不焦灼现在

对现在的事情也不能太执著,很多人把什么都看得特别实有,因实执而造下各种各样的业。

若能以无执著、空性、如幻如梦的见解印持,就会知道很多行为皆无实义。

如果你非要执著现在不可,那么自己正在做的一切,无论是吃饭、走路、说话、睡觉,都不要太当真,对来世不利的非法恶业更要抛弃。

总之,我们平时不要忆念过去的种种,想这些也没有什么用;

不要执著现在,莫以种种分别念扰乱自己;

不要妄想未来,应舍弃一切虚幻的梦想。

退一步说,若是这些分别念断除不了,也应依正知正念将其转为道用,一定不要随妄念而奔驰。

不妄想未来

对未来的百般筹划打算,就像在旱地上撒网捕鱼一样,是不切实际的黄粱美梦。

藏地有句俗话说:“希望的周围,总环绕着绝望。”

如同有些人,去年炒股票、搞房地产,认为今年肯定发财,到时候再拿这些钱投资什么……没想到突然金融风暴来了,席卷到了他的“领土”,最后美梦彻底破灭。看看我们身边,这样的现象数不胜数,故应放弃对未来的希望。

如果你非要憧憬未来不可,则应思维死期不定。

每个众生迟早会死,而且死亡往往不期而至,一想到这些,自己应该有种强烈的紧迫感,抓紧时间做些有意义的事,而不要随便散乱放逸。

什么是业障?

大乘教把整个宇宙、万法究竟是什么,确实讲清楚明白了。我们听不懂,这种状况之下,一般人只有一句话搪塞掉了,我的业障重。

什么是业障?放不下、没看破是业障,佛教我们看破、放下,我们总是没有在这上下功夫,肯在这上下功夫就得力了。

我能看破多少我就放下多少,这种人叫真修行。

你放下这一分你就提升了,你就又看破一分;把你看破这一分再放下,这又提升了。

要肯定这个世界是假的,不是真的,刹那生灭,了不可得。

整个我们眼看的现象,是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波动产生的。这一念你能得的到吗?完全得不到。

我们现在是被欺骗了,就是许多念头纠缠在一起产生的幻相。

例子非常明显,我们看老式的电影,一秒钟二十四张幻灯片纠缠在一起,看到那个像在动,好像是真的。

现在我们事实真相,是一秒钟有一千六百兆张的幻灯片纠缠在一起,所以你完全没有觉察到它是假的。

实在讲,它根本就不是真的。

每个念头是一个独立的画面,而且这个独立画面,立刻就消失了,真是楞严会上世尊所说的,“当处出生,随处灭尽”,了不可得。

佛告诉我们一种对治业障病的方法!

佛告诉我们,业障病有一种方法对治,就是真诚忏悔,普贤菩萨教导我们“忏除业障”,你的病就能好。

诚心的忏悔,后不再做,譬如,我们起了不好的念头,说了不好的话,做了不好的事情,现在知道这是罪过,这是错了,从此以后,我不再错了,这叫做真正忏悔,这样才能真正消除业障,假如你在佛菩萨面前念经、念咒,以为忏悔了,念完之后再造,造了以后再去念,这个没有用处,这是完全错了。

这个忏悔不得力,是我们的真诚心不够,儒佛都教导我们,至诚就能够感动,上可以感动诸佛菩萨,下可以感动天地鬼神,你修忏悔,做超度佛事,都没有能感动你的冤亲债主,是你做的诚意不够,这确实是第一个因素。

你要再忏悔,以真诚心求三宝加持,以真诚心,真诚心才能够修积功德,你的功德让给冤亲债主共享,没有不受感动的,总而言之,这个真诚心不够。

念佛和不念佛的差别

我们皈依三宝了以后,不管是出家僧人,还是在家居士,都要常念三宝的功德,要以三皈自居。

居就是住的意思,就是我们的心要居住在佛、法、僧三宝上面,就是我们的心不能离开念佛、念法、念僧,这就叫以三皈自居。

我们常念三宝的功德,一心念佛、念法、念僧,这就是我们佛门弟子的基本修持、基本标志。

若离开念佛、念法、念僧,谈不到修为。

我们不念佛、念法、念僧,我们就会念世间的这一切事物,就会念五欲六尘、好、坏、苦、乐、成功、失败,就会使我们心上有牵挂、障碍、忧愁、恐惧,起惑造业,所以必须念佛、念法、念僧。

在修行中没有巧路,我们无明妄想降伏得越好,我们的身心气质随着心变化,就随着殊胜起来,就会没有病苦;

都是因为无明妄想没有得到降伏,像贼似的,在我们这里作乱,我们就不能安居乐业。

所以种种障碍,种种系缚,种种逼迫,所以身心苦得不得了。

但是这也是循业发现,循因结果。

病苦是从果上说,所以我们要忏悔,在佛前很好地发露忏悔。

因为松树长在高山上,经历了风吹雨打、日晒变化,所以长得更加挺直茁壮。

佛子为道也是这样,是因为经历了世间的一切善恶、逆顺、罪福等境界的磨练,而道心更加坚定,不动不摇。佛说一切法皆是佛法,言不虚也。是知一切法,皆是我的成道处,我应当珍重。

我们就能够对这一切所经历的事情,不妄想执着,心无所住着。

好事现前了也莫作好想,因为事情本来不可得,好事也不可得。

如果作好想了,就该起贪心了,就能唆发我们的妄情,希望这种好事现前,保留下来别失掉,这就是生死,就是罪业,就是痛苦。

不好的事情现前了,我们了达本空,无我我所,也不作坏想。

作坏想了,就会唆发我们的嗔恨烦恼,发起危害,这也是罪业,也是生死,也是痛苦。

打成一片,就是说执持名号一心不乱,不管我们是有障碍也好,没有障碍也好,就像祖师说的:“有事也如是念,无事也如是念;苦也如是念,乐也如是念;生也如是念,死也如是念。”

这样,一切生死、疲劳、地狱都会摧毁打破的,我们就会把上极乐世界的道路彻底地通达,走通,中间就不会有障碍。

念佛没有巧路,就是靠我们老实念佛,实实在在地念,心里想,口里念,耳根听。

不要口里念佛,心想他缘,口念心不念,祖师不说嘛,念破喉咙也徒然。

念佛在心,心里有佛,即是佛在。

感人至深的母子相会 | 香光庄严的念佛法门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原文

《楞严经》 第5卷 【唐】天竺法师 般剌密谛译

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如来,相继一劫。其最后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若子逃逝,虽忆何为?子若忆母,如母忆时,母子历生,不相违远。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此则名曰:香光庄严。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

下一篇:日日知非:屡戒屡败,怎么办

如果觉得资料对您有用,可随意打赏。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发表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