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无边!如何处理家庭危机?

2019-05-11 更多文章

Hi 陌生人你好!

繁体 推荐 纠错 目录 说明

返回到上一页 存储网页 随机浏览

namoamituo fo

南阿陀佛

佛陀时代,印度的俱昙弥国为优填王所统领,他的王后不仅品性高洁,待人处事更是仁慈宽厚,优填王对她非常尊敬。

一天,佛陀带领座下弟子到俱昙弥国的美音精舍演说佛法,国王知道后,即率领大众前去听法。

佛陀为国王、王后及大臣们开示世间无常、爱别离、怨憎会之苦,以及行善积福、造恶堕落的因果道理。大众法喜充满,欢喜奉行,更受持五戒,成为虔诚的佛弟子。

当时,有位名叫吉星的婆罗门,有个十六岁的女儿,长相端正清秀,世间少有。为了证明女儿过人的美貌,吉星悬赏千金,想看看有谁敢说他的女儿不美?

结果消息公布后,没有任何人来回应,大家都非常认同其女的美貌。

得意的吉星开始为女儿寻找婚嫁对象,一听说佛陀相好庄严、微妙稀有,便想将女儿嫁给佛陀。

这天,吉星特地前来求见佛陀,高兴地说:“我的女儿容貌端正皎好,世间无双,少有人能配得上她。我看,佛陀您身相如此端严,正好与我女儿相配啊!”

佛陀看着吉星,缓缓说道:“你女儿的美貌是得自于您,而我相好庄严是因诸佛菩萨的慈悲教导而成,其中的道理并不相同。你认为你女儿相貌端正,但在我看来,就像一只美丽的瓶子中装着屎尿,有何特别之处?反而可能带来诸多祸患。世上有很多败坏家庭、毁灭亲族、危害子嗣的问题,都是因女色而来。我修持清净梵行,唯恐女色祸患无穷,还是请你回去吧!”

佛陀拒绝了吉星的请求,吉星满怀愤怒、心有不甘,便带着女儿前往王宫求见优填王。

吉星向国王赞扬女儿的绝世美貌,希望能将女儿献给国王。优填王见到吉星女儿的美貌,非常欢喜,即纳为妃子,并赏赐吉星许多金银珍宝,授予他辅臣的官职。

然而,这位新王妃人虽美,嫉妒心却很强,经常向国王说王后的是非谗言。

新王妃知道国王非常尊敬王后的修养德行,不愿相信自己的话,心生不满,妒火中烧。她听闻王后一向奉佛修斋,便想了个计谋要陷害王后。

一天,王妃故意请国王举办宴会,并邀请王后及众多大臣赴宴。王后却因受持斋戒,未施脂粉,无法出席。国王派人请了三次,王后都不愿前来,结果国王怒不可遏,派人将王后带来问罪,甚至用箭射杀王后。

此时,王后一心忆念佛陀,毫无忧怖,只见射出去的箭都自动回到国王身旁,反复多次皆是如此。

国王见到这般情景,惊讶不已,便问王后:“你是施展何种幻术?”

王后回答:“我皈依三宝,虔诚恭敬如来,并于斋戒日过午不食、不装扮自己。我想,这一定是佛陀慈悲的护佑吧!”

国王听了王后的话,恍然大悟,知道自己受到王妃的迷惑,差点犯下大错,便将王妃送还给吉星,从此对王后更加敬爱。

经过吉星女儿这件事之后,国王对佛陀更加恭敬信受。

不久,国王与王后及太子、群臣等人前往拜谒佛陀,将此事的来龙去脉一五一十地告诉佛陀。

佛陀开示优填王:“妖媚惑众的女人有八十四种媚态,包括嫉妒、恚、叫骂、诅咒、憎恶、悭贪、爱美、不善良等八大类。大王!你虽因女色的诱惑,伤害了王后,后来又能以智慧舍弃贪着,离苦得乐,这才是贤明的佛弟子啊!每个人行善为恶各有不同,所受的果报自然千差万别。若能奉行善法,增长福德,往后便能生天,受诸快乐,一切自然现成。”

优填王及王后等诸人,闻佛所说,心开意解,欢喜奉行。

――典故摘自:《法句譬喻经●卷四》

大家都要明白,世间一切为我所用,非我所有。

你如果了解这一句,就少了很多烦恼。

你现在有财产,这些财产非我所有,为我所用,我可以拿它做很多的善事,可以拿它来孝顺父母,供养三宝,好好用它,但是不执着,为我所用,非我所有。

这样你就少了很多的烦恼。

夫妻关系再好你都不要执着,随时可能变化,说不定哪一天你先生在外面有外遇,很难说的,所以你要珍惜因缘,现在有好的缘份,你好好关心你先生,好好地照顾他,珍惜这段因缘,都是非我所有的,为我所用的。

用来干什么呢?用来大家一起共修,修学佛法,大家一起共同互相支持求解脱,这是佛化家庭,是菩提眷属,这样才是真正有智慧。

否则样样都执着,你得到的时候不珍惜,整天都骂他,等他在外面有外遇了,你就很难过了:“想起来,我恨死他了,死都不放过他。”你死都不放过他有什么用呢?

你伤害得了他吗?伤害你自己。你很生气他都不知道,他照样快乐,照样潇洒逍遥,他才不管你这么多,他如果对你没感情,理都不理你,才不管你。

你自己很憎恨他,就伤害自己。你离婚三十年都不放过他,那你三十年不就在地狱中间吗?

三十年都在受痛苦,你受痛苦就在地狱中间了,你以为你有这个人身,你就不在地狱了?

告诉大家,你的痛苦就是你的地狱,这件事令到你生不如死,你就在地狱中间。

所以一定要有智慧,任何事情都不会影响我的清净心,任何事情都不会使我难过,任何事情我都不执着。

这个世界是相对的世界,但是在这个相对的世界中间,如果我们有智慧,我们永远都可以保持绝对的快乐、开心,除非你没有智慧。

你没智慧就很难说了,任何一件事情都可以绑死你,任何一件事情都可以使你在地狱中间。

所以要解脱,所谓解,就是解开它。

一条绳子绑住你,谁绑住你呢?这条绳是你自己绑住你自己,自己有贪嗔痴,没戒定慧,所以自己绑死自己,希望大家增长智慧,不要嗔恨别人。

尤其是对你先生要特别好,都是未来的佛陀,这样就好了。不要整天说我要做功课,没有时间,不理你,这样他不高兴了。其实很简单的,你每天早上早一点起床,做些功课。然后叫醒你先生一起去跑步,这样关系就非常好了,他慢慢就理解你了。

你学了佛还是自私自利,只顾着自己诵经做功课,别人的需要从来都不满足,你这样是学佛吗?

你学佛学得这么自私,真奇怪!你没智慧,为佛弟子一定要了解别人的需要和感受,而且,尽量满足他,度众生先要度自己身边的人。

有些人说:“外面的人比较好度一点,我跟别人说,他就很信佛的,但是我对先生怎么说他都不听,怎么教他都不会变。”是你自己没智慧,怎么可以怪别人?!你怎么教他不变,不关他的事,关你的事。因为你自己做得不够好,你这样自私自利,你见哪一尊佛是自私的佛陀?没见过吧?你想成佛你就无条件的关心众生,这样你就是有智慧了。你只管自己,只顾着自己:“我要做功课,我要打坐,我要修行,我要持咒,我每一天念这个仪轨要四个小时,你不要吵,你走开点。”这样下一次你求他,他就叫你走开一点,就这么简单。

我们一定要有智慧,要善巧方便地帮助众生,这样我们才容易增长智慧,要善巧方便地帮助众生,这样我们才容易增长智慧,所以我们要如法修学,无私无我地去帮助智慧,所以我们要如法修学,无私无我地去帮助众生。

如果你家里的人可以度,大家都跟着你学佛,你这是个佛化家庭,这样说明你的修行还可以。否则的话真的有问题,因为你家里的人是最了解你的,他觉得你学了佛以后没有什么改变,又没有提升智慧,又没有增长慈悲心,骂起来那么凶,你说他信佛才怪了,学佛学成这样子。

一定要提升自己,改变自己,才容易改变别人。

你先生也好,你儿女也好,都不是你的财产,不会听你的指使。

你不要说,我希望先生怎样怎样;

他也希望你怎样怎样,那么大家就互相争吵,接着离婚。

这个世界就这么奇怪,离婚率非常地高。

以前环境比较差一点,大家首先第一件事情要吃饱肚子,所以一见面就说:“你吃饭没有?”现在的人一见面就改了,不是问你吃了没有,因为人人都吃饱了,而是问你离了婚没有?

其实为佛弟子 ,如果你搞得要离婚,不是别人的问题,是自己的问题。

所以希望我们千万不要想着改变别人,你绝对不可以改变别人。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自由,除非他自己想改变。

他不想改变,你怎么做他都不会改变,没用的,你不要硬要他改变。

不要说:“你是我的儿子,你一定要听我说。”

没用的,这不是教育儿女的方法,为人父母不会教育儿女就麻烦了。

你要改变自己和多给些关心,以关心代替指责、批评,这样才是真正的为佛弟子,才是真正有智慧。

有智慧的人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都是快乐的,都是自在的,有慈悲心的。

有烦恼你转变不了,说明你智慧不够;

你学了佛还有冤家,说明你慈悲心不够;

所以我们一定要增长智慧,勤修戒定慧,要“无念为宗”。

正如有些大德所说,最难的修行就是在最亲密的关系中。

的确,我们有时候跟外面的人还可以客客气气,和同修保持“六和敬”。可是和家里人就原形毕露一切的习气、一切的性格中劣性都使出来了,放任的碰撞,就会产生矛盾。

首先,夫妻之道就是要互敬,有礼。

礼是坚守和长久维系夫妻关系最好的保驾护航的法宝。

所以为什么古人讲举案齐眉。

夫妻之间的关系有时像个出气筒,在外面工作、或者和家庭中其他人有矛盾,就互相埋怨、抱怨,不去珍惜。

夫妻之间最好像道友,如果都是佛友,就互称师兄。

每天都要按佛弟子如法修持。

这样夫妻能够长久,举案齐眉、相敬如宾。

至于说学佛的道友,如果家里就你一个学佛,更要担负起弘扬佛法的重任,不要学了佛之后就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回去以后条条框框就来了。

你一定要理解他们现在还没有学佛,而且带着对佛教的观望,所以他们对佛教的认知就从你的言行上来体现,这样要更好的包容、调节。

甚至家中别人做不到的,这时候你得忍、你得让。没有节制,不是说到哪个分寸,没有极致!这就是菩萨的胸怀。

我们总觉得菩萨离我们很远,其实每个人都可以做,点点滴滴的做。

生活中起矛盾的时候,很可能自己就有了问题。

一旦有问题,就要心生忏悔,自我检讨,千万从自己身上和心里寻找,不要向外抱怨。(如果不)这样的话就有相互抵触的心理,就会进入恶性循环。

一家人的因缘是宿世来不易结到的,碰撞也必然会多。

佛法上常讲,“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善不只是说每天刻意做好事,还有就是心念始终处在一个善的状态。

首先自己不去发心、恶念、恶行为去伤害别人,再者哪怕别人用恶心对我,也要用自己的善去化解他和理解他。

一个理解就是说,可能他现在不由自己的找茬;

其二,化解就是说避开风口、好言相劝。

最后还是一笑包容,以此一肩挑起整个家庭和睦的状态。

当然这个说起来特别容易,做起来极其艰难。

如果家人之间能够修得荣辱不动,我们的功夫就非常高了。我们加油吧。

下一篇:静华:诚心念佛诵经,心脏病基本痊愈

如果觉得资料对您有用,可随意打赏。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发表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