嘎玛仁波切:佛陀讲“苦”,是为了什么?

2019-04-13 更多文章

Hi 陌生人你好!

繁体 推荐 纠错 目录 说明

返回到上一页 存储网页 随机浏览

大多数小孩可以用慈悲教导,但对某些小孩来说真的没用――不分长辈晚辈、完全平等的爱的教育,有时是行不通的,所以还需要有一点忿怒相。当然,最好不要用打的,尽量让孩子知道做错事会有怎样的后果。不过,父母教小孩,不能将自己的负面情绪加在行动上,变成表面爱他们、事实上却发出恶情绪、以自身的嗔恨打小孩,这就不可以了。毕竟心智较高的小孩是极少数,大部分还需用心善巧地去教导。

我们很少正确地反观自己,是在用爱或关怀掩饰了私欲;无法优先考虑他人的利益,而是让付出的爱或关怀扭曲变形。常有父母认为打骂孩子是为了孩子着想,希望他学业能进步,最好是每次考试都能考第一名,能被最优秀的学校录取。一个学校或班级的第一名只能有一个,大家都希望得第一,但不可能都实现。适度关心子女是必须的,如果过于执著,那其实你真正爱的并不是孩子,而是自己。我们希望孩子达到自己预设的目标,来满足自己的欲望和傲慢心。

有些父母过于不理智――如果老师教训了一下自己的孩子,便十分心疼,有的甚至跑到学校找老师理论,那么老师以后就不太敢教他的孩子了。这么一来,孩子会觉得即使自己做了坏事,反正有父母做靠山,连老师都不敢管。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分不清对错是非,做父母的也意识不到自己所犯的错误。佛教提倡“平等舍”。溺爱,会迷失人的感情;憎恨,又会让人失去理智。怒火喷发时,就很难产生爱。我们应该把憎恨心和溺爱心放一放,以较平衡的方式,站在对方的角度或旁观者的角度考虑:这样做是对还是错?

佛陀讲“苦”,就像父母、老师教育小孩:如果不用功读书,将来就没有好工作,就得受苦;如果不善意地对待他人,将来就有苦头吃。我们告诉孩子跌倒时的苦,是为了让他学会不要跌倒。这些“苦”不是用来吓孩子的,是大人们的经验;在“苦”没到来前,让孩子学会理解和面对“苦”,将来就算“苦”真来了,他也不会恐惧失措。佛陀讲“苦”也是如此,都是源自对我们的爱。

下一篇:宏圆法师:地藏菩萨本愿经第十六讲

如果觉得资料对您有用,可随意打赏。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发表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