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佛不二之净信

2018-10-22 更多文章

Hi 陌生人你好!

繁体 推荐 纠错 目录 说明

返回到上一页 存储网页 随机浏览

《成佛之道》云:观德莫观失,随顺莫违逆。的确,依止善知识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闻法修行。那么只有恭敬善知识,视师如佛般的净信,如此才能与法相应,次者随顺善知识的教诲,才能纳法于心,表现于行,这才是真正的佛弟子。

首先停止抱怨,才是修行的开始。不可以对师长口出怨言,既然已经选择了善知识,那么一日为师终日为父,常见父母过失的人,便不会孝顺父母,同理,常见师过亦无尊重之心,如此怎能听闻正法呢?不能听闻正法,又怎么能了生脱死呢? 继而要懂得反省自己,这才是修行的根本。若见师过,就反省自己障深慧浅,福德不够,此时急需忏悔,痛改前非,以清净心观察师长恩德,感恩师父给自己一次考验,定以满分成绩来报答师恩。如此 还要学会转念,方是修行的窍诀。 可知真正的水手是不会拒绝风浪,平静的湖面上练不出来真功夫。师父为了成就弟子,甚至不择手段进行考验,表面上是不尽人情,但师长的悲心又有几人知晓呢?如密勒日巴尊者曾经以巫咒造下了严重的杀业,故被恩师玛尔巴百般折磨,受尽一切皮肉之苦,大师怎么能不心疼他呢?但为了成就他快速成为佛门法器,不得不如此狠心地折磨他,所以弟子一定善解恩师的慈悲用心。

不要怪境界缘起的恶劣,凡所遭遇到的只是自己的因果。 顺境如果滋长了我们的执着心,那么顺境也是魔道;同样的,逆境如果能激发了我们的出离心,那么逆境也是加持。了知缘起,那么当逆缘出现时,安然接纳,知道一切都有前因;而顺缘出现时,及时把握,知道机会都是给有准备的人。不论在什么境界下都能安住。就是定力,在这样的定力中就会产生无量无边的般若智慧,在智慧的引导下便可观师佛不二,体用一如,这便是一种常人未有的净信。因为一般人只有观佛才会有佛想,再好的善知识也难以生起与佛无二之想,所以久而久之就会看师之过失,故道业难成。如《精要明镜》有云:“若未于大恩上师生起较佛尚胜之净信,则不获加持;若未获真实之加持而融入自心,则不生证悟之芽;内心未起现证悟,口头空言之了知境界,故不得菩提圣果。”望诸佛子共勉之!

再来观待一下我们慈悲的导师,为弘扬正法,不辞辛劳,四处奔波,法音传遍了世界每个角落,岂不是与佛陀无二无别,悲愿无尽的精神吗?我敢相信,三级修学所有的学员都会具有师佛不二之净信。即便是跟不上队伍而暂时退学者,亦有如是净信,因为导师就是佛陀示现,来度化众生的。深深感恩导师!阿弥陀佛!

文: 释真空

下一篇:万事总不顺皆因为这七个字

如果觉得资料对您有用,可随意打赏。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发表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