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法门:只要这个方法能够帮助我们烦恼轻、智慧长,那就叫禅定,那就叫止观

2018-10-04 更多文章

Hi 陌生人你好!

繁体 推荐 纠错 目录 说明

返回到上一页 存储网页 随机浏览

像释迦牟尼佛给我们做的样子,释迦牟尼佛示现的是现在讲的知识分子,知识分子好学,他就示现一个好学的样子。你看十九岁真的为了好学,舍弃荣华富贵、舍弃王位出去参学,寻师访道,学了十二年到三十岁。我们能够想像得到,像这样的人出身、身分特殊,王子,聪明好学,这样的身分、这样的人品,哪个老师不喜欢这种学生!十二年印度所有的宗教、所有的学派,他统统去学过,到最后三十岁,没地方再学。但是虽然学十二年,没地方学了,可是终极的疑问没解决。对六道太清楚了,怎么清楚?在世尊出现那个时代,印度所有宗教、学术都把禅定看得很重,没有不修禅定的。佛在经上常讲的四禅八定,这不是佛教的,四禅八定是古印度宗教所修的、学术界里面所修的。能够得到四禅八定,六道里面的空间维次全部突破,也就是说,你都能看到、你都能听到、你都能够接触到。我们晓得,释迦牟尼佛当然对於六道那就太清楚了,可是这里面肯定至少有三个问题,第一个六道从哪里来的?第二个为什么有六道?第三个六道之外还有没有世界?这三个问题确实宗教界没有人能解答,学术界也没有人能够解答。释迦牟尼佛只好到菩提树下,那时候不叫菩提树,叫毕钵罗树,以后他在那里开悟,这个树我们就称它为菩提树,菩提是觉悟的意思,他在这个树下觉悟了。怎么觉悟的?把十二年所学的统统放下,把四禅八定也放下,入更深层次的禅定,这一下就开悟了,所谓是「夜睹明星,大彻大悟」,就明心见性。於是这些问题解答了,也就是此地讲的一体、二用、三周遍、四德统统明了,我们叫做成佛。真放下,十二年所学的全放下,所修的也放下,世间法!放下之后,才真正契入到真实,这我们能相信。

惠能大师在中国所示现的是普通的凡夫,没有念过书,他不是知识分子,他不认识字。纵然学佛了,你去看看《坛经》,《坛经》里面第一品是他的传记,他的历史,没有上过一天学,没有听过一堂经;黄梅五祖的道场是禅宗道场,他没有一天进过禅堂。他在黄梅八个月,五祖派遣他到碓房里面去做义工,因为他是砍柴的樵夫,在厨房里面破柴、舂米,他就干这个事情,干了八个月。最后老和尚把衣钵传给他,他成为一代祖师,凭什么?凭放下。五祖在半夜三更召见他,在方丈室里面跟他讲《金刚经》。我们能想到有没有经本?没有,他不认识字,他拿经本没用,他不认识字。所以五祖给他讲的是讲《金刚经》大意,讲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他就妄想分别执著统统放下,这一放下就彻悟了。他悟的那个境界跟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开悟的境界是相等的、平等的。悟了之后没有一样不通,一悟一切悟,一通一切通,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经,你念给他听,他就能讲给你听;念的人没有开悟,听他一讲就开悟了。这给我们说明一桩事情,妄尽还源与读经、学教没有关系,研经学教还得把经教放下,你才能够悟入。你要不放下,那就变成所知障。障碍有两种,一种烦恼障,一种所知障。放下就对了,放下你所学的那些东西,那个东西你不放下,障碍你悟入。我们今天要不要学?天天在学,我学五十八年,快到六十年,天天在学。我们在学是一种方便法,为什么?不学经就会打妄想,就会胡思乱想,烦恼障现前;把精神、时间集中起来学经教,妄想就少,用这个方法来除烦恼障。烦恼障除了之后心得清净,再把所知障放下,这才能够悟入。所以这是一种方法,就是修禅定的一种方法。读经也是禅定,讲经也是禅定,听经也是禅定,念佛也是禅定,没有一样不是,只要这个方法能够帮助我们烦恼轻、智慧长,那就叫禅定,那就叫止观。这些道理我们都要把它搞清楚、搞明白。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第六集)2009/2/6台湾华藏电视台档名:12-047-0006

下一篇:净土法门:言语态度不懂得柔和,让人家听了、见到起反感,不能接受你

如果觉得资料对您有用,可随意打赏。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发表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