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堂的修行

2017-05-07 更多文章

Hi 陌生人你好!

繁体 推荐 纠错 目录 说明

返回到上一页 存储网页 随机浏览

对于行堂,我一直有种敬畏的心理。可是五一的菩提家园活动,我偏偏被安排在行堂组。兴奋之余,胆怯之情也逐渐升温。

在我印象中,行堂是高大上的义工岗位,整齐的队伍,利索的动作,慈悲的眼神,这是每位来用斋的师兄对行堂义工的普遍印象。除了礼仪组之外,行堂组几乎可以被称为“第二礼仪组”。对于我这个几乎不干家务的人来说,真的可以胜任这个岗位吗?不过任何安排都是最好的,我的背后还有义工团队的支持,有这样一个强有力的后盾,紧张和焦虑也被慢慢弱化了。带着一颗欢喜心,我踏上了我的五一行堂义工行。

一、初次相遇,久别重逢

4月29日早早地就见到了我们行堂组的家人们。亲切,热情,慈悲,欢笑,这就是我们行堂义工共同的表情。每一个笑容都似曾相识,虽然大家来自五湖四海,大部分都素未谋面,但是大家似乎早已相识。是什么把我们凝聚在一起?是导师,是三级修学,是模式让我们走在了一起。我们有共同的发心,共同的信仰,对法的渴求,对导师的依止心,让我们紧紧地团结在这个幸福的大家庭。

二、熟悉模式,用心服务

导师曾开示说,书院其实提供的也是一种服务。仔细想来,真的是饱含深意,我们是用智慧和慈悲来服务众生的,让有缘众生走上三级修学,走向菩提道。而在行堂组,这种服务就更具体化了。我们代表的是书院的形象,我们每个人都是三级修学的受益者,所以师兄们从我们的举止言行就能非常真切地感受到三级修学。所以行堂义工也是窗口,但是行堂时我们不能说话,所有的一切都要按部就班地进行。所以我们除了要调整发心,还要熟悉模式,熟悉做事流程。

在学习流程的过程中,更进一步地体现了书院精神,真的是事无巨细,满怀慈悲。碗筷的摆放,行堂的路径,饭菜要顺着而不是逆着盛进碗里,饭多饭少的手势是如何的,慧标师兄给每一个步骤都作了详细的解释。突然让我感到这个大斋堂就是一个道场,是如此的庄严,所以我们的每一个动作都要得体,庄严。要让众生欢喜,让三宝欢喜。

在具体行堂过程中,有了模式就方便很多了。分工之后,负责搬运饭菜的师兄就在厨房与大斋堂之间来回搬运,打菜打饭打汤的师兄各司其职,有条不紊。

后来慧标师兄分享说,如果没有模式,要准备两千多人的行堂,肯定急得睡不着了。但因为我们师兄都有共同的发心,都是模式的受益者,一切都可以按模式来操作。所以这么多人的行堂,也没什么压力。

确实如此,一百个人就有一百条心,人心不齐,意见不统一,就会做出烦恼,做出人我是非。但是模式不仅仅规范了做事的方式,也包含了用心的方式,所以义工之前都会有前行会,就是让我们调整发心,带着利益一切众生的心去做。行堂前的培训,就是我们熟悉模式,调整发心的过程。虽然行堂有这么多要求,但可以让众生欢喜,即使繁琐也是值得的。

三、发菩提心,行菩萨行

行堂的过程,就是发菩提心、检验自身修学的过程。我的修学刚进入上士道不久,对菩提心充满了向往,一想到在行堂过程中可以运用,真的无比开心。

修布施:我们不仅仅布施服务,也在用心布施自己的欢喜,布施自己的笑容。行堂义工的要求是“全副武装”,身着围裙,头戴白帽,口戴口罩,即使是最美的面容也会被隐藏这全副武装中。但是这丝毫不影响信众对我们的赞叹,因为我们用眼睛布施微笑,布施慈悲。眼睛是我们心灵的一扇窗户,当我们满怀慈悲,用心地为信众打饭菜时,这种情感也是可以被大家捕捉到的,也是最容易打动大家的。行堂过程中,我常常看到师兄们双手合十,道一声“感恩师兄”,我内心无比感动。其实是师兄们在成就我的义工行。

修持戒:模式就是法,依法就是持戒。对于行堂的每个动作、每个要求都要谨记于心。不按模式就是在按自己的感觉做事,就是在放逸自己,就与善法不相应。

修忍辱:以往用斋时,经常看到有人吃饭不拿起碗,心里总是很不痛快。但是这一次行堂,我却很快乐,不管对方用斋是否如法,我都心生欢喜。仔细思维,当初我没有按照“检讨自身不足,随喜他人功德”的标准去做义工,我在用自己理解的标准照别人。这一次皈依法会将近两千人用斋,这些师兄刚皈依,还没进入三级修学,怎么能用标准要求他们呢?一想到这么多人未来都会成为我们的家人,我就特别欢喜。我在给家人们服务,给众生服务。他们在成就我发菩提心,所以我对他们充满了感恩之情。

修精进:行堂的时候要走几遍,打多少量,这个模式没有明确,但全在我们自己的用心。我是负责打汤的,打汤的桶有些重,一般走完一遍就会有点累。又考虑到女师兄们饭量小,所以不能打太多。所以我就调整发心,要让所有的师兄吃得欢喜。对男师兄就多打些,对女师兄就稍微少打些。行堂的过程多走几遍,有师兄需要加的,及时给他们补充。

行堂不是让大家吃上饭就算完成任务了,而是要用心,想尽一切办法令大家欢喜,所谓众生欢喜佛欢喜。修行要披甲精进,也要精进地服务大众,令大众欢喜。

修静虑:把心安住在善所缘即是止,行堂是最好的止观修行。只有把心安住在行堂上,才能把事做好,不然就会有可能把饭菜汤水打翻。正如之前有师兄分享说“我的眼里只有碗”,确实如此,必须制心一处,不然容易有闪失。组长师兄也再三强调不要分心,注意安全。而在义工过程中,我也可以把心安住在那一份慈悲上,安住在那一份感动中。只有如此,才能越做越有动力。正如导师所开示的那样,悲愿是动力。我也深刻认识到,没有这一份承担的精神,没有对众生的慈悲,仅凭热情是干不长,也干不好的。

修般若:所有的义工行都是修行,都是在修自利利他,自觉觉他。所以义工不纯粹是做事,更是在成就智慧和慈悲。两套模式都是为了将我们导向自觉觉他、自利利他这个最终目标。

三天的行堂义工行让我收获满满,不仅仅让我学习到了每一位义工菩萨的精神,也让我深深体会到每一个当下都是可以发菩提心的。再简单的事情,只要带着利益众生的心去做,都是菩提心的修行。而这一切都离不开修学为根本,师兄们能如此慈悲用心地去服务,也源自修学的受益,所以我也不能脱离修学这个根本。感恩行堂义工行,让我对上士道的内容有了更深的认识,对菩提心有了更深的体会。

文:仁雅

下一篇:精进修学和用心带班的背后是什么在驱动?

如果觉得资料对您有用,可随意打赏。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发表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