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天连接无限

2016-10-10 更多文章

Hi 陌生人你好!

繁体 推荐 纠错 目录 说明

返回到上一页 存储网页 随机浏览

很荣幸,我第三次被录取为寝室长义工。

前两届静修营,我服务的组刚好都是第1组,而这次被安排在第21组。

10月1日下午,我和从佛山来的净履师兄边聊边往念佛堂走。到天王殿时,遇到净履师兄的辅导员慧叶师兄,他的辅导员很惊讶:你们怎么会在一起呢?哈哈,为什么不能在一起呢?净履师兄去年是营员,我是他的寝室长。今年,他已经担任第15组的寝室长了,我们这不就一起去开义工会嘛。

回想一年前,我们共同经历了七天七夜,同吃同住,同进同出,一起听课,一起禅修,一起行脚,一起皈依,我们一起被洗在同一张照片里,我们一起出没在一个名为“同修共度”的微信群里。

一年来,我和同组师兄的交流没有中断过。他们有了新的法名,我知道;有师兄进同喜班了,我和大家一起给师兄随喜,其中有位北京的师兄,三宝巧安排,我成了他所在班级的实习辅导员;他们中有朋友想建道场的跟我探讨;他们有艺术展邀请师兄们的,我也有份;听说我的孩子皮肤容易过敏,有师兄从家乡给我寄来特效药;他们有人到哪里出差,就找我和其他师兄一起喝茶分享修学的进步;还有师兄跟我相约五一到西园……充满法缘的友谊,就从静修营来,就从七天的陪伴中来。

陪伴是导师制定的“陪伴、关爱、理解、引导”这八字方针的第一个职责。落实彻底的服务,正是从陪伴、关爱开始的。有陪伴和关爱,才有深入的理解。落实好前面三个职责,才可能产生有效的引导。

围绕这七天,我都做些什么呢?回头看了看,是这样的——

首先是七天之前的倒计时。这可以视为七天工作的前行。9月初接到营员名单后,就从随喜营员开始,通过电话或短信建立联系,让营员进入关怀模式,接受服务。

跟营员联系上之后,就互加微信,建微信群,彼此之间开始互动沟通。营员有想法、有问题、有意见,尽管提,努力解答,多数都能直接解决。接下来,确认营员全程参加静修营。

定好行程后,确认具体到寺时间。入营前,营员中有买不到票的,有车票、机票改签的,这部分师兄,就要跟他们一起找车次,改路线,想办法,最后成行。有的是因缘有变,先是表达理解,再沟通和明确原因,再进一步以机会来之不易等感想与营员交流。今年夏天这一届静修营,就有师兄经过细聊,改变外出旅行的计划到了静修营。

所有的努力,传递着一个愿望:让营员能感受到这里有一个家,他将跟家人一起在西园度过生命中有特殊意义的七天。

七天开始的第一天,营员报到。主要工作就是把营员迎进家门,跟营员一起添置生活所需的物品,一起布置家,带他们用斋,熟悉生活环境,看看西园,感受义工们的工作。提前来到的师兄,一起加入了接待营员、布置寝室的工作。当天晚上学习入寺礼仪和寺院巡礼,营员师兄认识西园寺的“道风、家风、学风”,他们对西园寺的环境和法师生起了恭敬心,认好了“家”,喜欢上了家,爱家护家的情感油然而生。寺院巡礼结束后,大家围坐在寺内的灯下,谈自己学佛和来西园寺静修营的因缘和体会。大家从内心找到共同的源头,都是为了改变自己。大家走到一起来,住在一个屋里,成为一家人。

第二天,开营。紧张的起床、用早斋之后,从照相开始,营员们开始接受有序的引导。接下来的日子,大家很快知道清晨5点起床,晚上9点养息;很快熟悉打板、排班、早斋午斋药石、聆听主题讲座和专题讲座等种种日程安排。“行住坐卧都是禅”,不论是讲堂上导师的教诲、法师的开示,还是斋堂、排班路上、场地义工师兄的引导,营员师兄们渐渐了解了静修的价值。

有师兄悄悄跑到北门前去拍照留念,因为那里的门楣上写着四个字:莫向外求。这一天的共修,大家谈得最多的是开营式上大和尚的期待:人来了,心也要来;分享得最热烈的,是导师的主题讲座给他们带来的震撼。本届静修营导师关于如何建立信仰的开示,撬动了师兄们心灵深处的信仰情结,有的师兄共修回向后还围着我促膝倾谈。

第二天到第六天,营员师兄们有秩序地聆听导师的主题讲座和法师、老师们关于戒律、情感与烦恼、心灵健康的专题讲座;晚上继续禅修课程;修习皈依共修、行禅和沙湖行脚;以至诚之心求授三皈五戒、八关斋戒和菩提心戒;参加传灯、菩提心灯、西园夜话等活动;准备分享稿,参与排练,准备供养节目。

师兄们的一天被安排得满满的,但大家都不会落下小组共修。共修时,我主要是倾听和随喜,随喜他们对讲座要点的领会,随喜他们认真听讲、做笔记,随喜他们用心观察与做事,随喜他们的互相关爱,随喜他们对义工们的赞叹。

有许多师兄在没有被安排洗碗的时候,天天主动参与洗碗。经过大雄宝殿前,遇到组里年纪最小的师兄在场地组帮忙摆垫子。我偷偷拍照时发现,组里别的营员师兄也在场地上帮忙。很明显,营员们正在将所学的正见,落实到自己的行动上。

有的师兄还主动参加了传灯分享,回来后跟我深入探讨供养读书会场地的条件与细节;有的师兄很迫切地寻找家乡的传灯点,希望尽快让自己的亲人参加三级修学。对此,我能做的,就是帮他们找来当地的联络办法,同时带他们到鼓楼前的法宝结缘处或弘法部,让他们请回适合自己或家人学习的法宝。如果是在北京周边,我就直接邀请他参加沙龙。今年的第12届大学生静修营,有一位翟师兄在天津读大学,前不久就跟同寝室的杨瑞源师兄一起参加了沙龙,很快就能实现进入三级修学的愿望了。

第七天,送走营员,总结,参加义工大会,听导师结行开示。送走营员前的最后一次共修,其实是闭营式的夜晚,大家把问题都掏了出来,把感想感受都倾诉出来,把近期和远期规划都描述出来。我自己也参与分享,谈大和尚和导师关于五大要素修学体系对自己修学的引导作用,带来什么好处,少走哪些弯路。大家最后集中畅谈五大要素,谈修学的氛围、方法和次第。营员师兄们带着满满的法喜,从这个家,回到各自的家。有了这七天的互相陪伴,师兄们成为了这个家中很亲的人。

所谓的总结,其实是感恩,是检讨,是拿镜子照自己。去年刚担任寝室长时,我们刚学完六度四摄。担任寝室长,面对来自各地的营员,得以完整倾听,再一次系统学习、禅修,有了一次又一次深入学习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六波罗密的机会,有了实践布施、爱语、利行、同事的最佳“平台”。这其中,体会最深的,就是“同事”。《道次第》里写道:同事者,诸余安立于何义利而自住于彼,与彼相顺修学也。感恩静修营寝室长这样的施设,让我有机会和营员一起修行,走向解行合一,践行所发的菩提心。

学习“同事”,落实好“陪伴”的方针,其实并不容易。听廖老师讲课时,我抽空回寝室发一封邮件给急用文件的师兄。刚进门就有师兄跟我回到了寝室,我惭愧得找不到地缝钻。

营员师兄们,感恩你们,让我知道修行来不得一丁点儿马虎。感恩你们,让我跟你们结下七天的善缘,让我得到跟你们一起学习的良机。因为静修营的因缘,我看到你们舍弃对佛法的误解和疑惑,看到你们如实接受佛法的真实内涵,看到你们加快了走入佛门的脚步。因为你们,我对三宝的信心更为坚固;因为你们,我更坚定地按照导师的教导修行并努力实践;因为你们,我成为静修营最大的受益者。

我感恩书院,感恩导师,感恩辅导组的师兄,感恩西园,感恩创造静修营因缘的所有义工和同修。

接下来,是第八天,第九天,第十天,直到永远。我所服务的寝室关上门了,但同寝室的师兄还在,群还在,家还在。去年,我们寝室那个“同修共度”的群交往现在还延续着;夏天我和大学生们建立的友谊也还在延续;今天,我仍然会把本届这个群继续维护下去。静修营,因为有这七天,我跟你的连接,通向无限。

几天前,导师到辅导组来看望大家,导师开示说七天连接无限。我一下就认定,这就是寝室长工作的指导性讲话。今后,有导师这个指引,我将会做得更深入一些,更具体一些。陪伴过的十几位师兄,他们就是十几盏心灯,他们的背后还会有一盏盏心灯。灯灯相续,会有更多的人进入三级修学,更多的人加入义工的行列,会有更多的人来担任寝室长。

当然,我也会将这个指引运用到我的辅导义工岗位中去。今年4月7日,因为新开班,我得到机会上岗,成为一名实习辅导员,到今天刚好整整半年。导师那天还问大家,当寝室长,有没有感觉像接一个新班呢?大家都笑了。我虽然刚承担辅导员工作半年,但我确实能体会这个“接新班”的内涵。我将用努力修学来争取机会再被录取为辅导组义工,继续来“接新班”,做好一个由“七天连接无限”的接线员。

文:智云

下一篇:一家人

如果觉得资料对您有用,可随意打赏。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发表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