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的发心

2016-10-06 更多文章

Hi 陌生人你好!

繁体 推荐 纠错 目录 说明

返回到上一页 存储网页 随机浏览

进书院前参加学佛沙龙的时候,我从来都没有分享过,仅有一次读诵,也是紧张得心砰砰跳。以前在其他场合好像也没有这么怯场,甚至会因为能表现自己而有点兴奋。或许是因为通过佛法的学习,让我变得谦虚内敛了,或许是因为道场的震慑力,让凡夫心无所遁形了。

听其他师兄分享,都很感动,也很随喜他们的进步和收获。有的师兄在分享的时候忍不住地哽咽,我也随着红了眼圈,可是到了自己,就觉得没什么好说的。

回想以前上学的时候,我就不喜欢向老师提问。很多同学喜欢在自习的时候拿着题目去问老师,都说这样进步很快,可我试了几次就放弃了,因为没有收获。老师讲的跟我思考的内容一样,结果会做的还是会做,不会做的还是不会做。就算拿我不懂的某一点来让老师解释,老师说的我还是不能理解。非得等哪天突然茅塞顿开了,然后就会了。

所以我渐渐习惯了自习,忽略了提问和交流,以致于在学佛中也是一样。一方面没什么有意义的内容可以分享,另一方面觉得生活中乱七八糟、鸡毛蒜皮的烦恼,就算听别人开导,也没有什么实质性的作用,还是要自己慢慢接纳和解决,又何必拿自己的烦恼来烦恼别人呢?

这次学习了“共修准则”中的“应本着自利利他的发心,真诚交流,积极分享”,让我有些感悟。分享并不是为了炫耀自己的认识有多么厉害,也不是向别人倾诉苦恼,而是希望能通过自己的经历和感悟,给其他师兄带来启发。

我曾经在沙龙倾听其他师兄分享的过程中,收获了感动,也有义务把这份感动传播出去,“成为智慧的传播者”,这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我能感受到,师兄们真诚分享后的进步迅速。也知道,付出多少真诚,就有多少收获。真诚、认真、老实,做起来也真不是那么容易的。我们已经习惯了用面具包裹自己,习惯了言不由衷,常常是把这些本不属于我们的东西放下,反而无所适从了。

当我转变认识,以自利利他为发心后,对于分享,也有了些头绪。有些事情,我原先觉得没必要说,但转而又想,也许有师兄有跟我一样的困惑:如果我有好的方法,可以介绍给大家;如果没有方法,也可以和大家一起讨论,也许别人能有好的经验提供给我。

之前辅导员有发过《共修如何分享》,现在看就比之前有更深的认识了。分享要围绕闻思主题,从理解、心得和提问三方面展开,最重要的就是结合现实生活,用佛法检讨自己,这也是大家最有共鸣的内容。不会分享,并不是没有问题,而是看不到问题,或者不敢剖析自己,也就很难进步。分享时的紧张也是正常的,紧张说明重视,就会提前准备而不敢随意对待。尽管把分享稿写出来,虽然再念一遍有点怪怪的,不如口语生动活泼,但这是一个过程。当掌握了要领之后,就可以在认真分享的同时也用善巧的语言和语气,让师兄们更容易带入思考和感动,同沾法喜。

希望能带着三分的紧张和十分的认真,一直走下去。真诚地分享,认真地分享,老实地分享。分享心得,分享进步,分享修学带给我们的法喜和感悟。

文:法居

下一篇:秋的收获

如果觉得资料对您有用,可随意打赏。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发表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