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怖”致病:从佛医角度看“恐怖”的由来

2017-05-29 更多文章

Hi 陌生人你好!

繁体 推荐 纠错 目录 说明

返回到上一页 存储网页 随机浏览

恐怖(资料图)

恐怖是中医七情之一, “恐伤肾”,以前实践中也有不少惊恐产生疾病的医案,今天的实验研究也证明受恐吓后的小白鼠在生殖、智能、体力、学习等多方面都有明显的下降。受恐吓后,本代及其子代会出现免疫能力下降、生化指标异常、病理形态变化、发病率增加、抗肿瘤能力降低等。

佛教认为有五种恐怖:

第一种是造诸恶孽恐怖。人们为满足五根欲、五希望欲,在贪欲支配下,造种种恶孽,恶孽必然引起人事报复,也会遭到良心的谴责,使人随时处于恐际之中。

二是受诸痛苦恐怖。各种欲贪和烦恼迫切于心,身心遭受三苦、八苦等种种痛苦。痛苦本身使人身心受损害,对将来要发生的各种痛苦产生强烈的畏惧之心,还会使人生活在对痛苦的恐怖之中。

三是失势恐怖。为了使欲贪获得满足,就会争权夺势,权势有利于物质、情欲、名誉等需要的实现。一旦有了权势,又惧怕权力下降或失落,对失权或失势的担忧,使当权者处于恐怖之中。

四是讼事恐怖。为满足欲贪,互不相让,资源有限,必然引起人事争夺;纠缠于争讼,令人心惊胆战,私讼、官讼都令人惊忧。由讼事导致刑律裁决,更令人惊恐。

五是恶死恐怖。人们大多惧死,更怕恶死,死于非命,如凶杀、水淹、火烧、刀杀、枪害命之死,更令人恐怖。医学家陈无择说“恐伤肾,其气怯”,常表现为坐卧不安,缩手缩脚,不愿露面,惶惶不安,如人将捕之。如有人从后触其心。其主要病机为“恐则气下”“血气内却、令人善恐”(《素问·四时刺逆从论》)。故宜升其气、强其志、壮其内、益其精。

朱丹溪(资料图)

这里举朱丹溪治恐一案: “一人,形质俱实,因大恐,患心不自安,如人将捕之,夜卧不安,耳后常见火光炎上,食虽进而不知味,口干而不欲饮,以人参、白术、当归身为君。”壮其气,益其血,以治惊恐失志。

当然恐怖致病更重要的是心理治疗。明白恐怖产生的由来,祛除贪心(财权、名利)、人事间烦恼,修炼正果,正视死亡,就会心安理得,不再有恐惧。

本文节选自《中华佛医文化丛书》中《佛教精神医学》。总主编李良松教授,王米渠编著。

文:王米渠

下一篇:修学佛法让我的工作更顺心

如果觉得资料对您有用,可随意打赏。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发表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