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好自己的嘴巴

2016-11-15 更多文章

Hi 陌生人你好!

繁体 推荐 纠错 目录 说明

返回到上一页 存储网页 随机浏览

口是伤人斧,言是割舌刀。闭口深藏舌,安身处处好。恶言不出口,恶言不留耳,是我们每一个人应该具有的修养。古人云:安莫安于知足,危莫危于多言。有了“言行在于美,不在于多”这样的修养,你就能化腐朽为神奇,

管好自己的嘴巴,能坚持不说负面语言,就是修行,少一点负面的语言,多一些正面的好话,学会赞美别人,贵人语迟,敏于事而慎于言,多讲一些有意义的话,语言才会有分量。冷冰冰的话,要加热了说,顾及别人的自尊。

中国人一直主张谨言慎行,老子《道德经》认为:“智者不言,言者不智”。孔子也提倡:“讷于言而敏于行。”明代朱伯庐先生的治家格言中说:“处世勿多言,言多必失。”民间谚语中有“病从口入,祸从口出”的说法。

俗话说:“人受一句话,佛受一柱香。”说话不要出口伤人。生活中,一些人总是抱怨自己情感不顺、财运欠佳、小人太多、命运不公。可他们没有反省过自己呢?很多人交往中随意任性,不拘小节,尤其不注重口德,说话不考虑别人的感受。殊不知,这样最容易伤害到别人。嘴上不积德,最终伤害了别人也伤害自己。

话要怎么说

君子言简而实,小人言杂而虚。不知而说,是不聪明。知而不说,是不忠实。不必说而说,是多说,多说易招怨。不当说而说,是瞎说。

无多言,多言多败;无多事,多事多患。处世要慎言,不可多说话,因为话说多了很容易会失言,说错话就很可能招致不必要的麻烦。《弟子规》讲“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在东晋时代,有一位着名的书法家叫王献之,他的父亲王羲之,父子俩都是伟大的书法家,历史上称为二王。有一次王献之跟他两个哥哥去拜见谢安先生,在会谈的时候,他两位哥哥多半谈些俗事,只有王献之略略的在礼貌上问一些寒暖,他并没有多说话。后来三兄弟走了以后,有人就问谢安,这三兄弟谁的德行最好?谢安说,最小的那个最好,也就是说王献之德行最好,他讲,吉人的话少。所以“戒多言”可以提升我们的德行,当然也能够保全我们的福报。

风流不在谈锋胜,袖手无言味最长。莫将闲话当闲话,往往事从闲话生。言语是修身重要的功夫。内无妄思,外无妄动。其实修身的根本是修一颗心。《朱子治家格言》每句都是修心,“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是存什么心呢?存谨慎的心,调伏浮躁的心,浮躁才会多言。言语就懂得避讳、懂得不要伤害人、不要苛刻。

勿吐无益身心之语,勿为无益身心之事。语言是人与人之间交流沟通的手段,适当的语言真的可以起到关键的作用,但是不加思索或者不加考虑的语言,有时会起到相反的作用,破坏关系,影响感情。古今之事,非知之难,言之亦难。少一些闲言碎语。让思考的火花在沉默中流光溢彩,让语言艺术在思考中升华飞跃。

谨言慎行,这亦是对我们个人修养的劝诫。

下一篇:每日一禅:人,总要寒心一次,才懂

如果觉得资料对您有用,可随意打赏。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发表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