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兰学校教育:一场无人落后的“马拉松”

2018-08-14 智慧人生

Hi 陌生人你好!

繁体 推荐 纠错 目录 说明

返回到上一页 存储网页 随机浏览

芬兰学校教育之于中国教育,是一面镜子,而并非是一个需要摹刻的标本。由于社会背景的差异和制度环境的不同,中国教育正在经历着属于自己的阵痛期。中国学校的校长和教师移植芬兰教育的优质基因,则需要更多地将目光投射在教育方式和教育理念转变上,如提升师资队伍素质、建立特殊学生辅助系统、营造开放式学习环境,以及立足未来,培养学生应对未来社会的技能。

试想这样一个学校:学生每天没有固定的上学时间,老师上课也没有固定的章法,有的教室里连一张课桌都没有,甚至有的时候,课上到一半,一群学生集体离开了教室,却没有跟老师打一声招呼。这样一个“荒诞”的场景似乎是电影虚构情节,但在芬兰的学校中却是常态。

芬兰学校这种貌似无序的教育状态之下,教育水平又当如何呢?经济合作组织(OECD)公布的2004年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测试结果显示,在25个国家40万名参加测试的学生中,芬兰学生的阅读、数学、科学三项测试的成绩均位列第一。芬兰教育以“黑马”的姿态闯进了教育学界专家和教师们的眼帘。

以国内教育经验揣度之,芬兰学生的学习时间和作业量必定不少。但事实上,据经济合作组织公布的数据显示,芬兰学生的学习投入时间是其成员国中最少的。在芬兰,学生没有大量的课后作业、没有大大小小的考试,只是在十六岁的时候有一次强制性的标准化测试;教师能够自主安排上课形式和教学方式,没有各种硬性考核指标需要去完成。在这样的教育体系下,芬兰教育是如何能够位列第一的呢?墙内开花墙外香,芬兰学校教育成功的秘诀,成为教育工作者争相研究和讨论的话题。

一场在北京师范大学举办的“芬兰教育名师名家对话北京”的活动揭开了芬兰教育的神秘面纱。我国学校教育与芬兰有何不同?芬兰教育的优质基因能否嫁接给中国的学校,在中国教育土壤上落地生根?中国学校又该如何借鉴芬兰教育的成功经验?伴随着对这些问题抽丝剥茧的解答,答案逐渐清晰起来。

学而优则师,教育的目标不是培养精英

在芬兰,几乎最优秀的人都在从事教育工作。旅居芬兰的蔡瑜琢是芬兰坦佩雷大学的一名教育学教授,他长期从事中芬教育比较研究。在他看来,芬兰的教师学历高得离谱。除了学前教育外,从事中小学教育的教师学历均在硕士及以上。在芬兰,师范专业高校的门槛高于其他学校。“如果坦佩雷大学的考录比是10:1的话,那么师范专业高校的考录比就是201,十分难进。而师范教育类专业的学制一般是五年的,五年毕业出来直接拿硕士学位。”在蔡瑜琢眼中,芬兰的优秀学生几乎都会将师范教育作为自己高校学习的首选。

芬兰教师的入行门槛也很高。根据芬兰一所“学生年龄从七岁到十六岁的综合性一贯制学校”——玉里里综合学校(Yli-Ii Comprehensive School)校长尤卡·米图宁(JukkaMiettunen)的介绍,每年能够进入教育行业,从事教育工作的师范教育专业毕业生仅仅占总人数的10%。一方面,这是因为教育工作的空缺较少,但另外一方面则是因为教育工作者的素质要求很高。除了需要具备较高的个人能力外,芬兰教师还必须具备组织能力,日常运营管理能力以及目标导向的实践力。甚至,“幽默感也会成为面试教职申请者的重要参考指标。”尤卡·米图宁校长以十分认真的口吻强调。

或许因为从事教育工作的人是最优秀的人,芬兰教师的社会地位与医生、律师无差,家长对于教师的信赖程度也很高。芬兰教师没有严苛的考核制度,且拥有很大自主权,可以自由决定教学方法,而教师自主权的获得,很大程度来自于学校校长对教师的信任,以及教师对自己工作的责任心。信任是芬兰社会的维系纽带,同样也是教育的基石。

但是,芬兰教育的悖论之一在于,最优秀的人从事教育工作却不是为了培养精英。“芬兰的教育与精英教育根本不沾边。”蔡瑜琢惊讶地发现。他拿出一本芬兰小学一年级学生的数学课本,翻了翻,将近200页的教材竟然只是讲解简单的加减法。比起国内学前教育阶段孩子们就对加减法烂熟于心的状态,芬兰教学进度之慢令人难以想象。在芬兰,教师的课堂教学并非是为了优秀的孩子,而是为了保证几乎所有的孩子都能掌握课堂传授的知识。如果有学生对课堂所授内容不能理解的话,教师和助理则会帮助他们,直至他们掌握。优秀的学生自己去学习,这是芬兰教师与学生所达成的默契。

少即是多,引导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在芬兰的课堂中,学生有不同的课表和上课时间,一到上课时间,并不需要告知老师,而是直接去上自己的课。”蔡瑜琢的夫人在芬兰的一所小学执教,第一次见到这样的情形时,大跌眼镜。在芬兰,对上课时间了如指掌的不是家长,而是学生。

在芬兰学校,教学时间少,学生自主安排的时间多;学的知识点少,学习的能力多样,创造性强;考试少、考核少,但教与学的主动性高;学业压力小、竞争少,合作式学习多。蔡瑜琢认为芬兰教育处处呈现出"少即是多”,这是一个合理的“悖论”:以较少的学习投入时间换取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意味着学习的广度得到了拓展,这样反而能让学生学到更多知识。

先见林还是先见树?芬兰教育选择了前者。见林式的教育,意味着教师会先让学生去感知外部世界的瑰丽,引导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兴趣是学习最大动力,芬兰终身学习理念也以学习兴趣的建立为基础。

在芬兰,阅读是全民习惯,对于学生而言,书籍也是他们自主学习的一个重要窗口。在芬兰的教室内,常常会有这样一道风景线: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后,不用向老师示意,就可以自由地走到教室后面的图书阅览区进行阅读。教室内布置的小小图书馆,在芬兰校长尤卡·米图宁看来,似乎是芬兰学校的标配。“教室图书馆的书籍是由教师选择的,作为学生延展阅读的读物。在我的学校,如果有需要,学生可以选择在教室内阅读或是带到其他地方去阅读。”

除阅读外,学生还可以发展自己的兴趣,比如,若学生对于创业感兴趣,那么教师则需要为其提供指导。“学生是课堂的中心,老师只是课堂的引导者,类似于导师或是教练员。”这是尤卡·米图宁对于芬兰学校课堂的描绘。

下一篇:暴雨后小男孩暖爆朋友圈:孩子如此善良,你没权利伤害他!

如果觉得资料对您有用,可随意打赏。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发表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