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愿大师:善导大师用“两江白道比喻”保护信佛者的信心(八)

2022-11-06 佛教辞典

Hi 陌生人你好!

繁体 推荐 纠错 目录 说明

返回到上一页 存储网页 随机浏览

【观经、释道三心、解说】善导大师用“两江白道喻”来守护佛家修行者的信心(八)

《六度集经》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佛陀过去曾是一位萨波达王。如果大家都知道,都了解,都明白,你对十佛菩萨的慈悲心是大的,深入了解之后,你就可以安心念佛了。

从前,菩萨是一个大国的国王,名叫萨波达。萨达国王总是非常同情众生的苦难和灾难,为他们悲伤,并尽力帮助他们。看到国王如此仁慈宽厚,皇帝听到鬼龙说:“天帝的地位如此高贵,非一般人所能及。现在,萨博达国王恪守戒律,品德高尚,慈悲仁爱,人丁兴旺。他的一生结束后,他的灵魂会上天堂,成为天帝。”

这样一来,石皇帝就特别害怕以后萨博达国王会剥夺他的荣誉,所以想试探一下,看看是真是假。史即命一天王曰:“此人之王,慈悲为怀,慷慨庄严。恐怕他这么做是为了篡夺我的王位。你变成一只鸽子飞向他,假装害怕,乞求他的怜悯。国王很仁慈,一定会收留你的。我跟着去找他帮忙。如果他不给,他就买肉来交换。我假装没有。如果国王是真诚的,他已经做出了承诺,他不会改变它。他会从自己身上割肉作为补偿。称肉的时候,不断增加自己的重量。他痛苦的时候一定后悔。只要他悔改,他就不能成功。”

于是石皇帝变成了鹰,边王变成了鸽子。一只鸽子飞得很快,很快就飞到了萨波达国王的脚边,一脸惊恐地说:“陛下!可怜可怜我吧!我死了。”国王说:“不要害怕!不要害怕!现在我必须救你。”老鹰很快就跟了过来,对国王说:“我的鸽子是怎么到你这里来的?这只鸽子是我的食物。希望你能还给我。”国王说:“鸽子来找我是因为它的命运。我已经接受了。我说话算数,不能食言。如果你想要肉,我可以给你一百倍。”但是老鹰说:“我只要鸽子肉,其他的肉我都不要。难道你身为君王,还要恩待他,使食物离开我的口吗?」国王说:“我接受了鸽子的请求,我的名誉重如天地。我怎么能反悔呢?可是什么能让你放弃鸽子,高高兴兴回去呢?”老鹰说:“如果国王真的仁慈,必须拯救众生,那我就欣然接受,割掉你的肌肉,重量与鸽子相等。”国王说:“太好了。”

于是我真的把大腿上的肉切下来,放在秤上称了称。然而,鸽子在黑暗中不断增加体重,国王不得不不断地割他的肌肉。最后他身上的肉都割了,还不如鸽子重。为了救这只可怜的鸽子,好心的国王命令身边的大臣们说:“请尽快杀死我,把我的骨头加进去,让它们和鸽子一样重。我拜诸佛,受真戒,助众生脱离凶险。虽然灾祸那么多,却如沐春风。怎么能撼山?”

当鹰看到国王矢志不渝的奉献和无比的仁慈时,它和鸽子都露出了本来面目,向大地跪拜道:“陛下!你能忍受这样的痛苦是什么?”国王说:

“我不想同一天当皇帝,也不想当跑者圣人。只是我见众生,沉于黑暗,不见三宝,不知佛法,无节制地作恶,为自己的恶业堕入无尽的地狱。我对众生的无知深感痛心,遂发愿请佛除众生之苦、除众生之危,助其涅槃。”

天帝听了这些话,惊呼道:“我以为大王是想篡我的位,所以捣乱。现在,陛下有什么指示?”国王说:“医治我的创伤,使我将来能比现在更多地布施众生。”天帝立即派天医给国王全身涂上神药。刹那间,伤口愈合了,脸色和力气都比以前好了。石皇帝退后一步,向国王鞠躬,绕国王三圈,然后高高兴兴地离开了。从此,萨博达国王对众生的布施比以前更多了。菩萨就是这么干的。仁慈是无限的。

这是一个《六度集经》的破案。释迦牟尼佛在印第成为萨博达王,削其肌肉。为了救一只鸽子,这就是著名的割肉喂鹰。还有就是放弃自己的生命去喂老虎,放弃自己的脑袋和大脑,放弃自己的国家和城市,放弃自己的妻子和孩子,放弃自己所有的内外财富。佛陀在大地上以这种方式修行。

从《六度集经》的破案可以知道,佛是一个非常慈悲的圣人。地藏菩萨修行是很慈悲的,我们知道了,明白了,明白了,就会很感动。

请各位菩萨:阿弥陀佛、释迦牟尼佛、药师佛、十方佛,都放下身段在异地修菩萨道。阿弥陀佛是十佛之主佛,成就了佛道慈悲,更是无量无边,叫慈悲慈悲。为了救一只鸽子,佛可以牺牲自己的生命。现在我们念诵地名,南方没有阿弥陀佛。就因为他一边念诵一边妄想,阿弥陀佛不理我们,不救我们。会出现这种情况吗?绝对不行!念佛的时候,我们有妄想。既然阿弥陀佛以慈悲心救了我们,难道他救不了我们吗?不要!佛陀的能力是广大无边的,他的慈悲是无穷无尽的,他的神通是无穷无尽的,他的力量是无穷无尽的,他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拯救众生,简单易行,没有每个傻子想象的那么难!

从《六度集经》的故事中我们可以知道,佛陀是一个如此慈悲的圣人,即使是一只鸽子也要牺牲自己的生命来拯救他。我们是人道的众生,每天念经,拜佛,持戒。怎么可能一心要去净土,不愿意让我们死?怎么可能设定高标准来拯救我们?所以我们念佛,一定要对阿弥陀佛有真正的信心。

自信是自我开放的,怀疑是不开放的。

因为《无量寿经》佛告诉我们要明明白白地相信佛的智慧,请看“信疑开悟”的讲义。

无论念佛还是修持功德,信徒开花,怀疑者开花。我们的担心是因为怀疑。如果我们除掉了它,你念佛的时候就不需要在莲花的蓓蕾里,住在极乐世界了。你读过《关经》

》下品下生就知道,在莲苞当中十二大劫。为什么阿弥陀佛大慈大悲的平等心,却让一个念佛往生到极乐世界下品下生的人,经过十二大劫?不是佛的错,是众生的错,因为怀疑、因为顾虑,对于佛的慈悲不够了解,对于佛的神通不够了解。虽然念佛,内心担心的不得了,顾虑的不得了,老是担心念佛打妄想不能往生,老是担心临终佛不现前来迎接,老是担心临终没有正念感召佛陀现前,这都是因为对佛的了解不够,或者根本不了解。我们来看《无量寿经》的经文:

尔时慈氏菩萨白佛言:世尊!何因何缘,彼国人民胎生、化生?

慈氏菩萨就是弥勒菩萨。在《无量寿经》,弥勒菩萨请问世尊一个问题:什么样的因缘,极乐世界的人民有胎生、化生?

佛告慈氏:若有众生,以疑惑心,修诸功德,愿生彼国,不了佛智、不思议智、不可称智、大乘广智、无等无伦最上胜智,于此诸智,疑惑不信;然犹信罪福,修习善本,愿生其国。此诸众生,生彼宫殿,寿五百岁,常不见佛,不闻经法,不见菩萨、声闻圣众,是故于彼国土,谓之胎生。

若有众生,明信佛智,乃至胜智,作诸功德,信心回向;此诸众生,于七宝华中,自然化生,跏趺而坐,须臾之顷,身相光明,智慧功德,如诸菩萨,具足成就。

从世尊回答弥勒菩萨的这段开示,我们可以得到结论:以疑惑心修诸功德的人,往生极乐世界是胎生;以明信佛智作诸功德的人,往生极乐世界是化生,所以极乐世界的人民,有胎生、有化生两种。胎生是比喻在母胎之中,因为世尊是在人间说法,我们人间的众生降生,是在母胎里待了十个月才出生,为了让我们能明白,所以把投生到极乐世界的莲苞之内譬喻为胎生。所以胎生就是在莲苞之中,化生就是在莲苞之外,不在莲苞之中。请问大家:你要往生极乐世界胎生还是化生?你知道了,谁不希望化生,谁愿意胎生?谁愿意在莲华苞之中?

什么原因使得往生极乐世界的人,到莲华苞之中?就是“疑惑心修诸功德”嘛,经文世尊跟弥勒菩萨讲的很清楚。所以,念南无阿弥陀佛,或修诸功德,要信心修行比较好,还是疑心修行比较好?信心比较好。我们根据经文世尊的开示修行。

在莲华苞就是“生彼宫殿”,有什么样的苦恼呢?经文世尊讲的很明白,第一常不见佛,第二不闻经法,第三不见菩萨、声闻圣众,有这三种苦,也就是不能见闻三宝。那你念佛到了极乐世界,在莲华苞之内,不能见阿弥陀佛,不能见观世音菩萨,不能见大势至菩萨,不能听阿弥陀佛讲经说法,你要不要?当然不要。不要,你就要把疑心去除掉。

闻信本愿 去除疑惑

疑心要如何去除掉?《无量寿经》第十八愿的成就文,世尊就告诉我们很明确:

诸有众生,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

至心回向,愿生彼国,即得往生,住不退转。

听闻阿弥陀佛的名号本愿道理,把疑惑的心去除掉。所以信行一体,念南无阿弥陀佛是行,接受阿弥陀佛的本愿救度是信。有信无行不是真信,有行无信不是真行,所以信与行是一体不二,犹如手心与手背,是一体两面。如果你口称南无阿弥陀佛的名号,内心不信阿弥陀佛的本愿,那你就是疑惑佛智,你会到极乐世界胎生华苞中,所以要明信佛智。

文:97su.cn

下一篇:书名:洪:八声佛

如果觉得资料对您有用,可随意打赏。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发表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