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行法师:佛入涅槃后 佛弟子作为老师应该是怎样的?

2022-11-08 佛教辞典

Hi 陌生人你好!

繁体 推荐 纠错 目录 说明

返回到上一页 存储网页 随机浏览

弘志大师

各位同学,皈依之后,你们的因缘已经成熟,要接受五戒。皈依三宝,只是一种好根。是佛教徒。那么,要想这个人不亏,就要接受五戒。持戒才能保命。五戒是佛教的根本戒律。佛教的戒律虽然和出家住持不同,但所有的戒律都是以五戒为基础的。

五戒是:不杀生,不偷盗,不作恶,不妄语,不饮酒。接受五戒是人性的根本,五戒与儒家的五常有相通之处。不杀,不偷,不义,不淫,不信,不喝,要有智慧。得五戒者,利益无穷。这五条戒律可以分别接受。有人说我工作需要喝点酒,所以如果我不戒酒,我们可以接受其他四种。所以一个人受了五戒,个人修养和道德水准得到了提升和升华。这五戒不能一下子全做到,可以一个一个来,也是可以的。这叫带分接,接一个叫一分,接两个叫两分,或者少分多分。当五戒都圆满收了,就叫满分。看我们自己的个人业障,只有受五戒才能保住性命。其实这五戒守得好,就是一大功德。

不杀生保命,自然会得到健康长寿。不偷不舍,自然致富。尊重他人的荣誉而无恶Y,自然家庭就会和谐幸福。赞美别人不废话,自然会有好名声。不喝酒,远离毒品的诱惑,自然就会健康睿智。所以,你修五戒,就能得到身心的自由、安宁、和谐、快乐。以后可以避免陷入三恶道,得一日之果,甚至成佛。持五戒,如伏天播种。即使不求,自然也会有许多功德,自然享受不尽的功德和善果。

不杀人。这个佛教戒律是建立在不杀人的基础上的。所有有生命的人,让我们不要伤害他们。他们都想活下去。没有他不想活的动物。他想活下去。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不想伤害他们。这是出于同情。

禁止偷窃。我们不应该拿别人的财产或不义之财。不要偷,要付出,这样别人看到你就不会害怕了。如果一个人经常拿别人的东西,那么别人看到就会避开这个人,害怕他。看到他总有一种不安全感。你守戒的话,人家说这个人名声非常好,非常可靠。我们自己的道德行为是一种提升,是一种付出。你给钱,我们就劝别人给。自己不伤害别人的财产,不杀生,不伤害众生的生命,众生就不会害怕。这就是持五戒的功德,持一戒一戒的功德。一条戒律有无限的价值。

不,邪恶的婚姻现在自由了。爱情也是自由的。每个人都想找到自己的理想伴侣。但是这个理想有多高呢?现在离婚率逐年上升,全世界都一样。现在的人离婚太草率了。离婚对孩子的伤害很大。很多人会将就,因为考虑到孩子的问题,这是一个社会问题。很多俗人也有这样的问题,家庭问题,男女问题。不为恶Y的五戒就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如果你修了五戒,你就会得到保障。老公要鼓励你老婆早日得五戒,女方也要鼓励你老公早日得五戒,至少要让他(她)改掉恶Y戒。这是一种道德规范,是一种升华,是做人的基本伦理。我们是人,理性,可控,不能为所欲为,可以为所欲为。今天的感情,明天的感情,是对社会和家庭的一种伤害。学佛的人要有智慧,不能做这种错事,所以不作恶,过一夫一妻制。

不废话。意思是不要撒大谎,我们不犯大谎,小谎继续。在我们的生活中,每句话都说真话似乎有点困难,外行人都害怕。如果有做不到的事,就要多忏悔。你一直在撒谎,而且总是说不真实的事情,这真的很可耻。如果第三世界不说谎,我们的舌头可以舔到自己的鼻尖。如果不能,说明我们经常胡说八道,说明口腔这个职业不干净。不干净怎么办?我们应该练习到他干净为止。嘴巴不干净,以后会有很多结果。这些因果都是自然的,比如口臭,没人听,经常口齿不清。这都是因果报应。还是前世,还是今生?让我们试着说出真相。如果在某些生活中我必须做什么?我们应该多忏悔。

不喝酒。鸡尾酒会很混乱。喝酒的人没想法,做事不靠谱,说话不靠谱。这被称为酒精紊乱。不是酒本身的荤素。就是因为乱,会导致其他行业。所以佛教说不能喝酒。佛教告诉我们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要有智慧,才能修行。那就不要烦恼了,所以要守这五戒。

有的人认为受戒就难免犯戒,不受戒就不担心犯戒。其实就算受戒后断了戒,你还有机会熬过来,因为你惭愧了,懂得悔改,罪也少了。不持戒者断戒,不知悔改,罪恶加重,故堕三恶道。所以,在佛教里,一个破戒的人并不可耻。只要他真心忏悔,还是有重生的希望的。

节欲是一切良法的基础,也是世间一切道德行为的通则。受戒就像学生遵守校规,人们遵守法律。不同的是,校规校纪来自于外在约束,属于他律。而佛教戒律,是发自内心的自我要求,属于自律。

禁欲的基本精神是不侵犯。尊重他人而不侵犯他人,可以为己所用。比如五戒中的不杀生,就是不侵犯他人生命。不偷不是侵犯别人的财产。作恶不是侵犯别人的荣誉,胡说八道不是侵犯别人的名誉,不喝酒不是伤害自己的理智,进而不是侵犯别人。人们总认为受戒就是增加束缚。事实上,任何在监狱中失去自由的人,通过探究原因,都已经违反了五戒。比如,杀人、致伤、毁容是杀人罪;贪污、挪用公款、盗窃、勒索、抢劫、绑架是盗窃团伙;强奸、嫖娼、拐卖、重婚是恶Y环的犯罪;诽谤、背信、伪证、恐吓都是假词。贩毒、吸毒、贩毒、吸烟、烟酒等。是喝酒的罪。因为我违反了五戒,我被囚禁,失去了自由。所以受戒也是一种技术。你能接受五戒并真正理解它们。

的人,才能够享有真正的自由。因此,戒的真义是自由而非束缚。

佛陀在《菩萨戒本经·触地持戒品》中开示啊:“戒如大明灯,能消长夜暗。戒如真宝镜,照法尽无余;戒如摩尼珠,雨物济贫穷,离世速成佛,惟此法为最,是故诸菩萨,应当勤护持。”持戒是六波罗蜜之一,戒律在三藏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所谓修行就是修正我们身口意的过失,修行必须依循次第:由戒生定,由定生慧。持戒是修行的第一步。佛陀即将入涅槃时,阿难***问佛:“当佛在世的时候,以佛为师。佛陀入涅槃后,我们应以何为师?”佛陀郑重地告诉出家、在家弟子:“以戒为师!”所以,戒律是一切佛法修行的基础。

大乘、小乘、金刚乘的所有修行法门都由戒律这条脊柱来支撑。在这一点上,出家众和在家众都一样,没有例外,受持戒律能帮我们根除昏喑迷惑的习气。清净心之染污,在此基础之上,所有正面的品质才能够培养发展,就好比大地支撑着所有的高山大海。戒律为我们的日常行为、思想提供了规范和标准,如果能够戒律清净,生活就会比较祥和平静。所以持戒也是保持正面情绪和抵抗负面情绪的盾牌。戒律包括别解脱戒。别解脱戒指的是居士五戒、沙弥戒、比丘尼戒、比丘戒等。菩萨戒、密乘三昧耶戒。别解脱戒和菩萨戒的基本原则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别解脱戒最主要的是要戒除十不善业。十不善业之中,杀生、偷盗、邪Y三者属于身不善业。妄语、离间语、出恶语、歧语四者是语不善业。贪欲、嗔恚、邪见三者为意不善业。我们无论受了什么戒律和誓言啊,都要小谨慎地持守,要像保护眼睛那样小心翼翼。持戒过程中,如果无意中犯戒,要及时在佛前忏悔,不可过夜。如果没有佛像和佛堂,我们可以在前方虚空中观想师父与十方诸佛菩萨,在他们面前忏悔。念南无阿弥陀佛或者百字明咒或金刚萨埵心咒,我们要用强烈的后悔心去忏悔。同时有勇气发愿,以后要受持戒律清净。

文章根据中国佛学院广行法师《在家居士律仪》开示整理

文:97su.cn

下一篇:许愿大师:法师向逝者透露自己是否信佛 是否有罪(1)

如果觉得资料对您有用,可随意打赏。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发表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