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达吉堪布:依靠这个可以解脱“决定罪”

2017-04-19 藏传法师

Hi 陌生人你好!

繁体 推荐 纠错 目录 说明

返回到上一页 存储网页 随机浏览

菩提心能令人迅速解脱恶趣

如人虽犯极重罪,

然依勇士得除畏,

若有速令解脱者,

畏罪之人何不依。

如同有人虽犯下了极重的罪行,然而他投靠勇士,得以解除被人追捕的恐惧。菩提心能令人迅速解脱恶趣,那么害怕罪报者为何不去依止呢?

“决定罪”指显宗中的五无间罪、诽谤三宝等罪业,这些罪必定会感受恶果,一般无法改变。作者在这里用了一个罪人依勇士的比喻,说明了依菩提心能解脱这些罪业。在解释这个比喻时,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是,前两句为比喻,后两句为喻义。比如某些人犯了重大罪行,但是依靠一个有能力的勇士,能很快消除畏惧、违缘,这是从比喻方面讲;同样道理,如果在修行过程中,有人造下严重罪业,想尽快解脱这种罪业所感之苦果,为什么不依菩提心呢?第二种是将意义和比喻合为一体。如果有人造了极重罪业,像诽谤三宝与五无间罪,但是他若依靠如勇士一样勇猛有力之菩提心,定能消除堕三恶趣的怖畏。

法王如意宝在讲解这一段时说:像小乘里犯根本戒等严重罪业,依靠菩提心亦不会成熟恶趣痛苦,万一感受,也会刹那得到解脱。未生怨王造了杀父的无间罪,后来依靠菩提心于一刹那间从地狱中得解脱,便是很好的例证。在大乘佛教中,对谤法罪没有很明显说可以忏悔清净。在《宝性论》中云:“应畏谤深法,及谤善知识,决定令人入,可畏阿鼻狱,……诽谤甚深法,彼人无量劫,不可得解脱。”但是,论中密意是指无有菩提心之士夫,若能生起菩提心,谤大乘法罪亦能解脱。世亲菩萨、马鸣菩萨都诽谤过大乘法,后来发起菩提心,精进忏悔,终于获得成就,就是很明显的公案。

为了教诫我们,法王如意宝说:我摄受了很多弟子,其中也有少数人破了密乘誓言,因此自己可能圆寂后先示现下堕地狱,然后才往生极乐世界。前几天晚上,法王如意宝梦见已圆寂四十余年的根本上师托嘎如意宝,法王特别高兴地想:本来我要问萨迦法王,自己以后转生到哪一刹土,现在根本上师在这里,不用问其他人了。于是马上去托嘎如意宝前顶礼,祈问上师,自己以后会转生到什么地方,(托嘎如意宝)上师告诉他将转生到寒地狱。法王听后特别害怕,又问上师(托嘎如意宝):如果转生到寒地狱,那以后长时间里肯定得不到解脱吧?托嘎如意宝告诉法王不要怕,说法王在寒地狱时间非常短,比大天比丘堕地狱时间还要短,然后因你的菩提心利益了无量众生,以此能立即往生极乐世界,去饶益无量众生。这也许是法王为了引导弟子而作的不了义示现,也许因果不虚,会是这样的(后又得授记,与此处不同,暂不记载)。

大天比丘的公案,《格言宝藏论》讲义中有详述,他原来在佛法兴盛的地方弘法,造了三条无间罪,怕别人知道,就逃于另一地方。因他精通三藏,擅长讲经说法,在当地又大转法轮,在他教授下有许多弟子证得阿罗汉果。后大天比丘圆寂,那天他的一位阿罗汉弟子到施主家应供,餐前洗手时,阿罗汉想:“上师不知转到哪个刹土去了?”他用神通观察,结果发现他的上师在地狱中,但此时大天比丘并不知堕了地狱,还在说“我这屋子怎么这样冷啊”。阿罗汉满腹惊疑,洗手毕,又想:“上师现在不知怎样了?”又观察,发现大天比丘已离开地狱,转生在三十三天。这位阿罗汉极为感叹:“因果真是很奥秘、稀奇啊!上师因无间罪而堕地狱,又因传法功德于一刹那上生三十三天。”

以上事例都说明了菩提心能胜伏决定罪业,不会去感受果报,即使感果,亦在一刹那中能获得解脱。《大集经·无尽意菩萨品》中也说:“善男子,比如有人虽犯重罪,然依勇士,能除畏惧。如是依菩提心力,也可遣除众多罪业之果报。”《华严经》云:“依靠勇士者,不畏惧一切怨敌。如是,依菩提心大勇猛力,于一切恶劣罪行怨敌,亦不必畏惧。”

虽然引了上述教证、理证,有些人也许仍存疑问,汉传佛教中常讲佛有三不能:第一便是定业不能转,这里为什么说可以胜伏决定罪呢?这点不用怀疑,我们在讲《事师五十颂》时,疏中引用了《密集金刚》的教证说明,有些小乘自宗无法忏尽的五无间罪等,在入密乘后,立即就获得清净。以此表明,所谓定业指未依殊胜对治法,决定会受的业报,但在依靠殊胜对治法前提下,不会存在定业。这一点,你们稍加思维便能明白,也能找到很多例证。

——恭录自《入行论广解1》第一品

下一篇:索达吉堪布:我的厌世跟你不同

如果觉得资料对您有用,可随意打赏。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发表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