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是非分明可能会伤感情,这种辩论训练是否只能针对少数人?跟汉族重情义的特点是否契合?

2016-07-02 藏传法师

Hi 陌生人你好!

繁体 推荐 纠错 目录 说明

返回到上一页 存储网页 随机浏览

问:对于汉族而言,是非如果太分明的话,在日常生活的人情脉络中,可能会伤感情,所以这种辩论训练,是不是只能针对少数人?跟汉族重情义的特点,是不是不太契合?

答:辩论会不会伤感情,能不能生活化?实际上,吃饭穿衣、行住坐卧这些事情,藏传佛教从来不用辩论。我觉得饿不饿,我吃饭饱不饱,这些都是自己的现量,用不着辩论。还有些事,你我都有共同现量,也不需要辩论。

但有一些隐蔽的法,则需要比量来证成。对这些事情,往往你说是对的,我说是不对的。那到底对还是不对?在还没有达成共识的时候,就像法官判刑一样,要有一种比较合理的方法来确定。所谓“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因明辩论是强调以正理为准。如果从来没有一种推理,就只好一直凭自己的感觉。这样的话,那些固执己见的人,即使没有任何道理,也觉得自己是对的。而有些人即使有道理,别人还是一直不承认。

正式的辩论,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辩论双方都很公正,到一定时候一方被驳得哑口无言,他自己会承认失败的;另一种是有一方非常固执,即使对方的观点已经完全成立,自己仍然不承许,这时就需要一个中间见证者。所以辩论并不会伤感情。而且如果经历过真实的辩论训练,根本不会有任何面子过不去的问题。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情况:比如,你觉得很冷,我觉得不冷,对各自来说都是真的,但到底哪一个更正确?此时,需要依靠佛教的净见量作为标准。量就是正确的认识,有现量、比量、净见量等多种。净见量是内心达到更高层次的一种认知。在衡量不同层面事物时,要用不同的量。这很重要。

《走进藏传佛教》

——台湾华梵大学问答

下一篇:比利时博士得知前世身为喇嘛 毅然进藏学佛求解脱

如果觉得资料对您有用,可随意打赏。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发表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