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希阿荣博堪布:给那些寻找答案的人

2015-01-14 藏传法师

Hi 陌生人你好!

繁体 推荐 纠错 目录 说明

返回到上一页 存储网页 随机浏览

交了30元车费,我在风雨如晦的清晨坐上了开往四川边地的大车。身旁的中年藏族女子认真做起早课。一车来自四面八方的人互不认识,没有客套和攀谈,前往一个能见到希阿荣博堪布的地方。他的几本专著《次第花开》、《寂静之道》、《生命这出戏》等都已经是畅销书,希阿荣博堪布被看作可以解答一切问题的智者,我以为他会批判现代人的精神世界太苍白,没想到他很认真坦白地说他不知道是不是能做出这样的判断,“每个人还是得自己寻找答案”。

提问之前,先问自己。我们为什么会有那么多问题?

这个原因不是单方面的。社会的巨变,很多传统、传承的中断,信息的爆炸等等。当人需要同时面对所有这些时,疑惑自然会多一点。

答案不一定是标准化的吧,答案在哪里?人要丰富精神世界,寻找精神寄托,其实是有方法的吗?

答案在你心里,外在的那些是工具,你可以借助它们找到你的答案。工具的流行本身并不代表答案的出现,当然,有工具总是好事,比没有强。

寻找答案是否就等同于寻找精神信仰?这得看你所说的精神信仰指什么。有的人,你不能说他没有信仰,他信钱,或者信“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他认为这是真理,值得为之奋斗,为之付出。也有人相信别的:权势,名气,事业,感情……精神寄托是在这些方面。我不是在说这些好或者不好,我说的是,在人们“寻找答案”之前就已经有各种各样的精神寄托了,相信这样那样的东西。什么都不信,也是一种信,信“什么都不信”。

只是有些人后来发现,自己一直以来相信的东西原来也不是那么可靠,真遇到人生的大问题,帮不上忙。所以他开始有疑问,开始去寻找更值得信赖的依靠。

这些来自四面八方的问题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这些问题是否也困扰过您?

大部分问题,我自己没有过。我是60年代初生在四川藏区的,十几岁就开始过寺庙的生活,后来读佛学院,毕业后一直在佛学院教书。这样的经历使得我不会有那些疑问。但是我能理解为什么人们会提出那些问题。

现在很多禅修班、灵修社,也会教人打坐、调息,训练我们在繁忙的工作中学会安静下来,可是短暂的安静后不是还要奔忙么?那么,这样安静片刻又是为了什么呢?

就像你平时要吃饭、睡觉一样,尽管吃了还要饿,睡了还要累,可吃了睡了还是要比不吃不睡强,你至少可以补充一些体力,恢复一些精神。同样的,短暂的禅修、打坐、调息,让身心得到片刻的休息,总比完全不休整强。

当然,如果能调整生活方式,有节制,有规律,适当地做减法,少欲知足,把无常、因果,实实在在拿到自己的生活中去体会、确认,再辅之以短暂却持续的禅修,就一定会给身心带来更大的改变。

您说修行就是慢慢训练自己养成远离烦恼的习惯。您还提供过类似恋爱“串习”这样的方式,什么是串习,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远离烦恼,能详细解释吗?

串习其实很简单,就是反复去做,习惯成自然。日常生活中,岂止是恋爱如此,很多事都是这样,不断重复,最后养成习惯。比如你小时候学习走路,开始不会走,一遍一遍试着去走,大脑和肢体慢慢就形成固定的反应机制,最后你就学会走路了。小孩认字也是这样,本来不认识的字,反复看,反复写,反复记忆,然后就认识那个字了。长大后谈恋爱,相识了,互有初步的好感,接着加深交往,不断熟悉了解对方,心里再时常想起对方的可爱之处(有些是真的,有些是你想象出来的),越想越好。每接触一次,每多想一次,爱就越深一点。你看,这感情也是从无到有慢慢串习出来的。

烦恼怎么来的?简单一点说,主要是欲望太多,心胸太小,眼界太窄,这叫贪、嗔、痴。降伏贪嗔痴,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得靠串习。先慢慢扭转观念,再逐步养成新的行为习惯。比如说,工作中你比较强势,总觉得自己的想法高明,别人都得按你说的去做,否则你就很不高兴,可是别人不一定就信你听你的,结果工作总是进展不顺利,大家的关系也处不好。

一直以来,你做的都是固执己见、动则发脾气的串习。现在如果你能反方向串习,不是只关注自己的想法,不理会别人的思考和感受,而是认识到团队的默契合作比个人的才艺表演更重要,并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都有可能提出很好的创意,为团队贡献不同的价值。观念就是看问题的习惯,扭转观念就是改变看问题的习惯。然后你改变态度、行为,更多去倾听、包容、妥协。不要以为妥协就意味着失败,有时候妥协是成功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观念的转变、包容、妥协,这些不是一学就会的,你需要一遍遍练习。在这个过程中,你随时会跌回旧的习惯中,但没关系,只要你坚持,新的想法和做法会不断巩固力量。慢慢地,你就不再那么固执,爱生气了。

这只是一个远离嗔心的很小的例子,说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怎样培养远离烦恼的各种习惯。

希阿荣博堪布在四川扎西持林后山

我非常喜欢您说用温和的方式了解自己,可以带着幽默感观察自己的无知、傲慢、冷酷和僵硬,又心怀敬意看待自己当下的体验,尊重自己,也可以对自己慈悲。还有哪些方法能帮我们与自己亲密相处?这些方法的最终目的指向哪里呢?

保持对自己身语意活动的清醒觉察,这是与自己亲密相处,用温和的方式了解自己的一个很好的方法。你也许会觉得奇怪:难道我们对自己的行为动作、语言、心念不知道吗?一般来说,没有经过觉察的训练,人往往处在习惯性的散乱中,很难持续清醒地了知自己身心的活动。

念处法门是训练觉察力的传统方法,就是把身体、感受、心念及至一切现象作为觉察的对象,由近而远、由粗大到微细不断去观察了知。所有这类训练都旨在帮助我们了解自己和这个世界,我们将能更准确清醒地知道自己的一念一行和周围的变化。我们的觉知将逐渐回归现象、事物的真实状态。

现代人情绪时刻爆棚,甚至有一种说法要远离负能量。即使怀有慈悲心,人还是很容易被外物感染,从而让负面的情绪占据心胸,到底是应该两耳不闻窗外事,还是慈悲为怀?

两耳不闻窗外事在这个时代好像很不容易做到。你就是坐在家里不出门不跟人接触,电视、电话、网络,也会挟带各种各样的信息从天而降,把你团团围住。所以,一味回避不一定就能如愿地“远离负能量”。

慈悲心首先是一种开放的心态,不排斥,愿意分享和分担。人自然就有慈悲心,愿意见到人家高兴,不愿意见人痛苦。只是不同的人,这个慈悲心有强有弱。既然是不用教就会的,为什么佛教中还要专门用一套方法去训练慈悲心呢?因为一般情况下自发的慈悲心很容易受外界的影响而退失,而佛法却是教我们如何呵护那脆弱的一念慈悲,令它坚韧、壮大。

可是天天新闻里播报的都有让人难过的例子,人一旦不达目标就容易消极、失望甚至绝望而放弃生命,这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如何赶走或者正确处理这些自己心里的阴暗面?

现代人脆弱的原因有方方面面。比如说,不懂得世事无常的道理。认为事情必须要以自己期待的样子发生、发展,否则就会倍感挫败。可是迁变不居本是生活的常态,怎能因为你喜欢就停止变化?既然是变,就要知道事情的变化由诸多因素共同影响造就,不单是你个人的意志。

人们习惯于恒定、孤立地看待事物,忽视无常和因果,所以常常陷入僵局。

您讲一切从向内观照开始。我们这个时代经常强调“自己、自我”,您是否觉得这反而是一种对自己很陌生的表现?您说过懂得内观的人,是决心与自己亲密相处的人。

我说“与自己亲密相处”,意思是持续地觉察自己的身体、语言和心念,了知此时此地。现在人们常常是不能清醒地觉察自己身语意的状况,心不在焉,活在别处,是常态。比如,你总是能知道自己身体的姿态和感受吗?你对自己的情绪变化有自觉吗?恐怕很难。没有经过心的训练,一般是很难保持这种觉察的。

如果你对自己的身心活动没有持续的自觉,当你强调“自我”、“自己”的时候,你指的又是什么?3

人和人的想法、经验、价值观都有很大的不一样,所以您也在说“我们都是有局限的人”,那么打破局限的方法是什么呢?打破局限会让我们变得更好吗?

当你知道别人的想法、经验、价值观可能会跟你的不一样,并且能够尊重这种差异时,你就开始在打破你的局限了。人的狭隘往往体现在他觉得别人想的都跟他一样,而且必须跟他一样。

打破局限会让我们变得更好吗?我想应该会吧,至少会让你变得更好相处。

慈悲的对象涵盖面有多大?您为什么说慈悲是需要勇气的?

慈悲的对象是一切有情,就是有灵知的生命,包括人、动物,以及其他我们无法直接见到的各种各样的生命。

说慈悲需要勇气,是因为它首先需要有一颗柔韧、开放的心,能够体会他人的感受,并且愿意去分担和付出。其次,慈悲是心也是行动,给予、帮助、关怀、自律、坚忍……这一切都需要行动的魄力,不是懦弱的人能做到的。

我觉得善良是一种可贵的品格,就是不存心伤害。善良的心里能开出安乐的花朵。而智慧也分很多层次。最高的智慧与慈悲是一体的。

如何爱?您讲到了一个人和人之间的关系问题。现代人的关系在您看来是否存在一些特性?什么是智慧善巧?从己及人,至亲和夫妻,越亲密的关系,可能越执著,不是缺少爱,而是缺少宽容和放松。

大概是因为社会发展变化的速度太快,大家都承受着很大的压力,人没有耐心,人与人之间就缺少宽容。

宽容不必是郑重凛然的,它也可以很平凡。比如,看见一只甲虫挡路,有人一脚就踩过去,有人想想:它也不容易,于是抬脚跨过去。这也是宽容,容得下一只甲虫走它的路。

对人也是这样。下次再跟人生气、闹别扭的时候,想想:活着都挺不容易的。事情就过去了。

现在人讲爱讲得很多,可是行动上不太容人,对家里人也好,对外人也好,总容不下人家有点自己的想法、爱好、生活方式。

快乐的含义,您说“痛苦止息就是快乐”,这似乎看上去过于平淡了?

在你没有功成名就、一夜暴富的时候,也许会觉得自己所有的不快乐、不如意都是因为没有钱,没有地位和声名,而只要有了这些,你所有的问题就都解决了。可是你看那些有了这些的人们,好像也不都快乐,名和利并没有帮他们解决所有问题。

其实,快乐是一种内心的感受,它在心里,不在外面,你尽在外面找是找不到的。

扎西持林闭关院(四川省德格县错阿乡)

您是否觉得我们自由的方法有问题?不自由,毋宁死。这是否是过度强化的自我,不是自由?一种特殊的自闭,自言自语认为自己都对,而且必须对,被过度强化的自我,对任何事物都立刻得出结论,否则就没有价值感、安全感。这个情况极为普遍,这是我们用错误的方式追求自由的结果吗?

很多人所理解的自由,是为所欲为和孤立。也许他们并不清楚这意味着什么。隔壁邻居大半夜自由地唱歌跳舞,你能自由地睡觉吗?人人都为所欲为,结果就是都没了自由。

把自己孤立起来的做法也很流行,可是又忍受不了孤独,只好成了这个“迷”那个“控”,还是不自由。

心里没有烦恼,才叫自由。这个自由不在表象。

为什么您说,放松下来才能尝到自由的滋味?

我说的放松,是指不要总是对生活抱着紧张和对抗的心态,要学习接受变化和不确定性。

现在,紧张和对抗占据了生活的大部分时间,任何不确定都是焦躁不安,严阵以待每一件事,头顶磨盘。

可以这么想。你在别人身上看到的问题、缺点、可笑之处,多多少少都能在自己身上找到。

我们在镜子里看到自己脸上的污点,擦掉它。同样,看别人能帮助我们改掉自己的缺点。

罹患满足感缺乏症,是现代人的一大特点。为什么物质极大丰富,知识也随手可得的时代里,我们还这么浮躁散乱?

可能是因为选择太多,可追求的东西太多,心里又没有一个稳定的价值观,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该要什么,人就会比较浮躁。心里总是不安定的。

对自己已经有的,不执著,对自己没有的,不希求,这应该是满足的一种表现。

知识的外化和知识体系的严重失衡,我想,是另一个原因吧。现在人们学知识,不太会有耐心把它内化为自己的一部分。比如,科学技术知识也好,文史知识也好,学过来就放在那里,这些东西好像不参与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品格、修养等等的养成。所以你看现在高学历的人很多,可是走出来一看有读书人安静儒雅气质的不多。这种情况下,知识是随手可得,但很难解决内在的问题。

《次第花开》

您曾经在《次第花开》中安抚经历玉树地震的人们。那些关于灾难和生命无常的疑惑与痛苦,您用了很长时间解答,希望引发更多的思考。回到当下,生存环境与人的关系到底如何?

现在很多城市有空气污染的问题,你生活在其中,能说“这又不是我造成的,跟我没关系”吗?你只要还在那儿生活,就是雾霾的受害者。是不是由你造成的,其实不是那么重要,重要的是,你在承担后果。

雾霾这个例子是比较明显的,让你知道有些问题,即使不是由你直接造成的,也会直接影响到你的生活。其实,其他问题,像灾难、死亡,也是一样的。看上去好像跟你没什么关系,离得那么远,对你来说不过是又一条新闻,可是这些灾难、死亡事件,会对社会、政治、经济、环境等等很多方面带来影响,而这些直接与你的生活有关。

普通人又能做些什么?至少可以学习自律,管好自己的欲望和情绪。如果力所能及,还可以去帮助别人,帮助的方式多种多样,有时候,一个微笑也是在助人。

行为造成后果,后果又引发新的行为,如此环环相扣,前后相续,行为—后果—行为—后果,相互交织,千丝万缕,逐步形成一张彼此依靠、彼此影响的大网。再微小的行为也是一个缘起。

您如何看待生活中出现的机缘?总有人抓住机会获得成功,也有人与机会失之交臂,机缘到底是什么?

机缘首先是你对一件事有热情,有信心,愿意投入时间、精力于其中,心甘情愿去做。比如你喜欢唱歌,只要有时间便练便唱,总在琢磨怎样唱得更好,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不管别人怎么跟你说唱歌没用没前途,你也不会退失信心。做什么事要成功,信心和热情都是首要的。

同样重要的还有能力。光有热情,没有能力,也很难办。机会总是属于那些有能力、有专长的人。能力要长期培养,不能靠临阵磨枪。所以,除天赋外,勤奋和坚持也是养成能力的关键。你看别人抓住机会获得成功,他成功的背后应该也有耐心和勤奋。与机会失之交臂,不一定全是因为不走运,也许有个人能力的问题。

还有就是个性。个性豁达开朗,愿为别人着想的人,更容易得到机会,因为人家都喜欢跟他打交道,自然他的机会就多。

“机缘”两个字拆开来,就是机会和因缘。信心、能力、个性这些都是因缘,机会也是一个缘,当因缘聚集在一起时,就会产生一个结果。

在我们的生活中是鼓励竞争的,学习、工作、收入都要最好的,要在竞争中保持第一,而您的书里却让我们修炼舍己之心,这会不会导致我们被竞争淘汰,然后在社会里无法生存呢?

人生不是百米冲刺,你不需要总是跑在最前面。你不想比别人更快地跑到终点吧?那为什么还要总是以百米冲刺的态度去对待生活呢?

再说,竞争只是手段,学习、工作、收入都要最好的,这也是手段,它的目的是快乐。你得问问自己快不快乐。“第一”、“最好”都是给别人看的,可谁又会总在那儿看你呢?大家都忙着过自己的生活呢。你没那么多观众。

有时候,忘记自己,忘记争斗,全然投入工作,效果反而更好,你最终反而有更大的机会脱颖而出。你可以将心比心想一想,如果你是领导,或者同事、下属、合作伙伴,你会喜欢跟怎样的人共事,是自私钻营、凡事必争的人,还是敬业、真诚、能换位思考的人?你喜欢哪种人,大多数人也喜欢那种人。

我总觉得,不管做什么工作,最终恐怕都要落到做人上。竞争到最后就看人品高下了。什么事,什么产品,什么项目,你能做,别人也能做,为什么客户要选择你,领导要选择你?因为你会为他着想,他吃不了亏;你会真正不惜自己地努力工作,他的目标不愁实现不了。

舍己之心可大可小。像这样忘我工作、换位思考的舍己之心,是不会使你在社会上生存不下去的,相反,这可能是更可持续的生存之道。

我眼中的世界有花有草,有风和日丽,有疾风暴雨,有战争有和平,有爱情,有争吵……您眼中的世界是什么样子?

我眼中的世界也是有花有草,有风和日丽,有疾风暴雨。你看到的,我也看到了。然而,长期的佛法的熏习使我对现象背后的一些规律有所敏感,我对事物的态度也许因此便与你有点儿不同。

有花有草,说明世界是多样的。承认多样性才能看见世界的美。佛法讲平等,但平等不是大家都得一个样儿。花草天生就不同,而它们都需要阳光雨露才能生长。所以平等是看到共同之处的同时尊重差异。这话说起来简单,落实到自己日常的生活中却难。人们很容易就会既忽略共同点又无视差异。

有晴有雨,说明世界是无常的。接受无常,才能与人与己愉快相处。没有绝对的静止,一切都在变化中。人们嘴上这么说,心里却相信无常离自己很远,目前生活中美妙的状态理所应当是要一直保持下去的,即使变,也一定是变得更好。所以当事情变得不太好时,人就一下子垮了,觉得自己是全世界最倒霉的人。心里完全不能接受失去和不确定性,这令人总是处在一种紧张和失败的心态中。

有战争有和平,说明过度的欲望、嗔恨、狭隘、傲慢和不信任会把人拖入痛苦的深渊,而谅解、包容、自利利他会带来持久的安宁。

您用一本新书来整理这些年里得到的问题和您想到的答案,是否还有您也没有得出答案的问题呢?

当然有。我只是通过修学,知道世界人生的一点点基本的原理罢了,要我说,也只能反复地说这些大原则,具体落实到每个人生活中的问题,还得每个人自己去找答案。

下一篇:宗萨仁波切:吃汉堡,看轮回

如果觉得资料对您有用,可随意打赏。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发表评论

返回顶部